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農業經濟轉型與管理模式的變革

2020-12-09 05:35徐夢華
寫真地理 2020年41期
關鍵詞:經濟轉型農業經濟管理模式

徐夢華

摘?要: 隨著世界的不斷發展,農業在社會整體結構中的地位越發重要,農業發展不僅關系著人民群眾的生存發展,同時還關系著國家的運行。近些年,農業變革力度不斷提高,農業現代化建設步伐加快,為當代農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诖?,本文就當代農業經濟轉型與管理模式變革展開研究,首先闡述了當代農業經濟,其次對其轉型管理重要性以及發展趨勢進行論述,最后提出了一些變革措施,希望能夠為區域農業經濟發展作出貢獻,增加農民收入,進而推動農業現代化建設。

關鍵詞: 農業經濟;經濟轉型;管理模式

【中圖分類號】F124?【文獻標識碼】A?【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41.235

目前,我國農業經濟管理面臨轉型、變革,經濟轉型為農業經濟管理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并為當前農業經濟發展中的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法。新時期,農業經濟發展承擔著管理模式變革使命,傳統農業逐漸向現代農業變遷。對于農業經濟轉型發展而言,其不僅包括了管理方式、調節機制的變化,同時還包括了制度變化以及社會變革等內容。傳統農業在邁向現代農業發展時期,農業生產經營也逐漸從粗放裝備為集約,生產方式也會導致管理模式發生變化。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應用現代管理方式對農業現代化發展和轉型有著重要作用。

1?當代農業經濟概述

1.1?內涵

為了深入了解農業經濟,需要明確農業經濟內涵。農村是由一定數量居民構成的生活共同體,其涉及了人口、文化等多個要素,主要活動為農業生產,表現形式為農場、園藝、林場、蔬菜等生產形式[1]。因此,農業經濟發展中,需要保證長期生活在一起的居民經濟收入是穩定的,同時具有歸屬感,并能夠實現互動。傳統村集體經濟在發展時,農場經濟一直是社會主義國家的標志,在我國占據了重要的發展地位,但是隨著經濟體制的變革,傳統村集體發生了變化,在城鎮化的發展過程中,農場土地逐漸納入到城市領域中,原有的集體經濟管理模式也發生了變化,相應的農業經濟發展模式和管理模式也需要進行相應的變革。

1.2?特點

社會主義轉型階段,工農生產結構性質從農業發展推動工業發展轉變為工業發展推動農業發展。為縮小城鄉差距,平衡產業結構,國家必須要通過宏觀調控促進農業經濟發展。當前,當代農業發展速度加快,國民經濟份額下降,勞動生產率上升,農業結構以及生產方式也持續完善,勞動就業機構發生了變化,農業生產組織逐漸實現轉移化發展,都是我國農業經濟轉型期發展的表現,而該時期的農業經濟發展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農業現代化發展速度加快。我國一直以來都十分重視農業發展,關于“三農問題”的文件很多,中央多個文件都對農業現代化建設提出了意見和要求。農業現代化建設作為現代化國家的建設重點,其發展關系著廣大農民的切身利益,也與我國小康社會的建設有著直接的關系[2]。當前我國經濟社會正處于關鍵轉型時期,但是現代化國家建設目標無變化,對此,需要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這是當代農業經濟轉型主要特點之一。

(2)農業經濟份額持續降低。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二、三產業的大幅度發展,農業經濟份額逐漸下降,但是,農業的地位卻不容忽視。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生產力的提高,現代科技的應用為二、三產業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盡管農業也作出了改進,但是在經濟增長上的貢獻有限。隨著信息技術、對外經濟的發展,我國的制造業、國際貿易行業發展迅速,為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農業一直處于奉獻地位,為二、三產業發展貢獻,導致其經濟增長緩慢。當前,我國政策開始調整,為不斷積極促進農村第一、二、三產業之間實現融合發展,相互促進,尤其是需要提高農業經濟發展比重,促進我國經濟實現協調發展。

(3)勞動就業結構發生變化。隨著農業現代化進程加快,農業發展逐漸朝向科技化、信息化、機械化、集約化方向,導致農業生產勞動力逐漸減少,大量勞動力轉移到城市,打破了國家的二元制戶籍管理,促進了人口流動,也為農村人口外移起到了推動作用。隨著我國政策的出臺,農村人口在政策的鼓勵下逐漸移向城市,也符合農村人口在城市生活的愿望[3]。在農村內推力以及國家政策鼓勵下,勞動結構發生變化,勞動就業出現新特點,促進了農業經濟轉型和管理模式發展。

