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課程思政在普通理工院校實施的重要性及對策

2020-12-07 06:04曾艷
新絲路(下旬) 2020年11期
關鍵詞:課程思政重要性對策

摘 要:文章探討了普通理工院校實施課程思政的重要性,即有利于普通理工院校積極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政策,順勢而為;有利于實現思政教育與知識教育的有機統一;有利于完善大學生的知識結構和提高個人素養;有利于實現理工專業的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有利于全面提升普通理工院校的教育質量,促進普通理工院校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然后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普通理工院校實施課程思政的對策。

關鍵詞:課程思政;普通理工院校;重要性;對策

一、課程思政概念的提出與闡釋

2016年,習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已初步概括出了“課程思政”的內涵,強調立德樹人是高等教育的中心環節與目標,思政工作要貫穿高校教學全過程,各類課程與思想理論課形成協同效應。一年后,《實施綱要》文件,明確提出“課程思政”這一概念,“梳理各門專業課程所蘊含的思想政治元素和所承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課堂教學各環節,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知識體系教育的有機統一”[1]。顯而易見,課程思政就是充分利用各種課程特別是專業課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將思想政治元素有機融入專業課教學各個環節,在傳授專業知識中提升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水平、道德品質和文化素養,把大學生培養成德才兼備、服務祖國和社會建設的時代新人的教育理念。

那么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是不是一回事呢?答案是否定的。課程思政是新的教改理念,不是指一門課程,而是涉及到高校的一系列課程,是教師在專業課知識的傳授中自然引入本課程內在的育人元素,發揮本課程應有的思政教育功能,也就是立足專業課程實際,在教書過程中實現了育人目的。而思政課程是幾門課程的統稱,這幾門課集中宣傳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講述我們黨和社會主義中國的發展歷程,對大學生進行正確的三觀教育,與其它課程相比,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目前我國大力推動以課程思政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改革,不是讓專業課取代思政課,也不是讓思政課取代專業課,而是加強思政育人,讓專業課教師利用專業課程本身中的思政教育資源,在專業課教學的各個環節對大學生進行適宜的思政教育。在高校立德樹人這個目標上,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完全一致,二者互相配合互相補充相互促進,在各自的學科領域內彰顯自己的特色和風采。

二、課程思政在普通理工院校實施的重要性

普通理工院校既不是985、211高校和雙一流大學,也不是地方綜合院校,它是以理工科專業為主的省屬高校,文科院系和文科專業相對較少且薄弱。這種特殊性使得課程思政在普通理工院校的實施顯得與眾不同且重要。

1.有利于普通理工院校積極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政策,結合自身實際順勢而為。我們的黨和政府歷來把思想政治工作看作是高校的核心工作,因為這項工作關系到我國人才的培養也就是關系到我國的未來。隨著《實施綱要》的頒布和逐漸貫徹執行,以及今年6月教育部印發的《指導綱要》通知的下達,課程思政建設勢必掀起新的高校課程改革高潮,從部屬高校名校到地方普通院校,從綜合院校到理工院校等特色高校,將依次逐步落實黨的新教育方針政策。普通理工院校雖不像部屬院校那樣在國內率先開始實施課程思政,但也不會久于人后。普通理工院校必然會高度重視,調動全體教職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集思廣益,依據相關文件要求和建議,充分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具體實施方案,對教學工作和學校管理進行革故鼎新。這將有利于普通理工院校根據黨的教育方針政策,適時推進教學革新,滿足培養我國時代新人的需要。

2.有利于普通理工院校實現思政教育與知識教育的有機統一。與國內知名院校綜合院校相比,普通理工院校明顯地存在著重專業輕思政、重智育輕德育的情況。在大學生看來,專業課最重要,專業課事關將來自己的就業吃飯問題,思政課真的不重要,修夠學分就行;在專業課教師看來,對大學生進行思政教育是思政課教師的應盡的職責和本分,在課堂上給大學生傳授好專業知識和技能就夠了,搞思政教育不倫不類,喧賓奪主;在普通理工院校校領導及專業院系領導看來,思政課占用課時,思政課教師群體占用了學校資源拉低了教師整體待遇。甚至,馬克思主義學院自身也覺得底氣不足,處處表現矮人一等,委曲求全。課程思政教學理念的出臺和實施,無疑會逐漸改變普通理工院校的這種不正常的現象。因為,課程思政理念將被普通理工院校各級領導和全體教師理解和接受并自覺踐行,思政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會逐漸得到應有的重視。

