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升小學數學解決問題能力的策略探研

2020-12-17 03:29胡光榮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20年18期
關鍵詞:能力提升解決問題數學教學

胡光榮

摘 要 目前的教學主要以課本上的知識為主,與課本相應的實踐活動很少或者基本沒有,這樣學生就沒辦法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久而久之,學生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問題的能力下降甚至沒有。就此,本文針對提升小學數學解決問題能力的策略研究。

關鍵詞 數學教學 解決問題 能力提升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問題解決”是20世紀80年代由全美數學協會首次提出。這一問題的提出,在世界各國的數學教育方面形成新的熱點,學者門紛紛開展研究。影響了各國數學教育、教學的改革趨勢?!皢栴}解決”強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要重視學習方法,具有主動探索精神,提高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養成合作習慣,經歷多樣性的學習體驗和感悟學習的樂趣,培養學生發現、提出、分析和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教育部2011年頒行的《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以下稱《標準》),將“解決問題”轉變為“問題解決”。進一步明確了培養學生問題意識是我國義務教育階段數學教學的核心,強化了對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稑藴省芬幎ǖ目傮w目標:“體會數學知識之間、數學與其他學科之間、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增強學生發現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是發展學生數學思維的重要途徑,是促進學生數學理解的重要手段,也是增強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必由之路。解決問題不同于“解題”或“練習”,數學中的一些練習不能當作解決問題,一些反復操練的常規應用題也不能看作解決問題?!敖忸}”或“練習”側重的是找到正確問題的正確答案。解決問題側重的是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解決問題不是一個操練的過程,而是一個探索、研究和創新的過程,是學生進行數學思考的歷程。小學數學問題解決能力培養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幾點:

1激發學生主動解決數學問題的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從某種意義上講,教師教學成敗的關鍵就在于能否激發學生對學習的濃厚興趣。陶行知說過:“惟獨從心里發出來的,才能達到心的深處?!薄敖鉀Q問題”具有抽象性、邏輯性,要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應從數學知識的本身魅力與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化抽象為形象,把單調乏味的數學知識轉化為學生樂于接受的事物。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對事物充滿好奇,求知欲、表現欲很強。因此,游戲及故事也是他們樂于和愿意思考的學習內容。

例如:我在講授四則運算《租船》一課時,設計本班的22名男生想要坐船游湖,你能幫他們安排嗎?看看今天誰是優秀小導游,能完成這個任務,通過爭當優秀導游的情境,激發學生主動解決數學問題的興趣。

2創設現實情境,引導學生從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數學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也不是數學家和教材編者頭腦里特有的,數學是從現實世界中抽象出來的。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因此,學習數學的起點是培養學生以數學眼光發現數學問題、提出數學問題。在教學中教師就應根據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征,為兒童創設有趣的、可探索的、與學生生活實際密切聯系的現實情境,引導他們饒有興趣地走進情境中,去發現數學問題,并提出數學問題。

如:在教學用減法解決“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的問題時,展示教材中“作業評比”的情境圖時,就可以結合本班學生實際,把這三個小朋友以本班學生的名字來稱呼。也可以結合學生生活實際,以本班學生評比欄中得紅花的數目相比,或以學生看課外書的數目相比等。讓學生從自己非常熟悉的情境中去搜集信息,再想一想能提出什么樣的問題?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周圍,只要用心就會發現數學問題,從而初步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3鼓勵學生嘗試、探索,尋求解決問題的思路

要使學生通過嘗試和探索去尋求解決問題的思路,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應當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首先應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密切聯系現實。為學生充分提供有趣味的與學生生活背景有關的素材。當數學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密切結合時,數學學習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才能激發學生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興趣,激發學生思考和創造的源泉。

4在觀察比較,辨別異同中解決問題

在低年級中,引導學生觀察比較是學習解決問題的最好途徑。在教學中,重視培養學生的觀察思考能力,抓住新、舊知識的聯系,設計出能突破難點的具有對比性的練習,讓學生進行觀察比較,形成新舊知識矛盾沖突,激起他們尋根問底的認知心理趨向。

如教學兩步應用題,設計了復習題:飼養小組養了10只黑兔,16只白兔,一共養了多少只?例題:“飼養小組養10只黑兔,養的白兔比黑兔多6只,一共養多少只兔?”把第二個條件改為:“飼養小組養10只黑兔,養的白兔比黑兔多6只,一共多少只兔?”理解新知后,教師有計劃地在黑板上出示這三道題,引導學生觀察應用題的已知條件和問題,在比較這三題解答方法的異同點。通過分組討論,自主地解決問題,突破了難點,掌握了知識重點。

總而言之,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指導學生嚴謹準確地使用數學語言,善于發現并靈活掌握各種數學語言所描述的條件。不斷挖掘教材中的數學思想及方法,學生的思維就會不斷活躍。解題方法也會不斷創新,解題能力大大提高。學習目的更加明確,學習方法科學優化,從而就能提高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 楊靖.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J].中國農村教育,2020(08):58-59.

猜你喜歡
能力提升解決問題數學教學
聯系實際 解決問題
助農解決問題增收致富
在解決問題中理解整式
化難為易 解決問題
匠心優化教學模式,打造高效英語課堂
學生寫作能力的實用價值及其提升
論合作模式下小學生個體數學學習能力的提升
對數學教學實施“素質教育”的認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