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心肌梗死行經皮冠狀動脈腔內血管成形術及支架置入的護理體會

2020-12-24 14:10楊小麗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20年88期
關鍵詞:依從性家屬支架

楊小麗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人民醫院,內蒙古 鄂爾多斯)

0 引言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部分心臟疾病急性發作的表現,其具體是指冠狀動脈供血急劇降低(甚至中斷)導致心肌細胞因缺血缺氧發生大面積壞死的情況[1]。該病癥作為危重急癥死亡率較高,患者預后不佳,復發風險也大。本次研究采用隨機對比的方式對患者圍手術期常規護理、綜合護理對患者治療的影響進行探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接診的76例AMI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按照隨機數表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8例。對照組中,男20例,女18例;年齡42~76歲,平均(58.90±5.92)歲;發病時間2~12 h,平均(5.36±2.26)h;心梗位置:下壁合并右室梗死9例,下壁梗死19例,前壁梗死10例。觀察組中,男21例,女17例;年齡42~76歲,平均(58.90±5.92)歲;發病時間2~12 h,平均(5.36±2.26)h;心梗位置:下壁合并右室梗死9例,下壁梗死20例,前壁梗死9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梗死位置、發病時間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符合隨機對比研究要求,有可比性。

1.2 納入、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所有患者均行PTCA及支架置入治療,且符合手術各項指征;②AMI典型癥狀胸骨后疼痛,心電圖、心動圖等檢測符合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發布的《ESC 2017版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管理指南》[2],此外超敏肌鈣蛋白等心肌相關標志物指標均提示AMI;③患者或家屬知情本次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④患者治療期間的治療保存完整。

排除標準:①合并肝腎等其他主要器官功能嚴重不全;②合并惡性腫瘤;③嚴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④精神、認知功能異常。

1.3 方法

1.3.1 手術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行PTCA及支架置入治療,患者入室后選擇性冠狀動脈造影,置入導管,然后注射造影劑,觀察患者的梗死位置、嚴重程度及范圍。依據患者的梗死狀態選擇合適的PTCA術式再置入支架,使動脈狹窄得到擴張,恢復血流灌注。

1.3.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在患者圍手術期行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在患者圍手術期行綜合護理干預。綜合護理干預的主要內容如下。

(1)術前:①相關檢測,在患者入院后立即檢測患者的血常規、心肌標志物、血型、凝血功能、肝炎、梅毒、艾滋等相關手術指標[3]。②醫囑用藥,按照醫囑予以患者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凝藥物。③健康宣教,由于患者發病為疾病發作,患者或家屬均處于較為恐懼、焦慮等狀態,因此護理人員需照顧患者或家屬的情緒,向其詳細介紹疾病的相關知識以及手術治療的必要性。通過積極耐心的交流,使其對疾病有初步的認識,更加主動地接受治療[4]。此外還可以介紹以往成功的病例以及醫師的資歷從而增強患者或家屬的治療信心,更為積極地配合治療[5]。④備皮,術前做好備皮,范圍為臍下至大腿1/3處及右臂、右肩。⑤靜脈通道,在患者左上肢、左下肢建立留置靜脈通道。在完成術前準備工作后,立即護送患者到導管室進行相關手術治療。

(2)術中:①患者入室后,幫助患者擺放體位,然后檢查靜脈通道,監測患者的相關生理指標,予以吸氧。②準備相關急救藥品和器械,使其處于隨時可調用狀態。③按照醫囑予以患者液體輸入。④觀察患者的狀態,有異常情況及時報告醫師。⑤使用相關保溫措施,減少患者的熱量流失,在患者出現低體溫時及時報告醫師,并立即進行復溫[6]。⑥患者手術完成后,將患者送入觀察室,完全清醒后送回普通病房。

(3)術后:①一般護理,對患者的相關生理指標進行密切的監測,保持72 h;予以常規吸氧,保持平臥位,期間注意觀察患者的基本情況。②患者恢復期間,定時幫助患者翻身及肢體活動,防止靜脈血栓。③患者可進食后,予以患者家屬相應的飲食建議,使患者的營養供給充分。④在患者可進行簡單活動后,囑患者家屬幫助患者進行早期的簡單活動。⑤拔除鞘管前,與患者或家屬溝通,提前告知拔管時的注意事項,在拔管時注意操作動作;在拔管后立即對穿刺位置進行壓迫止血及相應護理。⑥其他并發癥的對癥護理[7]。⑦患者符合出院要求后,予以患者居家護理建議,使患者的護理干預得以延續,囑其定期回院復查,配合隨訪工作。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手術情況。

對比兩組患者的心理狀態,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對患者的抑郁、焦慮情況進行評估,兩個量表的臨界節點分別為53分和51分,得分越高表明抑郁(焦慮)程度越為嚴重。評估時間為患者術后恢復正常交流后。

對比兩組患者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采用我院自制治療依從性調查表,該表20個關于治療依從性的條目,得分越高,依從性越高。得分為90~100分為完全依從,得分70~89分為部分依從性,得分20~69分為不依從。治療總依從率=完全依從率+部分依從率。

1.4 統計學分析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 22.0對資料進行分析處理,患者的計量資料(±s)與計數資料(%),分別應用t、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手術治療情況

對照組34例患者順利完成手術,4例患者死亡;觀察組37例患者順利完成手術,1例死亡。

2.2 心理狀態

觀察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低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對比( ±s, 分)

2.3 治療依從性

觀察組患者治療依從率高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 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依從率對比(n, %)

3 討論

隨著現代醫學的發展,目前臨床治療AMI中常使用到經皮冠狀動脈腔內血管成形術(Percutaneous Coronary Angioplasty, PTCA)及心臟支架置入治療,通過PTCA及支架置入可使閉塞的冠狀動脈再通,實現心肌的再灌注,從而減少心肌細胞的壞死,將心梗的影響降低,提升患者的搶救效果[8]。PTCA及支架置入治療AMI的療效已得到廣泛驗證,但為了進一步改善患者的預后,本次研究對此類患者治療期間的護理方法進行探討,以期通過護理、有效的護理干預使患者的治療效果、恢復效果提升。

本次研究中綜合護理涵蓋患者的整個圍手術期,包括術前、術中、術后,均已專業化的??谱o理措施干預AMI患者的治療,最終使患者的手術治療效果得到一定提升。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通過綜合護理干預患者手術情況得到一定改善,其手術成功率稍高于常規護理的患者;但在患者焦慮、抑郁情緒以及治療依從率的對比中,接受綜合護理干預的患者表現更好,提示通過綜合護理干預,有益于患者心理狀態的調節,治療依從性的提升。相關報道指出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以及治療依從性,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恢復效果,縮短患者的恢復時間,從而改善患者的預后。

綜上所述,對AMI行PTCA及支架置入患者行綜合護理干預,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預后。

猜你喜歡
依從性家屬支架
支架≠治愈,隨意停藥危害大
應用PDCA循環法提高手衛生依從性對醫院感染的影響
隨訪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出院后依從性影響
口腔CT支架的設計與分析
給支架念個懸浮咒
計劃行為理論在藥物依從性方面的應用
南平市婦聯關愛援鄂醫護人員家屬
健康教育對改善癲癇患兒治療依從性的效果
煤礦回采工作面支架傾倒的分析與處理
朝韓紅十字會商討離散家屬團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