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大學生職業素養提升研究

2020-12-14 18:49楊武
錦繡·上旬刊 2020年9期
關鍵詞:當代大學生

摘要: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要求高校必須更加重視人才培養質量,面對我國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進入到大眾化教育階段的現實,宏觀的就業形勢和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使職業素養教育成為高校人才培養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職業素養教育可以有效提升畢業生職業能力,也是提高就業競爭力的關鍵,高校要創新多種方式,探索多種渠道,挖掘多種載體,構建有效路徑,全方位加強職業素養教育。

關鍵詞:當代大學生;職業素養教育;路徑

一、大學生職業素養教育概述

2020年高校畢業生人數再創新高,隨之而來的就是就業壓力與日俱增,給高校人才培養和畢業生自身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因此,必須加強在校大學生職業素養教育,提升大學生職業素養水平,這是提升大學生就業競爭力的有效途徑,也是高校人才培養面臨的迫切任務。職業素養宏觀上講是指勞動者或者職業人對于社會職業了解程度以及對社會職業適應能力的綜合,微觀上表現為一個人在日常職業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職業意識、職業興趣、職業技能、職業態度以及職業規劃等。

二、大學生職業素養教育存在的問題

第一,重視顯性方面的教育,忽視隱性方面的教育?!氨嚼碚摗备嬖V我們,水上部分易發現、易測量的特點,高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往往重視對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培養,忽略對學生個體隱性因素方面的教育,而職業素養更多是由水面以下看不著的隱性因素所組成,多少年來,高校沒有重視這方面的工作,甚至個別高校始終沒有專門安排職業素養方面的教育教學。第二,職業素養教育作為人才培養工作的組成部分,貫穿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要與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育人格局緊密結合,因此,必須立足學校、教師、學生、專業和課程五大層面系統推動職業素養教育工作,立足全校整合有效資源,系統進行規劃設計,調動全校各環節積極性和主動性,必要時建立專門組織,牽頭協調校內資源,對外充分挖掘教育載體,利用校企合作平臺,廣泛發動社會、企業、行業、政府共同致力于大學生職業素養教育,實現社會資源轉化為職業素養育人資源的目標。第三,重視就業目標的實現,輕視職業素養的提升。面對新時代的中國,我們不僅僅需要數以千萬計的掌握知識技能的專門人才,更需要具備踏實勤奮、愛崗敬業等較高職業精神和素養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各高校在努力培養學生技能,提高就業率的同時,務必重視學生職業素養的教育,從長遠考慮,才能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第四,重視知識理論教育,輕視實踐能力培養。傳統教育教學理念認為,學生進入學校,就是學習知識理論的,學校層面和教師層面往往忽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在實際教育教學過程中,重視課堂教學,輕視實踐環節,部分高校壓根沒有理實一體化教學的概念,日常采取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沒有系統的實踐教學環節,即使進行了實習實訓,也是重形式輕內容,長期下去,必將影響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高校加強大學生職業素養教育的路徑

(一)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堂教學是職業素養教育教學的主渠道,是實施教育教學的“第一課堂”。各高校要重視建設和充分利用“第一課堂”,開展卓有成效的職業素養教育教學活動。第一,學校層面要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納入全校課程體系,和其它專業課程同等看待。第二,在教學管理過程中,重視課程建設,建立獨立教研機構,廣泛開展教育教學研究和創新。第三,各教學單位要結合自身專業特點系統設置職業規劃教育課程內容,使不同專業的學生能獲得與自身所學專業相適應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最大程度提升教育教學實效。

(二)充分整合各種資源,共同致力于大學生職業素養教育

首先,各高校要精心打造有利于大學生職業素養教育的校園環境,將職業文化引入校園,使學生大部分時間都能受到職業文化的熏陶。第二,高校必須重視校企合作平臺,聯系合作企業為在校學生搭建見習和親身感受職場氛圍的平臺,定期要求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資深人士到校做講座,為學生普及職場知識。第三,家庭對學生職業素養提升給予最大的支持,有條件的家庭可以通過自身情況主動為學生聯系可以進行職場見習的平臺。

(三)重視第二課堂建設,充分發揮活動載體作用

高校務必重視相關學生組織和社團建設工作,充分實現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目標。依托各級學團組織和各類學生社團,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搭建第二課堂,有條件的高校定期舉辦校園文化藝術節和其它節慶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感受職業素養,增強實踐意識。首先,學生個體要重視每次活動的參與,在活動氛圍中得到提升。其次,從教師層面看,務必重視課堂教學外的實踐環節,千方百計提升學生實踐能力,實現知識轉化為能力的目標。第三,學校層面務必盡全力提供第二課堂建設的各種資源和條件,在全校形成勤動手、重實踐的濃厚氛圍。

(四)重視和加強大學生自我教育意識和自學能力的培養

首先,完善相關學生組織了建設,學生組織是大學生開展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重要載體,設立職業素養相關學生社團,引導社團開展職場模擬和職業體驗等活動,達到大學生自我提升的效果。其次,作為大學生學業和生活導師的輔導員老師,要充分利用一切條件,引導學生自行學習職業素養提升相關知識和理論,培養自學習慣,必要時通過管理手段督促學生開展相關活動。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Z].中發[2004]16號,2004-08-26.

[2]蘭麗平,張磊.以學生為本 強化職業素養的養成教育[J].教育教學論壇,2018(8).

[3]曲長海,王越芬.高校多元協同培育大學生職業素養的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

[4]虞希鉛.論當代青年職業素養的教育[J].中國青年研究,2013(02).

作者簡介:楊武(1988.04—)男,四川達州人,碩士,重慶交通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學生教育管理

猜你喜歡
當代大學生
大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現狀及對策
智能手機對當代大學生學習模式的影響及對策
新媒體在高校中國夢宣傳教育工作中的應用
當代大學生生命教育的邏輯起點和發展演變
關于當代大學生興趣愛好的差異性分析
淺析微信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
當代高校大學生誠信缺失的原因與對策分析
當代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特點
當代大學生正義觀培育的路徑探析
《一見鐘情》現實意義簡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