2?當地農業經濟轉型管理變革重要性

2.1?滿足現代農業發展要求

現代農業相對于傳統農業而言,生產資料配置更合理,管理方式更科學,從選種、化肥農藥使用、生產過程、營銷渠道等方面都發生了變化,內涵更加豐富,尤其是生產農業建設上,農業逐漸從傳統的農民謀生逐漸轉向休閑農業以及旅游農業,農產品在基本功能基礎上也具備了休閑生態、旅游教育等附加功能,滿足了人們日益增加的精神需求?,F代農業轉變需求隨著農業經濟管理發展逐漸變好,農業發展中,通過選擇合適的農業類型、自然社會條件等,形成了四種建設運行模式,是當代農業經濟轉型以及管理模式變革的代表,其分別為:(1)外創型農業,在政策與龍頭企業基礎上形成的特色花卉、蔬菜、農副產品和水產品等管理模式,利用外銷出口促進的區域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2)龍頭企業帶動農業,形成了企業+基地+農戶的生產形勢,合理轉移農民土地承包權,建立現代化農業生產基地;(3)農業科技園模式,在政府指導下由企業和農戶共同參與,通過企業化運行方式,引進高新技術以及設備,創新品種,建立開發和生產基地;(4)山地自然資源模式,開發立體化的農業,利用山區特色開發農業[4]。此外,還需要積極推動互聯網+農業模式。

2.2?創新當代農業建設道路

隨著農業經濟的發展,我國在農村土地機體所有的基礎上發展規?;r業,建立了農業合作社組織形式,將其帶動作用發揮出來,創新農業社會服務體系。這些農業變化為農業經濟轉型和管理模式變革起到了推動作用。反之,農業經濟轉型和管理模式變革在政策支持下也發生率巨大變化,為農業發展以及當代農業建設提供了新的發展渠道。因此,農業經濟轉型與管理變革為創新當代農業建設提供了道路。

2.3?有利于貫徹落實國家政策

農業政策的推行需要農業發展具體模式和實踐作為支持,通過實踐可以證實國家政策,增加農民收入,推動農村經濟和新農村建設。因此,農業經濟轉型和管理模式變革是國家政策的落實者,也是國家政策的信息員。近年來,我國農業變革取得了一定成效,為我國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業發展作出了貢獻,對小康社會的建設和縮小貧富差距發揮著重要作用。

3?當代農業經濟轉型管理趨勢

3.1?規?;?/p>

農村人口逐漸轉移到城市,農業經濟建設急需轉型、提速。為了提高土地產出效率,合理配置土地資源,需要加大力度推進農業規?;洜I,其已經成為農業發展的趨勢。在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基礎上,將土地承包經營權以及所有權分開,合理流轉土地,使土地經營能夠實現連片集中耕作管理,實現集約化、規?;a。

3.2?科技化

隨著科技的發展,農業生產技術逐漸提高,各種農業生產機械和新型滴灌噴灌技術、培育方式等應用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此外,隨著互聯網技術、計算機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逐漸形成了新的農業經濟發展趨勢,為農業經濟轉型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3.3?服務化

作為未來發展的重點,建設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特別是烘干存儲、代耕代收等服務項目需要極大力度推廣基層農業技術。同時,需要提高農村技術人員福利待遇,鼓勵社會力量、公益服務參與,注重扶持糧食補貼以及農作物保險等,降低農業生產成本,減少農業風險,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水平,為農業經濟管理變革的開展起到推動作用。

4?當代農業經濟轉型與管理模式變革的建議

4.1?農業經濟轉型變革建議

(1)加大力度創新農業技術和經濟模式。在農業生產中,將科技和知識作為動力對農業經濟轉型和管理變革十分重要,有利于農業技術和經濟模式的創新。首先,國家需要注重發揮自身作用,加大力度推廣農業技術。在農業發展中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技轉化率,提高推廣人員水平。對此,農業部門需要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并設置農業技術推廣目標,推動農業技術發展。同時,立足農業產業,農業企業需要發揮自身作用,改變發展模式,構建創新的高效農業企業發展模式,并注重科研工作,建立研發部門,創造出更多農業專利產品,增加農業收入,推動經濟轉型發展。此外,農業企業需要為構建和諧農業市場發揮作用,推動建立農業經濟秩序實現持續發展。我國農業種植也需要注意科技投入,利用互聯網等技術建立健全銷售渠道,并獲取更多效益,創新農業交易,推動農業經濟轉型發展。

