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疫形勢下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問題的思考

2020-12-09 05:42李湘琪何詠梅
山東青年 2020年11期
關鍵詞:新冠肺炎疫情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李湘琪 何詠梅

摘 要:隨著互聯網時代高速發展,各種文化思潮在交流中交融碰撞,悄無聲息的沖擊著高校學生的理想信念和價值觀念。鑒于此,本文將圍繞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以高校學生思想政治現狀分析為切入點,著力對高校如何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探討,從而找到解決辦法,以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發展。

關鍵詞:新冠肺炎疫情;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思考

看不見硝煙的輿論戰場上,公開言論往往不經意間反映著一個人的思想品質和道德情操。而對于高校學生來說,公開言論的措詞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其個人的政治素養?;谛鹿诜窝滓咔橄卤┞兜母咝W生信仰危機現象,本文將以“許可馨”事件為依托,探究當今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狀況和思想政治教育問題。

2020年3月29日,一個叫“許可馨”的名字迅速走紅,成為風口浪尖的輿論熱點。許可馨,中國醫科大學2019屆本科畢業生,畢業后自費留學。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身處異國的她多次在社交平臺上發表有關疫情的不當言論,在其文字之下流露出的皆是對奮戰在疫情一線工作者的嘲諷和對祖國政府的不屑態度。其立場之錯亂、言語之惡毒,不僅讓我們深刻反思,這儼然不應是一個接受過正規高等教育的中國學子應有的立場和態度。

作為祖國精心培養的知識分子、高等學歷人才,不可否認,許可馨的教育問題存在很大的缺失。對此,張伯禮院士在抗疫思政課上也予以了深刻的批判,并特別強調說道國情教育至關重要,這種被歪曲的靈魂,家國情懷究竟何在?回歸到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問題上,教育部副部長孫堯指出國內高校應該及時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并加以改進。面對頻頻發生的高校學生反面事例,我們亟需反思到底該如何落實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戰疫形勢下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現狀

面對多元的文化背景,高校學生思想政治表現的主流始終是健康向上的,但仍然也有部分學生存在政治立場不穩、理想信念缺乏、道德品質下降等問題。并且伴隨著文化沖擊不斷,高校學生群體中更是出現了“崇洋媚外”的趨勢。針對疫情發展過程中高校學生思想政治顯露出的狀況,分成兩部分展開敘述:

(一)戰疫期間高校學生思想政治言行的積極表現

1.絕大多數高校學生政治立場堅定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絕大多數高校學生相信國家,相信政府,自覺服從安排,密切關注疫情動態,做謠言的粉碎者,堅定的學習者,向上的奮發者。甚至他們能做到利用網絡與造謠生事分子作抗爭,做疫情防控的積極宣傳員,面對網絡上黑白顛倒、充滿偏見的疫情輿論,他們有牢固的底線思維,勇于駁斥,堅定戰“疫”必勝的信心。正如北京理工大學學生李沐融說道:“作為大學生,雖然我們此時并不能沖鋒陷陣,奔赴一線,但并不意味著我們不能夠擔當起肩上的這份責任。生活上,要做到不離家不返校,不信謠不傳謠。學習上,認真聽網課、按時上傳作業,以小我成就大我,擔負起青年人力所能及的擔當!”[1]

2.擔當意識、責任意識增強

許多高校學生把小我情懷融入祖國的大我境界之中,自發的投身于疫情防控前線。積極參與網絡募捐、做線上輔導老師、利用專業知識幫助鄉親生產勞作等。例如,江蘇共青團組織發起的“最美逆行者子女守護計劃”,由28所高校3736名學生志愿者為1280名孩子提供家教輔導。成都職業技術學院王坤和唐鑫元兩位同學主動請纓,成為成都市公立醫院第一批赴鄂志愿者等事例??傮w而言,高校學子們所表現出的對疫情的積極態度、責任意識都是可圈可點的,他們用堅定的行動展示了“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擔當和奉獻,成為了抗疫隊伍中舉足輕重的一股力量。

(二)戰疫期間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方面暴露出的問題

1.部分高校學生政治立場不穩,價值觀扭曲

疫情環境下,煽動性謠言傳播極快,網絡平臺上各種信息真假難辨,高校學生作為網絡“原住民”易被碎片化輿論誤導。少數思想認知水平低、辨別是非能力弱的高校學生,心理防線更是被輕易擊垮,存在思想混亂,政治立場不穩,產生不相信國家,不相信政府的負面情愫。表現為不理智言論的發表和不當行為發生的現象,暴露出扭曲的價值觀。從中國醫科大學本科生“許可馨事件”到中國科學院大學研究生“季子越事件”等,他們在公共網絡平臺甚至國際平臺空間,發布辱華辱國言論,肆意抹黑祖國形象,雖然只占少數,但作為接受過高等教育的高校學生群體,其影響是極其惡劣的,很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拿來作為武器攻擊我們黨、國家和政府。淡泊的家國情懷和冷漠的人性使他們忘記了祖國的培養之恩,反而背道而馳,成為侮辱同胞、詆毀祖國的網絡噴子。但同時,這也恰好暴露出我們高校學生思政教育的不足,為我們敲響了警鐘。

