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維生素D水平與2型糖尿病關系的meta分析

2020-12-08 01:34郭逸星吳清鋒李思思黃爭春董明華
贛南醫學院學報 2020年10期
關鍵詞:胰島維生素胰島素

郭逸星,吳 丹,吳清鋒,李思思,黃爭春,李 劍,董明華

(1.贛南醫學院預防醫學系流行病學教研室,江西 贛州 341000;2.上海市浦東新區周家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海 200120;3.贛南醫學院解剖教研室,江西 贛州 341000)

維生素D 與2 型糖尿病的相關性已成為近年來研究的新領域和研究熱點。然而目前對于兩者是否有確切的相關性仍存在許多爭議[1]。為進一步揭示維生素D 與2 型糖尿病之間的關系,本研究使用meta 分析對有關文獻研究結果的差異進行分析探討。評估維生素D 對2 型糖尿病患者的影響及作用,以期為臨床維生素D 預防、治療2 型糖尿病提供有效的依據,最終減輕糖尿病對個體、家庭及社會水平所造成的健康損失及經濟負擔[2]。

1 資料與方法

1.1 文獻檢索通過電子計算機對中文文獻庫“中國知網、萬方數據”和英文數據庫“PubMed”進行檢索,檢索詞條為“2 型糖尿病”、“維生素D”、“維生素D 與2 型糖尿病關系”及“Type 2 Diabetes,vitamin D,Relationship between vitamin D 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檢索時間從建庫至2018 年3 月,使用“AND”對檢索詞自由組合在數字資源庫中進行檢索。

1.2 文獻篩選對計算機所檢索到的文獻下載保存,首先通過閱讀摘要,對文獻進行粗篩,其后對粗篩納入的文獻進行全文精讀,依據研究的納入及排除標準進行最后篩選,最終獲得本次meta 分析所需文獻。

1.2.1 文獻納入標準(1)研究類型為病例對照研究及橫斷面研究;(2)依據1999 年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頒布的糖尿病診斷標準,確定2 型成年糖尿病患者及無糖尿病的健康人或糖耐量正常者;(3)文獻研究內容為血清25羥基維生素D[25 hydroxyvitamin D,25(OH)D]與2型糖尿病血糖及有關指標相關性;(4)文獻中有此項研究所需的相關數據。

1.2.2 文獻排除標準(1)漢語和英語以外的語言;(2)摘要論文和會議論文;(3)重復發表的文獻;(4)不能獲得全文的文獻;(5)統計學方法不明確及數據描述不詳的文獻;(6)懷孕及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有影響維生素D 代謝的基礎性疾病,近3 個月服用過維生素D影響骨代謝有關藥物。

1.3 數據摘錄及文獻質量評價

1.3.1 數據摘錄設計該項meta 分析研究的數據摘錄表,由2~3 名研究者獨自完成有關信息的摘錄。對于意見不一致的信息進行協商討論后決定。摘錄表條目包括:文獻題目、作者、研究地區、研究類型、研究起止時間、研究對象、樣本量、血清25(OH)D濃度均值、血清25(OH)D 與2 型糖尿病血糖有關指標的相關系數r值、研究結論、研究地區、檢索途徑。

1.3.2 文獻質量評價對納入的病例對照研究,根據Newcastle-Ottawa Scale(NOS)量表進行質量評價,該量表共7 個條目,最高分為10 分,一般認為5分以上即可納入meta 分析;橫斷面研究的質量評價則采用Crombie 量表,該量表共7 個條目,最高分為7 分,5 分以上可納入meta 分析。首先由2 名研究者對所有研究的質量進行獨立評價,評價結果若不一致時增加第3 名評價者,最終結果由3 名評價者共同討論協調決定。

1.4 數據獲取及統計分析

1.4.1 數據獲取將所有研究對象的血清25(OH)D濃度用均數±標準差來表示,2 型糖尿病組的血清25(OH)D 與FPG、HbAc1、HOM-IR、HOMA-β 的相關系數r值作為最終的合并效應值。

