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NP在PCI治療左心室收縮功能正常的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中的價值分析

2020-12-23 09:39朱其行印建榮于春強
中國實用醫藥 2020年31期
關鍵詞:腦鈉肽不穩定型心絞痛

朱其行 印建榮 于春強

【摘要】 目的 分析腦鈉肽(BNP)在經皮冠狀動脈(冠脈)介入(PCI)治療左心室收縮功能正常的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中的價值。方法 90例左心室收縮功能正常的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 根據動脈造影結果將患者分為單支病變組(21例)、雙支病變(37例)、三支病變組(32例)。三組患者均行PCI, PCI術前及術后3、30 d檢測BNP水平, 比較三組患者術前BNP水平;比較全部患者術前及術后3、30 d BNP水平。結果 術前, 單支病變組BNP水平為(70±46)pg/ml, 雙支病變組為(110±68)pg/ml, 三支病變組為(145±70)pg/ml。三支病變組BNP水平高于雙支病變組、單支病變組, 雙支病變組高于單支病變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全部患者術前BNP水平為(113±53)pg/ml, 術后3 d為(183±97)pg/ml, 術后30 d為(56±42)pg/ml。術后30 d, 患者BNP水平低于術后3 d、術前, 術后3 d高于術前,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BNP水平的增高與冠狀動脈病變支數存在一定的關聯, 行PCI后BNP水平有所改善, 可將其作為不穩定型心絞痛的重要研究指標加以重視。

【關鍵詞】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左心室收縮功能;不穩定型心絞痛;腦鈉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31.018

在目前, 各種心血管疾病的誘發率不斷上升。血清BNP是臨床判斷心力衰竭嚴重程度和預后的重要指標之一, 這一點已經在國內外諸多文獻加以確定[1]。在臨床實踐中, 可以看出BNP能夠對各種類型的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進行確診。急性冠脈綜合征發生后, 患者很容易誘發左心室收縮功能異常。然而在實踐中發現, 也有部分患者不存在左心室收縮功能異常, 如果沒有診斷準確, 在治療工作的開展中也會存在缺失。因此, 在臨床對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進行干預時, 必須要先確定其是否存在左心室收縮功能異常的現象, 以保證其在發生心肌梗死之前, 就能夠得到良好地治療, 控制病情, 降低該種后果的誘發可能。尤其是在當前, 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數量驟增, 對于這類患者的病情診斷與干預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在本院臨床工作中, 對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采取冠脈造影對其進行左心室收縮功能評估, 從而確定患者的血管內狹窄狀況, 并針對性的開展治療工作, 降低介入術實施過程中的不良影響。作者結合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90例左心室收縮功能正常的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 就其運用PCI后來對其BNP水平進行觀察?,F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90例左心室收縮功能正常的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 其均采取超聲心動圖檢查確診, 均行PCI。根據動脈造影結果將患者分為單支病變組(21例)、雙支病變(37例)、三支病變組(32例)。單支病變組中, 男12例, 女9例;年齡56~72歲, 平均年齡(66.23±6.53)歲。雙支病變組中, 男23例, 女14例;年齡55~73歲, 平均年齡(66.28±6.92)歲。三支病變組中, 男17例, 女15例;年齡54~74歲, 平均年齡(66.92±6.52)歲。三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納入標準 所有患者經超聲心動圖檢查, 左心室射血分數>50%[2];患者經冠脈造影確診為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符合PCI的實施指征;患者無其他嚴重的器質性心臟病;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 3 診斷標準 單支病變:患者存在1支血管內徑狹窄≥50%;雙支病變:患者存在2支血管內徑狹窄>70%(或者左主干狹窄>50%);三支病變:患者至少存在3支血管內徑狹窄。

1. 4 方法 在患者入院后, 選用血管造影機(西門子artis zee floorⅡ、飛利浦FD20)來對其進行冠脈造影。其具體操作為:對患者行右側腹股溝區域、右橈動脈局部麻醉后, 選取患者的股動脈或者橈動脈進行穿刺, 并置入6F橈動脈鞘。然后, 注入2000 U的肝素, 對患者進行左、右冠脈造影。在左側冠脈造影后, 使用后前位、右前斜加頭位、左前斜加頭位、右前斜加足位、左前斜加足位五個區域投照體位。右冠脈造影對患者的左前斜和右前斜2個區域進行投照。根據冠脈情況, 對投照體位進行調整。在術中需要多采取生理記錄儀監測主動脈內壓與心電圖檢查, 并對其加以記錄。在發現動脈壓異?;蛘咝碾妶D變化時, 必須要及時告知醫師, 并且采取處理措施。以直徑法對患者的病變狹窄程度進行評估, 造影結果要由專業的心內科醫師2人以上來進行分析和確定。三組患者均行PCI, 均需要在行PCI術前及術后3、30 d抽取靜脈血2 ml, 然后以固相免疫放射法對BNP水平進行檢測。

1. 5 觀察指標 比較三組患者術前BNP水平;比較全部患者術前及術后3、30 d BNP水平。

1. 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三組患者術前BNP水平比較 術前, 單支病變組BNP水平為(70±46)pg/ml, 雙支病變組為(110±68)pg/ml,?三支病變組為(145±70)pg/ml。三支病變組BNP水平高于雙支病變組、單支病變組, 雙支病變組高于單支病變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全部患者術前及術后3、30 d BNP水平比較 全部患者術前BNP水平為(113±53)pg/ml, 術后3 d為(183±97)pg/ml, 術后30 d為(56±42)pg/ml。術后30 d, 患者BNP水平低于術后3 d、術前, 術后3 d高于術前,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3. 1 不穩定型心絞痛 在基礎性疾病覆蓋面擴大的狀況下, 各種心血管疾病的誘發率逐漸上升。不穩定型心絞痛作為臨床典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其多是冠心病的癥狀之一。該種疾病存在后, 患者的冠脈會存在明顯的狹窄、痙攣等現象, 心功能嚴重缺失。如果沒有及時發現且采取積極的干預措施, 隨著病程的延長, 患者可能會誘發急性心肌梗死。作為一種發生突然且死亡率較高的疾病, 臨床對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療重視度較高。

