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學生為主體的職業生涯規劃教學體系構建分析

2020-12-17 03:29黃曉敏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20年18期
關鍵詞:學生主體職業規劃企業發展

黃曉敏

摘 要 現代學生就業情況是國家很重視的問題。本文基于以學生為主體的職業生涯規劃教學體系構建進行分析。首先分析了以學生為主體的職業生涯規劃教學體系構建要素,然后分析了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意義,最后分析了職業生涯規劃教學體系的實踐,從課程滿足于學生實際需求、注重學生實踐體驗、提高學生自我規劃能力、教學方式貼近學生需求四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 學生主體 職業規劃 企業發展 實踐能力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

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是通過幫助學生分析自身興趣愛好、能力特長等各方面,在結合現代發展和學生的職業傾向的條件下制定出職業規劃書。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強調人才的全面發展,引導學生將自身的興趣愛好轉變為職業興趣,培養學生的職業發展能力。為學生實現事業成功奠定夯實的基礎。

1以學生為主體的職業生涯規劃教學體系構建要素

1.1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在傳統教育中,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大量講授教材上的理論知識。但是職業生涯規劃這門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它是針對性較強,注重實用性的一門學科。學生不僅要學習書本上的基礎知識,更要掌握相關的實踐能力。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更要注重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的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綜合性發展。當然,注重實踐教學的同時并不意味著削弱理論教學部分,而是改善傳統教學中缺乏實踐的弊端,使兩者相互結合互通有無。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改善以往理論知識過于細分的情況,加強教學知識的實踐性和綜合性,鼓勵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還能在實踐中進行創新。

1.2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傳統教學的內容是先注重理論的講解后引導學生實踐,通常情況下教師在課堂上講授大量的理論知識,而關于實踐的部分則是需要學生自己進行摸索。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應該是理論圍繞能力展開教學。健全的職業規劃應該是學習中就有明確的職業認知和規劃,在后期的學習中能夠有針對性的提高自身專業水平和職業技能。在學校中要鼓勵學生組建職業發展協會和職業規劃社團,讓學生之間積極宣傳職業規劃的方法、理念等等,學生之間可以集思廣益互相學習,共同進行職業規劃。還可以在社團中進行職業模擬,每個人擔任不同的職務,提前鍛煉自己的工作能力。在學習之余學校也要組建各種實踐活動,鼓勵學生多多參加,在實踐中才能鍛煉自己的工作能力和解決困難的能力。

1.3教學方法應貼近學生

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要著重于學生的全面素質培養,教學形式上不局限于一個規格。對于傳統教學進行創新,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教學方式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主動的進入到學習中來。職業生涯規劃是注重實用性的課程,不能完全課堂化,要將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相結合,將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相結合。使得教學質量能夠顯著提高。除此之外,在授課過程中要加入職業模擬、創業就業情景模擬、職場案例分析等學習部分,有利于學生提前掌握職場的規則,也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工作能力。

2以學生為主體的職業生涯規劃教學體系構建的重要意義

2.1幫助學生更加了解自己

職業生涯規劃的前提是幫助學生了解自己,對自己有一個明確的認知,才能夠有針對性的進行職業規劃。避免盲目選擇找不到方向。學生通過職業規劃,可以更清晰的了解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和不足,在規劃中做到揚長避短,選擇自己喜歡并擅長的,從而更好的開展日后的工作。幫助學生更好的了解自己可以通過職業測評、性格分析、自我傾向、他人評價等方面進行研究,從而引導學生能夠擁有清晰的自我認知。

2.2促使學生理性就業

現代社會下,很多學生就業觀念存在一些問題。一部分學生面對熱門的職業競爭望而卻步,對自己缺乏信心,從而就業時盲目選擇。一部分學生對就業市場一無所知,盲目追求薪水高又穩定的職業,導致自己最終找不到工作。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可以有效的控制市場上人才的流動性,促使學生理性的看待自己,在就業大潮中能夠找準方向。避免學生就業盲目選擇,可以改善企業招不到有用之才,學生的專業技能無用武之地的情況,可以促進社會穩定性,能夠加速社會的快速發展。

