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CI患者術后心臟康復中的過渡期護理模式研究

2020-12-23 05:49胡洋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21期
關鍵詞:護理效果

胡洋

【摘 要】 目的:探究PCI患者術后心臟康復中的過渡期護理(TCM)效果。方法:在本院接受PCI手術治療的心臟病患者中選取150例,入選時間為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隨機均分為兩組,每組75例,護理時,對照組選擇常規方法,觀察組在其基礎上以過渡期的護理加以干預,對比干預的效果。結果:干預后6個月,兩組疾病認知、滿意度、心絞痛的穩定性、軀體活動的受限度對比,觀察組數據均優于對照組,P<0.05,存在統計學差異。兩組心絞痛的發作頻率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將過渡期護理干預應用在PCI術后可取得較為顯著的效果。

【關鍵詞】 心臟康復;過渡期護理;PCI患者;護理效果

Study on transitional nursing model in cardiac recovery of PCI patients

Hu Yang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lin Medical College Cardiology, Jilin, Jilin 132013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ransitional care (TCM) in cardiac rehabilitation of PCI patients. Methods: 150 cases of heart disease patients undergoing PCI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The selection period was from June 2017 to June 2019.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75 cases in each group.During the nursing,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the routine method,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intervened with transitional nursing on the basis of it. The effect of interven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6 month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disease cognition, satisfaction, stability of angina pectoris, physical activity limita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he observation group data were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P<0.05).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in the frequency of angina pectori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The transitional nursing intervention after PCI can achieve significant results.

[Key words]Cardiac rehabilitation; Transitional nursing; PCI patients; Nursing effect

心血管疾病現已成為臨床主要致死原因的一種,其中,居于首位的即冠心病。心臟康復可使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幾率和病死幾率得以降低,將患者的壽命延長,同時可提升其生存的質量。心臟康復益處較為明顯,但據研究顯示,PCI患者參與心臟康復的例數較少。PCI是臨床主要治療冠心病的手段,有利于患者術后心臟康復參與率的提升。TCM是指協助患者及時、安全地轉入家庭、社區或醫療機構所給予的護理干預,經醫生、護士、家屬、患者對出院隨訪和干預展開共同的規劃,將醫院護理干預向院外實施有效的過渡。該項干預措施可使PCU患者術后心臟康復連續性得以提升,避免出院后患者中斷護理干預。本文作者依據TCM為患者PCI術后提供康復干預,經證實效果良好,現詳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在本院接受PCI手術治療的心臟病患者中選取150例,入選時間為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隨機均分為兩組,每組各75例,其中對照組男、女比例為50∶25,年齡35~75歲,平均55.0歲;觀察組男、女比例為45∶30例,年齡36~75歲,平均55.5歲。兩組一般資料對比,P>0.05,無統計學差異。

1.2 方法

干預時,對照組在住院期間給予常規方法,包括早期的活動、指導日常的生活、出院指導等。

觀察組在其基礎上加TCM,首先創建護理小組,包含3名心血管??频尼t師,在于評估病情、干預效果,2名康復治療師,在于擬定、實施、調整康復計劃,7名心內科護士,在于收集資料、實施干預、隨訪。小組成員需統一培訓有關心臟康復和TCM知識。以TCM為依據擬定院外心臟康復的計劃。全面評估患者出院前的病情,以患者情況為依據擬定康復計劃,針對治療期間出現的問題定期由醫生展開分析,保證心臟康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出院后給予定期的隨訪,隨訪形式包括電話、家訪等。院外康復干預的內容:1)指導運動。離院后1個月內,以患者個人恢復情況為依據,為其擬定低運動強度的計劃,運動每次持續20min以上,每周不得少于3次,以無疲勞感最為適宜。在患者離院1~3個月后,針對部分運動計劃執行良好的患者應適當予以調整,將運動強度調至中等,低危者鍛煉時可在家中,而中危者可在社區機構實施,需在監護其血壓和心電下完成運動。運動時應保證循序漸進,逐漸將患者心率向最大值靠近。2)干預生活方式。飲食應保證低鹽低脂,需家屬協助改變其不良生活的習慣,戒煙限酒。將不同活動消耗的運動能力和代謝當量結合,讓其在能力范圍內完成社會活動,有利于讓其盡快回歸社會。3)指導心理。評估患者社會的心理狀態,若有問題存在可及時發現,并給予針對性干預。4)指導用藥。術后用藥健康指導應強化,將術后按時服藥的關鍵性告知患者,防止其增自行減藥物。5)維持管理。定期開展電話隨訪,對其健康狀況加以詢問,并對計劃的實施加以指導。家訪時,現場對落實康復計劃的情況展開評估,讓家屬監督其執行計劃,讓其維持現有良好的生活方式和運動習慣,并隨時調整后續的康復計劃。

