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堅果炒貨食品加工技術研究

2020-12-08 04:37朱曉蕾
科學導報·學術 2020年88期
關鍵詞:營養價值

朱曉蕾

【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健康飲食已成為每一個人的追求與習慣。在此背景下,堅果炒貨食品的受歡迎程度不斷提升,并逐步形成龐大的市場需求。堅果市場需求總量暴增,也同步催生出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局面,堅果品牌類型增加,且口味也十分豐富,這不僅讓消費群體的需求得到滿足,也同步推動我國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在本文中,筆者將會針對堅果炒貨加工過程中的技術特征以及相關技術設備與工藝進行初步分析與探討,希望借此可對相關從業人員起到一定借鑒價值。

【關鍵詞】堅果炒貨,食品加工技術,營養價值,食品工藝

1、堅果炒貨食品的營養價值

堅果炒貨在我國飲食文化中占據極為重要的地位,有關堅果炒貨的記載最早可追溯至商周年間,堅果炒貨的營養價值更是在長期的食用與發展中得到充分認可,而現代醫學也從科學角度證明,堅果炒貨對人體健康所存在的重要價值,明確堅果炒貨具備豐富且優質的植物蛋白,不僅可有效補充人體所需的氨基酸與微量元素,亦可對心腦血管疾病起到良好的預防作用。

堅果營養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層面:

(1)堅果是植物果實與精華,其內部含有大量的蛋白質、油脂與纖維素,而這些物質對于人體發育而言十分關鍵。

(2)堅果內部含有生物活性的抗氧化物,可起到延緩衰老的功效,例如,松子內部含有礦物質、蛋白質以及多類別微量元素,這些物質在養生層面擁有很大優勢。

(3)堅果所含有的各類營養物質與微量元素,可在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層面起到良好的保障效用,行業研究表明,長期食用堅果可讓心腦血管疾病的患病幾率得到明顯控制。

(4)堅果所含有的脂肪與蛋白質是人體大腦所需的重要營養物質,因此,其非常適合兒童與學生食用,其明目健腦功效亦較為可觀。

2、堅果炒貨食品加工技術

堅果炒貨食品加工技術種類繁多,不同的堅果種類其使用的加工方式存在巨大差異,因此,文本將以香瓜子、椒鹽花生與怪味豆為例,進一步挖掘堅果炒貨食品加工過程所需注意的各項要點。

2.1、堅果炒貨食品在質量層面的要求

香瓜子加工過程中,操作人員保證瓜子顆粒飽滿,外形均勻且顏色統一,加工后的口味應符合多數消費者的口味,并保證加工后不存在異味與雜質。不同廠商的香瓜子在口感風味層面存在很大差異,但產品在衛生條件、添加劑含量以及原材料與理化指標層面都要與國家規定的食品要求相符。例如,葵花籽的水分含量應低于5%。西瓜子的水分含量應低于8%,南瓜子的水分含量應低于15%,這些食品在加工前應具備足夠的質量指標,符合國家規定的各項標準與要求。

花生米加工過程與香瓜子存在一定相似性,工作人員在加工前,應對花生米原材料以及各類輔助材料進行質量檢查,確保在符合質量標準的基礎上,外表色澤均勻、味道可口且大小適中,加工后的產品不能存在異味與雜質,且食品加工環節的衛生條件、添加劑含量、原材料與理化指標等都要與國家規定的食品安全標準相符。

怪味豆也是一種十分常見的堅果類食品,顏色通常為金黃色,部分品牌廠商也會選擇將其加工為其他特定顏色與口味。怪味豆加工過程中,工作人員也要對其原材料進行檢查,確保大小均勻且適中,可與加工工藝之間形成有效對應。此外,加工過程中的衛生條件、添加劑含量以及菌落含量、理化指標等都要與國家規定的食品安全章程保持一致。

2.2、堅果炒貨類食品的生產設備

雖然不同類別的堅果的加工設備與加工工藝存在很大差異,但從食品安全以及加工過程要點角度分析,管理人員在選擇加工設備時,應秉持以下幾項基本原則:

(1)生產性原則:生產性原則是指相關企業在選擇生產設備過程專用,應對設備的實際生產率進行考察,確保相關設備可有效提升堅果炒貨食品的生產效率,并具備自動化與智能化特征,為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規范性奠定良好基礎。

(2)可靠性原則:加工設備在使用過程中應保持足夠的安全性與可靠性,設備各個零部件與子系統應具備足夠的質量標準,進而避免加工生產過程設備出現故障的可能性,并降低生產設備對操作人員的人身威脅。

