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肖邦《b小調第三鋼琴奏鳴曲》(op.58)第一樂章演奏版本比較與演奏分析

2020-12-09 05:42吳蔚柳犁
山東青年 2020年11期
關鍵詞:奏鳴曲肖邦個性

吳蔚 柳犁

摘 要:b小調第三鋼琴奏鳴曲》(op.58)是肖邦的代表作,本文選取阿圖爾·魯賓斯坦和郎朗及李云迪所演奏的四個音響版本,通過客觀的聲學分析,同時結合樂譜以及Vmus軟件分析,分析不同音樂家音樂演奏中的所表現的共性與個性,在完善自我演奏效果的同時,補充肖邦奏鳴曲的研究,同時為準備演奏該曲目的演奏者提供合理化參考。

關鍵詞:肖邦;奏鳴曲;演奏版本比較;共性;個性

一、作品及演奏版本概況

《b小調第三奏鳴曲》(Op58)完成于1844年,此時的肖邦正與喬治·桑(George Sand,1804-1876)在隱蔽而寧靜的法國諾昂同居,而同時期的他也深陷國難家亡且為結核病所糾纏的苦痛中。甜蜜的愛情與安穩的生活使得肖邦此時的身體狀況也漸有起色,也激發了作曲家的創作靈感與激情。這一時期的創作與他早期明朗清新的風格有所不同,細微之處更加沉穩內斂,情緒起伏更多元化,在傾訴悲痛時更能催人淚下。

本文選擇如下版本進行比較:(1)阿圖爾·魯賓斯坦,Chopin:Piano Sonata No.2 in B-Flat Minor,Op.35 & No.3 in B Minor,Op.58,索尼唱片,2016年發行。(2)Chopin:Piano Concerto No.2 & Piano Sonata No.3,朗朗,DG公司,2012年發行(3)Chopin:Recital,李云迪,環球唱片,2001,(4)2019,李云迪巡回演出現場。

二、演奏對比分析

1.呈示部的主部主題演奏對比

作曲家在樂曲開頭標記了Allegro maestoso的速度標記,即莊嚴的快板。在演奏主部主題段落時,魯賓斯坦的平均速度是144.3/拍,郎朗的平均速度是148.5/拍,李云迪在2000年演奏是的平均速度為167.3/拍,而他在2019年演奏時的平均速度為158.4/拍。

而在力度表現方面,除了李云迪2000年的演奏版本,其他三個版本均以強力度進入,與原曲弱起的標注有出入。不同的是,在演奏2-4小節的跳音上行式和弦時,郎朗陡然加重了演奏力度,且使用了漸快的趨勢。魯賓斯坦在處理2-4小節的跳音上行式和弦時,并沒有使用跳音來彈奏,而是緩緩的推進,將和弦視作多聲部旋律的連接,他并不是完全按照譜面上的最基本要求來做。李云迪在處理這3個小節時,使用力度較為平均,并未表現出激動的情緒。

隨著主題的發展,第八小節的﹟F主音在第二拍出現,筆者認為此時的力度應由6-7小節的上行和弦層層推進,此時譜面也標記了力度fz。而魯賓斯坦依舊保持穩穩的力度,并不夸張。其他兩位演奏家則是加重了力度,突出了這一強有力的重音,再次強調主題。

12小節第三拍出現第一動機第一次變奏,雙手同時呈下行的分解和弦,且譜面標記了p的力度。三位演奏家都保持了力度的減弱,和主部主題第一次英雄式莊嚴有力的演奏形成對比。相比而言,魯賓斯坦雖加重了這一段的力度,但沒有其他三位所表現的夸張,音色更加細膩純凈,感情也是高度聚焦式的,十分緊湊。

2.呈示部的副部第一主題演奏對比

在該部分,旋律音由第二拍進入,作曲家以p的力度標注,并標注sostenuto的表情術語。演奏者也以不同于主部Ⅰ主題鏗鏘的力度來演奏這段歌唱性的旋律,用小力量入鍵。

魯賓斯坦延續演奏主部主題時平穩的音樂表現,在這一段演奏中變化較小,心平氣和,沒有一絲滯留和遲鈍,旋律線條流暢,沒有絲毫矯揉造作之感,將每一個音符低吟淺唱般“嘆”出,就像歌唱家正在追憶一段刻骨銘心的經歷。

