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技工院校計算機應用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

2020-12-08 02:12袁樂樂
數碼設計 2020年16期
關鍵詞:技工院校思路課程體系

袁樂樂

摘要:本文針對目前技工院校計算機應用專業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闡述了以崗位綜合能力為中心的課程體系構建過程,具體論述了課程體系構建的思路、過程及實施時應注意的問題,對技工院校計算機應用專業課程體系的建設有借鑒意義。

關鍵詞:技工院校;計算機應用專業;課程體系;構建;思路

中圖分類號:TP393-4;G71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129(2020)16-0032-002

職業教育是使無業者有業,有業者樂業的教育,所以職業教育的本質是就業教育,而很多技工院校人才培養的效果與市場需求之間存在較大偏差,其重要原因在于課程體系的設計忽視了職業教育最顯著的特點即技能性、實踐性和職業性,把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也沒有放在應有的位置。符合職業教育規律的課程體系應以崗位綜合能力為中心,這是培養合格高技能型人才的起點。本文主要闡述如何以崗位綜合能力為中心,構建技工院校計算機專業的課程體系,提高學生培養質量。

1 當前技工院校計算機應用專業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

目前很多技工院校開設了計算機應用專業。一部分院校,能緊緊圍繞專業培養目標進行教學改革,培養了大批符合市場需要,能夠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質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但仍有一些技工院校該專業的培養目標與定位不夠準確,課程設置不夠合理,畢業的學生不能順利完成企業崗位相應的工作,存在的問題主要有:

(1)仍按照學科體系設置課程,強調知識的系統性、理論的完備性,卻忽視了技工教育的特色。開設的課程與企業崗位需求相脫節,課程內容也不符合企業生產實際,所學的專業課程中,有相當部分對學生進入社會后所從事的職業沒有用處,而許多實用性強、專業性強、需求量大的課程和計算機應用軟件卻又沒有,影響了培養質量和學生就業。

(2)課程設置沒有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一些技工院校該專業的課程體系中重視知識和技能的掌握,而很少兼顧學生的綜合素質的培養,導致學生畢業后能完成工作崗位的操作,但缺乏一定適應能力和發展能力,不能很好地勝任工作,這影響著畢業生在以后工作崗位中能否得到良好的發展。所以應在課程體系中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3)課程體系中各門課程起頭并進,缺乏層次性,實踐課程不足,沒有企業定崗實習環節。沒有根據培養目標的特點及課程類別,對課程進行模塊化設置,比如基礎素質模塊、專業能力模塊、專業拓展模塊、素質拓展模塊、頂崗實習模塊。沒有頂崗實習環節學生就不能充分了解企業文化,也不能檢驗自己是否真的勝任工作,很難真正掌握和應用所學知識和技能。

下面以我校計算機應用專業的課程體系設計為例,來說明課程體系設計的具體過程。

2 計算機應用專業課程體系設計的思路

鮮明的培養目標是整個教學活動的起點和基石,也是課程體系設計的出發點,所以有必要在一開始就對該專業的培養目標進行明確和細化。

我院計算機應用專業總的培養目標是:培養綜合素質高、業務技能熟,畢業即可上崗、有后續發展能力的合格計算機從業人員,達到合作單位的訂單培養標準。

該專業學制為三年,每年都有階段性目標。

第一學年培養目標:進行素質培養,浸入職業要素。

第二學年培養目標:訓練職業技能,培養崗位素養。

第三學年培養目標:頂崗實習,素質與技能雙提升,實現學習與就業崗位完全對接。

以培養目標為出發點,我們的課程體系設計思路如下:

打破傳統模式的學科體系課程設置方式,以職業需求為核心,以就業崗位服務引領,以模塊課程為載體,形成基于崗位工作過程的“職技并重、課證共融”課程體系。實現“課程體系與工作過程一致,技能訓練與崗位要求一致、綜合素質與業務發展一致”,變單一的崗位技能培養為綜合職業能力培養。并將思想素質、人文素質、能力素質和職業素質培養分別貫穿到整個課程體系。

3 計算機應用專業課程體系設計的過程

該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是建立在企業調研的基礎上的,其目的是課程瞄準崗位,為隨后學習和崗位順利對接奠定基礎。

我校利用暑假組織專業教師到合作單位進行調研、頂崗。著重了解相關工作崗位的工作過程和特點及應具備的知識、技能和素質,并以此作為課程體系設計的起點,按以下環節構建課程體系。

