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轉課堂結合PBL 在醫學留學生課堂教學的應用探索

2020-12-07 06:04王磊高鴻亮張艷
新絲路(下旬) 2020年11期
關鍵詞:診斷學留學生翻轉課堂

王磊 高鴻亮 張艷

摘 要:診斷學是一門橋梁課程,它將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聯系起來。在教學中診斷學需要記憶內容眾多、抽象,學習難度大。傳統的課堂講授存在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等弊端。留學生群體的學習特點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量體裁衣,根據留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設計。翻轉課堂、PBL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它改善了沉悶的教學氛圍,提高了學生終身學習能力,而微課逐步成為與教材相配套的輔助資源。我們探索性以翻轉課堂結合PBL教學應用到醫學留學生診斷學消化系統教學中,探討及在教學中的具體實施步驟及方法。

關鍵詞:翻轉課堂;PBL;留學生;診斷學;教學方法

隨著上海合作組織在區域經濟一體化方面取得進展,新疆已形成“沿邊依橋、外引內聯、東進西出、逐步向西傾斜”的全方位開放新格局。獨特的地域資源、異域文化、優良教學質量等也吸引周邊國家的留學生涌入新疆各大高校。目前在新疆醫科大學國際教育學院在讀的哈薩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巴基斯坦、印度、阿聯酋沙特阿拉伯、阿富汗、英國、美國等30余個國家的醫學留學生在校規模已突破600名。目前我國與國外在教育方面的交流不斷深入,留學生教學在各大高校日益成為一個重要的教學任務,尤其在我校,留學生的擴大招生在提高學校國際聲望的同時,也對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提出了更為嚴峻的挑戰。留學生與中國學生相比,由于社會、文化、教育背景等諸多方面的差異,他們在課堂上思維活躍,對于一個問題能從多個角度去思考,一旦有問題會隨時提問,與教師具有很好的互動,課堂氣氛非?;钴S。留學生群體的特點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量體裁衣,以學生為主體設計教學過程,根據留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設計。

診斷學是橋梁課程,它是一門運用基本醫學理論、知識和技能診斷疾病的學科。它將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聯系起來,是培養醫學生臨床思維和專業素養的基石。診斷學的主要任務是教會學生如何收集病史及書寫病歷,如何規范的體格檢查,掌握實驗室檢查的意義等。將所學的基礎醫學理論與臨床疾病聯系起來,建立完善的臨床診斷思維,是本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實際教學中,不少醫學專業本科層次的留學生反映診斷學需要記憶內容眾多,很多概念及疾病比較抽象,學習難度大,花費時間多但考試成績不理想。因此,加強診斷學教學實踐,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尋找適合醫學留學生的教學方法勢在必行。

一、傳統診斷學教學中存在問題

具體表現如下:診斷學中體格檢查部分是比較重要的內容,在體格檢查教學中,具體查體步驟因受課堂時間及傳統教學課件的限制,學生仍然是一知半解,對查體要點掌握欠佳,部分學生查體的手法像“表演”秀。臨床思維的引入和建立是診斷學教學的一大目標,由于診斷學的橋梁地位,問診、體格檢查、人文關懷僅通過枯燥的灌輸式的課堂理論教學很難提起學生興趣,達不到教學目標。學生雖然能記住書中基本理論,但理解不透徹,基本技能掌握不好。很多臨床醫師醫學專業知識扎實,但教學技巧方法不夠,上課死板、單調,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傳統的課堂講授在醫學留學生教育中仍然普遍使用。然而,課堂講課模式可以被視為以教師為中心的策略,學生被動學習。

二、翻轉課堂、PBL的特點及優勢

許多醫學教育工作者現在正在將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FC)教育策略應用到教學中。在翻轉課堂中,學習者首先通過閱讀、視頻或布置的電子練習題,在正式上課之前接觸到所學內容??紤]到學生已經通過這一初始“家庭作業”預習階段獲得了知識,隨后的課堂時間可以專門用于重點學習及專題討論,使學生能夠將其知識應用到具有挑戰性的問題中,從而促進與同學的協作以及教師的互動和指導[1]。PBL是設計學習情境的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問題式學習),起源于上世紀50年代,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模式,是基于以學生為中心教育方式。

1.微課的作用

微課(micro-lecture)最早源于1993 年美國北愛荷華大學(univrsity of noahem Iowa)Mc Grew LeRA教授所提出的60秒課程[2]。目前認為符合這些核心元素的可稱之為微課:一段短的音頻或視頻陳述(5-10 min);圍繞一個或幾個重要的知識點;具備完整的教學設計;具備網絡學習平臺與良好的信息化教學支持服務;支持有線網絡終端與移動終端的學習[3]。

2.翻轉課堂、PBL模式在醫學教育中的應用現狀

2012年,翻轉課堂的概念引入我國學術領域,開啟了國內翻轉課堂研究的新紀元[4]。國內外近年來關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整合理念的研究成為教育領域的熱點。Christopher J Ramnana等的研究表明醫學生對FC早期在本科醫學教育中的應用普遍表現出很強的滿意度,一般更傾向于這種方法而不是課堂教學[5]。李麗君等對湖北醫藥學院800名在校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醫學生對翻轉課堂的接受度較高,大部分學生對翻轉課堂教學效果給予肯定,前景較為樂觀,需要一定的推動力才能更好地發展[6、7]。劉偉等根據2016年在美國梅奧醫學中心呼吸科的學習實踐,分析了美國呼吸科翻轉教學體驗,并思考梅奧醫學中心呼吸科教學特點,結合我國高等院校呼吸科的教學模式,對我國呼吸科翻轉課堂教學提出了一些建議[8]。