郎朗在演奏這部分時做出了夸張的處理,速度上的加快,力度上的加厚,都讓聽眾感受到滔滔熱情如洪水般泛濫,當時的郎朗正處于演奏的巔峰水平,對音樂的塑造富有朝氣。在演奏第43小節中的8個上行的八分音符時,郎朗給與了強烈的力度來宣泄情感,音響效果更寬廣。

李云迪在2000年演奏的版本速度快于魯賓斯坦的平穩,慢于郎朗的激動,聲音顆粒感較強。而李云迪2019年的演奏對這一段的處理有意的拉長了旋律線條,聲音帶有一絲猶豫和躊躇的感覺,并且不斷的降速,起速保持在100左右,平滑且均勻,從聽覺上來說,是一段欲言又止含蓄的語調,每一句樂曲都像一句娓娓道來的情話,就像是演奏者對聽眾一段的傾訴。

3.再現部的副部第二主題演奏對比

從音響版本中可以明顯感知,在樂段開始時力度差異非常明顯。一種風格是魯賓斯坦和郎朗對這段的處理,由于此處高聲部旋律由單音構成,二者都是延續了前段樂句的力度,于174小節第一拍的強有力的﹟F之后做了減弱處理。速度上也都是平緩的漸慢,八分音符顆粒感十足而不急促,三連音處加重了力度,平緩了音樂的進行,拉長至八分音符后逐漸穩定下來。

另一種風格是李云迪,雖然兩個演奏版本間跨越了19年,但在對這一段樂段的處理時,他均以緩啟動的手法開始,從166小節開始,高聲部八分音符旋律音樂流暢并加速前進,三連音洪亮明快的陳訴在高音達到頂峰時,又緩緩的降下了速度。在力度方面也和副部第一主題的再現形成對比,在165小節第四拍遵照譜面標記的p來演奏副部第二主題的再現。

在175小節開始三位演奏家的音樂表現差異化明顯。作曲家在這段使用了復調的寫法,旋律為高聲部,且出現了四次,由右手小指演奏。此時演奏風格亦分為兩種,一種是魯賓斯坦和2000年的李云迪演奏版本,另一種是郎朗和2019年的李云迪演奏版本。前者加重了此時的演奏力度,后者是減弱了演奏力度。

4.再現部的結束部

樂曲到此處以漸進尾聲,由D大調變為B大調,即從平行大調移至同名大調上,為進入尾聲做準備。作曲家在184小節標記表情術語dolce,并注以p的力度,踏板的標記也是一拍一換。三位演奏者均在此處降緩了速度,力度也漸漸減弱,在195小節時,達到最慢速度40左右。此時的譜面標記有一個五拍的漸強記號,標記著此時音樂即將進入華彩的尾聲段落。三位演奏者也又最低速逐漸加速,通過196小節的主和弦上的華彩,推動著音樂走向最后雄壯的和弦。

同時,三位演奏家第183小節均做了降速處理,遵照譜面標記的ritenuto降速后,在184小節回歸樂曲原速。四個演奏版本均在音樂進行到187小節第二拍的﹟G音時,降至最低速度。此后再一次進行加速演奏分解和弦,直到音樂進入尾聲。演奏這一段分解和弦時,魯賓斯坦依舊保持述說的口吻,在這一段長旋律中,流暢連貫,左右手銜接流暢,力量均勻,觸鍵力度同另外兩位相比較弱。

之后的184-195小節中,隨著音樂的走向愈來愈往上,郎朗在旋律達到最高音﹟G(187小節第二拍)時加厚了觸鍵力度,非常有他個人演奏風格。但在189小節,他又放慢速度,將﹟C的波音彈的機具顆粒感,之后便勻速前進,且逐漸加厚力度,以一種氣勢如虹的效果向尾聲進發。

在李云迪兩個演奏版本中差異之處是如何處理短樂句間的起伏。2000年演奏的版本中,短樂句速度變化較為明顯,他在每一個短句中都做了速度上的強烈的起伏,而2019年演奏的版本中,他使用了相對柔和的速度,不再短樂句中做較大的起伏變化,而是拉長了語句,演繹了一段更加行云流水的旋律。

