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用多模式磁共振影像技術對急性腦梗死早期診斷的效果

2020-12-23 05:49高瑩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21期
關鍵詞:早期診斷急性腦梗死

高瑩

【摘 要】 目的:探究采用多模式磁共振影像技術對急性腦梗死早期診斷的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本院接收的42例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資料,42例患者均在發病24h內進行CT檢查與多模式磁共振影像技術檢查,并于起病后(10.23±2.11)d進行多模式磁共振影像技術復查,比較CT檢查與多模式磁共振影像檢查情況,并分析多模式磁共振影像技術初查與復查結果。結果:多模式磁共振影像檢查在兩個時段的腦梗死病灶檢出率明顯高于CT檢查,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多模式磁共振影像復查時rADC值與梗死區ADC值高于初查時,對側鏡像區ADC值低于初查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多模式磁共振影像技術在急性腦梗死早期診斷中應用,能有效提升早期診斷檢出率,并準確反映患者的梗死區域的情況。

【關鍵詞】 急性腦梗死;早期診斷;多模式磁共振影像技術

Effect of multimod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early diagnosis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Gao Ying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ancheng City, Yancheng, Jiangsu 224000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multimod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of 42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receiv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8 to may 2019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ll the 42 patients underwent CT examination and multi-mod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echnology examination within 24 hours after the onset of the disease, and multi-mod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echnology review was conducted on (10.23±2.11) days after the onset of the disease. The CT examination and multi-mod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examination were compared, and multi-mod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examination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of preliminary examination and reexamination were obtained. Results: At the same time, the rADC value and ADC value of infarct area in multi-mod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review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initial examination, and the ADC value of contralateral mirror area was lower than that of initial examination,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Multimod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echnology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detection rate of early diagnosis, and accurately reflect the situation of patients with infarction area.

[Key words]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Early diagnosis; Multimod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technology

急性腦梗死屬于臨床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其主要是指人的腦供血出現突然中斷,從而導致腦部組織壞死[1]。該疾病在臨床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致殘率與死亡率,及時的診斷對控制患者的病情具有重要的意義。而在疾病的早期階段,患者的臨床癥狀不明顯,臨床中極易出現漏診的情況,這對患者的早期治療與預后十分不利。近年來,隨著磁共振成像技術的不斷發展,該技術已被廣泛應用于臨床診斷中,有相關研究表明[2],在急性腦梗死患者的早期診斷中采用多模式磁共振影像技術,具有顯著的應用效果。為了進一步證實該診斷方案在急性腦梗死早期診斷的應用效果,本次研究對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在本院接受CT檢查與多模式磁共振影像技術檢查的42例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現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本院接收的42例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資料,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7例;年齡43~72歲,平均年齡(58.24±10.23)歲;合并癥:高血壓17例,冠心病12例,糖尿病13例。納入標準[3]:1)在臨床中表現為偏癱、失語以及肢體麻木的患者;2)在發病24h內完成CT檢查與多模式磁共振影像技術檢查的患者;3)臨床資料完整的患者。排除標準[4]:1)存在腦出血或腦外傷史的患者;2)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3)合并腦腫瘤的患者。

1.2 方法

42例患者先行CT檢查,再行多模式磁共振影像技術檢查。CT檢查:儀器為東芝公司生產的128層螺旋CT,參數設置:層厚為5mm,層距為5mm,電流為150mA,電壓為120kV,主要對患者的整個顱腦進行連續性掃描。多模式磁共振影像技術檢查:儀器為德國西門子公司生產,為3.0T的超導全身磁共振掃描儀。成像序列主要包括T1W1、T2W2、MRA、DWI、PWI、MRS。T1W1:主要采用T1序列,將矩陣設置為318×223,層距為1.1mm,層厚為5mm。T2W2:主要采用FRFSE序列,矩陣為381×255,層距為1.1mm,層厚為5mm。MRA:主要采用3D-TOF成像,矩陣為318×223,層厚1.3mm。DWI:主要采用SE序列,彌散梯度為向前、上下、左右方向,矩陣為126×126,層距為1.1mm,層厚為5mm。PWI:主要采用GRE序列,矩陣為129×129,層距為1.1mm,層厚為5mm。MRS:主要采用PRESS序列,矩陣為11×11,層厚為9mm。對患者的腦部進行上述序列檢查,在檢查過程中告知患者不能隨意移動,所獲得的影像學資料由3名專業影像學醫師進行分析,并進行綜合評定。在患者復查時,檢查序列與初查一致。

1.3 觀察指標

1)腦梗死病灶檢出率:統計CT檢查與多模式磁共振影像技術檢出情況。2)記錄多模式磁共振影像技術初查、復查時的rADC值、梗死區ADC值以及對側鏡像區ADC值。

1.4 統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收集的所有數據處理均采用SPSS 20.0軟件,(±s)表示各項計量資料,采用t進行檢驗,%表示各項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多模式磁共振影像技術與CT檢查的腦梗死病灶檢出率比較

