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標準化作業流程的應用與實踐

2020-12-10 23:50夏欣華張紫君
天津護理 2020年6期
關鍵詞:醫務人員護士流程

夏欣華 張紫君

(天津市泰達醫院,天津 300457)

2019 年12 月,湖北武漢出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2019)確診病例[1]。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毒靶點作用于肺, 病情惡化迅速。 臨床分型為輕、中、重、危型。 重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 由于其疾病高傳染性以及大量侵入性治療,使ICU 護士在實施各項護理操作時,存在著被感染的風險。

標準化作業流程 (Standard Oprating Procudure,SOP)[2]是將某一作業依照操作目的、步驟和要求,以統一的格式描述, 通過明確一個任務必須執行的關鍵步驟和順序步驟, 以確保其預期效果。 在護理領域,SOP 體現行業標準及地區特色,使護理技術同質化[3]。 哈佛醫療實踐研究所,通過標準,界定是否為可預防的不良事件[4]。 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SOP 在危重癥護理及護理管理等領域, 展現了重要的作用,使各學科之間工作順暢協調,為一線護理安全提供保障。

1 患者轉運

1.1 轉運風險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轉運,主要包括轉入定點醫院及轉出病房兩個部分。 吳新娟等[5]主編的《實用新型冠狀肺炎護理手冊》中,對這兩類轉運SOP 及護理工作要點,做了明確的闡述及規范。有關患者轉運病情變化的第一篇文獻發表于1970 年:在轉運過程中, 有84%的心血管高風險患者發生心率失常。隨后的研究報道[6],在院內轉運期間,4.3%至70%的重癥患者發生不良事件。事件主要與設備故障有關(39%~45%)?;颊叩纳碇笜藧夯?,包括低血壓(47%)和缺氧(20%~29%)。 這些數據直至我國學者[7]2016 年的調查中并未發生較大的改變。 轉運本身存在著風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多合并基礎疾病,幾個小時內患者病情可急劇改變, 生命體征惡化關乎患者安全;病毒本身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因此更與其他在院患者及醫護人員安危相關聯。

1.2 轉運流程 魏磊等[8]以國家衛健委《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轉運工作方案(試行)》為依據,結合其作為定點傳染病收治醫院的臨床實踐, 從細化工作、確保安全、重視防護、注意事項4 個方面,匯總分享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轉運流程。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轉運SOP,要從轉運前、轉運中、轉運后三個階段[6],保障患者安全,并防止感染擴散。 轉運前階段是患者轉運的準備階段, 流程重點在于對患者疾病嚴重程度和穩定性的評估。 醫院間或科室間溝通確認、核對無誤。 檢查需要的監測儀器、保留必要的治療并準備可能需要的物品。 轉運階段是風險最高的階段。 流程設計應考慮相對獨立的護送通道,輕癥患者佩戴N95 口罩,重癥患者給與儲氧面罩及負壓車等[5]。轉運后階段需要0.5~1 小時。 準確清晰交接后,連接監護裝置,恢復常規治療,重新穩定患者之外,轉出單位及轉運過程單位還應做好終末消毒。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轉運SOP,應盡可能詳盡的制作應急預案,使用清單的方式羅列相關危險因素,以應對轉運過程中可能存在的病情變化及各類突發事件。

2 護理技術

2010 年國家衛健委頒布了 《臨床護理技術規范》,為護理技術的開展提供了保障。 趙諾等[9-10]對ICU 護理技術進行了分類及分級,最終確定了包含基礎護理操作、 重癥護理操作、ICU 儀器操作等6 大類別,共計61 項ICU 護理技術。 在新冠疫情期間,與呼吸機相關的護理技術,是臨床應用的焦點。

2.1 咽拭子采集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由于早期缺乏特異性臨床特征, 且難以通過CT 檢測鑒別病原體。上下呼吸道標本熒光聚合酶鏈式反應是診斷金標準[11],主要的核酸檢測為咽拭子。咽拭子采集過程中,患者出現咳嗽、噴嚏、嘔吐等癥狀,在相對密閉的微小環境中,形成氣溶膠,成為醫院感染的重要途經。制定規范合理、 且適用于醫院臨床條件的咽拭子采集流程,不僅可以提高這一診斷的準確性,更能使操作者的安全得到保護。潛艷等[11]利用院內負壓病房設計咽拭子標本采集間、分時段集中采集、人員培訓及考核等方式,從時間、地點、人員三方要素,規范咽拭子標本采集SOP,在多達11 000 余份咽拭子采集中,證明了這一流程的安全有效。