1.4.2 統計分析對合并效應統計量采用Stata 14.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Q檢驗與I2值合并檢驗異質性。若Q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且I2的值大于50%,則meta分析采用隨機效應模型,若Q檢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且I2的值小于50%,則meta分析采用固定效應模型。由于相關系數r值的抽樣分布是偏差的,不是正態的,易受抽樣分布標準誤的影響,而Fisher'sZ值的分布趨于正態分布,所以本研究將從文獻所提取出來的相關系數r值通過公式轉換為Z值,而Fisher'sZ值所對應的標準誤SE由樣本量n通過公式計算得到,將轉換后的Z值和標準誤SE代入統計軟件得到合并Z 值(summary Z),最后將合并Z值通過公式轉回相關系數r 值的合并效應量(summary r)。

使用單項研究逐一剔除法對研究結果進行敏感性分析,觀察合并效應量的結果是否一致,評估剔除某一文獻后的研究對整體研究的風險的大小。使用“森林圖”對meta 分析的結果進行表示。采用漏斗圖、Begg 線相關及Egger 秩相關測量本次研究的發表偏倚。Fisher's Z值的轉換公式如下。

2 結果

2.1 文獻檢索結果本項研究共檢索中文文獻816 篇,英文文獻305 篇,除掉綜述、系統評價、動物類臨床試驗得到137篇文獻,通過閱讀全文進行,二次篩選去除結局指標缺失的文獻,最后納入研究的有27篇文獻(圖1)。

圖1 文獻篩選流程

2.2 文獻基本特征研究納入了17篇病例對照研究,剩下的10篇均為橫斷面研究。本項研究的meta分析所選中的文獻分數均大于5 分,表示各研究的質量較好。這27 篇文獻給出了血清25(OH)D 與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胰島素或胰島β 細胞功能四項糖代謝指標中的至少一項相關系數r。文獻的基本特征具體見表1所示。

2.3 meta分析結果

2.3.1 維生素D 與空腹血糖的相關性對14 篇血清25(OH)D 與2 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的相關性研究進行meta 分析,Q檢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I2=87.9%,兩者相關性的meta 分析使用隨機效應模型(見圖2-A)。meta 分析結果顯示,合并Z值為-0.289(-0.414,-0.165),合并r值為-0.281(-0.392,-0.164),表明血清25(OH)D與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呈負相關(P<0.001)。

表1 納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及文獻質量評分

2.3.2 維生素D 與糖化血紅蛋白(HbAc1)的相關性將含有血清25 羥基維生素D 值與2 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值的相關系數r值的15 篇文獻進行meta 分析,結果表示,Q檢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I2=88.2%,故用隨機效應模型對兩者的相關性進行meta 分析(見圖2-B),meta 分析結果顯示,合并Z值為-0.234(-0.332,-0.137),合并r值為-0.230(-0.320,-0.136),P<0.001。

2.3.3 維生素D 與胰島素抵抗(HOMA-IR)的相關性將含有血清25 羥基維生素D 值與胰島素抵抗的相關系數r值的14 篇文獻進行meta 分析,在血清25(OH)D 與2 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抵抗的相關性研究中,結果顯示,各研究間存在異質性,Q檢驗P<0.05,I2=78.8%,故用隨機效應模型對兩者的相關性進行meta 分析(見圖2-C),meta 分析結果顯示,合并Z值為-0.140(-0.243,-0.038),合并r值為-0.139(-0.238,-0.038),P=0.0007。

2.3.4 維生素D 與胰島β 細胞功能(HOMA-β)的相關性將含有血清25羥基維生素D值與胰島β細胞功能的相關系數r值的10 篇文獻進行meta 分析,在血清25(OH)D 與2 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抵抗的相關性研究中,結果顯示,各研究間存在異質性,Q檢驗P<0.05,I2=88.4%,故用隨機效應模型對兩者的相關性進行meta 分析(見圖2-D),meta 分析結果顯示,合并Z值為0.399(0.229,0.568),合并r值為0.379(0.225,0.514),P<0.001。