三、演奏啟示

一、旋律與和聲的處理

(一)旋律

筆者認為在演奏這段題旋律時,首先保證旋律長線條的完整,高聲部的旋律音使用每個音抬指,明亮的奏出,而每一個旋律線條的句尾最后一個音一定要進行嘆息式的弱化處理,注意每一句的語氣,就如娓娓道來的一句話,不能生硬。雖然使用高抬指演奏旋律音,但是仍然要注意每一個音符的下鍵速度與力度,快速下鍵也會破壞溫柔的語境。

(二)和聲

在弱起小節的十六分音符下行長嘆之后的1-4小節,作曲家使用的是一段上行的四度疊置柱式和弦,這也是貫穿全曲的動機第一次出現,而此時演奏這一段的和弦需要手指積極的層層推進,不需要下鍵至深,運用大臂和手掌的支撐,彈出明朗通透的和弦。并且這一組連貫的上行的和弦連接,是帶有跳音、無連線的旋律,此時可參考管樂吹奏出的聲音效果。這一段對指法的要求甚高,右手的四五指要做到高音旋律的連接,這樣才能凸顯出旋律。左手的八度也要牢牢抓住,控制好和聲的力度和色彩。魯賓斯坦在此處便沒有使用跳音來演奏,更加的連貫。

二、踏板技巧的運用

在踏板的運用方面,肖邦頗具創造性,由于豐富的作品層次,踏板的功能有時是為了豐富和聲效果,有時是為了延續歌唱性的旋律線條。如第148小節以左手低音F進入時,便有一個踏板一直延續到這一句的末尾。這是非常長的一段樂句,右手連續的十六分音符跑動,左手伴奏只有單調的單音,在第149小節時保持成為一個短暫離調和弦,此時踏板的作用便是為左手服務,低聲部單音對抗高聲部的連續跑動顯得十分勢單力薄,踏板便給了低聲部一個有力的支撐,讓這一離調和弦站的更加的有力。在第155-160小節時,作曲家將樂句用連線劃分為簡單三句,但是仔細看一看踏板,卻能發現在這三句中居然換了13次踏板。這是再現部的副部Ⅰ主題,調性變為B大調后,音色較為明朗,高聲部旋律依舊是單音出現,左手伴奏也是大跨度的分解和弦。為了保持左手的連貫性與呼吸,肖邦先是六連音為一組的運用踏板,直到159小節的第三拍,則采用了三連音為一組便換一次踏板,加快了樂句的呼吸,以突出強調每組旋律在音樂中的重要性。

三、對Rubato的詮釋

在肖邦的音樂中,Rubato節奏是十分重要的存在。肖邦音樂中一些需要自然地漸快或漸慢的音樂語言相對更加強調,使得音樂旋律中的情境對比更加明顯,遵守音樂規律的前提下,音樂形象更加豐滿。1如展開部第138-140小節。在這段將的樂句中,右手一組連續的十六分音符將音樂推向了高潮,而左手則是穩定的柱式和弦。左右手同時推向最高音時,左手八分音符的上波音也讓三位演奏家不約而同放慢了速度,對這一拍進行了Rubato的處理,接著又是鏗鏘有力的雙手快速下行。筆者在練習這一段時,在處理140小節的第二至第三拍時,適當的放慢了節奏。此時由于右手連續十六分音符跑動較快,左手大跨度和弦,對于筆者自身來說是一段技術難點,故適當放緩和拉寬速度,將這一段當做Rubato來處理,從而避免與后一段的再現部銜接過于倉促,也符合音樂的情境,還算比較恰當。

[參考文獻]

[1]張峻斌.肖邦《b小調鋼琴奏鳴曲》唱片版本分析[J].鋼琴藝術,2010.

[2]王卓.《肖邦第三鋼琴奏鳴曲研究》[D]中央音樂學院,2013.5.

[3]盧青.肖邦《b小調第三鋼琴奏鳴曲》的演奏要點[J]音樂探索,2013.

[4]楊程程.肖邦《b小調第三鋼琴奏鳴曲》演奏版本中速度及力度的比較研究[J].黃河之聲,2011.

(作者單位:江漢大學音樂學院,湖北 武漢 430056)

猜你喜歡
奏鳴曲肖邦個性
“鋼琴詩人”肖邦
手機上的奏鳴曲
論肖邦《第二敘事曲》(Op.38)的敘事、形式與風格
肖邦
春天的奏鳴曲
淺談小學語文個性化習作的教學策略
電視民生新聞主持人分寸感的把握
肖邦故園,在誰的心里——我對《肖邦故園》教學的一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