1.3 觀察指標

以SAQ(西雅圖心絞痛調查表)評估患者的生活質量,分數越高,則生活質量越好[1]。

1.4 統計學處理

匯總本次研究中出現的數據并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和處理,用(n,%)表示計數資料并用卡方檢驗差異,用(±s)表示計量資料并用t檢驗差異,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見表1。

3 討論

離院后2~6個月為TCM實施的最佳時機,患者在此時期由疾病治療向疾病康復轉變。若加強此時的護理干預,讓患者和家屬了解更多的康復知識,可使患者參與的依從性和積極性得到提高。據相關文獻指出[2-3],將TCM作為理論框架擬定的干預方案用于護理慢性疾病的康復中,獲得了較為良好的效果,可使供應社會醫療資源緊張的矛盾得以緩解。

本研究中給予觀察組實施TCM干預,研究顯示,干預后6個月,兩組疾病認知、滿意度、心絞痛的穩定性、軀體活動的受限度對比,觀察組數據較對照組高,提示以TCM為基礎擬定的康復計劃,可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兩組心絞痛的發作頻率均較高,對比無統計學差異存在??赡芤蛐g后常規和介入手術的抗凝療法均可使梗死有關動脈供血區域血流得以有效改善,進而使心絞痛發生的幾率減少。本文結果與唐朝等[4]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均認為降低患者生活質量的因素主要是軀體活動的受限,而疾病有關認知的缺乏會使患者活動有意識的受到限制。因此將院外康復有計劃的干預給予患者,可使其正確認識疾病,將治療的滿意度提升,使其運動的依從性增強,活動能力提高,軀體活動的受限度減輕,最終使其生活質量得以改善[5]。

本文作者經具體實踐以TCM為基礎擬定的康復干預計劃,認為將其應用于心臟康復中存在一定的實踐意義:1)給予患者連續干預,使院外患者對康復知識的需求得以滿足,指導其在家庭和社區中制定合理、科學的計劃用于康復,使其離院后康復參與的障礙減少。2)經多學科、多部門合作,給予干預綜合的措施,將醫院護理干預延伸至家庭,使工作內涵豐富。3)心臟康復、TCM的實施均較為細化,因此護理人員應持續強化自身的業務水平,將護理質量提升。且以TCM為依據擬定的康復計劃有利于PCI術后患者心臟康復模式的建立。

參考文獻

[1] 張鴻.冠心病PCI患者服藥依從性與術后心血管事件的關系及護理對策研究[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7,14(10):1-3.

[2] 黃奇花,嚴家嫦,傅為清,等.術前預適應鍛煉對經橈動脈PCI患者術后不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8,37(13):1733-1736.

[3] 黃和煦,歐陽元芳,袁君.行為轉變理論在冠心病PCI術后患者心臟康復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18):24-25.

[4] 唐朝,席明霞,覃琴,等.過渡期護理模式在冠狀動脈介入術后心臟康復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14,16(10):79-81.

[5] 于瀛.觀察運動對冠心病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PCI)術后心臟康復效果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9,17(24):167-168.

猜你喜歡
護理效果
早期康復護理在腦卒中偏癱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