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渤海灣盆地滄東凹陷古近系原油地球化學特征及油源分析

2020-12-17 03:27田苗苗毛治超
當代化工 2020年11期
關鍵詞:成熟度樣品原油

田苗苗 毛治超

摘? ? ? 要:對渤海灣盆地滄東凹陷采集的74個原油樣品進行了地球化學特征分析,研究了原油的族組分、成熟度和生物標志化合物特征。結合區域地質背景分析了滄東凹陷的油源。研究表明:滄東凹陷不同地區、不同層位的原油都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族組分組成;成熟度處于低熟與成熟階段;正構烷烴碳數范圍為C15~C38,以C23為主峰,呈單峰正態分布,具有明顯的奇碳優勢;從原油的Pr/nC17和Ph/nC18關系中看出,原油均形成于還原環境;規則甾烷呈現出C27甾烷

關? 鍵? 詞:原油;生物標志化合物;油源對比;滄東凹陷;渤海灣盆地

中圖分類號:TE122.114? ? ?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 1671-0460(2020)11-2528-05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rude Oil and Oil Source

Analysis of Cangdong Sag in Bohai Bay Basin

TIAN Miao-miao, MAO Zhi-chao

(Key Laboratory of Petroleum Resources and Exploration Technology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Yangtze University,

Wuhan 430100, China)

Abstract: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74 crude oil samples collected from Cangdong Sag of Bohai Bay Basin were analyzed, and the group component, maturiti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biomarkers of the crude oil were studied. Combined with regional geological background, the oil source of Cangdong Sag was analyzed.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crude oils of different strata in different regions have the same or similar group component. And maturity is at low maturity and maturity stage. The carbon number range of n-alkane ranges from C15 to C38, with C23 as the main peak, showing a single peak normal distribution, which has obvious odd carbon number predominace. From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r/nC17 and Ph/nC18 of crude oil, it can be seen that crude oil was formed in a reducing environment. Regular steranes showed the distribution of C27 steranes <C28 steranes <C29 steranes, indicating that the organic source of biomass appeared as a source of terrestrial plants. According to the comparison of oil sources, it can be considered that the crude oil in Cangdong Depression is a type of crude oil derived from a single source or mainly from the same source rock.

Key words: Crude oil; Biomarker; Oil-source correlation; Cangdong Sag; Bohai Bay Basin

?滄東凹陷位于渤海灣盆地中南部黃驊坳陷孔南地區西北部,勘探面積約為4 700 km2,是黃驊坳陷中的第二大富油凹陷。滄東凹陷生烴層系比較集中,原油主要富集在孔店組和沙河街組。目前已探明石油儲量達到4.1×108 t,是我國重要的油氣勘探地之一[1-2]。

本文通過對采集于滄東凹陷74口井的原油進行的原油族組分、成熟度以及生物標志化合物特征研究,綜合評價不同層系的原油地球化學特征。

1? 地質背景

東北走向的滄東凹陷位于渤海灣盆地黃驊盆地南部。它是東部徐黑斷裂和西部滄東斷裂的不對稱半地塹,北部為孔店隆起,南部為東光隆起。滄東凹陷可劃分為5個不同的構造單元,即孔店構造帶、舍女寺斷裂帶、孔東斜坡、孔西斜坡和南皮斜坡[3](圖1)。

作為巨型渤海灣盆地的一個組成部分,滄東凹陷也是在中生代基底上發育的,經歷了兩個主要的構造演化階段,即古近紀期間的裂谷階段和自新近紀以來的裂谷后階段[4]。滄東凹陷古近系一套廣覆型沉積的泥頁巖,地層由古近系孔店(Ek)、沙河街(Es)和東營(Ed)地層,新近系館陶(Ng)和明化鎮(Nm)地層,第四紀平原(Qp)地層組成[5]。

2? 原油地球化學特征

2.1? 原油的族組成

滄東凹陷原油族組成分析數據顯示,不同地區、不同層位的原油都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族組分組成(圖2)。飽和烴質量分數分布在26.17%~71.81%之間,平均值為47.09%;芳烴質量分數分布在1.63%~39.84%的范圍內,平均值為19.80%;非烴+瀝青質的質量分數范圍為4.71%~38.1%,平均值為17.14%。從原油的族組分組成來看,滄東凹陷原油屬于同一種原油。