2.一些學生擔當意識、責任意識缺失

疫情的發生,使得很多高校不能正常開學。延期開學的決定打亂了學生的學習進度,隔離在家的封閉式空間也導致矛盾積累。有的高校學生疫情防控意識匱乏,在疫情尚未結束的情況下,就無視國家的規定,仍組織群體性聚集活動,或外出旅游,或私自返校,給學校的疫情防控工作帶來了諸多負擔。還有些學生認為自己并未感染新冠肺炎,距離疫情嚴重的地區也遠,就覺得疫情與自己關系不大,甚至在網絡上散布關于疫情的不實言論。例如有些大學生針對疫情問題,發表負面情緒,在網絡公共空間中與同學交流互動,造成不好的輿論影響。這類高校學生他們缺乏戰勝疫情的自信心、責任心和公共道德意識,與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和要求格格不入。同時,他們也沒有表現出一個大學生應有的責任意識和擔當意識,而是抱怨多、付出少。疫情期間,在學校組織進行網絡教學的過程中,他們不認真學習,敷衍了事??臻e時間里,在家也不愿意幫父母做家務。自我約束力變差,總是沉迷于網絡游戲空間,縱情自我,對疫情防控和家國時事表現得漠不關心。

二、戰疫形勢下落實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要求

人之信仰,國之脊梁。高校學生作為時代主力軍,他們的政治信仰、道德底線出現了問題,就意味著國家缺少了進步的根基。我們清楚的知道,根基不可動搖。所以,高校須加強教育,引導學生鑄就理想信念、掌握豐富知識、錘煉高尚品格、打下成長成才的基礎。[2]

(一)幫助高校學生解疑釋惑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目前,高校學生正處于青春懵懂、好奇心強的探索階段,缺乏豐富的人生閱歷和準確的判斷能力。當碰到誤導性觀點或問題時,自身難以甄別對錯,容易造成疑問和困惑,而通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及時指導,傳授給學生系統的知識體系,引導學生用辯證的思維解決所遇問題,用睿智的人生態度解答疑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著力解決的問題。

(二)豐富高校學生精神需求

疫情背景下高校主要開展網課指導,導致部分高校學生面臨著學習效率低,知識掌握不及時等問題。另外,高校畢業生也面臨著論文撰寫、答辯以及就業等困惑,這都使得高校學生極易產生焦慮、緊張和極大的心理壓力,而通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落實,及時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和人文關懷,在關心、服務學生的過程中,加強身心健康教育,引導學生走出疫情的恐懼,緩解情緒波動,以滿足必要的精神需求。

(三)引導高校學生成長成才

大學時期是高校學生探索發展方向和確定人生目標的重要抉擇階段,通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營造一個積極健康向上的育人環境,滿足高校學生成長的需求和期待。加強理論知識教育,推動理論與實踐相融合,引導和規范高校學生的思想行為,激勵高校學生以高度的責任心和強烈的使命感迎接時代挑戰,找準人生定位,培養優良的品質、健全的人格,為高校學生成長成才保駕護航。

三、戰疫形勢下加強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盵3]針對疫情過程中高校學生游離在校外,聯系困難、管理難度增加等特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一方面要及時借助先進的網絡平臺,不斷拓寬教育教學途徑,構建輿論導向新陣地。另一方面,要不斷優化教學資源,加強隊伍建設,整合教學形式,提高思政課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并采用一切有效措施,搞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有效利用網絡新媒體展開教育

1.利用線上平臺,創新教育體系

在“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期間,緊緊圍繞高校思想政治教學任務,優化教育結構。一方面,有效借助釘釘、慕課、學習通、騰訊會議等平臺進行師生線上課程教學,有效設計在線答疑、主題討論等環節,推進教學方式的創新。另一方面,開通線上心理咨詢服務平臺,對疫情過程中需要幫助的學生提供專業的心理援助,以良師益友的身份走近學生,了解學生思想動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2.堅持思政導向,構筑網絡陣地

2015年3月,國家網信辦公布的“民眾信息獲得模式調查”顯示,中國大學生互聯網使用率已經接近100%。還有調研報告顯示,九成以上大學生最主要的信息獲取渠道為互聯網。[4]所以高校應積極利用網絡的便捷性和新媒體的時效性,推進高校網絡輿情管理建設,筑牢校園安全防線。加強網絡育人,有效利用微信、微博、知乎等傳播媒介,重點建設一批高校思政類教育公眾號、高校官方微博號等,牢牢把握思政教育網絡領導權,提升高校網絡教育的輻射面和影響力,引導高校學生從正確渠道獲取信息,提高對網絡環境的認知判斷能力。

