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詩人眼中有這樣一個云岡

2020-12-23 04:46郭永忠
小品文選刊·印象大同 2020年11期
關鍵詞:云岡云岡石窟石窟

郭永忠

云岡,自北魏文成帝開鑿以來,史上有不少文人墨客,在這里留下墨寶和詩詞。

他們中間,有的是慕名前來,有的是路經大同,有的是送別好友,也有的是據此為僧。

他們在云岡石窟游覽盡興,面對大佛抒發情懷。

其中一些詩人,寫下膾炙人口的好詩句。

截至現在,留有文字記載的,主要有唐代的張九齡、宋昱、顧況、喻鳧,宋代的釋文珦,清代的王度、陳寶琛、蔡珽等。

他們的詩作,至今還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詩人及留下的詩詞

(一)張九齡,字子壽

景龍(唐中宗年號)初進士,是唐代有名的賢相。著有《曲江集》。在與朋友游歷云岡石窟后,他揮筆寫下了《與生公游石窟山》。

詩曰:

探秘孰云遠,忘懷復爾同。

日尋高深意,宛是神仙中。

躋險構靈室,詭制非人功。

潛洞黝無底,殊庭忽似夢。

豈如武安鑿,自若茅山通。

造物良有寄,嬉游乃愜衷。

猶希咽玉液,從此升云空。

咄咄共攜手,泠然且馭風。

(二)宋昱,唐代詩人

唐玄宗天寶元年為監察御史,考吏部選人判,取舍不公。次年,坐貶桂陽尉。楊國忠兼領山南西道采記處置使,引為佐。天寶末,官至中書舍人,知選事。安史之亂時,為亂兵所殺。他在云岡寫下《題石窟(寺魏孝文所置)》。

詩曰:

梵宇開金地,香龕鑿鐵圍。

影中群象動,空里眾靈飛。

檐牖籠朱旭,房廊挹翠微。

瑞蓮生佛步,瑤樹掛天衣。

邀福功雖在,興王代久非。

誰知云朔外,更睹化胡歸。

(三)顧況,字逋翁

唐代詩人,同時也是一位畫家、鑒賞家。至德二年,進士及第,授校書郎,遷大理司直。貞元二年,擔任鎮海軍(韓滉)節度判官,負責督運錢糧。得到宰相李泌引薦,入為著作佐。因作詩嘲諷權貴,貶為饒州司戶。晚年隱居茅山,煉金拜斗,身輕如羽。卒于家中,享壽九十四歲。他繼承杜甫的現實主義傳統,成為新樂府詩歌運動的先驅。在云岡前寫下了《大茅嶺東新居憶亡子從真》。

詩曰:

谷鳥猶呼兒,山人夕沾襟。

懷哉隔生死,悵矣徒登臨。

東門憂不入,西河遇亦深。

古來失中道,偶向經中尋。

大象無停輪,倏忽成古今。

其夭非不幸,煉形由太陰。

凡欲攀云階,譬如火鑄金。

虛室留舊札,洞房掩閑琴。

泉源登方諸,上有空青林。

仿佛通寤寐,蕭寥邈微音。

軟草被汀洲,鮮云略浮沈。

赪景宣疊麗,紺波響飄淋。

石窟含云巢,迢迢耿南岑。

悲恨自茲斷,情塵詎能侵。

真靜一時變,坐起唯從心。

(四)喻鳧,字坦之

唐文宗開成五年(公元840年)進士,有詩集一卷傳世。代表作有《贈李商隱》、《元日即事》。他送別朋友并在云岡石窟游歷后,寫下五律《送武瑴之邠寧》一首。

詩曰:

戍路少人蹤,邊煙淡復濃。

詩寧寫別恨,酒不上離容。

燕拂沙河柳,鴉高石窟鐘。

悠然一暌阻,山疊虜云重。

(五)釋文珦,字叔向,宋代詩人

早歲出家,遍游東南各地,有題詠詩三百。后以事下獄,久之得免,遂遁跡不出。終年八十馀。

其詩曰:

我本忘世人,有志在巖穴。

欣逢會心友,提攜步林樾。

云中野僧居,樹梢清磬發。

不憚登陟勞,遂得造石窟。

門前羃蘿蔦,座后翳松栝。

結草為三衣,降龍在一缽。

問我從何來,執手道契闊。

食我青精飯,語我頗諄切。

教我去眾巧,使我守一拙。

我誠服其言,畢志不敢越。

他年定依止,相與定晚節。

萬事盡棄捐,飲澗茹薇蕨。

(六)王度,字平子

明末清初,泰安人。順治三年殿試金榜第二甲賜進士出身,后在大同等多地為官。他在大同期間寫了《大同云岡石窟摩云》。

其詩曰:

聳峰危閣與天齊,俯瞰塵寰處處低。

億萬化身開絕嶂,三千法界作丹梯。

乾坤再辟雷初奮,海月重光月指迷。

我欲凌虛朝玉陛,好從靈鷲問金泥。

(七)陳寶琛,字伯潛,清代詩人

刑部尚書陳若霖曾孫,晚清大臣,學者,官至正紅旗漢軍副都統、內閣弼德院顧問大臣,為毓慶宮宣統皇帝授讀。作有《云岡山石窟》詩一首。

其詩曰:

戴石塞上山盡童,

皺云特起森玲瓏。

誰開奇想鑿混沌,

十窟鱗比只洹宮。

(八)蔡珽,字若璞

康熙三十六年進士,歷官翰林院掌院學士兼禮部侍郎,吏部、兵部尚書兼左都御史和正白旗漢軍都統,署直隸總督。雍正初年曾賑直隸災荒以印券給貧民,以工代賑,屢被參劾免官。乾隆八年卒。著有《守素堂詩集》等。其中有《云岡寺》律句一首。

其詩曰:

層樓突兀仰神工,

翠嶺岧峣出半空。

繞座人瞻巖際佛,

背山鈴語殿前風。

秋灘雨歇寒聲急,

遠岸僧歸落照紅。

獨自跏趺幽意愜,

好將詩句付奚童。

詩中窺見到的云岡石窟風貌

在這些留給后人的詩句中,我們多少能窺見到大同云岡石窟的歷史風貌和滄桑變化,給我們以啟迪和遐思。

如張九齡詩中云:“躋險構靈室,詭制非人功。潛洞黝無底,殊庭忽似夢?!彼木渲邪咽叩碾U峻位置,入石窟的感覺和心態,表露無遺。

宋昱詩中對雕刻的壁畫做了生動描述。如“影中群象動,空里眾靈飛”。

顧況的《大茅嶺東新居憶亡子從真》,從側面寫出了云岡石窟的自然風貌。

喻鳧的“燕拂沙河柳,鴉高石窟鐘”,直接將云岡石窟周圍的景物及石窟的巍峨躍然紙上。

宋代釋文珦的《同友行山峰隱僧語》,更是一路游覽,描繪了云岡多處景色。如“門前羃蘿蔦,座后翳松栝”等等。

清代王度的“聳峰危閣與天齊,俯瞰塵寰處處低”、陳寶琛的“皺云特起森玲瓏”、蔡珽的“翠嶺岧峣出半空”也分別寫出了云岡石窟的險峻和風貌,留給讀者無限遐想。

詩中透露的時代氣息

詩詞既是語言的藝術和文字的精華,也是社會生活的鏡子和時代的記錄。從上述詩詞中,我們對唐宋清不同時代,塞北的社會生活、政治、軍事等情況,都能找到一些影子。這也從一個側面給后人研究這些朝代的政治、經濟、軍事,提供了可參考的依據。

具體講,這些詩詞中,一是再現了當時的政治生態。如宋昱的“誰知云朔外,更睹化胡歸”,喻鳧的“悠然一暌阻,山疊虜云重”。明確點出了與當時少數民族的關系,窺見到割據下的大同地區及重要的戰略地位。

二是再現了當時軍事斗爭的部分場景。如喻鳧的“戍路少人蹤,邊煙淡復濃”。反映了唐代一個時期中,處于邊防疆界上的塞北地區,雖然人煙稀少,但烽煙有淡有濃,戰事時起時伏這樣一種客觀現實。尤其是詩人送友,正值邊關戰事愈濃的時候,詩人的心情可想而知。

三是再現了社會生活的不同式樣。如張九齡“造物良有寄,嬉游乃愜衷”,顧況“谷鳥猶呼兒,山人夕沾襟”,喻鳧的“詩寧寫別恨,酒不上離客”,釋文珦的“我本忘世人,有志在巖穴”等等。

這些詩詞,寫出了當時社會生活中不同人物的生活場景和各自不同的心情,也成為窺見當時社會生活的縮影。

猜你喜歡
云岡云岡石窟石窟
云岡石窟1至4窟重新開放
云岡舞: 以藝術之美推動“云岡學”建設
形態各異的石窟(上)
云岡研究院成立大會在大同舉行
我和云岡的緣分
靜靜的云岡
云岡石窟旅游景區開發與規劃
夜宿石窟
夜宿石窟
去云岡石窟看浮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