(2)建立健全農業服務體系。農業經濟轉型管理過程中,管理者需要注重 社會服務體系,其為農業經濟發展提供了保障,同時也推動了農業經濟持續發展。一方面,政府需要制定相關的社會服務體系,規范代耕代收等服務內容,并強化農業生產管理服務。另一方面,需要建立健全農作物保險補貼機制,完善該制度可以減少農業生產的損失,同時能夠刺激農戶實現增收增產等。此外,政府需要為農業企業發展特色農業提供支持,為其提供地理優勢和經濟支持等,合理開發特色農業,建立健全服務體系,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開發特色農業,提高農業開發效率,推動農業經濟實現創新發展[5]。

(3)加大力度開發生態農業。我國農業發展方向之一就在于生態農業,生態農業的發展是將可持續發展、環保發展等理解結合起來,是當前農業經濟發展需要注重的有效資源。在發展生態農業時,首先需要提高農業企業以及農業生產者的生態意識,政府需要適當予以生態農業發展企業相應的補貼和優惠政策,促進企業發展生態農業。其次,需要充分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針對生態農業提出針對性的發展制度,強制推動生態農業實現發展。最后,需要加大力度宣傳生態農業,尤其是在新農村、農業園區等地區加大宣傳力度,并組織專家宣傳生態農業,提高人們的認識水平,為生態農業發展提供空間。

4.2?農業經濟管理模式變革建議

(1)建設新型農業經營體。農業經濟管理變革期間,需要加大力度發展各種形式的農業經營和規模經營體系,管控農業生產成本,推廣生產技術,建立新型農業經濟管理體系和穩定的土地成本機制,并培育現代化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農業生產性服務業,同時注重建設價值鏈以及產業鏈,通過二者互補提高農業機械化生產水平,優化農業結構,發展綠色農業、特色農業以及生態農業,建立農業品牌,培育主導農業,大力發展遠洋漁業以及水產業,深入開發漁業資源,提高我國的農業競爭力,挖掘農產品出口價值。此外,建設龍頭企業,加大力度開發農產品的附加值,在農產品基本價值基礎上開發其他價值,形成農業生產產業鏈,提高農業附加值,為農產品發展提供新的渠道,為建設現代化農業提供有效指導。

(2)建設循環經濟和綠色產業鏈。首先,注重農業生產中的生態問題,充分利用現有農業生產土地,避免水土流失和農業污染,合理使用農藥化肥,減少污染,做好防風防沙治療,促進農業生產發展,并保護農業生產系統中的資源,提高自然生態環境的自我修復能力,進而推動農業經濟實現健康持續發展。

(3)減少多元化農業生產投資。通過落實各項優惠政策、創設投資環境,加大力度引進外資,重點建設落后地區農業基礎設施,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加快建設水、電、交通、通信等基礎資源設施,同時重點建設信息化,提高農業生產的信息化、機械化和智能化,并嚴厲打擊農業污染行為,完善科教文衛等服務設施,優化農業投資環境,為區域農業發展投資引入奠定基礎,進而推動農業經濟實現持續發展。

結束語:在國家的支持下,農業經濟轉型管理變革逐漸深入,為經濟管理變革創新工作提供了保障,而在農業經濟中應用信息化技術,其需要調整農業結構,并進一步貫徹落實農業生產培訓和技術應用,完善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優化農業投資環境,并創新當代農業的發展環境,推動農業經濟實現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趙俊玲.淺析當代農業經濟管理的創新及其優勢[J].消費導刊,2018,000(025):191-192.

[2]?劉萍.我國農業經濟轉型與管理模式變革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J].農業與技術,2018,038(009):146-147.

[3]?藺濤.農業經濟轉型的特點及發展趨勢[J].消費導刊,2018,000(041):227.

[4]?邵武.發達國家農業經濟管理模式對我國的啟示[J].中外企業家,2019,635(09):135.

[5]?項育強.浙江省農業經濟發展模式及轉型對策[J].農業工程,2019,9(02):110-111.

猜你喜歡
經濟轉型農業經濟管理模式
依靠科技創新促進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研究
經濟轉型背景下企業管理會計的問題及改進建議
高校網站安全管理研究與探討
中國經濟轉型的結構性特征、風險與效率提升路徑
淺談高校圖書館隨書光盤的編目與管理作用
工程應用型本科機械專業學生考研管理模式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