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CK視角下的幼兒園音樂小學化的問題及對策

2020-12-07 06:04朱芳慧
新絲路(下旬) 2020年11期
關鍵詞:小學化問題對策

朱芳慧

摘 要: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學前教育階段的教學組織應當根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保教結合,寓教學于游戲,寓教育于活動之中。但是,民辦幼兒園音樂教學偏技能學習,忽略幼兒音樂經驗獲得,教學組織形式單一,違背了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導致學前教育階段音樂教學出現“小學化”現象。本文從PCK視角對民辦幼兒園音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小學化的表現等方面進行了系統分析,并試圖找出解決這一教育問題的對策和方法,為能夠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和音樂教學規律,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構建出較為科學合理的民辦幼兒園教育教學實踐體系。

關鍵詞:音樂PCK;小學化;問題;對策

舒爾曼(Lee Shulman)最早提出PCK(Pedogagy Content Knowledgy)這一概念,大背景是美國教育中學科知識與教學知識嚴重分離。他把PCK界定為“用專業學科知識與一般教學法知識的綜合去厘定特定主題教學的組織與呈現,以適應學生不同的興趣和能力”。在舒爾曼及其團隊研究的基礎上,中外學者對PCK構成要素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供了大量的模型和參考性經驗?;诖?,PCK視角下的幼兒園音樂小學化的問題研究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音樂活動目標統領性知識、特定音樂作品學與教的知識、情境知識。

一、PCK視角下的幼兒園音樂小學化的問題

1.音樂活動目標統領性知識

在課題組對民辦幼兒園教師音樂教學進行觀摩分析時發現,民辦幼兒園教師的音樂教學理念基本正確,音樂活動目標統領性觀念較強。任課教師一致認為幼兒的直觀課堂感受和體驗應該是幼兒音樂教學的主要目標,應使用游戲化的教學組織方式開展活動。在課堂中,如何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大膽自主地表現和創造應成為有效音樂教學活動設計關注的問題。但是,作為教學活動組織者,民辦幼兒園教師均表示對于找到問題存在的原因、順利的解決問題仍是他們的困境。顯而易見,只具備科學的教育理念,而無將其用于具體的音樂教學活動中,民辦幼兒園音樂教學“小學化”的局面就無法改變。

2.特定音樂作品學與教的知識

首先,教學內容固定化。民辦幼兒園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前沒有對教學內容進行加工、處理,只是按部就班的根據教材中的內容就行講解,缺少對內容的甄選和轉化;忽略對幼兒理解水平的分析,沒有根據幼兒的能力和水平進行內容加工。

其次,教學目的單一。民辦幼兒園教師備課時只是根據教參等現有教學資料進行常規性備課,缺少對幼兒特點和基于幼兒原有經驗的能力的深度分析,缺少對音樂結構的分析和調整。

案例一:將律動《一起來拍皮球》活動目標設為:感知音樂的歡快;認知音高、音強和音色;學會掌握音樂節奏的技巧;學習掌握踏點步和進退步。

由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民辦幼兒園教師的音樂教學沒有關注幼兒是否獲得音樂經驗,而是把是否完成教學任務,讓幼兒掌握特定音樂技能作為了首要目的。

第三,民辦幼兒園教師在確定教學任務、設計教學環節等過程中完全忽視幼兒音樂理解的特點。民辦幼兒園教師會在備課時選擇特殊表征方式來代替音樂符號,以便于幼兒理解音樂,迅速掌握音樂技能,豐富幼兒的音樂直觀經驗。但是,總體來講,教師選擇表征方式的首要目的是完成教學任務,表征手段簡單隨意強,針對性和指向性不夠,與幼兒原有音樂經驗關聯度不高。

3.情境知識

第一,教學過程中組織形式單一。機械記憶和被動模仿在民辦幼兒園音樂教學中成為了主要組織形式,教師將幼兒視為灌輸的對象、被動的接受者,所以會要求幼兒課堂中模仿教師進行學、念、唱,從教師的動作示范中掌握動作要領,這種機械的教學方式完全忽視了幼兒對音樂作品的感知和理解,沒有為幼兒的表達與創造條件。

第二,對音樂活動效果的評價形式單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選擇正確的評價方式,對幼兒的學習與發展水平做出正確、合理的判斷,直接影響幼兒對音樂活動的參與度,從而影響音樂課程教學質量。在調查的過程中,課題組發現不少民辦幼兒園音樂教師均采用了多種途徑的評價方式,看似科學合理,但是民辦幼兒園教師目前仍會用“唱得是否和老師一樣”、“動作做得是否和老師一樣標準”等單一指向的評價來評價幼兒。這一類的評價以語言評價為主,缺乏針對性和指向性,無法反饋音樂教學中實質出現的問題,也無法得知幼兒在活動中參與度和真實的情感體驗。這種評價方式,既限制了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也不利于幼兒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

