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細胞DNA定量分析技術在膀胱尿路上皮癌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2020-12-24 14:02王燁王強孔令彩張然樓孟凡全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0年88期
關鍵詞:細胞學尿路上皮

王燁,王強,孔令彩,張然樓,孟凡全

(山東省臨沂市中醫醫院,山東 臨沂)

0 引言

尿路上皮癌是發生在泌尿系統尿路上皮的一種惡性腫瘤,分為上尿路上皮癌和下尿路上皮癌,其中又以下尿路上皮癌特別是膀胱尿路上皮癌最常見,約占90%,其余尿路部位較為少見,僅占5%。其在泌尿系統腫瘤患者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對該病進行準確的診斷有助于患者的盡早治療,對于提高腫瘤的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隨著DNA定量分析技術的深入研究,該項技術用于評估患者是否存在惡性腫瘤具有廣闊的前景,且具有標本采集方便、安全、無創等優勢,有助于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評估。對于臨床工作人員而言,該診斷方式具有靈敏性、準確性高的特點[1]。本項研究以9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對比分析細胞DNA定量分析技術與液基細胞學檢查(TCT)對膀胱尿路上皮癌診斷的應用價值,詳細情況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9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男性54例,女性36例,男女比1.5:1,年齡28~86歲,平均(59.31±6.40)歲,均給予細胞DNA定量分析與TCT檢查,且患者最終均進行膀胱內鏡活檢,經病理檢查確診。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本次研究,且經我院倫理有關部門批準。

1.2 方法

標本采集:取患者清晨首次中段尿液200 mL,將標本放置于離心管之中,進行離心處理,2000 r/min,時間為10 min,取部分沉淀細胞,使用沉降式液基染色機(北京鑫諾美迪基因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提供)制作1張薄層細胞片,進行巴氏染色;另取部分細胞使用涂片離心機用于制成薄層細胞片,進行DNA染色程序(Feulgen染色法)。

TCT診斷:巴氏染色(廣州市達誠醫療技術有限公司)片由我科經驗豐富主治職稱以上醫師三人分別復診,依據巴氏染色分級,診斷結果可分為4級:Ⅰ級,未見腫瘤細胞;Ⅱ級,可見少數異型細胞;Ⅲ級,可見可疑癌細胞;Ⅳ級,可見癌細胞。最終Ⅰ級與Ⅱ級定為陰性診斷,Ⅲ級與Ⅳ級定為陽性診斷。

細胞DNA定量分析:對DNA染色的薄層細胞片,采用全自動細胞圖像分析系統[麥克奧迪(廈門)醫療診斷系統有限公司]對DNA染色片進行處理,通過測定細胞核中染色質的IOD值對細胞染色質含量進行判定,并使用DNA指數表示。結果可分為3種:(1)DNA指數為2,表示以正常2倍體細胞為主,未見異倍體細胞;(2)具有DNA指數高于2.5或小于2的細胞,且被檢測出細胞數量高于細胞總數10%;(3)出現大量DNA指數超過2.5的細胞或檢測到異倍體細胞峰。第一種為陰性,第二、三種判定為陽性。

病理診斷:對TCT及細胞DNA定量分析技術檢查結果為陽性的病人要進一步進行膀胱內鏡活檢,并且對于檢查結果為陰性的,但仍然存在臨床癥狀的病人同樣要進行膀胱內鏡活檢,活檢標本經常規病理處理(日本櫻花自動脫水機),石蠟包埋切片,HE染色,活檢病理切片經我科經驗豐富主治職稱以上醫師三人分別復診。依據尿路上皮癌WHO/ISUP分類系統進行分級[2],依據乳頭及固有層浸潤的組織學模式進行浸潤判斷[3]。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檢查方式診斷準確率。

1.4 統計學分析

將數據納入SPSS 18.0軟件中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 ±s)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膀胱鏡活檢病理檢查90例尿路上皮癌患者,依據WHO/ISUP分類系統其中69例為低級別(77%),21例為高級別(23%)。依據乳頭及固有層浸潤的組織學模式非浸潤性病變71例(79%),浸潤性病變19例(21%)。此90例患者尿液分別經細胞DNA定量分析與液基細胞學檢查,其中細胞DNA定量分析檢出率為98.9%,液基細胞學檢查檢出率為80.0%,兩種檢查方式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種檢查方式準確率對比(n, %)

3 討論

泌尿系統尿路上皮癌在臨床中較為常見,在腎盂、輸尿管、膀胱以及前列腺等部位均可能發生。對尿路上皮癌診斷的方式較多,常見的有影像學檢查、膀胱鏡檢查、尿液分析以及尿脫落細胞學檢查等[4],其中內鏡下活檢病理檢查是公認的診斷此種疾病的金標準,但內鏡檢查屬于介入性檢查方式,患者較痛苦。而影像學檢查雖能夠對腫瘤進行分級評估,但所用造影劑對于患者的腎功能存在影響,且無法對原位癌進行檢測,使用范圍受到限制[5]。尿脫落細胞學的方法,又受到腫瘤的大小、分期、個體差異及腫瘤侵襲能力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尿液中脫落腫瘤細胞多少存在較大差異,且形態缺乏典型性等,雖可輔以免疫細胞化學的方法,但其敏感性較低,極容易出現誤診的情況[6-7]。

據研究表明,當機體細胞發生癌變時,其細胞核中的DNA含量顯著升高,且DNA含量變化能夠直接反應細胞的增殖能力[8]。DNA含量較高的腫瘤,在分化、轉移以及復發等方面具有顯著的惡性生物學行為。DNA含量以及倍體的變化能夠有效的反應細胞的增殖狀態,異多倍體屬于判斷惡性腫瘤的主要指標之一。細胞DNA定量分析正是基于以上理論進行的技術開發。對尿脫落細胞DNA含量進行檢測能夠作為診斷尿路上皮癌的依據。研究證明,該檢查方式在口腔癌、宮頸癌、肺癌等方面均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

本研究中,細胞DNA定量分析的診斷準確率顯著高于TCT,組間數據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提示對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給予細胞DNA定量分析能夠取得理想的結果,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誤診、漏診,實現了檢測的自動化、標準化、高效率。對于無血尿等表現的患者,可先進行TCT檢查,對于可疑者再給予細胞DNA定量分析檢查,避免誤漏診情況的發生。

綜上所述,細胞DNA定量分析在診斷膀胱尿路上皮癌方面具有準確、安全、無創、高效等優點,能夠對常規細胞學診斷方式的不足之處進行彌補,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可有效減少臨床誤診和漏診,使患者盡早確診,盡早治療,應用價值高,值得在臨床推廣使用。

猜你喜歡
細胞學尿路上皮
宮頸上皮樣滋養細胞腫瘤1例并文獻復習
液基細胞學檢查對宮頸癌前病變及宮頸癌臨床篩選的臨床價值
不同通道經皮腎鏡治療上尿路結石的研究進展
上尿路結石微創術后合并尿路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
miR-490-3p調控SW1990胰腺癌細胞上皮間充質轉化
宮頸柱狀上皮異位程度與高危型HPV 清除率的相關性
陰道鏡檢查在異常細胞組織學中的必要性
長期吸煙容易患肺癌嗎?
高危型人乳頭狀瘤病毒DNA、液基薄層細胞檢測在宮頸癌及前期病變診斷中的臨床價值
中醫藥治療上尿路結石的方法及應注意的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