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馬篇》中的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

2020-12-07 06:04趙晨陽
新絲路(下旬) 2020年11期
關鍵詞:曹植白馬愛國

趙晨陽

摘 要:中華民族根植最深、影響最大的精神品質必然是愛國情懷,愛國思想就是我們的思想之“根”。對于大學生來說,愛國主義教育是其必修的課程之一,對公安院校的大學生來說,更是無時無刻都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曹植的《白馬篇》是一首典型的愛國主義詩歌,塑造了一個舍家為國的英雄形象,全詩以“忠勇”為核心,讓讀者深刻感受到了主人公的高超技藝和英勇無畏。這與安徽公安精神——忠誠、志勇、清正、為民不謀而合,故本文試從《白馬篇》一文的講授來探討安徽公安職業學院學生在課堂上的愛國主義教育。

關鍵詞:

2018年5月2日,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時說到:“我們常講,做人要有氣節、要有人格。氣節也好,人格也好,愛國是第一位的?!睈蹏髁x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大學生教育必須把愛國主義教育貫穿學生學習的全過程。安徽公安職業學院作為一所專門培養人民警察的專業學校,必須更加強調愛國主義教育。當前針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不僅僅是在思政課上、專題講座上,其他課程也要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力求潤物無聲并根植深厚。

《白馬篇》是曹植所作,也是安徽公安職業學院中文教研室所編《大學語文》中的一篇課文,其原文為:“白馬飾金羈,連翩西北馳。借問誰家子,幽并游俠兒。少小去鄉邑,揚聲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參差??叵移谱蟮?,右發摧月支。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狡捷過猴猿,勇剽若豹螭。邊城多警急,胡虜數遷移。羽檄從北來,厲馬登高堤。長驅蹈匈奴,左顧陵鮮卑。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一、《白馬篇》淺析

《白馬篇》是曹植早期作品,他“極工于起調”,開篇未直接描寫主人公,而是采用烘云托月的手法來描繪一匹白馬裝飾華美,像鳥兒一樣“連翩”奔馳著,從白馬的“金羈”外飾表明了主人公家境良好,而其矯健的身影可以看出他御馬技術精妙,僅用這兩句便使主人公的颯爽英姿已經躍然紙上。緊接著是對“勇”的描寫,幽并之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尚武好義,一句“借問誰家子”道出主人公的來歷,同時介紹了他的人生經歷:為了保衛家園,他從小離家,苦練技藝,良弓日夜不離身,射出之箭絡繹不絕猶如落雨。無論是左攻還是右發他總能百發百中,即便是攀跳的猿猴他也能輕易射中,奔馳的駿馬他能射中馬蹄。他靈敏矯捷勝過猴子,像豹螭一樣勇猛彪悍,年紀輕輕便聲名遠揚。也正是因為他的勇猛,所以在邊城軍情緊急“羽檄從北來”之時,才會有他一馬當先“歷馬登高堤”,表現出“長驅蹈匈奴,左顧陵鮮卑”的氣概。此為其勇,僅有勇就像有血肉而無骨骼,之后便是其骨——“忠”?!皸壣礓h刃端,性命安可懷?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主人公既然決定參軍,將名字加入壯士之籍,那就已經毫不在乎自己的生命了!父母高堂他都無法顧及,更遑論妻子兒女。對于想要平定戰亂、打敗匈奴,為人民謀取安穩生活的他來說,戰死沙場就像回家一樣輕松此八句“忠”字為骨,“勇”字為肉,骨肉相和,忠勇齊見,主人公把生死置之度外,割舍父母妻子,為國衛國,捐軀赴國難,視死如歸。字字千鈞,全是衛國之志、愛國之情。它反映了作者生活之時的多數人的理想和愿望,且在流傳過程中始終表達著世人的愛國熱情,故而傳唱至今。

二、與《白馬篇》結合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白馬篇》是曹植針對他當時面臨的國家主要矛盾創作出的言志詩。曹植在戰亂中出生、成長,長期生活在戰亂之中。當時的曹植面對的是千瘡百孔的中原大地,看到是“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所以他塑造了一個武藝高超的“游俠兒”形象,描述他為國忘身、舍小家為大家,也可以說是他對于自己的要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曹植當時的使命就是使國家恢復安寧,讓人民休養生息,所以他需要“捐軀赴國難”,塑造一個“忠勇”保家衛國的英雄形象?,F在我們國家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當代大學生的使命已與之完全不同,但是愛國的核心是不變的。安徽公安職業學院的學生都是預備警官,具體到他們身上的愛國又有著不同的內涵。

