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水河紅燈籠辣椒產業發展的制約因素及提升建議

2020-12-17 20:45
農技服務 2020年7期
關鍵詞:紅燈籠辣椒蔬菜

汪 婧

(霍山縣農業農村局菜籃子工程辦公室,安徽 霍山 237200)

安徽省霍山縣漫水河鎮地處大別山腹地,位于北緯31°03′~31°33′,東經115°52′~116°32,平均海拔700 m以下,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冬少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溫和,降水充沛,終年濕潤,晝夜溫差大,境內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高,pH為5.0~6.5,非常適宜特種植物生長,植物多樣性十分豐富,是各種植物廣泛分布的黃金地帶和南北植物交匯地帶。由于當地獨特的小氣候和無污染的空氣、水質等環境條件,蔬菜種植病蟲害少,只需優良品種結合科學栽培,不用化肥、農藥或用少量生物農藥,即可產出純天然、無公害、營養豐富的綠色食品。同時,由于生產區海拔相對較高,蔬菜生產周期長,現有666.67 hm2緩坡地可為蔬菜生產提供足夠的發展空間。另外,安徽省長江流域地區每年7—9月伏期缺菜問題十分嚴重,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從外地調入蔬菜,市場缺口很大,當地發展蔬菜產業前景十分廣闊。紅燈籠辣椒是漫水河鎮獨特自然環境下孕育而生的特色農產品,當地已有100余年種植歷史,但產業化發展水平仍然不高,存在諸多制約因素,需要在現有發展措施的基礎上,圍繞全產業鏈,進一步采取對策,促進地方特色紅燈籠辣椒產業快速發展,實現農村產業興旺,助推鄉村振興和地區經濟發展。

1 漫水河紅燈籠辣椒產業發展主要制約因素

1.1 市場波動大,生產風險加劇

近年來,漫水河紅燈籠辣椒生產規模小,產量低,農戶零星種植相對分散,且市場行情不穩定,波動大,種植效益難以保障,虧損較多。一家一戶自給自足的辣椒種植模式或將長期存在,而銷售仍以普通菜市場零售和當地鄉村旅游散客購買為主,沒有實現大宗銷售,缺乏穩定的營銷體系。市場的不確定性加劇了生產風險,進而嚴重影響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對此,部分村兩委利用扶貧項目基金建立蔬菜大棚,多方動員并請專家技術培訓引導貧困戶從事蔬菜種植,卻一直沒有貧困戶愿意承包經營。貧困戶小耕作意識較濃,更為重視短期利益,面對蔬菜市場波動帶來的生產風險,他們更愿意外出打短工。

1.2 勞動力缺乏,人力支撐不足

為獲得更高的經濟收入,當地大批青壯年進城務工,留守農村的多為老人和兒童;即使是未外出務工的年輕人,大多也因家庭負擔重,或自身體弱多病,缺乏技術,勞動報酬低等原因,不能或不愿從事辣椒種植。

1.3 品種質量下降,產品競爭力弱

在長期的種植過程中,辣椒品種一直沒有改良,嚴重退化,且抗病能力明顯減弱,造成辣椒產量、品質下降,導致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弱。另外,外來品種流入較多,原種存留較少,亟待保護。

1.4 品牌意識淡薄,品牌影響力缺乏

漫水河紅燈籠辣椒雖然是地區特色農產品,但由于缺乏品牌意識,未對“紅燈籠辣椒”品牌實施應有的規范和保護,銷售中沒有統一的標識包裝和質量分級標準,致使紅燈籠辣椒沒有形成自有的品牌影響力,削弱了紅燈籠辣椒在外銷市場上的競爭力。

1.5 企業發展水平低,產業鏈條短

精深加工企業少,規模小,研發的產品單一,以紅燈籠泡椒為主,銷量不大,對原材料的需求量小。同時,缺乏保鮮冷藏設施配套,銷售期限短,不能有序銷售,價格偏低。

1.6 產業理念不牢,發展后勁不足

由于蔬菜產業是富民項目,對地方財稅貢獻相對不大,導致許多部門將紅燈籠辣椒發展為鄉鎮主導產業的理念不強,重視程度低,相應的投入少。

2 漫水河鎮推進紅燈籠辣椒產業發展基本措施

為推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增強全鎮休閑農業綜合實力,促進農戶增產增效增收,近年來,隨著鄉村旅游的快速發展,漫水河鎮黨委政府因勢利導,在突出百合、中藥材、茶葉等優勢產業發展的基礎上,將紅燈籠辣椒作為特色旅游產品進行開發,逐漸形成生態農業、休閑、體驗觀光農業等多種產業經濟并存發展的新格局,促進了生態和經濟的平衡發展,產生了一定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全鎮紅燈籠辣椒種植面積約333.33 hm2,從事辣椒泡制加工大戶40余家,紅燈籠銷售點40多家,年銷售紅燈籠泡菜 30 000壇、辣椒碎 5 000瓶、辣椒醬4 000瓶,戶均年純收入達6 000元以上,有力增加了農民收入,安徽財經頻道對此還做了專題報道。漫水河鎮紅燈籠辣椒產業發展取得的上述成效,主要得益于以下基本措施。

