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重大事件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段特性與著力點

2020-12-18 04:19鄧興國
辦公室業務·上半月 2020年11期
關鍵詞:重大事件立德樹人思想政治

鄧興國

【摘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傲⒌聵淙恕备救蝿諏崿F與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也是提升個人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然而,大學生成長過程中面臨各類重大事件以及伴隨危害與輿論的沖擊,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巨大挑戰;如何有效開展重大事件期間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確保學生思想穩定、正視重大事件影響、制止危害傳播的關鍵。為此,開展重大事件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段特性與著力點研究,為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提供借鑒。

【關鍵詞】大學生;思想政治;重大事件;立德樹人

高校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場所,應緊扣時代精神,強化思想引領,培育大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2016年12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庇纱梭w現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始終貫穿高校教育教學全過程,是鏈接高校各項工作的中間紐帶,必須不斷鞏固與加強,不能忽視。正所謂“青年強則中國強,青年興則中國興,青年雄于天下則中國雄于天下”。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大學期間正是大學生價值觀形成和個人道德素養確立的關鍵時期,抓好該時期價值觀養成和思想政治教育至關重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代大學生是可愛、可信、可貴、可為的?!北砻鞔髮W生富有朝氣、信念堅定、敢于擔當、勇于開拓創新并具有實干興邦精神,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流砥柱。然而,各類突發重大事件以及伴隨危害與網絡輿論等,給大學生帶來生理和思想上的影響,造成生理上的傷害與思想認識偏差。為此,在特殊時期、特殊情境下,開展重大事件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勢在必行,能及時有效地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和價值觀。

一、重大事件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重大事件以及伴隨的危害和輿論將影響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并給國內各大行業造成不利沖擊,導致國家經濟受到重創;同時迫使全國各高校大學生的學習方式與環境發生變化,如假期突發重大事件使得假期變長,導致生動有趣的實體課堂變為居家學習的網絡課程等,這些變化易使大學生產生學習與思想松懈,造成學習效果差與思想困惑;同時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只能通過網絡平臺進行,缺乏課堂上聲情并茂的互動環節,致使無法準確、實時地獲取學習情況,從而出現思想政治教育“空講”現象。重大事件期間,大學生思想素養和價值觀不斷面臨著事件伴隨的危害與新媒體網絡輿論的沖擊,容易造成思想和價值觀扭曲。學習松懈、思想困惑、網絡教學以及外界干擾均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巨大影響,致使其思想引領效果不佳,政治理論學習質量差。因此有效地開展重大事件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維護學生思想穩定、正視重大事件影響、制止危害傳播的重要手段。

二、重大事件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時段特性

重大事件的發展一般會經歷不同時段,主要分為事件發生初期、控制中期與后期,各時期呈現出不同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時段特性。為此正確認識三個時期的時段特性,開展有效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至關重要,以確保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針對性與實效性。

(一)重大事件發生初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時段特性。重大事件發生初期指事件的萌芽時期。該時期大學生普遍只了解事件表面現象,而未能知曉本質,加之從眾心理,致使事件被盲目地通過不同途徑與方式傳播,給自身和社會造成不良影響。面對各類重大事件,大學生群體尤其是“95后”“00后”未經歷過重大事件的考驗,對重大事件等級與控制程度缺乏理性認識。隨著初期事件伴隨的危害未被有效及時控制,使得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受到巨大損失,重大事件影響不斷擴大,進而導致缺乏人生閱歷和社會經驗的大學生產生恐慌、疑惑和害怕心理。同時網絡媒體上各種負面信息相互交錯和疊加,不斷沖擊著大學生的理想信念與愛國精神,造成理想信念動搖、愛國情懷淡化。此時,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針對性強、反應迅速、導向明確的時段特性;期間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以正視重大事件利弊與個人防護知識普及和心理健康輔導為抓手,以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紀律意識教育為主線,強化大學生的愛國情懷和行為規范,確保大學生的生命健康和思想穩定。

(二)重大事件控制中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時段特性。重大事件控制中期指事件控制有效與否的關鍵時期。該時期人民群眾積極遵守各項管理規定,共同為制止事件造成惡劣影響的蔓延作貢獻,事件控制形勢逐步向良好的態勢拓展。因網絡虛假傳播速度快、范圍廣與學生辨別能力差,給大學生制造了負面感,容易因網絡輿論產生思想偏差。此外,長時間處在重大事件的真假信息混雜與事件發生初期的恐慌心理下,使得大學生逐步出現心理壓抑、情緒不穩定等情況,對各類重大事件控制管理制度產生困惑與錯誤認識。重大事件控制中期,思想政治教育應以信息暢通、輿論引導教育為基礎,確保大學生獲取信息的準確性與可靠性,以突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強的時段特性。同時以黨中央對重大事件采取的積極有效控制措施為重點,引導大學生理性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對重大事件控制的優越性,強化對制度的認同感,進而彰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時俱進、科學合理的時段特性。

(三)重大事件后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時段特性。重大事件后期指到了徹底消除危害的決勝時期。經過重大事件控制中期的不懈努力,重大事件造成的危害與不良影響得到有效控制,網絡信息與社會秩序逐步走向正軌。此時大學生對祖國重大事件控制取得的有效成果感到自豪,堅定愛國主義信心。然而重大事件的危害未得到徹底消除前,要長期保持防止事件反復的“戰時”狀態。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依據持續提升的時段特性,加強大學生對重大事件不良信息的辨別能力、自我安全防護與管理管控教育,確保大學生正確對待重大事件;同時以重大事件控制過程中做出突出貢獻的典型事跡為生動教材,突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傳承的時段特性,鼓勵大學生弘揚優良傳統、做重大事件危害與輿論控制的制止者,肩負起時代所賦予的責任與使命,將個人理想融入祖國偉大復興中。