2.2? 原油的成熟度

利用原油中甾烷的異構體比值C29甾烷? ? 20S/(20S+20R)與C29甾烷ββ/(αα+ββ)能很好地表征原油的成熟度[6]。C29甾烷20S/(20S+20R)比值在0.28~0.55之間,C29甾烷ββ/(αα+ββ)比值范圍為0.24~0.55。大部分樣品的有機質熱演化處在低成熟度階段,少部分樣品有機質熱演化到達成熟階段。原油的成熟度與Ro劃分的烴源巖成熟度完全一致。

2.3? 生物標志化合物特征

2.3.1? 正構烷烴和類異戊二烯烴特征

正構烷烴系列是原油中的優勢組分,也是一類引起關注較早和研究程度較深的生物標志物,不僅能提供生烴母質方面的信息,而且還能反映烴源巖的沉積環境,評價生油巖以及用于油源對比[7]。由原油飽和烴色譜分析可見,74個原油樣品中正構烷烴的碳數分布范圍都在C15~C38,呈單峰正態分布,絕大多數主峰碳為C23;輕重烴∑C21-/∑C22+比值為0.21~3.89,其中小于1.0的占0.98,顯示出重烴組分的較大優勢;CPI和OEP都明顯大于1,具奇碳優勢[8]。

可以看出,滄東凹陷不同地區、不同層位的原油,其正構烷烴的分布形態、參數完全一致,表明滄東凹陷的原油來源、成藏演化過程、微生物的降解等相同。僅有極少數原油例外。

類異戊二烯烷烴類在油源對比方面有著重要意義,其中姥蛟烷(Pr)和植烷(Ph)是類異戊二烯烷烴類中最常用的標志化合物。原油的Pr/nC17分布在0.25~7.77,平均值為0.72;Ph/nC18分布在0.26~8.26,平均值為0.87;Pr/Ph分布范圍為? 0.57~0.98,均值為0.75[8]。從原油的Pr/nC17和Ph/nC18關系圖(圖3)上可以看出,不同地區、不同層位中的原油均形成于還原環境,只有中生界個別原油樣品位于弱還原-弱氧化的混合帶。

2.3.2? 甾烷類化合物特征

滄東凹陷原油樣品中甾烷的質量分數較高,從飽和烴m/z217質量色譜圖上可以看出,所有原油樣品都呈現出C29甾烷>C28甾烷>C27甾烷的分布特征(圖4),不同地區、不同的生產井、不同的產油層位的原油都相同。

近年來,一些學者對用C29甾烷作為陸源標志物的可靠性提出懷疑[9],在許多缺乏陸生植物的前泥盆紀沉積的油以及一些碳酸鹽巖來源的油具有豐富的C29甾烷,它們的烴源巖很少有高等植物生源的輸入[8]。

因而,在用規則甾烷的分布來確定有機質來源時要審慎。甾烷異構體比值C29ααα20S/(20S+20R)與C29ββ/(αα+ββ)來判斷成熟度參數在前面已作了說明。

2.3.3? 萜烷類化合物特征

滄東凹陷原油樣品中藿烷類組成分布、組成豐度和分布模式基本相同,均以17α(H),21β(H)-C30藿烷為主峰,其碳數分布范圍一般為C29~C35,檢測到的藿烷系列有17α(H),21β(H)-藿烷系列、? ? ?17β(H),21α(H)-莫烷系列、17α(H)-重排藿烷系列。同時檢測到一定豐度的伽馬蠟烷。

伽馬蠟烷的前身物是原生動物四膜蟲中的四膜蟲醇,高質量分數的伽馬蠟烷一般與高鹽度水體或水體分層有關,是一個異常鹽度的標志[8]。滄東凹陷原油樣品中伽馬蠟烷/C30藿烷的比值在0.12~0.33之間(表1),平均值為0.17。

