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藥結合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臨床療效研究

2020-12-24 14:04周星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0年88期
關鍵詞:針藥萎縮性螺桿菌

周星

(青海海南州人民醫院,青海 海南)

0 引言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指胃黏膜上皮和腺體萎縮,胃黏膜變薄,黏膜基層增厚引起的胃部疾病[1-2]。常規的治療方式是戒煙酒忌食的一般治療和弱酸以及抗幽門螺桿菌治療,有一定的療效,為了探究針藥結合治療方式對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的療效,本文將對其進行分析總結,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140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治療方式的不同將其分為兩組,70例實施一般治療、弱酸以及抗幽門螺旋菌治療的患者納為常規組,70例實施中醫辨證治療結合針灸治療的患者納為實驗組。常規組:男性32例,女性38例,年齡35~59歲。實驗組:男性30例,女性40例,年齡36~60歲。

納入標準:患者均被診斷為慢性萎縮性胃炎,且出現肝、胃不和等癥狀;曾實施幽門螺桿菌根除術治療無效且停藥時間>14 d;神志正?;颊?;患者及家屬知情且患者自愿參與本次研究。

排除標準:妊娠期、哺乳期患者;存在惡性病變;合并腎臟等系統疾??;患有嚴重精神疾??;曾實施腹部手術;近期服用相關西藥;不同意參與本次研究患者。

1.2 方法

1.2.1 常規組治療

根據患者胃黏膜幽門螺桿菌感染程度實施抗菌治療。使用膠體鉍制結合抗菌藥治療7 d:飯前服用胃蛋白酶合劑,20~30 mL/次,3次/d,飯后服用維酶素片,3片/次,3次/d,均服用3個月。

1.2.2 實驗組治療

(1)針對不同類型的萎縮性胃炎患者,在基礎中藥方中加入相應特效藥類?;A中藥方:人參15 g,炙甘草10 g,茯苓10 g,干姜10 g,桂枝10 g,黃芪15 g,白芍20 g,川楝子10 g,姜半夏10 g,吳茱萸3 g,黃連5 g。針對患者,肝郁犯胃者,增加柴胡10 g,烏藥15 g,厚樸10 g;脾胃虛寒的患者,增加良姜10 g,砂仁5 g;納差患者,增加焦三仙10 g;腹脹呃逆患者,增加萊菔子12 g[3-4],陳皮10 g。泛酸加烏賊骨10 g,煅瓦楞10 g,嘈雜者加,烏梅肉10 g,木瓜10 g,便結不暢者加枳殼10 g,全瓜蔞10 g。水煎服用,一劑二煎,早晚溫服,服用半個月。

(2)在中藥治療基礎上結合針灸治療,根據不同類型的患者對部分取穴進行調整或代替。取主穴位包括:上脘、中脘、下脘、氣海、天樞、內關、三里、公孫。肝胃不和患者,以太沖及陰陵泉代替上脘穴位;脾胃虛寒,加關元、神闕處隔姜灸;痰濕中阻,增加陰陵泉穴位和豐隆穴位;焦慮患者,增加神庭、太沖、內關穴位;胃氣失降患者,增加曲池、合谷;飲食停滯加內庭[5-6]。指導患者采取仰臥體位,對患者皮膚進行消毒,選擇一次性毫針進行治療。上脘、中脘、下脘、足三里穴位深度在0.5~1寸,氣海、天樞穴位深度0.8~1.2寸,合谷、內關、曲池穴位0.5~0.8寸,公孫、太沖、內庭、神庭、穴位深度0.3~0.5寸,陰陵泉、豐隆穴位深度1~1.2寸。留針時間在20 min左右。

1.3 觀察指標

治愈:臨床癥狀消失;行胃鏡復查,胃黏膜慢性炎癥得到明顯改善;經病理檢查,腺體萎縮、腸上皮化生以及異型增生恢復正常。顯效:臨床主要癥狀、體征消失;經胃鏡復查,胃黏膜炎癥有一定改善;行病理檢查,腺體萎縮、腸上皮化生以及異型增生減輕2級[7]。有效:臨床主要癥狀、體征減輕;經胃鏡復查,胃黏膜炎癥縮小50%以上;行病理檢查,腺體萎縮、腸上皮化生以及異型增生減輕1級。無效:病情無明顯好轉或加重。除無效以外,其余均計入總有效。

1.4 統計學方法

將實驗所得數據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1.0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患者胃黏膜幽門螺桿菌感染情況

經過不同的治療方式統計到,常規組幽門螺桿菌感染轉陰患者有58例,轉陰率為82.86%,實驗組患者中幽門螺桿菌感染轉陰的有66例,轉陰率為94.29%。實驗組患者的胃黏膜幽門螺桿菌感染轉陰率高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6.455,P=0.011)。

2.2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期并發癥發生情況

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3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

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常規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近年來,人們工作、生活節奏變快,生活方式和習慣隨之改變,胃部疾病的患者人數呈上升趨勢,其中萎縮性胃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胃疾病。引起該疾病的因素較多,在1986年世界胃腸病學會第八屆會議上提出了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引起慢性萎縮性胃炎的重要因素[8]。幽門螺桿菌能產生損壞胃黏膜的毒素,導致機體產生炎癥,引起胃泌素分泌的增加,產生病理變化形成胃炎。根除幽門螺桿菌后萎縮性胃炎能有效得到改善,胃功能恢復正常。本研究中,采用針藥結合治療后的患者幽門螺桿菌感染的陽性率明顯降低,表明針藥結合治療能有效促進根除幽門螺桿菌。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后期并發癥發生率對比[n(%)]

表2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對比[n(%)]

常規治療主要采用西藥治療,此方式對患者有一定療效,但因為患者發病由多種因素引起,采用西藥治療過程中可能激活某些隱藏因素,導致并發癥發生,對患者治療不利。針藥結合治療方式是通過中醫藥辨證聯合針灸進行治療,根據患者病情的不同類型,運用辨證理念進行治療,從根本上對患者機體內部系統進行平衡調理,以達到恢復的效果。中醫辨證治療更具針對性,且激活其他危險因素的范圍極小,所有發生并發癥概率較低,相對更安全。

綜上所述,針藥結合治療對慢性萎縮性胃炎患者有較佳的療效,且并發癥發生率低,極具臨床治療使用價值。

猜你喜歡
針藥萎縮性螺桿菌
針藥并用對卒中后中樞性疼痛患者痛覺和感覺閾值的影響
針藥結合治療巧克力囊腫案
補虛解毒化瘀方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隨機對照試驗
中西醫聯合治療慢性胃炎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療效
幽門螺桿菌感染與骨質疏松癥相關性研究進展
幽門螺桿菌生物膜的研究進展
豬傳染性萎縮性鼻炎的癥狀、診斷和防治
針藥結合康復訓練治療中風痙攣性偏癱的臨床分析
針藥結合治療腦出血后吞咽障礙臨床效果觀察
術后抗幽門螺桿菌治療對Ⅲ期賁門腺癌預后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