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有9500萬抑郁癥患者,企業管理該怎樣應對?

2020-12-14 03:58朱冬
中外管理 2020年11期
關鍵詞:職場救助心理

朱冬

華為MATE40高調發布,“最后的絕版”讓這款手機的價值和意義非同一般。

華為在研發道路上的執著和艱辛幾乎人人都知曉一二,但很少人知道任正非曾是嚴重的抑郁癥患者,并曾自述“常常在夢中哭醒?!?/p>

抑郁癥,這個詞大家并不陌生,也被稱為“心靈的感冒”。

在10月10日“世界精神衛生日”時,有一個世界衛生組織的最新數據傳播甚廣:目前全球抑郁癥患者已超過3.5億人,每年因抑郁癥自殺死亡人數高達100萬人。而中國的抑郁癥患者人數就已達9500萬,是世界心理健康問題的“重災區”之一!

這意味著大概14個人里就有一個抑郁癥患者。而世衛組織的數據提醒:其中90%的人或許還不知道自己有可能患上了抑郁癥。

這樣的抑郁癥普及率,對企業管理影響重大。在很多職場環境中,這個隱形殺手已經逐漸“顯形”,職場抑郁癥的“感染系數”與年齡無關,與職務高低無關。遠比所謂的職場新人門檻、職場中年危機等更可怕!在職場曾經盛傳一句“玩笑話”:沒有得過抑郁癥的創始人,就不是好老板。包括任正非、毛大慶、張朝陽等這些創業大佬都曾被抑郁癥盯上過。

對此,《中外管理》特邀主要聚焦AI工具輔助精神心理疾病診療的北京萬靈盤古創始人、董事長紀俊博士,從員工救助的角度解答如何應對職場的“心靈感冒”。

員工幫助計劃(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以下簡稱EAP)是2016年公布的管理科學技術名詞,又稱員工心理援助項目、全員心理管理技術。它是由企業為員工設置的一套系統的、長期的福利與支持項目。

如何以合理的方式

發現抑郁癥員工

《中外管理》:新冠疫情讓原本的職場抑郁問題更嚴重。據外媒美世咨詢的報告:疫情期間,36%的受訪者說,遠程工作的員工由于社交孤立和經濟焦慮出現了心理健康問題。其實這一點,中外企業類同。作為員工救助服務組織,如何建議企業用更合理的方式發現抑郁癥患者員工?

紀?。阂话阌袀鹘y和現代化(智能化)兩種方式。

傳統方式主要是通過一些心理測評工具,比如:早期的紙質、電子版式測評?,F在也可以通過微信小程序掃碼等方式,進行自評。

現代化方式,是數據分析加結構化訪談。先讓企業員工自己回答相關問題,然后再通過系統評定,專家面對面或線上訪談,評估出一個結果。以上這些工作都屬于工具層面的初步篩查。

接下來,初篩后,通過自評測試、400熱線訪談、面對面交流分析等,如發現有一些員工(或高管)屬于抑郁高危人群,這時就可以請專業組織介入,進行報告解讀。所謂的報告解讀可以是雙盲的,即專家只看到一份沒有員工名字的報告,這樣做的目的是保護對方隱私,然后通過救助組織的專業解讀和分析,確定該名員工是存在抑郁癥狀還是確診為抑郁癥問題。(注:抑郁癥狀和抑郁癥是不同含義的醫學名詞)

而在上述環節,一旦發現某位受訪對象有嚴重的抑郁(自殺)傾向,此時救助專家可以打破隱私保護原則,進一步與HR或企業相關人員、乃至家屬進行溝通如何針對性救治。

《中外管理》:目前常用的測試方法是否也有偏差?

紀?。翰浑y排除偏差。在自測環節也許會出現一些“bug”,即有的員工可能會有所抵觸,擔心他的某些心理問題會被別人了解,從而在測評的時候給出“違心答案”。還有一些人為了騙取一些特殊關照和假期,就給出了一份指向抑郁的測評結果。

這些情況多少會影響自測環節的準確性。

其實越是重點行業里的重點角色,因為壓力大,抑郁發病率越高。所以專業的救助機構也會根據經驗,對特殊職業會特別關注。比如,有研究發現常年出海的人群,由于工作性質,他們的抑郁狀態就會遠遠高于正常人群。

總之,如果說發現問題不及時應對,不僅會影響“患者本人”的身心健康,還會影響同事。最后企業也會成為受害方。

而相對專業的心理咨詢機構或者員工心理輔導、救助組織,通過人工智能來優化整個篩查過程,能降低篩查紕漏,對輕度、高危抑郁員工給予不同的、有針對性的救助方案,也有助于協助企業管理和個人發展。

抑郁了,職場晉升怎么辦?

