?

審美視域下中國音樂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體現

2020-12-07 04:52陸瑋淮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黃河之聲 2020年17期
關鍵詞:天人合一古琴層面

◎ 陸瑋 (淮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引 言

音樂是一個民族文化的體現、身份的標志,對音樂的欣賞與解讀能夠加深我們對該民族文化特征的了解??v觀我國幾千年歷史文化的發展,音樂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其燦爛輝煌的發展歷程也為我國民族歷史增添了絢麗的色彩。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以及不同時期下所對應的審美心理也有所差別。音樂在我國古代具有極其崇高的地位,是我們通往哲學“天人合一”的重要途徑,也是我們以“樂”敬神、敬祖先、敬天地的方式。我國傳統音樂以這樣純樸、自然的形式,將自身置于自然,感受自然之美,并不是單純的追求模仿自然。因此,我們可以將“天人合一”視為民族音樂的審美追求與目標。

一、“天人合一”之文化解讀

作為我國傳統哲學思想的核心問題,“天人合一”包括兩個層面的現實基礎,即“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以及“個體”對“群體”的適應問題。這兩個層面皆是建立在儒家學說中的實用性精神基礎之上。從根源而言,“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由孔子萌發,由孟子與荀子進行進一步發展,最后由董仲舒進行科學、系統地理論化建設之后,形成了我國傳統哲學思想中的重要范疇。對于如何解讀“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我國眾多學者都有過深入研究,例如王生平先生認為,“天人合一”包括三個層面的含義,即形體、情感與規律上的。首先,人的形體應保持與自然的某種一致性。自然界有四季之分,而人有四肢;自然界有日月之分,而人有兩只眼睛,等等。其次,自然界的天氣有陰、雨、雷、電,而人的情緒包含喜、怒、哀、樂……再次,自然界有自己的運用規律與生存法則,而人類也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與準則。①錢穆先生也曾指出,“天人合一”是我們民族的獨有氣質,它不僅是指代人與自然,還指代了現世與超越、與理想等等,屬于傳統哲學思維范疇,體現著民族文化精神的內涵。

首先我們應明確,“天人合一”的思想是存在與產生于人類生存的現實之中。農業是我國古代的主要生產、生活方式,在尚未有科學技術支撐且產能低下的古代社會,“靠天吃飯”的本能使人們極為依賴自然。當天氣狀況良好,風調雨順,人們的生活就能有所保障,農業豐收,反之,人類基本的物質生活將受到威脅。因此,在人類對于自然規律無從了解的狀況下,敬畏“天”,是自然的表現。而隨著人類在長期的生產勞動實踐中,通過一代又一代人與自然相處時的經驗與教訓的總結,從而找尋到了和諧相處的最佳狀態,也正是有了這種和諧親密性,先人們才逐漸在頭腦中形成了“天人合一”的觀念。其次,儒家思想對于此觀念也有著獨特的解讀??鬃又赋觥疤旌窝栽铡?;荀子指出“天人相分”,這也是我國古代首次有人提出此觀點,將人與自然區分開來,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人定勝天”論點的闡述,認為人只有在不斷學習中才能逐漸增強對于自然規律的認知,從而順應規律,以達到二者的和諧共處,這其中也包含了“天人合一”。再次,道家也指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崇尚“道法自然”,認為“自然”是事物的本源與根本。此外,董仲舒思想的提出恰逢我國政治大一統時期的出現,儒家思想成為社會的主流思想,因此,他的理論學說也得到了統治階級與社會的普遍認可與重視②。春秋時期,《樂記》的出現正式且較為成熟的指出這一音樂美學命題,使其逐漸滲透入我國音樂文化思維的眾多層面。

二、“天人合一”思想在我國傳統器樂音樂中的體現

(一)古琴音樂

古琴音樂在我國有著源遠流長的發展史,不但曲目眾多,還具有極強的音樂表現力,承載著濃重的民族氣質和深厚的美學思想。古琴與自然的關系可謂深厚,其取材天然,制法天象,從本質上就彰顯了“天人合一”的內涵。從古琴的自然屬性而言,首先,我們的祖先認為由自然生長出的琴材能夠得到自然的回應;其次,優良的琴材必然生長于純凈的自然環境之中,充滿自由,極具生命力,取材于此也能體現人類對于自然與自由的理想與向往;再次,琴弦主要的材質來源——蠶絲,夏季產出,從我國傳統五行學說來看,帶有火的屬性,先輩們將它的屬性與農業收成相關聯,體現了古琴與人們生命、生產的關系。

而從人文層面來看,古琴與自然的聯系由來已久。據目前已經出土的古琴實物來看,其形制大多帶有圖騰,而這種圖騰思想創造性的向人們展現了當時人們對于政治的期待——“天人合一”。琴制符合自然與人類社會的運行規律與法則,充滿了秩序與穩定之感。古人對宇宙的認知主要為“天圓地方”,制琴同樣講究陰陽之道,包含了空間與時間的流通與相成,并常以自然界的某些事物或部件命名,例如風沼、雁足,等等。因此,古琴本身就體現了自然的發展,文人撫琴就如同在虔誠的與自然交流,不但具有合理性,還向自然傳達了人們對它的尊重與期許。此外,古琴還體現了人類社會的禮樂秩序。歷代琴人皆對琴弦無聲調式對應為封建階級的尊卑之象,而禮樂是能夠維持這種社會關系的重要工具、制度。古人認為,人類社會秩序源于自然,禮樂能夠合乎自然,也就能夠決定琴制的合理性。