3? 油源分析

3.1? 烴源巖地球化學特征

對滄東凹陷沙三段、孔一上和孔二段的泥頁巖做了有機地球化學的分析測試。據資料顯示[10-11],孔二段地層以黑色泥頁巖為主,夾中-細砂巖及少量玄武巖夾層,平均厚度400 m,是良好的烴源巖;孔一段地層平均厚度1 000 m,下部以一互層狀紅色泥巖、砂質泥巖與砂巖、砂礫巖為主,上部發育有暗色的膏泥、泥膏巖層;沙三段地層以細砂巖、暗色泥巖為主,富含微生物化石,地層穩定,平均地層厚度600 m??锥螣N源巖中TOC大于0.5%的占77.39%,TOC大于1%的占66.33%,具有很高有機質豐度,孔一上烴源巖中TOC大于0.5%的占12.90%,TOC大于1%的僅占3.23%,大多數樣品的TOC都小于0.5%這一閾值;沙三段烴源巖中TOC大于0.5%的占48%,TOC大于1%的占38%,沙三段的有機質豐度約優于孔一上。從地層巖性與有機質豐度來看,在滄東凹陷只有孔二段烴源巖才具有大規模生烴并形成油藏的物質條件,沙三段、孔一段局部的暗色泥頁的生烴排烴只會是少量或輔助性的。從滄東凹陷原油與烴源巖參數對比表(表1)可以看出,沙三段沉積環境屬于一個弱氧化-氧化的環境;孔一上沉積環境與沙三段類似,也是以偏弱氧化為主的沉積環境,少量不還原沉積環境;孔二段沉積環境為弱還原-還原環境,有利于有機質的保存,形成好的烴源巖。另外,從主峰碳、規則甾烷分布特征原油與孔二段具有親緣關系,都是以C23為主,呈C27甾烷

3.2? 油源對比

油源的對比表明(表1),滄東凹陷的原油主要來自孔二段烴源巖,兩者之間具有顯著的親緣關系;孔一上、沙三段的有機質也有少量的生烴排烴過程,對原油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貢獻。

4? 結 論

1)滄東凹陷不同地區、不同層位的原油都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族組分組成;成熟度處于低熟與成熟階段;正構烷烴碳數范圍為C15~C38,以C23為主峰,呈單峰正態分布,具有明顯的奇碳優勢;從原油的Pr/nC17和Ph/nC18關系中看出,原油均形成于還原環境;規則甾烷呈現出C27甾烷

2)通過油源對比分析可以認為,滄東凹陷原油是來源于單一源或者說主要是來源于同一套烴源巖的一種類型的原油。

參考文獻:

[1]楊彧爽,毛治超,李陽. 滄東凹陷古近系孔二段烴源巖特征評價[J]. 當代化工,2020,49(2):480-483.

[2] 萬友利.鄂爾多斯盆地南緣延長組物源與成巖耦合關系研究[D]. 成都:成都理工大學,2011.

[3]陳旋,劉俊田,馮亞琴,等.三塘湖盆地條湖組火山湖相沉凝灰巖致密油形成條件與富集因素[J].新疆地質,2018,36(2):246-251.

[4]高強,明顯森,歐翔,等.寧217井直改平龍馬溪組低密度油基鉆井液技術[J].鉆采工藝,2019,42(6):113-115.

[5]渠芳,陳清華,連承波,等. 黃驊坳陷南區油氣分布規律及其成藏機制[J]. 石油勘探與開發,2008,35(3):294-300.

[6]劉政,李茂森,何濤.抗高溫強封堵油基鉆井液在足201-H1井的應用[J].鉆采工藝,2019,42(6):122-125.

[7]包建平,倪春華,朱翠山,等. 黔北坳陷高演化烴源巖中正構烷烴單體烴碳同位素組成[J]. 石油實驗地質,2019,41(6):838-848.

[8]黃文魁.貴州松桃大塘坡錳礦中固體瀝青的地球化學特征及其成因研究[D]. 長江大學,2016.

[9]楊平,汪正江,謝淵等.黔北下寒武統牛蹄塘組烴源巖的生物標志物特征和沉積環境[J]. 地質通報,2012(11):1910-1921.

[10]閆亮,閆艷琴,王夢楠,等. 塔里木盆地輪臺地區白堊系層序及地震相特征[J].新疆地質,2018,36(3):375-380.

[11]葛維,李云鵬,董曉偉,等. 滄東凹陷古近系油氣成藏條件與富集模式研究[J]. 錄井工程,2012,23(3):89-92.

猜你喜歡
成熟度樣品原油
完善樣品管理制度確保農產品抽檢結果的準確性
地質測試實驗室樣品管理方案研究
剛好夠吃6天的香蕉
實驗室樣品管理
質檢機構樣品管理的重要性
留葉數和成熟度影響雪茄煙葉品質
激光可精確檢測水果成熟度
項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構建研究
我國原油進口數量1億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