《中外管理》:在企業管理中,對患有抑郁癥的員工或高級管理者,有哪些特殊的規定和“福利”或要求?是否會影響其職場競爭和晉升?

紀?。菏澜缟霞s有3.5億人患有抑郁癥,其中美國為4.45%,中國為3.02%,平均每100人中就有3人患有憂郁癥。在職場上并不需要對這部分群體進行貼標簽,或者過度關注、區別對待。

西方有一句話叫做神助自助者,只有患者自己有意識地接受和正視自己的問題,外界的救助才更有效果和價值。我們希望能夠在不打破倫理或者隱私規則的前提下,讓患者主動或被動地接受專業人士的干預。

而企業在管理員工的時候,引入專業機構、精神科專家來進行危機干預服務,其實也可以理解為企業的一種員工福利。只是在員工并沒有抑郁癥狀或病癥的時候,對這個“福利”是無感的。但一個24小時在線的咨詢熱線、一個第一時間入場的輔導專家,都是防止情況惡化的關鍵要素。

對于是否會影響職場晉升的問題,企業不應給任何一位處于抑郁狀態或患抑郁癥的員工貼標簽,最終是否晉升還是要看員工的職場表現或貢獻力。

但不得不說的是,員工如果患了抑郁癥,消極面對工作的可能性會更大,他的情緒、和同事的相處模式、工作處理等表現會很差,這種狀態無疑最終會影響職場晉升。

但與抑郁癥對應的,還有躁郁癥和躁狂癥。對于部分輕度躁狂的人,可能時刻思考的都是“如何拯救人類”“如何推動世界發展”。在這種心理狀態的驅使下,某些有著躁狂表現的創業狂人,反而在職場中表現更積極,更“打雞血”。

所以說,職場抑郁或其他心理疾病,并不一定導致職場前途灰暗。

遠離職場抑郁,怎么做?

《中外管理》:排除一般的個人先天因素,如何避免和規避后天形成的職場抑郁癥?尤其對于企業高管和職場上的“高壓”創業者,有哪些建議?

紀?。盒睦韺W里有個理念叫“認知”,對抑郁癥狀或確定為抑郁癥的職場人士,最重要的是先有接受治療的這種認知。專業心理咨詢和救助機構在做員工救助治療和服務的時候,也會配合大量的認知宣傳、強化認知。

“患者”有了對自己心理的認知,就可以通過認知教育和科普型的培訓,改善其不良的心理狀態。適當的時候,這類患者還可以根據醫囑配合服用心情穩定劑之類的藥物,幫助自己走出消極心理狀態。

除了上述的心理咨詢外,適時休假、堅持運動等也是很好的改變抑郁狀態的良藥。職場上也不缺少抑郁癥患者通過馬拉松運動達到自我治愈的案例。其實,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一套自我干預方式。

此外,每天最少保證6小時的睡眠,每天半小時的無氧運動,集體的催眠活動以及同事們、朋友們不定期舉辦個“比慘大會”,都會對緩解身心焦慮和抑郁有所幫助。但所有這些方法的前提是抑郁癥患者有了正確的心理認知,即“心理咨詢這個事情不丟人”。

而對團體性的心理救助,如果現場再有一位專業心理老師來進行引導、主持和輔導,效果會更佳。

需要注意的是,早期輕度的抑郁狀態,在持續1-2個月或更長的時間后,就從簡單的“心靈感冒”變成了心理疾病,或者重度抑郁,此時除了專業的員工救助計劃,還需要專業的醫生治療。

最后,補充一點,通過人工智能的方式,可以持續關注這些員工的狀態,而持續性關注對于員工的心理救助是非常重要的。

責任編輯:軒轅鏡

猜你喜歡
職場救助心理
職場Z世代為何這么跩
心理“感冒”怎樣早早設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由“中華富強”輪失火救助引發的思考
職場劇需要去除虛偽與虛榮
水下救助搶險
心理感受
職場充電,停還是行?
水下救助搶險
臨時救助 “善政”還需“善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