(二)把握思政教學內容的時效性

1.設計主題教學,強化理論引導

組織高校思政課教師整體規劃授課內容,重點圍繞以“當代高校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國家疫情防控形勢”等主題,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時代背景相融合,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創新性、延展性,推動理論學習落到實處,加強高校學生對我國國情、社情的科學認知與了解,進一步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真正做到理論掌握有成效,思想境界受熏陶。

2.講好戰疫故事,厚植愛國情懷

充分挖掘抗疫過程中的豐富素材融入課堂分析。一方面,發揮榜樣的先鋒示范作用,通過以“李文亮醫生”為代表的抗疫人員精神風貌和奉獻精神,傳播正能量,引領高校學生筑牢堅定的信念。另一方面,利用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等權威性專家在疫情下的發聲,帶給大家足夠的信心和安全感,讓同學們深刻感受到在祖國的堅強后盾下,有科學的預防方案和強有力的社會保障,這場戰疫一定會贏,激發高校學生強烈的愛國情懷。

(三)落實思政教學隊伍人才化

1.提升能力支撐,打造質量教學

拓寬思政課教師視野,培養思政教師的全局觀念。一是提高思政課教師對當今熱點問題和局勢探究的分析能力。思政課教師不僅要有極其豐富的專業知識儲備,而且要緊跟社會動態,了解局勢發展,及時引導學生正確分析。二是推進思政課教師探索線上課程設計,提高教學技能。增強網絡課程趣味性,吸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以獨特的人格魅力涵養學生品德,培養新時代高素質人才。

2.加強隊伍建設,凝聚育人力量

推進思政課教師團隊建設,一是嚴格控制思政課教師準入門檻,優化高校思政課教師的學歷結構、增強專業素養適應教學需要。二是加快人才引進,增加思政課教師人員數量,嚴格按照師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思政課教師崗位,[5]減輕思政課教師教學任務,爭取教學效果顯著化。三是加強對思政課教師培訓,打造一支知識理論穩、政治素養深、專業能力強的教學隊伍,形成思政課教師團隊凝聚力,整體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四)推動思政教學形式多樣化

1.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有效組織線上教育

發揮學校主陣地作用。一方面,加強高校思政教育體制建設,制定在線教學研討方案,組織線上集體備課,統一教育指導思想,以分工協作和溝通互助相結合的形式,發揮思政教學科研室有效合力。另一方面,增強思政課教師與班主任、輔導員的線上溝通,通過班主任、輔導員及時反映,實現多角度了解學生的近期思想狀況,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2.召開云上活動,凝聚青年共識

發揮學生群體的主體地位,組織師生進行線上交流。一方面,定期組織高校學生思想交流會,以及利用重大時間節點開展系列抗疫分享活動,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熏陶,引導學生堅定地圍繞在黨中央周圍,共同打贏疫情防控戰。另一方面,組織形式多樣的抗疫主題競賽活動,比如微視頻、云打卡、一封家國書等比賽等方式,在表達高校學生對抗疫英雄的敬意的同時,豐富高校學生文化娛樂活動,以賽促學,展現青年學子獨特的精神風貌。

3.鼓勵學生勞動教育,深化實踐育人

發揮高校教師的指引作用,由學校通過“線上”提供指導,“線下”開展實踐的教育模式。一方面,切實加強勞動教育,利用好疫情最長假期,積極參與家庭勞動、服務鄉村建設,通過多渠道勞動服務,提高道德修養。另一方面,發揮所學專業優勢,鼓勵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和專業技能服務社會,推廣高校學生服務涉及面。在勞動實踐過程中幫助學生走出校園,走進社會,讓學生將理論知識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四、結語

青年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百年樹人的根本,是鑄魂育人的根本。大學階段是政治信仰形成和確立最關鍵時期,對于戰疫形勢下的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問題,我們要利用全方位、多渠道展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強化高校學生的價值認同,引導高校學生樹立勇于擔當歷史使命,為其扣好人生的第一??圩?,從而提升育人成效。

[參考文獻]

[1]李依環,岳弘彬.北京高校思政課:疫情防控宣傳隊和學生思想穩定器[Z].2020-04-16.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http://edu.people.com.cn/n1/2020/0416/c367001-31676300.html.

[2]《習近平關于青少年和共青團工作論述摘編》[J].國家電網,2018(06):60-61.

[3]轉引自:馬國超,云兵兵,王景波.新冠疫情對高校思政工作的挑戰與應對策略研究[J].高教學刊,2020(22):69-72.

[4]魏強,周琳.因事而化、因時而進、因勢而新——做好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要求[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7(03):27-28.

[5]教育部印發《新時代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規定》[J].兒童發展研究,2020.(01):70.

(作者單位:懷化學院,湖南 懷化 418000)

猜你喜歡
新冠肺炎疫情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新冠肺炎疫情早期科學研究對政府決策的影響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公共治理機制:信息、決策與執行
新冠肺炎疫區高校大學生的精神狀態與行為應對
公共衛生學科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凸顯
高校學生意外傷害事件應對與處理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關于高校學生工作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