3.有利于完善普通理工院校大學生的知識結構和提高個人素養。學科的劃分是近代以來的事,是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的表現,有利于人類的學習和研究。但是,長期以來這種人為的學科劃分的一個后果,是我國高考的文理科招生及高中生的普遍的文理分科。對普通理工院校大學生而言,從高中分科以來的一個消極影響進一步顯現,他們的知識結構不夠合理,一般來說,文科生對理工科知識不甚了解,不夠理性,易書生意氣;理工科學生普遍對人文社科知識知之不多不廣,偏理性木訥,不文藝不懂浪漫。無論是從國家培養人才的角度還是大學生個人全面發展而言,文理學科的劃分在實際上起著一定的消極作用。而且,在普通理工院校,文科院系和人文社科專業及其課程設置相對較少,甚至有些必要且重要的哲學人文社科專業和課程缺乏,無法滿足理工科學生旁聽、自修哲學人文社科課程的需求。而且,普通理工院校圖書館的人文社科資料也顯單薄,整個校園文化的人文氣息不夠濃厚,不能有效滋養在校大學生心靈和涵育大學生品行。課程思政的實施,將倒逼理工類專業課教師主動認真地發掘專業課自身蘊含的人文價值理念,將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專業課程,在夯實大學生專業基礎知識和提高專業技能的同時,提高大學生的認知能力、思想品德和人文素養。

4.有利于實現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從而提高普通理工院校的高質量的就業率。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是工程類大學生擁有國際互認質量標準的走向世界的“通行證”。在普通理工院校,這項工作格外受到重視。在全國工程教育認證專家組織的考查認證過程中,都有一個環節是專家與任課教師座談,思政課教師必在其列,詳細地回答專家思政課在大學生的專業學習和個人發展中所起的作用。有些普通理工院校早已把思政教育與專業課有機結合起來,思考思政教育在培養專業人才中所起的作用。但是,這與課程思政還是有顯著區別。如果實施課程思政,那么,專業課教師自覺利用專業課程本身蘊含的思政元素潛移默化對大學生進行思政教育,再加上思政課程專項集中的思政教育,共同按照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合力培養在校大學生,客觀上更加有利于普通理工院校相關專業工程教育專業認證,也提高了普通理工院校畢業生高質量的就業率。

5.客觀上有助于普通理工院校全面提升教育質量,促進普通理工院校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無論是專業課還是思政課,都屬于普通理工院校的必修課,共同致力于實現高校立德樹人的培養目標。只有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甚至是一流人才,普通理工院校才能實現自身良性的可持續發展。而課程思政的具體實施,一方面創新了高校思政課的教育方式,拓寬了高校思政教育的多種途徑,殊途同歸,增強了思政教育的實效性;另一方面,創新了高校專業課的教學模式,使專業課程回歸育人本位,在授業解惑中育人。最重要的是,課程思政改變了以往思政課主抓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工專業課主抓大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傳授的傳統教學模式。思政課對大學生進行直接集中的思政教育,專業課在傳授知識和技能中對大學生進行間接的思政教育,二者同向同行,顯隱結合,形成合力,教學質量都將得到提升,結果是整個普通理工院校的教育質量都能得到提高。尤其是對哲學人文社科薄弱的普通理工院校來說,課程思政在客觀上對學科建設起著補弱增強的效果。教育質量普遍持續提升,學校培養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普通理工院校才能發展壯大,實現自身的良性發展。

三、課程思政在普通理工院校實施的對策

鑒于課程思政在普通理工院校的實施的重要性,那么普通理工院校如何結合自身實際具體落實呢?

1.校領導

首先,要認真學習黨和政府關于高校教育的論述、文件,增強全體教職工課程思政建設的意識。普通理工院校的一些領導及相當一部分專業課教師對黨和政府關于高校教育的會議和文件不聽不看不了解,當然不能正確理解課程思政的理念,在現實中極易滋生抵觸情緒。校領導帶領全體教職工認真學習則很有必要,全面系統學習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高校教育工作方面的論述,尤其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思政教育的講話,組織宣講團到各個學院進行報告講座宣講。然后以院系為單位進行討論交流,寫心得體會,達到真正理解與吃透會議精神和文件主旨。校院領導和教師們只有真正了解、理解才能內心接受,才能把課程思政理念落實到日常教學活動中。

其次,普通理工院校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本校切實可行的課程思政建設方案。普通理工院校要依據今年教育部下發的《指導綱要》通知,充分結合不同專業課程的特點,依靠專業院系領導和一線教師,廣泛征求一線教師、各學院意見建議,在不同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大綱、教案課件、實驗實踐課、考核學生等方面都要有體現,把課程思政融入教學的各個環節。設計并印發實際可操作的課程思政實施方案,逐步有效推進課程思政建設,各專業院系具體落實。