(二)揚琴音樂

從某種層面而言,揚琴是我國民族樂器中難得的民族性與世界性特征兼備的樂器。作為由絲綢之路“帶入”我國的外來樂器,其在我國發展近400多年的歷程中,不管是在樂器制造、改革、演奏以及音樂創作等方面都已經被烙上了我國的民族印記。我國音樂作品多以大線條的主調旋律進行呈現,與西方音樂有所差異的是,中國民族音樂中并不存在復調與和聲,且音樂調式皆為五聲調式,音律變化既獨立又豐富。在音樂作品的創作過程中,創作者大多取材于生活,有描繪人們生產生活面貌的,也有贊美祖國的,亦有歌頌英雄事跡與品格的,等等??偟膩碚f,“情”字是音樂表達的主要對象,強調人們感性思維的變化,重視“人”在音樂中的主體性。例如作品《川江韻》,其單聲部主題旋律第一次出現時,向欣賞者描繪了一幅淡雅的山水畫,而第二次出現時,作曲家則在旋律織體方面進行豐富,使欣賞者從中感受到輕柔的微風在潺潺江水面拂過的動態場景,使得音樂瞬間能夠變得生動。此外,這首作品運用了我國四川民間音樂的曲調,以A羽調式為主調性,自然地表現出四川人民的生活面貌。

三、“天人合一”思想在我國近現代音樂家創作思維的體現

(一)江文也之“境界觀”

孔子祭祀音樂對于江文也的音樂創作與音樂思維的發展有著重要影響,他從中感悟到的“天人合一”思想不但帶給他靈感以支撐創作,還引領著他主動探尋我國民族音樂的文化內涵與人文精神,創新性的繼承了其中的精神與理念。其音樂境界觀主要體現為兩個方面,“法悅境”與“以和為美”。首先,“法悅境”屬美學范疇,指音樂雖難以掌握,但人們可以用聽覺來捕捉,卻難以用概念來闡述。因此,江文也只能夠從音樂作品中探尋這種美學思想,他認為這種思想是由“禮、樂”結合而呈現,在探尋傳統雅樂的過程中,他也由此收獲了歷史與民族的音樂精神與精髓,遂在自己的音樂作品中進行展現。他認為,“禮樂”的結合在所有制度皆未完備之時便已存在,不管是實際運用層面還是人們的心理接受層面,二者皆是緊密結合的,而這也體現古人的陰陽觀。其次,受“天人合一”理念的影響,他認為“和”是體現人類尊重、順應自然的選擇與合理觀念。我國傳統音樂中重視的對稱、均衡以及協調與統一,恰恰體現的“以和為美”的境界觀。受此思想的影響,他在自己后期的音樂創作中偏好中西創作技法的融合,加強藝術形象的刻畫與突出,從內容到形式都力求變化與統一。

(二)譚盾之“民族意味”

在譚盾的作品中,“天人合一”思想始終直接或間接的存在其中,他將音樂視為“天人”溝通的工具與媒介,充滿民族氣質。例如他為香港回歸所作的交響曲《天·地·人》體現了人們對于美好境界的追求與向往?!短臁窐氛乱约彼俚木庣娨繇懤_序幕,以大提琴伴奏童聲合唱的形式向人們講述那段歷史久遠的故事。而這里的“天”指自然,也指萬物?!兜亍窐氛乱源筇崆倌7挛覈褡鍢菲黢R頭琴的音色開始,音響平靜、意境幽遠,編鐘的輕聲附和,瞬間將欣賞者帶入既定情境。這里的“地”是“天”與“人”之間的橋梁。最后的《人》樂章以中國鼓與編鐘的齊奏為主,音響宏大、氣勢磅礴,彰顯了我們的民族凝聚力與旺盛生命力。中、西樂器以及人聲的回響,一起營造出“天人合一”的音樂氛圍。民族樂器的合理利用,也增添了作品的審美意味與民族內涵。編鐘音響始終貫穿,“金石之音”給人聽覺享受的同時也將民族調式之“和”展現的淋漓盡致。而編鐘在這里不僅是與“天”“地”溝通的媒介,也象征著人們對于祖國的期許與愿望。中國鼓而非西洋定音鼓的運用,不僅是民族精神的體現,其根本原因在于譚盾將其視為“天樂”之代表,源自自然之聲——雷聲。因此,作品中對于重音、節奏的創作極為用心,以切分為主,用以展現其恢弘的氣勢。

結 語

“天人合一”是我們的先輩在漫長的勞動、生產、生活以及歷史文化發展進程中總結出來的文化經驗與意識。其涵義所涉及到的文化意識與范疇極為廣泛,不管從文化層面還是音樂層面,亦或是生理層面與審美層面而言,都反映出人類對于美的追求與最高理想境界。我們追求樂器的音色美感、多樣性,追求自然與文化的結合,這些都體現著傳統的自然觀。這種美學觀念與哲學思維對我國民族音樂的形成與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它是中國文化數千年發展不可替代的推動力量。在信息化高速發展的當今社會,科學有效的將“天人合一”的思想融合于現代化高校音樂學理論教學之中,幫助學生從音樂作品、器樂音樂中去理解、感悟“天人合一”的音樂思想,其積極意義絕不僅僅停留在教育事業本體,對于社會發展以及人類自身的發展都將受益匪淺。

注釋:

① 修海林.中國古代音樂美學[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107.

② 丁為祥.中國“天人合一”思想的形成與發展[J].唐都學刊, 2015,(06).

猜你喜歡
天人合一古琴層面
國家非遺 古琴藝術
基于選項層面的認知診斷非參數方法*
張俊波 情寄古琴,樂以忘憂
尋訪千年古琴
傳承和保護古琴藝術
道家思想對當代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
二孩,人生如果多一次選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