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互聯網+”時代的手繪表現探析

2020-12-08 09:34孫雨竹魯迅美術學院
藝術家 2020年7期
關鍵詞:手繪表現形式科學技術

□孫雨竹 魯迅美術學院

手繪是建筑、服裝設計、陳列設計、室內外環境設計、工業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等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皥D畫是設計師的語言?!币粋€設計師如何捕捉自己的靈感,展現自我的創意,快速地和受眾達成溝通,交流自我的迸發創意,都需要通過手繪這一媒介來表現大腦的構想。手繪能力的展現也是衡量一名優秀設計師專業度的重要標準。

本文討論的是更廣義上的手繪形式的表現,不論是從第一筆巖畫的開始,還是在油畫鼎盛的西方,或是充滿“意在筆先”的中國傳統繪畫,手繪表現的形象都能達到形神兼備的水平。即便是巫師筆下對鬼神生靈的崇拜,都是藝術賦環境形象以精神和生命的最高境界,也是藝術品質和價值的體現,更是人們對生活的追求的體現。

一、手繪表現形式的歷史沿革

早在石器時代,“藝術家”用有色土在洞窟的石壁上大略勾畫了動物的形狀;后來,人們通過有色礦物質的研磨獲取色彩,表達山水人趣;文藝復興的鼎盛,繁榮了畫家手繪表現的工具和顏料,讓冰冷的城市教堂出現人文的溫度;18世紀的工業革命,更是為藝術家們的手繪帶來了更豐富的表現形式和材料;20 世紀的設計師,則是購買顏料,為招貼板設計廣告畫面……

時至今日,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其手繪的表達形式也不再只限于紙與筆的結合,而是能夠通過以鼠標、手寫板、顯示器、投影儀等為代表的人機交互的媒介進行溝通,越來越多的設計者一面心情復雜地感嘆“換筆”的過程,一面又對新技術、新形式所帶來的更佳的傳達效果驚嘆不已。

二、“互聯網+”模式下藝術形式的演變

藝術設計的歷史是一部科學技術與藝術結合的歷史。不斷發展的科學技術給藝術家們的創作帶來了新的生機,更豐富了藝術表現形式。藝術展現不再是紙與筆的碰撞,也不只是手工創作或是機械化的產生。新興的藝術表現形式,如AR、VR、MR 等,結合高科技,給予受眾如身臨其境的交互體驗。

走進“互聯網+”的時代,不論是00 后“原住民”,還是親身經歷千禧之年以來更迭的80 后、90 后設計師,或是更早見證藝術發展傳承的前輩藝術家,面對科學技術與藝術設計的不斷交融,都在努力做出新的嘗試,并努力結合時代的特點,捕捉藝術形式與科學技術的結合中碰撞出新的溫度與色彩。

三、手繪表現形式與“互聯網+”模式的結合

近年來,設計領域市場比較熱門的職業要數商業插畫、漫畫電影、商業美陳、室內外景觀設計等行業。在這些逐步完善的設計領域中,都有一個引人關注的特點,就是結合科學技術的交互媒介(如手繪板、顯示屏、觸控筆等),將設計師的想法通過電子媒介工具,直達互聯網,分享創作意圖,與屏幕面前的人進行最快、最直觀的溝通。目前,也有設計領域推出三維手繪軟件,設計師可以直接在三維空間內進行手繪表現,真實再現了“神筆馬良”的“能力”。在未來,是否也有可能將這種立體式手繪表現,運用在服裝、產品設計領域,又或者能夠結合生物科技實現手繪表現式“克隆”呢?或許未來的你,會住著親自繪制的住所,涂改著陳設,設計著專屬于你的生活。

不論時代如何更迭,人總在尋找著帶有溫度的藝術。手繪的表現本就是人類最初、最直接的思維表達。手與腦的互動創造了文化,構筑了藝術。而其與越來越繁華的“互聯網+”時代所帶來的科技媒介相結合,更是豐富了手繪表現形式,也為藝術家和設計師帶來了無限的創作遐想。

科學技術永遠是藝術發展的動力,藝術家也永遠不會成為科學的俘虜,聽之任之,而是在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路途中不斷求索。手繪表現在每個時代都展現著獨有的色彩,為靈感綻放的瞬間,表達著藝術家與設計師那份獨特的思維魅力。

當然,筆者不能否認的是,不是所有的手繪表達都要滿足大眾的審美需求,也不應為了迎合他人的喜好而繪制違背自己的心??萍嫉陌l展是人類進步的需要,也是我們不斷探索世界、發現生活的有效途徑,而一名專業合格的設計師,需要先了解科學技術的邊界和可能性,才能更好地發揮手繪的表現力?!盎ヂ摼W+”的時代,為手繪表現提供著更多的可能性,讓傳統與科技交融,讓歷史與未來對話。

猜你喜歡
手繪表現形式科學技術
《中國空間科學技術》征稿簡則
2021年CCF科學技術獎獲獎項目名單(2)
《中國空間科學技術》征稿簡則
《中國空間科學技術》征稿簡則
淺析安德魯·懷斯繪畫的藝術表現形式
手繪精彩《追夢》創刊等
淺談導演與小品的表現形式
創意動物手繪
手繪
手繪二十四節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