二、對策

學前教育階段的音樂教學與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是有質的區別:首先,教學目標不同。幼兒園音樂教學應該更多的關注幼兒在音樂活動中的直觀感受和體驗,音樂內容與幼兒原有經驗的相互碰撞應成為主旋律;而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以掌握某種音樂知識、習得某種音樂技能為主要目的。其次,單位教學時間內,教學任務的區別。幼兒園音樂教學容量較小,表演形式較為單一;而單位教學時間里,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中有演唱、動作等,要求小學生掌握較多的音樂技能。最后,教師運用的教學策略的不同。幼兒園“寓教于游戲”之中,音樂技能的講授應充分和游戲結合,使歌詞、動作、節奏的掌握是自然發生的;小學階段的音樂教學以講授為主,強調學生的跟學跟唱,要求學生對教師歌唱和動作的模仿??偠灾?,民辦幼兒園教師應在充分學習的情況下,構建PCK的圖式結構,獲得基于PCK的音樂教學新模式。

1.正確認識基于幼兒的音樂活動目標統領性知識

民辦幼兒園音樂教師應充分尊重幼兒在音樂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性地位,將教師對幼兒園音樂教學的理解與幼兒原有經驗進行充分結合,重視幼兒在音樂活動中的參與,啟發幼兒感悟音樂的本真。如果民辦幼兒園音樂教師在正確理解PCK內涵的基礎上,形成基于幼兒的音樂活動目標統領性知識,將幼兒的需要放在首位,就會自覺的將音樂活動作情境化處理,寓學習于游戲之中。

在《閃爍的小星》的音樂教學設計中,音樂教師將教學目標定為:感受樂曲歡快的節奏;體驗用不同速度、力度等音樂表現來演繹《閃爍的小星》中的不同情感;增強身體動作的協調性和與人合作的能力。

《閃爍的小星》的活動目標體現了音樂教師將幼兒對音樂的感受、體驗視為首要目標;教師將個人動作和集體跳舞進行結合,激發幼兒充分的參與其中,為幼兒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創造了條件,讓幼兒體驗了在游戲中獲得發展的快樂。

2.建立特定音樂作品學與教的知識的新認知

特定音樂作品中幼兒對音樂的理解是具體的,非抽象的。所以,民辦幼兒園音樂教師在設置活動任務時應與幼兒的生活經驗緊密聯系,將音樂作品與幼兒的生活經驗之間架起橋梁,對幼兒可能出現的音樂誤解有預設,能充分整合學科知識和教學知識,根據幼兒理解和能力發展特點來選擇恰當的表征手段,合理的設計音樂教學環節。

3.教學游戲化

游戲賦予了幼兒重復練習、展現自我的機會,幼兒園音樂教學應以游戲化為主要形式。只有充分認識到游戲在教學中的重要性,民辦幼兒園教師才能尊重幼兒的主體性地位,讓幼兒在游戲中學會去認識音樂、悅納音樂,使音樂活動變成幼兒追求自由和本真的生活方式。在具體的游戲化策略中切忌出現兩個極端:直接授人與魚和過度游戲化。直接授人以魚是典型的音樂小學化表現,也是民辦幼兒園教師較多采用的教學方法,導致課堂無趣乏味;而過度游戲化則使得幼兒在音樂活動的游戲行為漫無目的、自由散漫,無規則與要求、無音樂元素的感知。另外,民辦幼兒園音樂教師應認識到教學游戲化與幼兒自主游戲之間的區別:教學游戲化強調游戲與教學內容充分融合,游戲的適宜性和發展性功能更為明確,指向性更強,對教師的教學設計水平要求更高。所以,民辦幼兒園音樂教師在過程管理中要善用游戲策略,設置幼兒音樂經驗的“最近發展區”。

我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內容包括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其中,藝術目標是能使得幼兒初步感受生活中的美,能積極參加藝術類活動,并充分而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從而能用自己的方式來參與藝術表現活動。所以,民辦幼兒園教師應著力提高自身PCK音樂水平,提高音樂教學的質量,去除小學化,帶動我國民辦幼兒園音樂教育的變革。

參考文獻:

[1]岳定權.教師學科教學知識形成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08

[2]黃人頌.學前教育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任一明,田騰飛.PCK--教師教育改革之必需[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

[4]黃瑾.學前兒童音樂教育[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猜你喜歡
小學化問題對策
提高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質量對策探討
“深度偽造”中個人隱私的保護:風險與對策
走,找對策去!
我國貨幣錯配的現狀及對策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