2.3促進學生職業生涯的良好發展

學生就業的理想狀態就是人職匹配。人職匹配有以下兩種含義:一是職位和人才相匹配,幫助學生了解崗位,了解企業用人需求,從而確定是否是自己想要的工作性質。二是人才和職位相匹配,學生對自己的未來職業進行規劃以后,要幫助學生了解到自身水平是否達到企業用人的標準,督促學生在校期間多多鍛煉自己充實自己,全面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和綜合能力,能夠在日后求職中獲得成功,在工作中能夠一鳴驚人。教師要針對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幫助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使學生在畢業的時候能夠適應社會的規則,在工作中能夠展現自己的能力,獲得事業上的成功。

3以學生為主體的職業生涯規劃教學體系構建的實踐

3.1課程滿足于學生實際需求

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在授課的過程中,可以從很多方面加強學生對職業的認識,以及提高自身規劃能力。第一,教師要把每年畢業生真實的就業情況向學生闡述清楚,包括本專業的就業率、行業發展、就業渠道等各種情況及時反饋,讓學生自己做好心理準備。第二要鼓勵學生在校期間多多參加學校的招聘會和人才市場的招聘會,可以從中了解到更多更真實的職業需求以及就業形勢。第三是學校為學生組織優秀校友座談會,學??梢詫⑼鶎玫膬炐銓W生請回學校做就業分享,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為在校學生答疑解惑,避免學生少走彎路。第四加強學校和企業的聯系,能夠為學生提供實習的機會。在實習中學生可以有自身有更加清晰的認知,對職業也有了明確的想法,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為日后進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第五是授課過程中給與學生模擬訓練的機會,教師可以從中指導,改正學生存在的問題,從而可以更好的進步。

3.2注重學生實踐體驗

以學生為主體的職業生涯規劃,第一步就是要讓學生進行自我了解。通過職業測評和性格分析等方式了解不夠全面,要讓學生在實踐體驗中才能加深對自己內心想法的了解。在平時的理論教學中,學生對自我的認知是在想象中的,可能會與實際有一定的差距。所以,開展職業體驗式非常有必要的。鼓勵學生參加學校的各種社團和組織,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安排到學校的各個部門學習參觀。讓學生在體驗中能夠明確自己的想法了解自己的能力,從而可以更好的進行職業生涯規劃。

3.3提高學生自我規劃能力

職業生涯課程不僅是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規劃,學生更要擁有自我規劃的能力。學生可以通過和學長學姐和長輩的溝通收集信息,也可以自己上網查閱資料了解職業的需要和趨勢,從而明確自己的發展方向。系統的職業生涯規劃能夠幫助學生有針對性的進行職業規劃,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目標,并且通過將總目標進行細化分解,可以幫助學生進行自我規劃更有方向性,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不同性格的學生會有不同的職業生涯規劃,從而保證了學生的獨特性和個人潛能。

3.4教學方式貼近學生需求

以學生為主體的職業生涯規劃要對教學課堂進行改革,傳統填鴨式教學已經不再適用于當今社會。學生要作為課堂的主體,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進行基礎知識傳授,更多的時間要留給學生進行思考和實踐。例如讓學生自己寫出職業生涯規劃書,參加模擬職業實踐等方式都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自身能力,多多開展職場講述、調查游戲、情景模擬等活動,貼近學生的實際需求,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效的進行學習,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教學質量也得到一定的提高

4總結

以學生為主體的職業生涯規劃是非常重要的,學校要根據自身情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課程。職業生涯規劃的開展要遵循兩點,與社會發展需求相結合,與學生實踐內容相結合。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讓學生充分體驗到學習主人翁意識,從而可以更好的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幫助學生適合社會發展的需要,全面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

參考文獻

[1] 康凌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課程實踐教學體系構建[J].衛生職業教育,2019,37(03):11-13.

[2] 羅雪榕.精準就業視角下職業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教學體系構建研究[J].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7(02):61-66.

[3] 潘凌云.科學構建高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體系[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21(02):15-18.

[4] 魏延秋.中職校體驗式職業生涯規劃課程體系構建與探究[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6(02):106-111.

猜你喜歡
學生主體職業規劃企業發展
論社會適應能力視角下的大學生職業規劃
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問題研究
指導大學生做好職業規劃的策略研究
淺談學生主體在高職《經濟數學》中教學改革
淺談高中英語教學中怎樣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如何在地理教學實踐中引導學生進行職業規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