大學生處于人生重要的成長階段,是從年少到成熟、三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大一新生更是懵懂,各方面都很不成熟,但多數又自視較高,這種認知狀態和心理狀態令他們不能完全客觀地進行道德價值判斷,因此,在大學生教育工作中,引導的作用非常重要。大一新生入學時,剛離開學習壓力巨大的高三生涯,對大學生活正充滿好奇,若是在初期上課就嚴肅講述本篇內容,講思想感情時說本詩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國家的熱愛之情等等,之后落腳現實蒼白地空喊口號說,要愛國,要從身邊做起,做好每一件事,容易使他們覺得似乎回到了高三語文課,失去學習熱情,更有可能會覺得老師所講內容與自身并不相關,進而產生厭學情緒。故而本篇講授的重點除了要點出詩中主人公的“忠勇”和愛國主義情懷外,還要落腳于現實,結合當前時事,令學生聽后有所感悟。例如,今年年初的“新冠肺炎”戰疫行動,除了醫護人員之外,公安機關在抗疫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在疫情暴發之初,民警紛紛請戰,多個部門聯名書寫請戰書,部門內每個民警都簽字按手印以表決心,對于前往一線可能帶來的傷害,他們毫不在乎,不在乎是否會感染病毒,也忘記了家中的父母妻兒,這是他們的忠與勇,是他們的“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

除了“忠勇”之外,他們還表現出了安徽公安精神中的“智勇”。疫情之中,最重要的預防感染手段之一就是減少接觸,一位一線民警在執勤一段時間之后,敏銳地認識到工作中需要他們改進戰術。一般來說,民警巡邏是盤查站位是三人一組,一人站最前方,引導被盤查人過來,并兼職放哨,需要時呼叫支援;一人近身盤查,最后一人是近身檢查的民警始終保持正對,負責警戒,必須一直保持最好的視角和觀察范圍。不管三人如何走動,但都基本保持直線。但在疫情之中,此站位不能保護民警的自身安全,如何在保證工作效果的同時保護自身,需要他們基于自己所學的警務戰術來改進。他提出適當拉長站位距離,站“上風位”“高位”“明處”等改進方法。以這個案例結合《白馬篇》的“忠勇”愛國精神向學生講授之后,還要強調目前他們尚不能前往一線,但可以像主人公一樣苦練技藝,他是日夜不離弓箭,一身武藝出神入化,那換位到學生身上就是學好專業知識,夯實根基,才能做到像案例中的民警那樣及時發現問題并作出改進,保護了人民群眾的人身安全,也保護自己、保護戰友,也就保護了國家利益。如若這樣進行課堂教學,筆者認為會最大程度地引起學生的共鳴,并激起他們認真學習、練好專業技能的熱情,因為唯有如此他們才能在工作之中更快地適應,更好更快地完成任務。他們的職業決定他們做到稱職就保護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這樣的他們才將自己口中的愛國落到了實處,而不僅僅是口號。之后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討論會,讓他們分組一起討論《白馬篇》帶給他們的感觸和他們想到的身邊的愛國行為,并選出代表發言,適時拓展引用習近平總書記說過的話:“愛國,不能停留在口號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獻國家”,以加深愛國主義教育的效果。

三、小結

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血脈基因。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正是愛國主義教育的偉大實踐。中共中央、國務院于2019年11月印發實施的《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中愛國主義教育“明理、共情、弘文、力行”的四個維度,在課堂上就可以具體到把握課程內容的愛國主義豐富內涵,向學生傳遞其中愛國主義的真摯感情,之后引導學生把愛國精神轉化為自覺行動三個方面來開展。在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中,關鍵在于把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愛國報國的實際行動,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上,不僅要熟悉教學內容,更要了解學生的思想和行業工作情況,才找到學生當前的學習、將來的工作與愛國主義教育三者之間的結合點,并將其順理成章的結合起來,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達到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馮文凱.慷慨雄壯的愛國樂章——曹植《白馬篇》淺析[J].文史研究,2008(1):91-93

[2]李景華.建安文學述評[M].首都師范大連出版社,1994

[3]張云云、祝良文.從游俠到英雄的時代嬗變華章——品讀曹植《白馬篇》[J].語文教學通訊,2014(12):79-82

[4]雷蕾.重大疫情下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研究[J].思想政治課研究,2020(2):1-6

[5]易帥東.國慶70周年群眾游行對新時代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啟示[J].北京青年研究,2020(3):21-25

猜你喜歡
曹植白馬愛國
感愛國事,承愛國志
馬站著能睡著嗎
一匹白馬
愛國學·曬佳作
權重漲個股跌 持有白馬藍籌
滬指快速回落 調整中可增持白馬
愛國學·曬佳作
七步詩
曹植辯鹿死誰手(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