3.翻轉課堂、PBL在診斷學教學中的優勢

(1)學生熱情提高了。由于結合了以成人教育理論為基礎的主動學習策略,翻轉課堂被認為是令人愉快、自我指導、互動和參與的教學方法。曾有一項研究表明,大學一年級的生物化學課程從傳統的授課模式轉變為結合了課前短視頻和臨床案例討論的課程時,學生出勤率從30%提高到80%[9]。

(2)改善了教學環境中沉悶、死板的氛圍,鼓勵學生主動較愉快地進行學習,實現了課堂氣氛的轉變。

(3)醫學知識是在不斷更新的,以學生為中心的積極學習的FC提高了學生終身學習能力,使醫學生的終身受益。

三、翻轉課堂在診斷學教學過程中的模式構建的應用

1.癥狀學模塊

消化系統部分需要掌握的癥狀包括:惡心嘔吐、腹痛、嘔血、便血、腹瀉、黃疸,以“嘔血便血”為例。在線課件會有嘔血、黑便等圖片,學生比較形象的會鑒別黑便,比如形象認識柏油樣便,黑便在水中周圍有血色等。學生在學習診斷學時還未接觸內科學的消化系統常見病,在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常見病因部分學生可能對四個常見病并不認識、不理解,在線課件中也會有如消化性潰瘍、食管胃底靜脈破裂出血相應的圖片,幫助學生形象理解記憶。引導學生通過典型病例,根據癥狀及陽性體格檢查結果考慮可能的疾病,從而培養臨床思維。在課堂上,抽出一定時間,根據班級分組就典型病例的診斷思路與大家展開討論。教師適當引導,幫助學生將基礎醫學理論與臨床醫學知識相整合,加強對所學癥狀的認識。這種教學模式打破了枯燥的傳統教學,充分調動了每位學生的求知積極性,提高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及分析問題的能力。

2.體格檢查

以腹部觸診為例,課前讓學生觀看規范化完整的腹部觸診體格檢查視頻,課中教師首先要進行一次講解并示范規范化查體步驟 ,再次強調容易出錯的地方,特別是肝臟脾臟觸診手法,及肝臟、脾臟腫大的意義,學生在課桌上可模擬深部滑行觸診法手法,教師巡回觀察并及時糾正手法。在體格檢查示教課中運用仿真模擬人進行腹部觸診的學習、學生之間相互查體等方式,使學生在虛擬環境中規避醫療風險反復練習各種物診技能操作,實現課堂教學到臨床教學的無縫鏈接。學生能夠親身體驗被檢查的感受,從而可以促進學生的人文關懷,不斷提高自己的查體技能。日后在臨床中,對待患者時能夠具備較強的同情心。同時學習腹部觸診時我們有腹部觸診模擬人可模擬很多陽性體征。比如Murphys征陽性,當進行Murphys征查體時,若觸診到模擬人膽囊觸診點,模擬人喊疼同時停止腹式呼吸,則提示Murphys征陽性,從而與膽囊觸痛形象鑒別。

四、討論

盡管翻轉課堂、PBL教學已經存在多年,但這一模式對于醫學留學生教育來說是一種較新的模式。第一次在醫學生教學中使用翻轉課堂的書面記錄是在2012年。許多醫學教育工作者從那時起將翻轉課堂引入到他們的教學中。完整的醫學知識除了有完整的知識框架外還有很多細小的知識。微課可以把診斷學中的重難點和易混淆點,通過簡潔直接的方式表現出來,形象易記。醫學留學生與傳統的基于課堂的學習模式相比,他們更喜歡主動的學習方式,并培養了他們主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種教學模式也更加符合醫學留學生的學習特點,更加有的放矢的開展教學活動。翻轉課堂結合PBL教學模式為醫學教學指出了新的方向,具體怎樣將以何種形式運用于診斷學各個系統的教學,仍需進一步實踐、探討。相信今后會有更多的醫學院和醫學教育工作者可能會將這一教學模式運用于診斷學教學中。

參考文獻:

[1]Christopher R,Lynley P.Advances in medical education and practice:student perceptions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J].Advances in Medical Education and Practice,2017,Volume8:63-73

[2]McGrew LA.A 60-second course in organic chemistry[J].Chem Educ,1993.70:543-544

[3]曾春妹.微課程研究綜述[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73-76

[4]張彩艷.近五年國內翻轉課堂研究的現狀與趨勢——基于CNKI數據庫期刊文獻的分析[J].教育導刊,2018.No.633(05):42-48

[5]Christopher R,Lynley P.Advances in medical education and practice:student perceptions of the flipped classroom[J].Advances in Medical Education and Practice,2017.Volume8:63-73

[6]李麗君、程哲賢、賀維.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醫學院校中的應用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6(23)

[7]李孟、鄭宏良.翻轉課堂結合微信公眾平臺在耳鼻咽喉科教學中的實踐模式探索[J].繼續醫學教育,2017(08):35-38

[8]劉偉、傅恩清.“翻轉教學”在呼吸科教學中的作用——有感于美國梅奧醫學中心翻轉教學[J].醫學教育研究與實踐,2017(3)

[9]Prober CG,Heath C.Lecture halls without lectures-a proposal for medical education.N Engl J Med.2012.366(18):1657-1659

作者簡介:

王磊,博士,副主任醫師,主要研究方向消化道疾病,留學生的教育教學研究。

通訊作者:

張艷,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留學生的教育教學研究。

猜你喜歡
診斷學留學生翻轉課堂
第一章 天上掉下個留學生
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在《診斷學》技能操作教學中的探究
臨床醫學專業《診斷學》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互動式”教學法在高職康復治療技術專業診斷學教學中的應用
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翻轉模式在“液壓與氣動”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翻轉課堂在英語語法教學中的運用研究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PLC應用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北京外國留學生的規模與結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