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減負增效的高三化學元素化合物一輪復習實踐研究

2020-12-08 11:08
魅力中國 2020年12期
關鍵詞:理科化合物高三

(河南省三門峽市盧氏縣第一高級中學,河南 三門峽 472200)

一、開展實踐研究的意義

新時代《化學核心素養》素養指出:能從不同層次認識物質的多樣性,并對物質進行分類;能從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認識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和變化,形成“結構決定性質” 的觀念。能從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視角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元素化合物知識考高中必不可缺的考查點,但近年來涉及到了不少課本外的相關元素知識。例如,2019年理科全國1卷中27題則涉及到了硼元素的相關知識;2019年北京理科卷8題考查了銦的相關知識;2018年理科全國1卷中,8題涉及到鋰元素的知識。不僅需要學生掌握教材中的元素化合物知識,而且還需要學生在化學學習中涉獵一些教材之外的元素化合物知識,高三復習時間短,需要科學的方法拉對學生進行減負增效。

二、實踐研究的開展

(一)實踐研究目標

明確復習目標,穩步推進復習進度;提高師生在元素化合物知識拓寬和遷移應用方面的能力,提高一輪復習時效;制定“減負增效”措施,并在高三化學一輪復習過程中實施;通過班級、學校之間對比分析實施效果,形成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高中化學元素化合物一輪復習模式,并進行推廣檢驗。

(二)實踐研究過程

通過會通教育平臺大數據分析,精準獲取學生知識層面掌握情況。再通過心理咨詢、微信公眾號等網絡平臺發現師生心理的“負”。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學生不能熟練掌握合適的方法記憶元素化合物知識,物質性質容易混淆,方程式記不住、不會寫;不能熟練運用理論指導元素化合物的學習,不能從多角度來建立聯系點;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在元素化合物學習過程中主動性差;教師教學方法單一、課堂教學形式單一。

引導學生自我建立學習元素化合物的針對性策略。精加工策略,在學生學習中要對記憶的材料補充細節、舉例子、做出推論,達到長期保持目的;有序思維策略,布魯納認知結構學習理論認為學習就是認知結構的組織和再組織的過程,元素化合物研究元素的結構、性質、制法、保存、存在、鑒別等,引導學生建立色-態-味-溶解性-密度-其他(如毒性、揮發、液化)的順序學習;能力構架策略,是學生形成多種能力的有機系統,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自學能力。針對研究過程中發現的“負”進行分析、比較、總結,并通過研究、實踐、整理出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高中化學元素化合物一輪復習模式。

(三)實踐研究的評價

在學生高三化學復習中實行減負增效策略,分析學生參加實踐前后的表現、成績以及感受,幫助學生找出問題的關鍵與不足,為下一階段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任課教師也要反思總結實踐活動的策略、思路、內容選擇、實施策略、設計流程、活動開展方案、活動評價及注意事項等,形成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所需要的完整的模式。

三、總結

通過實踐研究,學生構建了系統的元素化合物知識框架,同時也拓展了教材外的元素化合物知識,滿足了學生高考中對元素化合物知識的需求。激發了學生學習化學的熱情,減輕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負擔,培養了學生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能力。提高了教師的教學能力,加強了師生之間的溝通。

猜你喜歡
理科化合物高三
高三一輪復習檢測題(選修3—1、3—2)A卷
和理科男談戀愛也太“有趣”啦
文科不懂理科的傷悲
高三·共鳴篇
2017年天津卷理科第19題的多種解法
例析高考中的鐵及其化合物
例談氯及其化合物的學習與考查
釩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金屬元素及其化合物
我把高三寫成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