3. 2 BNP BNP是鈉尿肽族中的一種物質, 其包含了32個氨基酸的多肽類激素[3]。廣泛分布在機體的多個組織之中, 例如腦部、脊髓、心臟與肺部等, 其中, 以心、腦中的含量最高。且在相關研究中指出, 個體左心室的BNP含量尤其高。BNP是一種具有利尿、擴張血管、抑制醛固醇分泌、交感神經活性等物質, 其多是由心肌細胞合成, 在發生不穩定型心絞痛時, 患者會出現心室擴大或者心臟壓力負荷增加時, BNP能夠進入心血管系統, 從而發揮作用。在以往的研究中指出, BNP水平與心功能等級、肺動脈壓、左心室內壓等水平存在正相關關系。然而, 心輸出量與患者預后存在負相關關系[4]。因此, 在左心室收縮功能正常的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進行治療時, 必須要及時對BNP進行檢測, 以便于后續工作的開展。

在臨床實驗中發現, 低氧會導致心室肌細胞中的心鈉肽(ANP)和BNP的釋放產生刺激作用。對冠脈造影呈陽性的心絞痛患者和正?;颊哌M行觀察, 可以看出, 存在急性心肌灌注缺損的患者其較為嚴重。在運動高峰期, 患者的BNP水平與缺血的嚴重狀況存在一定的聯系[5]。因此, 可以認為, 心肌缺血會導致BNP水平增加, BNP水平的高低與心肌缺血狀況相關。

3. 3 研究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 共有90例左心室收縮功能正常的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 其均符合PCI的實施指征, 且運用該種術式加以治療。在造影檢查中發現, 患者的冠脈內徑狹窄病變存在一定的差異, 即單支、雙支和三支病變。從術前對BNP的檢測可以看出, 三支病變組患者的BNP水平最高, 其次是雙支病變組, 最后是單支病變組。即患者的冠脈內徑狹窄越為嚴重, 則患者的BNP越高[6]。同時, 在術后3 d內, 患者的BNP水平大幅度提高, 這可能與PCI實施的過程中, 患者心肌缺血、損傷等現象加劇存在一定的聯系[7]。同時, 患者術后30 d對其BNP水平進行檢測, 其相較于術前與術后3 d均有降低, 且三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心肌功能的恢復有一定的關系。當然, 在實踐中, BNP水平的升高機制尚未明確。尤其是左心室收縮功能異常的患者, 其BNP水平的升高與心肌缺血發作時, 導致的局部心肌張力增加存在一定的關系[8]。部分研究者認為, 這與心肌缺血所致的炎性因子異常存在聯系??梢哉J為, PCI的實施雖然能夠對左心室收縮功能正常的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進行治療, 但是, 在病變不同的狀況下, 患者的PCI實施效果也會受到限制。以BNP水平的高低來進行評估, 能夠有效地引導臨床工作的開展, 從而更好地保護患者的生命安全, 促進其心肌功能恢復, 減少其他組織的損傷[9]。

綜上所述, BNP水平的增高與冠狀動脈病變支數存在一定的關聯, 行PCI后BNP水平有所改善, 可將其作為不穩定型心絞痛的重要研究指標加以重視。

參考文獻

[1] 任洋. 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左室舒張末壓的臨床意義及相關因素分析. 大連醫科大學, 2018.

[2] 吳喆. 尼可地爾對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圍手術期心肌損傷的影響. 河北醫科大學, 2018.

[3] 王娜, 胡賓, 秦蘭萍, 等. 經皮冠脈介入治療對左心室收縮功能正常的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BNP水平的影響. 河北醫藥, 2010,?32(19):2636-2637.

[4] 劉敏. 芪參益氣滴丸聯合心脈通貼散對不穩定型心絞痛PCI術后心絞痛的臨床研究及對炎癥因子的影響. 南京中醫藥大學, 2017.

[5] 馬圣庭. 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對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行冠脈介入術的預后影響. 山東大學, 2015.

[6] 劉科彤, 王新, 趙迪. 冠脈介入治療對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炎癥因子及cTnI、MMP-9、NT-pro BNP的影響. 海南醫學院學報, 2016, 22(10):951-953, 956.

[7] 康忠俊, 張勝, 陳宇. 冠脈介入治療對不穩定型心絞痛冠心病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響. 中國現代醫生, 2016, 54(7):69-71.

[8] 李祖偉, 賀敬波. 不穩定型心絞痛冠脈介入前后中醫證候研究進展.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6, 25(13):1477-1480.

[9] 謝皛, 褚福永. 養心定悸膠囊對不穩定型心絞痛冠脈介入術后病人室性早搏及心率變異性的影響.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7, 15(4):448-451.

[收稿日期:2020-05-09]

猜你喜歡
腦鈉肽不穩定型心絞痛
平均血小板體積與冠心病相關性分析
麝香保心丸治療老年不穩定型心絞痛合并高血壓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
有創機械通氣在ICU肺動脈高壓伴呼吸衰竭患者中應用對血漿腦鈉肽水平的影響
不同劑量阿托伐他汀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的臨床療效觀察
BNP、甲狀腺激素水平在老年心衰患者病情及預后判斷中的價值
強化阿托伐他汀干預對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pro—BNP、超敏C反應蛋白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