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新生體驗課研討課為載體 促進新生融入大學生活

2020-12-15 06:53廖家權
商情 2020年47期
關鍵詞:新生

廖家權

【摘要】新生研討課的開設對中國大學課堂建設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課程以其全新的教學理念和獨特的教學模式得到教師和學生的一致歡迎。是由各學科領域的教授面向一年級學生開設的小班研討形式的課程。其教學模式無論在授課方法、教學媒介、考核手段等諸多方面皆與慣常教學有很大突破和不同。這些課程多以探索和研究為指向、強調師生互動和學生自主學習。教師是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圍繞老師選定的專題,在老師-學生、學生-學生間進行平等的互動與交流。對新生在掌握知識、開拓視野、合作精神、批判思考、交流表達、寫作技能等諸多方面進行整體上的培養與訓練,是幫助學生順利適應大學校園生活的最好方法。

【關鍵詞】體驗課;研討課;新生

一、面對大學新生需要解決的主要教學問題

(一)解決新生從高中進入大學角色轉換方面的問題

(二)解決新生專業知識認識模糊的問題

(三)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二、解決教學問題的對策

(一)明確課程定位。新生研討課不同于一般的傳統課程,是入學教學與學術性課程的有機結合。課程設置比較綜合,主要解決新生入校的適應性問題。讓新生樹立正確的認識大學生活的觀念,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初步了解專業及專業的發展,建立專業興趣和知識興趣。新生適應性體驗課教學內容要突出學校各類教學資源、設施的“與眾不同”和亮點,以學生為出發點,注意學生的切身感受,讓學生盡快適應并融入校園,主要提供學習指導、生活顧問、校情體驗等。新生研討課教學內容主要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中心?;趯W生現有知識、經驗、思維方式和需求,確定教學的內容和起點,引導學生通過充分參與和主動思考的學習過程,以實現教學目標。

(二)選拔優秀教師。為保證新生體驗課、新生研討課的實施效果,主講教師的基本素質和水平至關重要,因此,需制定主講教師的遴選條件和標準。主講教師應由長期從事教學、教科研工作的優秀教師或有著豐富實際工作經驗的行業協會、企業高管、工程師擔任,要求師德師風良好、學術修養深厚、教學經驗豐富、善于與學生溝通,注重師范在先、教學相長,能以大愛之心和負責之行影響學生的內心,以春風化雨的人生引導和學術引導開啟學生健全人格、熱愛學術、追求卓越的大學學習生活之門。

(三)課程面向廣,容量小,內容精。新生體驗、研討課面向全校一年級學生。為利于學生在不同學術領域拓寬視野,一般不限定選課學生的院系和專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自由選擇課程。為保證小組討論效果,每門課程的選課人數限定在20-40人。新生體驗、研討課的學時數少,重在啟發新生的興趣和自主參與意識。

(四)教學方式靈活多樣。新生受中學階段教育生活的影響,習慣于以教師和教材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傳統的課堂老師是指示性的,他們把學生當成一只空桶,老師向學生不斷地灌輸信息和知識。 在新生體驗、研討課上,老師的語言是非指示性的。老師更像一名教練,更多的是啟發學生去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并發現問題的答案,鼓勵學生提出挑戰性問題。

在教師的主持下,圍繞師生共同感興趣的專題,進行老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口頭及協作訓練。以靈活、多樣的方式鼓勵學生參與,激發學生的興趣和主動參與意識,以小組方式邊學習、邊討論。根據需要,可以安排實驗、參觀、調查等實踐活動。其考核方式由任課教師確定,一般不采用書面考試方式,而代之以靈活多樣的綜合考核方式。

三、新生體驗課、研討課課程設置

(一)創新打造精品課程。學生長期固化的接受應試教育,不善于規劃自控和互動交流,對大學的學習方式難以很快適應,需有針對性的開設適應性課程、基本學習技能培養、學術主題等課程,啟發學生學習模式由中等教育到高等教育轉變。

(二)促進新生角色轉換。采用“大班上課、小班討論”的形式,幫助新生熟悉各類教學設施、資源和周邊生活環境,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引導學生合理規劃學習生活和未來發展,確立學習目標和未來職業理想。

(三)啟蒙學生專業認知。允許學生跨專業選課,讓學生在不同學術領域拓寬視野,并開展學生選拔,實施雙向選課。采用“小班研討型”教學形式,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和實踐學習,培養團隊協作精神,使學生了解專業概貌和前沿科技知識,激發學習興趣,促進專業認知。

四、新生體驗課、研討課課程創新點

(一)新生體驗課按照“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的工作原則,根據“90后”、“00后”大學生的個性特點,創造性地開展課程,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做好學業規劃,盡快完成從高中生到大學生的角色轉變。

(二)新生研討課為小班專題討論課程,以小組方式與開課教師就某一專題共同開展研究,在教師指導下開展小組討論,進行口頭辯論和寫作訓練。沒有固定的教材,開課專題可以涉及任何學科領域,有教師依新生的特點自行確定,鼓勵交叉學科選題。

(三)學業評價以綜合考核為主,更加注重課堂參與表現。激發新生積極參與課程教學,教師和學生之間可以平等交流,共同探討相關知識,營造探究式學習氛圍。

五、總結

新生通過和各系部師生研討學習,從而能夠積極適應于真正的大學生活。通過積極參與到新生研討課中,能夠熟悉和使用各類校園資源,順利過渡到真正的大學生活中,明白參與到校園社區中去的重要性,明確參與到課外活動的方式,如何與師長同學同齡人建立良好的關系,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使新生盡快熟悉了學校的各類教學設施、資源和周邊生活環境,適應大學生活,使學生了解專業概貌和前沿科技知識,激發學習興趣。在課程學習中,學會了批判性思維和自我反省。使新生了解學校專業設置特別是所學專業概貌,從而引導學生認知專業,領悟專業知識,促進專業認知。

參考文獻:

[1]許明,陳國金.“互聯網+新生研討課”的教學實踐與探索[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9(03):40-41.

[2]王艷,李香勇.高校新生研討課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以H校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為例[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9(04):174-178.

[3]王玲.新實用主義知識觀作用下的美國大學本科教學改革新趨勢[J].外國教育研究, 2007(03):42-47.

猜你喜歡
新生
雨后新生
重獲新生 庇佑
新生拜師禮
張新生藏品
新生月賽優秀作品
枯蓬新生
光影新生
新生
街頭新生
漫畫——這樣也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