如表1所示,多模式磁共振影像檢查在兩個時段的腦梗死病灶檢出率明顯高于CT檢查,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多模式磁共振影像技術初查與復查時不同區域ADC值比較

如表2所示,多模式磁共振影像技術復查時rADC值與梗死區ADC值高于初查時,對側鏡像區ADC值低于初查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急性腦梗死的病因較為復雜,部分醫學者認為,人的血管、血液以及血流動力學的異??蓪е麓竽X動脈發生狹窄或堵塞,從而引發急性腦梗死[5-6]。而有冠心病、高血壓以及糖尿病的患者,急性腦梗死的發生概率更高,由此可見,急性腦梗死的發生與人的血液循環系統有著密切的關系。以往臨床中診斷急性腦梗死,多采用CT掃描,雖然該診斷方式較為方便、價廉,能有效明確腦組織壞死的具體情況,但對于發病24h以內的患者,CT對腦梗死病灶組織的檢出效果不佳,主要是由于CT對患者的腦干以及小腦區域顯示不足。據本次研究表明,多模式磁共振影像技術檢查在兩個時段的腦梗死病灶檢出率明顯高于CT檢查,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研究結果提示,在急性腦梗死的早期診斷中應用多模式磁共振影像技術檢查,能有效提高病灶檢出率。主要是因為多模式磁共振影像技術中的DWI序列對患者的早期缺血癥狀具有較高的敏感性。急性腦梗死患者在出現腦組織缺血、缺氧后,會影響腦部微循環灌注,最終導致腦細胞缺氧,而缺氧會造成細胞的滲透壓升高,使得水分入侵細胞內部,從而發生細胞毒性水腫[7]。此時,患者經DWI序列檢查,可見異常高信號特點,從而有效反映出病灶的具體情況。此外,在本次研究中,多模式磁共振影像技術復查時的rADC值與梗死區ADC值高于初查時,對側鏡像區ADC值低于初查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結果提示,多模式磁共振影像技術能通過各個區域信號了解患者的病情情況。這一結果與王暉[8]的研究結果相似,在其研究中,主要采用多模式磁共振影像技術檢查,結果顯示復查時rADC值(0.91±0.23)與梗死區ADC值(6.73±1.57)×10-4mm/s2的值高于初查時(0.54±0.13)、(4.92±1.54)×10-4mm/s2,對側鏡像區ADC值(7.84±1.08)×10-4mm/s2低于初查時(8.42±1.13)×10-4mm/s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認為,ADC能反映患者水分子自由擴散程度,在早期階段患者的腦部缺血導致細胞發生毒性水腫,使得ADC值降低,而復查時患者已經經過基礎干預治療,這時的ADC值則為上升趨勢。

綜上所述,將多模式磁共振影像技術應用于急性腦梗死早期診斷中,能進一步提升早期診斷檢出率,并準確反映患者的梗死區域的情況。

參考文獻

[1] 吳平洋.頭顱CT聯合磁共振成像在急性腦梗死患者中的診斷價值[J].醫療裝備,2019,32(19):21-22.

[2] 曹嵐.多模式磁共振影像技術應用于急性腦梗死早期診斷的價值[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8,02(15):94-95.

[3] 張燕.CT、MRI對急性腦梗死患者早期診斷意義對比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8,39(13):1539-1540.

[4] 秦偉,楊秀芳,周禹.比較CT、MRI對急性腦梗死患者早期診斷的意義[J].中國實用醫藥,2017,12(23):10-12.

[5] 閆萍,肖朝華,王美榮,等.頭顱CT聯合磁共振成像在急性腦梗死患者中的診斷價值[J].實用醫學影像雜志,2017,18(05):444-446.

[6] 程立平.CT、MRI對急性腦梗死患者早期診斷意義比較[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6,22(24):49-50.

[7] 陳俊杰,姜玉丹.多序列磁共振技術在急性腦梗死早期診斷中的價值分析[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7,01(05):104-105.

[8] 王暉.多模式磁共振影像技術應用于急性腦梗死早期診斷的價值[J].泰山醫學院學報,2017,38(12):1424-1425.

猜你喜歡
早期診斷急性腦梗死
B超診斷早期宮外孕患者30例的臨床分析
CRP和PCT在醫院獲得性肺炎老年患者中的應用價值
尤瑞克林聯合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觀察
血栓通聯合阿司匹林治療老年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研究分析
急性腦梗死辨證分型與ADC、Hcy及hs—CRP的相關性研究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輕度認知障礙患者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早期應用前列地爾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觀察
奧扎格雷鈉聯合疏血通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評價及對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響
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早期診斷的生化指標檢測
淡漠癥狀對于行為變異型額顳葉癡呆早期診斷的重要價值:1例報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