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防控與個人信息法律保護研究

2020-12-08 23:05許薇薇
時代人物 2020年35期
關鍵詞:個人信息防疫病例

許薇薇

(中共唐山市委黨校 河北唐山 063000)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給人類上了沉重的一課。面對疫情,中國人民展示了勇于戰勝困難的勇氣。疫情不光影響了人民的正常生活,而且一定程度上限流了經濟的發展速度和世界文明的進步??箵粢咔樾枰祟惖墓餐?,就防控經驗來講,我國舉全國之力,萬眾一心,把疫情的損失壓到了最低。2021年伊始,遼寧、北京、河北疫情又起,防控工作一刻也不能懈怠。

疫情防控與個人信息的關系

根據WHO和霍普金斯大學網站的數據,截至2021年1月10日,海外新冠肺炎現有確診病例超過2500萬人,并呈逐漸上升態勢,其中美國日新增超過20萬。根據我國國家衛健委的數據顯示,我國現有確診病例588例。這些數據表明,第一,國外疫情防控還未出現拐點,2020年我國的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尤其是六月份武漢確診病例數據清零后,全國基本進入常態化防控期,復工復產,國民經濟生產逐步進入正軌,全國零星的病例基本為境外輸入;第二,自2020年底進入冬季以來,受嚴寒天氣影響,且冬季是感冒病毒高發期,遼寧、北京、河北有疫情新增態勢,提高防控意識,遏制疫情蔓延仍是當前工作的重點;第三,從當前零號病源來看,防止境外輸入仍然是長期應當堅持的重點防疫工作。

《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第四條明確,個人信息是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與已識別或者可識別的自然人有關的各種信息,不包括匿名化處理后的信息。由此可見個人信息是與每個人緊密聯系的,在信息化的時代,個人信息保護是廣大人民群眾最關心的現實問題之一了。結合疫情防控,每當一個確診病例或密切接觸者出現,首先應當做的就是流調和追蹤?;颊叩膫€人信息、行動軌跡以及由此產生的密切接觸者的個人信息和行動軌跡,這些都是由疫情引發的個人信息收錄。我們可以看到,每個確診病例都會被公布性別、年齡、住址、行動軌跡,雖然沒有姓名,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同一社區的人可以迅速鎖定確診病人。疫情防控需要向公眾披露相關數據,確診的病例數和目前采取的措施等。但是這些數據的采集和后續使用是值的關注的問題,個人信息的公開不能超出法律的限度。

個人信息保護的法律意義

個人信息的法律保護是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秱€人信息保護法》是全國人大2021年的立法重點工作。我國最高法律效力的憲法規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國家保護。與之配套的具體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律長期以來是缺席的。但零星的信息保護內容散見各具體領域的法律。值得關注的是,《民法典》單獨列出一章即第六章隱私權和個人信息保護,自1032條至1039條,八個條文規定了個人信息民法的保護范疇,為公民維權提供了法律依據?!段闯赡耆吮Wo法》規定了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隱私。其他如《郵政法》《婦女權益保障法》《傳染病防治法》《商業銀行法》《居民身份證法》等等都有對個人信息保護的相關內容。對個人信息進行法律的保護,不僅是每個人作為人的基本權利,更是尊重和保障人權,依法治國理念的體現。

個人信息的保護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大數據時代仿佛每個人都沒有秘密,信息泄露嚴重,詐騙短信電話、房產中介電話、推銷電話層出不窮。筆者曾在十分鐘內接到顯示境外號碼的來電13個,歸屬地顯示為美國、新西蘭各種國家,對此咨詢通信運營商,得到的回答是目前并沒有方法直接攔截,只能是短信提醒警惕詐騙??梢婋娫捥柎a的泄露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個人信息的保護與泄露其實是個人信息形成的大數據利益與個人人格價值之間的博弈。大數據技術對個人信息的收集必然會帶來一定的社會效益,這種社會效益達到一定程度,受經濟效益的驅使進行轉化,可能會導致天平傾斜,個人信息將不受控制的泄露,流向交易市場,形成信息買賣的事實,在個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大量個人信息的買賣是沒有成本的,而且個人信息的泄露,使個體行為陷入監測之中,毫無隱私權,嚴重損害了個人的人格獨立,個別人一旦受到騷擾極容易陷入恐懼之中。大數據的收集整合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而收集而來的信息分析往往構成對隱私權的窺視。信息的收集者是否擁有信息的收集權、使用權和公開的權力,要經過嚴格的審批要求,即使個人許可公開,個人信息的使用也應該的法律框架內,即隱私權不能被侵害。