三、重大事件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時段特性的三個著力點

面對重大事件給大學生思想造成的影響,高校應始終保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務不變,做好“三個堅持,一個堅決”,堅持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長期培養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加強大學生愛國主義情懷,堅決響應號召,為制止重大事件危害與輿論傳播而發揮應有作用。結合重大事件的不同時段特性,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注重以下三個著力點。

(一)加強生命健康和愛國主義教育,堅定自信心。重大事件伴隨的危害將直接對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造成影響,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健康是重大事件控制的首要任務;同時生命健康是大學生一切行為活動的動力源泉,是保衛祖國和實現祖國繁榮富強的基礎。愛國主義情懷則是大學生立世根基所在,是民族自尊心、民族自信心以及個人良好綜合素養的集中體現;重大事件控制過程中,涌現出大量為制止事件伴隨危的害擴散而奮不顧身的一線工作人員,他們用實際行動踐行誠摯的赤子之心和深厚的愛國之情。

生命健康教育始終貫穿重大事件控制過程各個時段,是確保大學生正視生命、珍愛生命的關鍵,其中重大事件伴隨危害辨別與防護知識競賽、健康接力承諾書等可作為形式多樣的生命健康教育內容,幫助大學生正確理解生命健康的真諦。高校愛國主義教育要以為制止重大事件危害傳播、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英勇奮戰等事例為導向,積極向大學生宣傳控制重大事件中的愛國主義感人事例。同時黨領導人民群眾進行控制重大事件有效的措施與管理制度,是一部生動鮮明的愛黨和愛國主義教育實踐教材,高校應結合這一教材上好愛國主義教育課。為此,高校要充分利用這一契機,加強大學生生命健康與愛國主義教育,增強大學生對生命健康的正確認識,激發大學生愛國主義熱情,堅定制止重大事件危害傳播的自信心。

(二)加強輿論引導和制度認識教育,強化認同感。惡劣的網絡環境,對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不利影響;重大事件控制過程中,網絡媒體上各種信息魚目混珠,各種不當言論以及影響大學生身心健康的話語層出不窮,使其解讀信息時產生誤導,極易引起思想偏差與扭曲。同時網絡上部分言論引導大學生錯誤地認識國家對重大事件危害與輿論的控制和管理制度,變相誤導其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認識,造成對制度不理解,忽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才是堅決制止重大事件危害與輿論傳播的根本保證。

高校要充分利用網絡信息化技術,通過網絡“微平臺”、微信、微博、微課堂等,及時報道我國控制重大事件的有關動態與有效成果,教育引導學生正視輿論和謠言,正確樹立“不信謠”“不造謠”“不傳謠”的“三不”意識。同時密切依托學生黨員、學生干部,搭建黨團支部、學生班級、學生社團等多維度的在線交流溝通平臺,及時傾聽大學生的意見并回應重大事件下的重大關切,確保各類信息暢通,保障學生的知情權。國家對重大事件危害與輿論傳播的有效控制措施與管控辦法,如在全國各地實施最嚴格的網絡信息監控、網絡媒體實時報道事件的控制進展以及各地實施“一對一”互相幫扶、互用優勢資源等,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完美體現,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效仿,高校應通過這些實例來引導廣大學生充分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堅定制度自信,強化認同感。

(三)加強傳承弘揚和時代使命教育,增強使命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5000多年的悠久歷史,具有內容豐富、源遠流長、經久不衰的特點具有是中華民族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重大事件危害與輿論傳播控制期間,彰顯了普通志愿者、基層工作人員、醫務人員等“最美逆行者”的博愛精神和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精神,均用實際行動擔當新時代形勢下賦予的使命;同時在重大事件危害控制面前也突顯全國人民團結一心,同舟共濟,共同制止危害傳播的民族情懷。隨著時代的進步和時間推移,“90”后逐步成為制止重大事件危害傳播的主力軍,他們不畏風險,利用自身所學的科學知識,時刻奮戰在重大事件危害傳播控制的前線,把堅決制止重大事件帶來的危害視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

重大事件危害控制過程中涌現出的英雄人物,在時代使命感召下,成為制止重大事件危害傳播的時代楷模,深刻體現了責任擔當與奉獻精神,是弘揚時代精神的生動教材,也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學習資源。大學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后備力量,也是影響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的重要因素。高校應以“制止危害與輿論”傳播典型事跡宣講會、英雄人物知多少等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結合線下與線上教育,從“點對點”到“面對面”,加強時代使命教育,讓大學生傳承與弘揚重大事件下制止危害與輿論傳播的英勇奉獻精神,牢記時代賦予的使命,增強使命感,爭當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時代新人。

四、結語

重大事件伴隨的危害與網絡輿論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帶來巨大的挑戰與考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成了高校有效制止重大事件危害與輿論傳播的重要手段。時刻以增強重大事件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與針對性為出發點,分析出重大事件發展的不同時段,主要分為重大事件發生初期、控制中期與后期三個時段,總結出不同時段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段特性;最后根據不同時段特性提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三個著力點,為有效地實現重大事件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秦華,閆妍.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

[2]張免.習近平在北大考察:青年要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EB/OL].新華網,2014.

猜你喜歡
重大事件立德樹人思想政治
網絡輿情重大事件治理中的社會信任受損與修復研究
網絡輿情重大事件治理中的社會信任受損與修復研究
重大事件中出鏡記者現場報道技巧
本周重大事件
試論中國主流媒體重大事件報道的國家形象傳播策略
談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
學校體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常態視閾下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如何創新文化企業思想政治工作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問題探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