3.1提煉典型工作任務。根據我校畢業生訂單培養要求,該專業主要為合作單位培養客戶端裝維、局域網施工、計算機維護三個工作崗位的一線操作人員,我們通過調研分別對三個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進行提取,如表1所示。

3.2對完成典型工作任務對人才的要求進行分解。采取教師頂崗、業務骨干座談、向客戶發放調研表格、往屆畢業生談心得、工作過程觀察、工作過程詢問等調研形式,將完成每個典型工作任務所需的知識、技能和素質進行分解,分解過程以計算機維護崗位中計算機的組裝典型工作任務為例,如表2所示。

3.3根據分解結果設計課程體系。

隨后,根據分解結果,組織校企專家進行研討,設計出課程體系,并進行論證。將課程體系設計成五個模塊:①基礎素質領域,主要提高學生基礎素質;②專業能力領域,主要訓練學生操作技能;③專業拓展領域和④素質拓展領域,主要是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增強以后在企業的發展空間;⑤頂崗實習領域則是對學生操作技能、綜合素質進行全面強化,以實現學習內容和工作崗位的順利對接,畢業前完成崗位職業技能鑒定。

4 課程體系實施時應主要的問題

4.1教材選取方面。應選取與課程體系設計思路相符合的高質量的教材。如沒有合適的教材則可組織學校教師和企業專家進行教材編寫,進行教材建設。還可對現有教材進行二次開發與整合,具體做法是“刪、并、增、改”。

“刪”:刪除現有教材中若干內容陳舊、理論較深,且與實用型技能培養關系不大的內容;“并”:合并現有教材中某些關系密切的內容,并進行重新組織;“增”:在現有教材中增加新穎、實用性強的內容,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改”:改變現有教材的知識組織順序,重組教授流程。

4.2實訓條件建設方面。按照“教學內容項目化、教學方式崗位化、教學環境職業化、組織管理企業化”的模式建設實訓基地。具體而言在調研和聽取企業專家意見的基礎上,根據培養目標和課程體系的需要,規劃實訓室建設方案,并經過校企專家的論證,按企業生產標準建設實訓室,滿足學生平時的實訓操作需求。

同時依托企業合作單位,擴充校外實訓基地。

4.3教學過程中方面。為使學生真正掌握未來企業崗位所需技能,增強授課效果,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學生能力的培養,按照“做、學、教一體化”的要求,以學生為主體,以就業崗位任務為載體進行綜合能力訓練,全面推廣項目教學法,使學生經過學習能夠直接實現崗位直通。

4.4考核方式方面。根據用人單位對員工的管理及考核要求,與其共同構建學生從入校到畢業全過程綜合素質評定辦法,形成學生素質評價手冊,從思想素質、文化素質、技能水平三方面進行綜合考評,最終形成“重過程、重能力、重實踐”的多元化考核評價體系。

學生畢業時,由訂單培養單位制定職業技能鑒定標準,提交給我校,并進行鑒定考試試題的編制,由學校組織校企專家進行職業技能鑒定,以企業的職業技能鑒定標準作為學生畢業的標準,確保每一位畢業生都能勝任工作,是合格的崗位從業人員。

計算機應用專業以崗位綜合能力為中心的課程體系改變了過去課堂講授枯燥,理論偏多,練習不足,導致學生不愛學,學不會的狀況,教學內容看得見、摸得著、學得會,學習積極性普遍提高。學生畢業時綜合素質和業務操作都較強,畢業即可上崗,能熟練完成企業崗位的工作任務,用人單位對學生的表現很滿意。

參考文獻:

[1]賀振男.中職計算機教學創新能力培養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6(21):215-216,219.

[2]劉煥蘭.中職計算機應用專業聯動式課程設置初探[J].職業教育(下旬刊),2015(7):58-59,63.

[3]蔣騰旭,查玉祥.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教學改革與創新[J].教育與職業,2011(4):112-113.

猜你喜歡
技工院校思路課程體系
三維視角構建勞動教育課程體系
“藝養教育”凝練與藝美課程體系建設
“三位一體”課外閱讀課程體系的實施策略
關于技工院校學生德育課堂學習興趣的調查與研究
技工院校以就業為導向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的思考
基于技工院校市場營銷專業一體化實踐教學方法的思考
我的思路我做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