(3)維修性原則:堅果炒貨的生產設備應具備結構簡單、便于維護且零部件通用性強的基本特點,進而為堅果炒貨生產線的通用性與標準化建設奠定良好基礎,提高設備的使用效率。

(4)節能性原則:堅果炒貨生產設備的能源消耗也是生產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為降低生產,實現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最終目標,相關企業應注重加工設備的能耗問題。

2.3、堅果炒貨食品生產環節

堅果炒貨食品加工前,工作人員需要對原材料進行必要的清理,并同步實施質檢工作,避免原材料內部存在雜質,并保證原材料整體尺寸與色澤層面保持一致,這樣不僅有利于后續加工,亦可提高消費者對食品自身的喜好程度。

人工篩選環節完成后,工作人員需根據堅果種類不同,實施必要的蒸煮、浸泡、炒制等加工手段,部分堅果可直接進行烘烤。通常情況下,為提高堅果炒貨的口感與品質,工作人員會使用特定的輔助材料,對堅果進行浸泡,這樣可有效提升食品的市場競爭力。

此外,燜煮類堅果炒貨食品應在炒制前,將其放入到100℃的湯料中,并使用小火對其進行燜煮,具體燜煮時間需要根據堅果種類不同而進行調整,如瓜子類通常需要燜煮兩個小時左右。燜煮環節結束后,工作人員可在特定設備中加入香料進行炒制或烘烤,香料加入量應保持在1%以下。堅果炒制或烘烤完成后,工作人員應對其進行冷卻,待溫度降至規定范圍后,在實施包裝環節。

各類堅果加工前,工作人員應對堅果品質進行重點排查,其內部不能存在霉變現象,如果堅果需要進行研制,那么其所使用的腌制湯料應與國家規定的質量標準保持一致,添加劑與香料不能過量。

堅果炒貨加工完成后,技術人員也要對食品自身的營養價值進行分析,結合消費者群體的喜好與需求,對加工工藝進行適當調整,不斷改進成品的品質,加大對消費者的吸引力。

3、堅果炒貨食品的特點

堅果炒貨食品以各類果仁或果蔬籽為原材料,通過水煮、烘烤等特定的加工手段,可有效提升堅果口感,更符合食用者的飲食喜好。堅果炒貨食品擁有一定的營養價值,這是堅果炒貨與其他零食類食品的首要差異。此外,堅果炒貨在種類與口味層面千變萬化,不同的加工手段以及不同的堅果類別也賦予其不同的營養構成與價值,而食用者可根據個人喜好以及特定的營養需求,食用相應種類的堅果炒貨食品,這對于提高人體免疫力以及生活水平有著很高的正面效用。

現如今,堅果炒貨市場已十分發達,行業內部對其類別劃分也較為成熟。通常情況下,人們會將堅果炒貨食品劃分為兩大基礎種類:

(1)以花生、瓜子為代表的高蛋白、高脂肪、高纖維素類堅果食品。

(2)以板栗、松子為代表的高淀粉、高微量元素類堅果食品,雖然這一類堅果食品纖維素含量較低,但是其所有的微量元素種類較為齊全,可滿足人體需求。

行業研究表明,堅果炒貨類食品的攝入量應保持在每日25克至80克左右,如果攝入量過高,同樣會導致人體出現肥胖問題,不利于養生與健康狀態保持。

結束語:

綜上所述,堅果炒貨食品加工前,相關企業應依照食品安全章程以及堅果種類與加工方式的不同,提前準備相應的設備,并對原材料進行質檢,嚴格控制加工環節的各項指標,不斷推進加工過程的標準化與科學化,逐步形成獨特的品牌優勢,擴大產品自身的市場競爭力,提高產業經濟效益與可持續發展潛力。

參考文獻:

[1]郭書愛.堅果炒貨食品加工技術探討[J].現代食品,2019(14):68-69+84.

[2]姜九來.堅果炒貨食品加工技術研究[J].中國食品,2019(Z1):258-259.

[3]堅果炒貨食品加工技術[J].農產品加工,2012(10):31.

猜你喜歡
營養價值
“番茄蜜飲”產品創意及市場定位分析
硒的毒性生物學研究進展
籽粒莧在食品工業中的研究進展及前景
寧蒗縣苦蕎麥栽培技術及發展利用
我國駱駝奶產業發展前景分析
藥食同源植物紫背天葵周年設施栽培技術
不同年齡關嶺黃牛生長性狀及肌肉氨基酸組成分析
雜粕在生長育肥豬養殖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辣木的藥用價值及應用研究
谷類食品與健康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