2.2 密閉式吸痰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造成患者肺部病理性改變,由于肺泡細胞變性、分泌物增加,阻塞了細小支氣管,導致患者嚴重缺氧。 氣管插管是為改善新冠肺炎重癥患者缺氧的重要措施,吸痰是此類患者的必要流程。 ICU 護士為患者吸痰,與其零距離接觸,密集性最強,過程中可噴濺分泌物產生飛沫或氣溶膠,增加新冠病毒傳染的風險,許多護士也因此產生焦慮的心理。 制定使用密閉式吸痰SOP,可以減少因痰液噴濺而產生的飛沫及氣溶膠[12],完善的流程保障,才能預防護士感染,緩解其焦慮心理。

2.3 防護技術 醫務人員防護直接關系著疫情的防控力量,培訓與監管是防控關鍵環節,必須高度重視醫務人員的保護,做好疫情防控,有效降低醫療機構內傳播風險。

2.3.1 高質有效 疫情期間,各類機構,通過多種多樣的方式(視頻、圖片、文字等)制作防護用品穿脫流程。 隨著新冠研究的進展,這些流程也在根據實時需要,不斷更新,但在這些流程中,依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武迎宏等[13]在對疫情期間醫務人員安全防護文件梳理的過程中發現:由于疫情期間,大量標準及流程的推出,許多SOP 存在著前后不一致的情況,暴露出我國醫務人員職業安全體系不完善的現狀。 SOP 是循證與臨床的結合,是醫務人員防護指南,制定者需謹慎設計,反復試驗,才能保證流程執行順暢,實現醫務人員“零感染”。

2.3.2 舒適安全 設計SOP 不僅是標準及文件的執行,更需要體現人文因素。 從本次疫情中各大媒體的文字及圖像反映出, 醫務人員除保障基本安全的防護流程外,還應具有更多舒適且安全的產品。 北京護理學會于2 月發布的 《醫務人員使用頭面部防護用具相關壓力性損傷防治建議》 從認識原因、 正確佩戴、減壓措施、相關治療4 個方面為頭面部防護用品的使用提出指導。 醫務人員需分清不同防護級別的應用場景,避免過度防護造成的損傷,必要時可使用一定的敷料、賽膚潤等保護措施。

3 多學科合作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危重病患者的救治, 包括有創呼吸機通氣、連續腎臟替代療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 體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等,與之相應的治療護理措施是以患者為中心,由醫師、護士、醫療技術輔助人員等共同完成, 需要科室及部門間的交流、協作與配合[14],SOP 制定及執行需要注重學科間的合作。 設計流程需要考慮多方因素,人員及科室的協調是使流程運行順暢的基礎。 會診流程,是多學科合作的有力體現。 在新冠疫情期間,有時甚至需要調配各醫院的醫療、護理專家,共同決策重癥患者的治療及護理措施。因此,制定SOP 需要精確每一項流程及每一個步驟的實施者,相關設備的責任人、責任部門,才能保障流程運作、充分發揮SOP 的高水平及專業性。

4 流程更新

SOP 需要接受臨床實踐的檢驗。 巴西一項描述性研究發現[15],只有當護士們在有疑問時,才會有56.7%的護士使用SOP。54.02%的護理技術人員和輔助人員, 以及62.86%的護士認為,SOP 并未得到遵守。缺乏時效性是護士使用SOP 的障礙因素。在新冠疫情期間,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共更新7 版診療方案,這7 次更新,體現著醫務工作者對新型冠狀病毒認識的不斷深入。 伴隨著診療方案的完善,護理管理者也應調整看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視角, 不斷更新SOP 的流程步驟,配合醫生診療,提高護理安全。趙曉宇等[16]根據在武漢疫區護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經驗,針對動靜脈穿刺、霧化吸入、咽拭子采集等不同種類操作,根據其可能存在的風險,總結出相應的防護應對措施。

5 小結

新冠疫情期間的標準化作業流程必須以制度和規范為基礎,結合新型冠狀肺炎流行病學特點,利用現有的設備環境,依據最新的循證護理證據,以問題為導向, 通過步驟方式將碎片化的護理操作進行整合[17],指導護士行為,保障護理安全。使護士養成遵守流程及標準的習慣, 在疫情突發事件中, 理性的護理,規范的防護。

猜你喜歡
醫務人員護士流程
最美護士
最美護士
醫務人員新冠疫苗接種意愿現狀及影響因素
如何提高醫務人員對多重耐藥菌感染防控措施執行率
醫務人員如何預防針刺傷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援鄂護士林燕華的元宵節
切實關愛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
違反流程 致命誤判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報流程簡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