圖2 各糖代謝指標與維生素D Fisher's Z比較meta分析

2.3.5 敏感性分析及發表偏倚采用單項研究逐一剔除法,分別對上述4 個糖代謝指標相關的研究進行敏感性分析。分析結果顯示,剔除任一研究前后的合并Z 值均相差不大,上述4 項meta 分析的結果均較穩定。以空腹血糖Fisher'sZ值為漏斗圖的橫坐標,Fisher'sZ值的標準誤SE為縱坐標制作漏斗圖,并使用Egger’s 檢驗和Begg’s 檢驗評價發表偏倚。其它3項均以此來評價分析發表偏倚。分析結果如圖3~6 所示,胰島素抵抗項的漏斗圖兩側分布基本對稱,Begg’s 檢驗(P=0.827)和Egger’s 檢驗(P=0.312)P值均大于0.05,表明存在發表偏倚的可能性較小。胰島β細胞項的漏斗圖兩側分布較不對稱,但Begg’s 檢驗(P=0.419)和Egger’s 檢驗(P=0.481)P值均大于0.05,這提示存在發表偏倚的可能性較小??崭寡?、糖化血紅蛋白項的漏斗圖有相對較多的研究分布在漏斗圖外,且Egger’s 及Begg’s 檢驗P值均小于0.05,表明存在發表偏倚的可能性較大。

圖3 空腹血糖的Fisher's Z漏斗圖

圖4 糖化血紅蛋白Fisher's Z漏斗圖

圖5 胰島素抵抗的Fisher's Z漏斗圖

圖6 胰島β細胞功能Fisher's Z漏斗圖

3 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維生素D 與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胰島素抵抗、胰島β細胞均存在相關性,其中維生素D 水平與胰島β細胞功能(HOMA-β)相關性最高。這與劉冰等[6]對維生素D 具有對2 型糖尿病血糖控制作用的研究結果一致。以往大量實驗證實,維生素D能夠調節胰島素的合成及分泌,維生素D 缺乏則會使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島素抵抗增加,胰島β細胞功能的減弱或缺失。通過維持充足的維生素D 水平可能對2 型糖尿病的發生發展具有重要作用[30]。大量研究證實,維生素D 對胰島素抵抗的可能機制有:(1)維生素D能夠促進細胞的鈣離子內流,使胰島素受體底物的酪氨酸磷酸化,開啟胰島素信號轉導;(2)通過對胰島受體的刺激作用,增強葡萄糖的轉運功能;(3)2 型糖尿病已被公認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疾病,炎癥反應會增強胰島素抵抗。大量的研究證實,維生素D 能夠減少炎癥因子的產生來減輕胰島素抵抗。近年來,維生素D 對胰島β細胞的影響也逐漸被發現,馬磊等[25]研究表明,血清25(OH)D 含量與2 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島β細胞功能的相關性明顯,這與本項meta 分析結果相同。大量研究證實,胰島β 細胞進行糖代謝離不開鈣離子,維生素D 可通過鈣離子通道提高胰島素的產生量,達到降血糖的作用。維生素D 對炎癥因子的作用還能來降低胰島β 細胞的凋亡數,增加胰島素的產生。

本項研究顯示,維生素D 與2 型糖尿病血糖有關指標均有顯著的相關性。提示維生素D 對2 型糖尿病人群的發病過程中可能起一定作用。但本項研究存在以下局限:①所納入的研究為相關性研究,在時間上難于判斷維生素D 與糖代謝相關指標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兩者之間因果關系的研究有待于前瞻性研究證據及干預性研究證據。②研究對象的基線數據不是特別完整,混雜因素沒有被完全排除。③納入的研究存在異質性,但由于研究對象的基線數據的不完全,無法進行亞組分析來檢驗異質性的來源。④由于本項研究未進行總人群血糖有關指標與維生素D 的相關性研究,無法對維生素D對總人群患2型糖尿病的發生進行探討。

猜你喜歡
胰島維生素胰島素
臨床胰島制備研究進展
維生素:到底該不該補?
維生素B與眼
神奇的維生素C
補充多種維生素根本沒用
自己如何注射胰島素
門冬胰島素30聯合二甲雙胍治療老年初診2型糖尿病療效觀察
1型糖尿病小鼠胰島微血管內皮細胞超微結構受損
糖尿病的胰島素治療
非編碼RNA在胰島發育和胰島功能中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