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健康教育與心理護理對社區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影響分析

2020-12-16 03:02劉敏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20年31期
關鍵詞:心理護理健康教育生活質量

劉敏

【摘要】目的 探究健康教育與心理護理對社區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篩選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社區門診收治的冠心病患者46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雙盲隨機方法1:1的方式分為探究組和對照組,對照組23例,探究組23例,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方式,探究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增強健康教育與心理護理,對比分析兩組的生活質量評分。結果 數據分析結果:探究組的身體活動受限評分為(36.9±3.1)分,對照組為(31.1±2.9)分,t值為6.552,P值為0.000;探究組的身疾病認知度評分為(9.1±1.7)分,對照組為(7.4±1.1)分,t值為4.026,P值為0.000;探究組的心絞痛發作評分為(7.3±0.7)分,對照組為(6.6±0.7)分,t值為3.391,P值為0.001;探究組的心絞痛穩定評分為(3.4±0.4)分,對照組為(2.8±0.3)分,t值為5.754,P值為0.000;探究組的護理滿意度評分為(14.2±2.2)分,對照組為(11.4±2.2)分,t值為4.316,P值為0.0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社區門診冠心病患者護理中增強健康教育與心理護理,能夠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有較高的護理運用價值,在臨床中值得廣泛推薦。

【關鍵詞】健康教育;心理護理;社區冠心病;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31..02

冠心病是臨床中比較常見的心血管疾病,臨床中主要表現為胸前區疼痛,部分患者可伴有后背、胃部或者手臂疼痛,其在實際臨床中的誘發因素比較復雜,發病時患者有心力衰竭與心律失常,部分病重的患者會伴有瀕死感,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可產生較大的影響?,F就我院收治的46例社區冠心病患者,研究健康教育與心理護理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共46例社區冠心病患者進行此次研究,選用雙盲隨機選取方式將研究對象分為2組,探究組23例,男12例,女11例,年齡36~75歲,中位數為(51.4±4.6)歲;對照組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齡36~76歲,中位數為(52.1±4.4)歲,兩組基線資料對比沒有顯著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院方倫理委員會審核,同意開展此次研究,研究有意義。

選取標準:選取臨床中確診為冠心病的患者;選取未合并其他重大疾病的患者;選取治療依從性較好的患者;選取未合并其它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選取對此次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的患者;排除標準:排除合并嚴重冠心病并發癥的患者;排除過敏體質的患者;排除精神異?;蛘咭庾R障礙不能配合臨床研究的患者;排除語言交流障礙的患者;排除臨床病歷資料不完整的患者[1]。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式,指導患者良好用藥,改善飲食,保持舒適的環境,同時指導患者進行病情護理與并發癥的預防。

探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強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內容有:心理護理:冠心病在臨床中病癥較重,且患者的病程較長,病癥易反復發作,患者長時間在病魔下,易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護理人員需要對患者的家庭狀況,社會關系,個人能力,性格特征等進行全面了解,針對患者的自身狀況進行心理干預,在進行溝通的過程中需注意換位思考,耐心聆聽,然后進行護理干預,促使患者保持平穩的心理,必要時與家屬共同開展心理干預,提升患者的治療信心;健康教育:護理人員在進行日常護理的過程中需熟悉患者病癥的具體狀況,告知患者病癥相應的健康知識,采用視頻、圖形以及文字等形式,使患者良好的了解發病機制,臨床病型,患者在了解病癥后,有助于護理人員穩定患者的心理,也可顯著的提升患者對病癥的應對能力,在日常生活中較好的進行自我護理,避免不良因素對病癥治療的影響[2]。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具體評估患者的身體活動受限、疾病認知度、心絞痛發作、心絞痛穩定和護理滿意度,身體活動受限總分50分,疾病認知度總分10分,心絞痛發作評分總分10分,心絞痛穩定評分總分10分,護理滿意度評分總分20分,各項評估均為分數越高患者的生活質量越高[3]。

1.4 統計學方法

用軟件SPSS 20.0對兩組的臨床數據予以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檢測標準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探究組與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探究組的身體活動受限評分為(36.9±3.1)分,對照組為(31.1±2.9)分,t值為6.552,P值為0.000;探究組的身疾病認知度評分為(9.1±1.7)分,對照組為(7.4±1.1)分,t值為4.026,P值為0.000;探究組的心絞痛發作評分為(7.3±0.7)分,對照組為(6.6±0.7)分,t值為3.391,P值為0.001;探究組的心絞痛穩定評分為(3.4±0.4)分,對照組為(2.8±0.3)分,t值為5.754,P值為0.000;探究組的護理滿意度評分為(14.2±2.2)分,對照組為(11.4±2.2)分,t值為4.316,P值為0.000,探究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均大于對照組,對比差異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 論

冠心病在中老年人群中比較多見,冠心病在臨床中病情易發生變化,且病癥變化時患者易出現瀕死感,中老年人對病癥的認知比較有限,在日常生活中患者的心理狀況與生活質量均會收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護理人員在臨床中通過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的方式可以與有效的提升患者對病癥的認知,良好面對病癥,配合臨床治療和護理,提升臨床治護效果。

此次研究結果顯示:在社區冠心病患者中增強健康教育與心理護理,能夠顯著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原因分析為:心理護理在臨床中可良好依據患者的個人狀況進行心理疏通,在患者的角度思考問題,理解患者,耐心聆聽患者的述說,使患者能夠良好表達心聲,同時使護理人員能夠清晰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從而良好開展心理護理干預,促使患者積極面對病癥,配合臨床治療;健康教育在臨床中采用不用的方式促使患者對病癥相關的健康知識有較為全面的理解,患者對相關冰鎮健康知識的了解,有助于患者配合臨床治療,也能更好的理解醫護人員的行為,可提升醫患關系建立質量,綜合來看,健康教育與心理護理在臨床中可促使患者良好認識病癥,在日常生活中較好的應對,同時可促使患者良好的進行心理調節,兩方面的護理干預增強,可以有效的幫助患者提升生活質量。

由此來看:健康教育與心理護理在對社區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質量有顯著的影響,有較高的運用價值,可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 影.心理認知行為護理模式對泌尿外科手術后患者心理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安徽醫藥,2018,22(5):995-997.

[2] 張雙燕,王艷波,韓改英.賦能教育對妊娠糖尿病患者泌乳、心理彈性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9,25(6):756-761.

[3] 高亞梅.綜合性護理干預對127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介入治療的臨床應用價值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性研究[J].山西醫藥雜志,2018,9(14):1738-1741.

猜你喜歡
心理護理健康教育生活質量
膳食纖維制劑對老年便秘患者療效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飲食和心理輔導在肝膽護理中的綜合應用探究
授權理論在使用無創呼吸機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健康教育在燒傷護理中的應用
糖尿病足的預防及護理方法初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