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欠發達地區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思考

2020-12-07 06:04梁濤
新絲路(下旬) 2020年11期
關鍵詞:新發展欠發達地區雙循環

梁濤

摘 要:“形成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的格局,對于適應國際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條件下環境變化的特點,長遠驅動內外經濟均衡水平的躍升,讓我國從經濟大國邁向經濟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重要的意義。對于廣東省欠發達地區,如何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應當考慮自身的因素,加快發展,實現褪變。以陽江為例對欠發達地區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進行研究,得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廣東;欠發達地區;雙循環;新發展

7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的企業家座談會上強調,要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7月30日,中央政治局會議釋放出“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信號?!靶纬蓢鴥却笱h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新發展”的格局,對于適應國際國內新冠肺炎疫情條件下環境變化的特點,長遠驅動內外經濟均衡水平的躍升,讓我國從經濟大國邁向經濟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有重要的意義。對于廣東省欠發達地區,如何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應當考慮自身的因素,加快發展,實現褪變。陽江屬于廣東省欠發達地區,具有欠發達地區的共性。研究陽江的情況,對于廣東省欠發達地區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有借鑒的意義。

一、廣東省欠發達地區的發展現狀

欠發達地區,是指那些有一定經濟實力和潛力但與發達地區還有一定差距,生產力發展不平衡,科技水平還不發達的區域。[1]廣東省欠發達地區集中在粵東西北。這些地區經濟實力較弱,與省內珠三角地區相比發展差距較大。廣東省欠發達地區普遍自然環境優美,發展潛力較大。陽江屬于廣東省欠發達地區的一個沿海城市,是中國著名的濱海旅游城市,有平安城市、最佳生態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風箏之鄉等榮譽,近年來大力發展海洋經濟,電力能源、食品加工、中醫藥及濱海旅游等行業快速發展。但由于各種原因,陽江在發展中面臨不少的問題。廣東省欠發達地區如陽江等城市如何搶抓機遇,加快發展,就應當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中,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解答。

二、廣東省欠發達地區發展存在的問題

廣東省欠發達地區與發達地區相比,思想觀念及基礎設施較為落后,產業結構不合理,營商環境不太樂觀等問題普遍存在。對于陽江這一欠發達地區來講,主要存在以下的問題:

1.基礎設施建設落后

要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基礎設施建設必不可少。先進的基礎設施可以使企業更加容易打開國內國際市場。從交通基礎設施來看,雖然深茂鐵路的開通及高速路網進一步完善,使陽江的城市交通更加便利,但由于沒有客運港口和民用機場,對省外地區交通費用和時間成本較高。從信息化建設來看,城市智能化水平遠遠比不上珠三角地區,存在網絡途徑發布和提供的信息和咨詢服務更新不及時、內容不具體等現象。從公共服務設施來看,社區服務觀念陳舊,服務水平較為落后。市內及周邊休閑配套設施不足。醫療衛生與教育建設較為落后,缺乏尖端的醫療工作人才及醫療設備,缺乏本科院校等高層次學府。

2.營商環境不太樂觀

營商環境包括影響企業活動的社會要素、經濟要素、政治要素和法律要素等方面,是一項涉及經濟社會改革和對外開放眾多領域的系統工程。[1]好的營商環境可以讓企業更好地融入本土,也可以讓企業更好地走出去,加快企業的發展。因而,好的營商環境有利于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構建。相比廣東省內發達地區,欠發達地區鄉土味更濃,更有人情味,但對于企業來講,這些因素會產生一定的排斥心理。從陽江的情況來看,陽江現階段在社會要素、經濟要素、政治要素和法律要素等營商環境方面都還有待提高。

3.產業共融活力不夠

陽江市尚未打破封閉的行業之間發展自循環,與其他產業的聯動效應較弱。目前產業之間聯動欠缺,尚未形成“互聯網+”的新業態。農業附加值處于較低水平,旅游產品以農家樂為主,形態單一,觀光農業、休閑農業和現代農業莊園等農業現代化形式缺乏,目標市場層次有待提高。在疫情條件下,由于產業共融活力不夠,五金刀剪及農產品滯銷問題普遍存在。

三、欠發達地區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對策建議

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要形成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發展態勢。對于廣東省欠發達地區來講,應當主動融入國內大循環及國內國際雙循環當中,努力促進自身的發展。

1.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積極爭取中央、省和珠海對口幫扶資金的支持,加快陽江基礎設施的建設根據《陽江市城市總體規劃(2016-2035年)》和《陽江市綜合交通運輸發展“十三五”規劃》《陽江沿海經濟帶《陽江市全域旅游發展規劃(2019-2030)》說明書186綜合交通發展規劃》的部署,把握《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的政策契機,在交通基礎設施方面,構筑“東進、西聯、成網、立體”的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打造東連粵港澳大灣區,西接北部灣城市群,海陸空相通的立體交通綜合網絡,加強區縣間的交通聯系,構建旅游快捷通道。推動陽江民用運輸機場址動工,及廣湛客運專線陽江段的建設,謀劃城際客運鐵路,預留珠三角城際軌道西延線通道,對接融入珠三角城際客運鐵路網絡。新建和提升陽江全域高速公路、國省道的建設,完善農村公路網絡,完善農村公共客運功能,構筑完善的公路網。

2.改善城市營商環境

從陽江的情況來看,應當在社會要素、經濟要素、政治要素和法律要素等方面提升營商環境,形成更加開放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改善城市的人文環境,從而推動城市各要素的提升。一是加快哲學社會科學學科的建設。在陽江大學和職業技術學院等綜合大學中設立和完善人文學科的建設,并促進產學研的結合,致力打造陽江良好的社會人文氛圍。二是依托正在建設的陽江大學和職業技術學院、市委黨校等部門,以課題的方式進一步推進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大力推動調查研究,對陽江的人文精神建設提出建議。三是推動并改進博物館、圖書館等場館的建設,提升城市的文化氣息。

3.促進產業融合發展

一是提升城市服務智慧化水平,努力推動“互聯網+”行業。推出一部手機暢游陽江的智慧城市建設,接入優質品牌企業聯盟數據,為企業提供便利安心的優質服務。逐步推動公共場所實現免費WIFI、通信信號、視頻監測全覆蓋,主要消費場所實現在線預訂、網上支付,主要區域實現智能導游、電子講解、實時信息推送。二是促進旅游業與各行業的融合發展。從單純的景點開發,轉向產業的融合發展。大力促進旅游業從封閉的旅游自循環向開放的“旅游+”融合發展方式轉變。同時,增加行業間的差異化服務,有意識地打造能夠突出陽江特色的主題飯店、酒店等。實施“粵菜師傅”工程,推出有代表性的美食名街、名村、名城。

注釋:

[1]360百科

猜你喜歡
新發展欠發達地區雙循環
“雙循環”格局下物流專業雙創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雙循環需要怎樣的科技創新生態?
新發展理念下民辦高校的學生管理研究
移動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職業教育管理信息化的發展趨向
“營改增”試點對欠發達地區經濟的影響分析
房建工程節能技術新進展
欠發達地區金融支持城鎮化建設的研究
五年制建筑裝飾專業“雙循環”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
“雙循環”備課是創新備課途徑的飛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