疫情防控的個人信息保護措施

《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制定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個人信息權益,規范個人信息處理活動,保障個人信息依法有序自由流動,促進個人信息合理利用。當前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確診病例和密切接觸者的個人信息、中高風險往來的個體信息,但是信息的采集使用需要在合法的框架內,違法泄露應當受到法律的制裁。

1.建立疫情信息收集的合法保護機制。在大數據技術應用如此普遍的今天,信息收集者主動保護被收集者個人信息應該成為信息收集權的準入要求。索取者先保護,這就把個人信息泄露遏制在第一道閘門里。針對疫情的信息收集,首先要求技術手段能夠達到個人信息保護的最高級別,即能攔阻黑客的攻擊。其次,收集信息應當得到被收集人的授權許可,告知其收集的目的。第三,信息收集者應當在行業規定和準入規則的指導下收集,但具體的收集內容不得侵犯個人隱私。比如對于防疫信息的收集,收集的個人信息必須是與防疫有關的內容。姓名、年齡、住址、有無疫區往來史這些內容無可厚非,通過這些信息的搜集便于追蹤密切接觸者。但是借防疫收集學歷、收入、血型、婚姻狀況等,明顯超出了必要的收集限度,違背合理的基本原則。防疫信息收集主要是排除遺漏密切接觸者的隱患,向社會及時披露確診信息和行動軌跡,避免社會的恐慌,在全民抗疫的緊張工作中,過度的信息收集反而讓防疫陷入繁冗的狀態。

2.合法使用個人信息,明確防疫收集信息的主要目的。我國民法典1035條規定了處理個人信息的基本原則,即合法、正當、必要。1036條規定了三種處理個人信息不承擔民事責任的情形,其中疫情防控收集的信息可以歸結為(三)為了維護公共利益,合理實施的行為。個人數據的流通是不可避免的趨勢,數據的自然屬性決定了數據使用的規則。信息保護的要求應當伴隨著數據使用的全過程。數據使用的權限應該有章可循。個人信息的使用是這樣一個過程:收集者向被收集者發出邀請,被收集者確認該邀請并填寫相關信息,該信息傳回到數據收集(處理)者,數據處理者對數據進行整理、分析、監測,之后或進行數據流通或進行數據閉環。疫情的數據收集原理就是,要求個人讓渡一部分個人信息權利,通過分析監測,以期來解決社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3.借疫情侵犯個人信息應該受到法律的制裁。民法典1038、1039條規定了收集的個人信息應當保密,泄露的應當及時補救。如果給個人造成損害的,依據民法典第七編侵權責任第1194-1197條的規定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缎谭ㄐ拚?九)》將“出售、非法提供公民個人信息罪”和“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罪”整合為“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擴大了犯罪主體和侵犯個人信息行為的范圍。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了該罪名的量刑標準。由此可見,我國刑法和民法雙重對接,嚴懲對個人信息的泄露。這是立法層面的保護,在執法中,對于疫情信息收集,我國并沒有統一的監管機構,微信小程序國務院客戶端互聯網+督查留言界面是向公眾收集政府工作方面的意見和問題,其核酸檢測界面查詢只是信息的一個收集披露功能,所以信息的監管目前只有達到侵權的損害結果或者構成犯罪才能進行補救或懲罰,這就需要有一個統一監管機構,對一般層面信息的泄露采取一定的補救和懲罰措施。

疫情防控可能還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個人信息的收集也會隨著疫情的變化增多或者減少,但是個人信息保護與防疫并不矛盾,我們愿意讓渡一些個人信息權利齊心抗疫,但是這些權利應當在合理合法的限度之內。

猜你喜歡
個人信息防疫病例
個人信息保護進入“法時代”
“豪華防疫包”
春節防疫 不得松懈
敏感個人信息保護:我國《個人信息保護法》的重要內容
防疫、復工當“三員”
“病例”和“病歷”
本土現有確診病例降至10例以下
俄羅斯的防疫“宅”假期
主題語境九:個人信息(1)
民法典應進一步完善侵害個人信息責任規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