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戰備地下醫院

2020-12-09 06:27王占明
生命與災害 2020年11期
關鍵詞:展室戰備醫院

王占明

金秋的華北平原,一片金黃,瓜果飄香。在紀念新中國人民防空創立70周年的日子里,我懷著崇敬的心情,隨同京津冀人防跨區聯合支援通信演練隊伍來到河北省黃驊市舊城鎮,參觀了戰備地下醫院,追尋那個激情燃燒的歲月,感受人民群眾的家國情懷。

20世紀60年代末,國際形勢日趨復雜,毛澤東主席高瞻遠矚,發出了“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的號召,全國各地掀起了轟轟烈烈全民挖防空洞的群眾運動,地道家家相通、戶戶相連。舊城人民公社也迅速行動起來,調集全鄉24個村的民兵和人民群眾投入到戰備地下醫院的建設中,大家同心同德,不怕苦不怕累,采用鐵锨挖、小車推、編筐抬的方式,經過艱苦卓絕的奮戰,在20世紀70年代建成了這座著名的人防工程,可隨時為戰爭提供可靠的醫療保障。

該工程是滄州地區唯一的戰備野戰醫院,整個建筑全部埋藏于地下,為磚混結構,堅固可靠。內有房間27間,兩橫一豎巷道。其中手術室、病房、藥房等設施一應俱全,貫通東西南北地下通道,既便于隱蔽,又便于逃生,成為當年黃驊縣戰備的先進典型。戰備地下醫院建成后,曾在這里召開過“黃驊縣傳達北京市雙代會精神”大會和全公社小隊以上全體干部會議。隨著國際形勢的緩和,戰備地下醫院便閑置起來,曾有一段時間成為當地百姓儲存大白菜、蘿卜的地方,但由于年久失修,有許多地方損壞嚴重。

2019年,舊城鎮對戰備地下醫院內部進行了重新打造包裝,最大限度地還原了當時的歷史環境和背景,采用仿古式入口包裝,洞口上方正中,鮮艷的紅十字格外醒目,洞口右邊是“滄州地區軍分區戰備醫院”的木牌,黑字白底色彩所剩無幾,可見久歷滄桑。進入洞口前廳,映入眼簾的是舊城鎮“戰備地下醫院”的簡介;左邊鏡框內是毛澤東主席神采奕奕、雙手鼓掌的畫像,圖片說明為“無限忠于毛主席”,表達了人民群眾對毛澤東主席的無限懷念之情。

此次修繕保留了戰備地下醫院原始醫、藥房間,內有中藥柜、藥瓶、手術室、聽診器、藥碾子、藥箱、水壺等醫療設備;并恢復了當時獨有的地下馬廄,內有籠嘴、馬套、馬鞍、搭腰、轅繩等;通道內掛滿了各種宣傳畫,整體面積達800平方米。有5大特色主題內容,分別是:在紅色記憶主題展室,展柜內陳列著毛主席語錄、毛主席像章、錢幣、家庭日常用品等特色物品,最大限度地還原那個特殊年代戰備地下醫院的原貌。革命家居主題展室,展示了火炕、花紋鏡、木椅、煤油爐等日常用品。在永遠的懷念主題展室,正面張貼著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朱德委員長的畫像,兩側張貼著三位偉人的生平、刊登著人民群眾沉痛悼念三位偉人逝世時無比悲痛情景的報紙,令人追思緬懷。深挖洞廣積糧主題展室,展現了戰備地下醫院當年建設的圖片——備戰備荒為人民,房間內懸掛著勞動場景的宣傳畫和老物件。20世紀70年代那些事主題展室,以文字圖片的形式展示了那個年代發生的大事件,如1970年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在酒泉發射中心發射成功,1971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尼克松訪華,等等。這些重大事件在當時可謂是爆炸性新聞。

講解員告訴我們,為防止修繕后的戰備地下醫院返潮,尤其是在雨季,特意增設了好幾臺大功率除濕機用于除濕,線路、電燈也逐一更換,確保戰備地下醫院的安全。

走出戰備地下醫院,在右前方“紅色記憶”主題展室的文化墻上,展示著黃驊市第一名共產黨員王佩琪、革命烈士姜思民、劉貫一等革命前輩,還刊載了巧取舊城據點、郭莊戰斗等發生在這片熱土上的英雄事跡。

有備無患,忘戰必危。當年的挖防空洞群眾運動,是保衛人民生命財產、抵御戰爭威脅的重大戰略決策。如今修繕的戰備地下醫院,是對人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的重要基地。讓我們永遠銘記那些為新中國奉獻青春甚至生命的革命前輩,珍愛和平,篤定前行,立足本職、愛崗敬業,為國防建設貢獻智慧和汗水,為民族復興增磚添瓦。

猜你喜歡
展室戰備醫院
戰備拉動考核
集報“達人”龍小平
主題展室不應游離于校園實踐之外
萌萌兔醫院
帶領縣醫院一路前行
空降兵某部衛生學兵衛勤戰備能力分析
為縣級醫院定錨
校園展室如何擺脫“距離美”的尷尬
揭秘臺軍密電破譯高手
制定與執行作戰指示都要實事求是——從抗美援朝戰爭中進行反登陸戰備想到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