最后,高校的激勵保障措施。學校制定相關制度,從工作量、物質待遇和精神獎勵上,保障課程思政能認真貫徹執行。課程思政的真正執行,必然是整個學校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當然,離不開教師們的辛勤勞動,在客觀上增加了他們的教學工作量,學校應該認可,在年終工作量和課酬計算上充分顯現,對落實課程思政效果好的教師進行額外的物質和精神獎勵,物質利益和精神激勵的雙重獎勵,讓教師們有獲得感成就感歸屬感。在教師的評優和晉升發面,課程思政執行情況也應成為教師工作的一項重要指標。只有從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從短期和長期方面同時保障,課程思政才能長期更好地執行下去。除此之外,普通理工院校還應將以課堂教學為主的課程思政與高校其他思政工作配合起來進行,從各個方面全覆蓋高校各項工作,其他各項工作做好了,客觀上更好地促進課程思政的順利實施,課程思政的貫徹執行,也離不開整個學校的合力支持。

2.教師

首先,專業課教師都要學會發掘和整理所教專業課程蘊含的育人元素,融入課堂教學?!皩I課程是課程思政建設的基本載體”[2],專業課教師要利用好這個載體,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各專業課教師要認真梳理所授理工科課程的學科發展史、人物故事育人。任何學科的發展都是一部專業探索史奮斗史,期間不乏無數的專家和知名學者做出了不懈努力和刻苦鉆研,在探索科學追求真理的過程中,他們的偉大人格和可貴的精神品質能激勵后人,教師可以以此激發大學生科技報國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二是專業課教師要認真梳理專業課程內涵的專業倫理、職業道德育人。課程思政,要求專業課教師在傳授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引導大學生養成與專業相匹配的專業倫理、與工作相適應的職業道德。在校大學生通過理工課程的專業學習,達到對某種學科技術的系統了解和掌握,最終要學以致用。應該怎樣運用技術,運用技術干什么,這就涉及到專業倫理問題。由專業支撐的行業、職業也有相應的行業規范和職業道德要求。大學生作為未來的社會主義各個行業的建設者甚至引領者,在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也要在職業道德方面成為楷模。專業課教師要收集專業領域精英的典型案例,教導學生認識到專業倫理和職業道德的重要性,培養他們的工匠精神、大師風范。三是專業課教師應密切關注學科前沿,了解本學科的國內外發展情況以及國家的相關政策文件,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上,鼓勵學生為學科的深入發展刻苦鉆研,培養他們勇攀科學高峰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四是專業課教師要利用專業實驗課實踐課積極育人。理工專業課程不僅重視理論知識的講授,而且重視指導大學生的實驗課、實踐課。在課程實驗、專業實踐中,要求大學生能夠團結合作、吃苦耐勞、腳踏實地、嚴謹求實、敢為人先、與周圍環境的和諧相處等,同時,指導老師獨特的工作作風和人格魅力,都能深深地影響大學生,客觀上實現了純理論教學未能做到的育人效果。五是專業課教師可以利用反客為主的方式育人。教師可以滿足學生的好奇心與探索欲,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主動性,嘗試讓學生發現專業課程中的育人因素。教師要在學生的能力范圍內布置具體的學習任務讓學生獨立完成,指導他們查閱文獻資料,然后讓學生整理歸納得出結論。最后,教師點評總結。在這一過程,教學相長,教師和學生的收獲與進步不是一般課堂教學所能達到的。

其次,課程思政的實施不是拋棄思政課教師,而是要與專業課教師進行必要的交流合作(可以是同一單位,也可以跨單位)。專業課教師不習慣于用思政教育思維來看待專業課知識體系,也未必擅于把專業課的知識傳授與思政教育有機融合。思政課教師因長期從事思政教育,囿于專業所學與思維定式,對相當多的理工專業課程不甚了解。通過面對面的直接交流合作或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交流合作,雙方老師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各有所獲。在雙方的交流合作中,思政課教師必須發揮應有的指導作用,課程思政還是重在利用專業課程資源進行思政教育。思政課教師要轉變專業課教師傳統的單純傳授專業知識的教學理念,使他們從內心真正意識到育人的首要地位;指導專業課教師閱讀我們黨成立以來進行思政教育的歷史、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理論,認識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極端重要性。最直接的是指導專業課教師如何發掘、梳理專業課本身的思政教育元素,以及將這些思政元素無縫嵌入專業課教學的各個環節,使思政教育貫穿于整個專業課教育過程。

注釋:

[1]中共教育部黨組關于印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的通知,http://www.moe

[2]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作者簡介:

曾艷(1975--)女,漢族,河南信陽人,博士,講師,高校思政教育。

猜你喜歡
課程思政重要性對策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深度偽造”中個人隱私的保護:風險與對策
淺談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的重要性
論變更管理對項目效益的重要性
走,找對策去!
課程思政下的民辦高職院校師生關系構建
發揮專業特色 實施“課程思政”
我國貨幣錯配的現狀及對策
課程思政下的民辦高職院校師生關系構建
閱讀經典著作的重要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