2.1 加快紅燈籠辣椒品種的提純復壯

為提高紅燈籠辣椒單產,提升其品種質量,在霍山縣菜籃子工程辦公室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在道士沖開展了紅燈籠辣椒的品種選育和提純復壯工作,為紅燈籠辣椒的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2.2 引導帶動生產,推進健康栽培

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引導群眾利用百合的換茬地、空閑荒地、荒田,在道士沖村、新浦溝、陳家畈村發展高山蔬菜紅燈籠辣椒33.33 hm2。據近3年的調查,種植大戶均有較好的收益,主要原因:1)大戶自己留種,種子投入相對較低。2)大戶有較高的種植技術,生產管理較為科學,能及時防除病害;同時,生產機械化程度高,投入成本較低。3)大戶對市場行情掌握比較清楚,能夠根據市場價格變化適時安排銷售。另外,大量利用麥秸、稻草、玉米以及其他草本科植物秸稈作為肥料,變廢為寶,有效解決了夏秋季節秸稈的轉化利用問題,避免了秸稈處理不當引發環境污染。

2.3 利用“互聯網+農業”模式擴展銷售渠道

由于傳統的農產品銷售渠道非常有限,容易產生滯銷問題,為此,依托“互聯網+農業”模式,針對紅燈籠辣椒銷售制定了電商開發方案,擴展了紅燈籠辣椒銷售渠道,精準把握消費者需求,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紅燈籠辣椒銷售滯銷風險,提升了銷售能力。

3 漫水河紅燈籠辣椒產業發展建議

按照“以農為本、轉化增值”的理念,立足資源優勢和特色,以農產品加工業為引領,著力構建全產業鏈和全價值鏈,進一步豐富品種、提升質量、創建品牌,提高農產品附加值,據此提出以下發展建議。

3.1 推進紅燈籠辣椒產品開發

3.1.1 提升加工水平 初加工方面,通過實施相關項目和推廣適用技術和相關標準,支持種植紅燈籠辣椒的農戶和農民合作社改善儲藏、保鮮、烘干、清選分級、包裝等設施裝備條件,促進商品化處理,減少產后損失。精深加工方面,加大生物、工程、環保、信息等技術集成應用力度,加快新型非熱加工、新型殺菌、高效分離、節能干燥、清潔生產等技術升級,適應市場和消費升級需求,積極開發各類營養健康的紅燈籠辣椒食品。

3.1.2 加強原材料綜合利用 主攻辣椒產品全值利用、梯次利用。集中建立副產物收集、運輸和處理渠道,加快推進辣椒秸稈、辣椒籽、辣椒油、辣椒醬等副產物綜合利用,開發新能源、新材料、新產品等,不斷挖掘辣椒加工潛力、提升產品增值空間。

3.2 加大產業扶持力度,保障產業發展

鄉村振興戰略下,蔬菜產業發展是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相關部門應對紅燈籠辣椒產業發展進行科學規劃,制定切實有效的蔬菜產業惠農政策支持產業發展。切實加強與縣相關部門和金融機構的合作,積極幫助紅燈籠辣椒生產經營戶和企業解決發展資金不足的困難;積極呼吁和爭取上級部門對蔬菜產業發展的資金扶持和獎補力度,加大蔬菜生產基礎設施配套力度,并支持開展紅燈籠辣椒品種審定,推進品種更新和標準化生產。同時,制定出臺配套的人才政策,吸引優秀人才回到農村發展產業,為產業發展提供人力支撐。另外,大力開展招商引資,抓牢項目建設機遇,充分利用外部資源扶優扶強,助推產業發展。

3.3 加強紅燈籠辣椒品牌化建設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和資金投入,結合紅燈籠辣椒品種審定,積極申報紅燈籠辣椒地理標志,并進行相應的宣傳,為打造“漫水河紅燈籠辣椒”品牌建立基礎。二是根據消費者對旅游特色產品的需求,做好品牌定位,針對各類紅燈籠辣椒產品,規范并優化設計包裝、標識,同時充分利用“互聯網+”模式,建立配套的產品宣傳體系,強化品牌宣傳,擴大品牌知名度和滲透率。三是圍繞“漫水河紅燈籠辣椒”統一品牌,為紅燈籠辣椒的生產、加工、銷售制定相應的標準,建立相應的法規,為品牌發展提供保障。

猜你喜歡
紅燈籠辣椒蔬菜
辣椒也瘋狂
奇怪的蔬菜
辣椒之爭
揀辣椒
蔬菜
紅燈籠
大紅燈籠高高掛
蔬菜也“瘋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