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正面碰撞汽車前縱梁結構優化設計分析

2020-12-25 12:30趙世婧樊繼紅王貞濤
機械設計與制造 2020年12期
關鍵詞:壁障落錘縱梁

趙世婧,樊繼紅,王貞濤

(1.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蘇州 215008;2.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北京100088;3.江蘇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江蘇 鎮江 212013)

1 引言

汽車正面碰撞過程中,前縱梁是重要的吸能承載結構件,直接對整車的安全性起到重要影響[1]。正面碰撞分為100%重疊和偏置碰撞兩種,實際中,絕對的完全重疊碰撞很少發生,最常見的是偏置碰撞工況,這就造成遠離壁障側的前縱梁受到的力并非完全軸向,使得前縱梁發生彎曲變形;彎曲變形使得前縱梁失去原有的軸向承載能力,起不到吸能保護乘員的作用。因此,對影響前縱梁折彎變形的因素進行分析,通過相關參數優化設計,提升此種工況下的承載能力,對提升前縱梁吸能特性具有重要意義,也是近年來研究人員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

國內外學者對前縱梁吸能進行了一定研究:文獻[2]采用試驗方法對不同截面的前縱梁進行吸能對比分析,通過優化相關參數提升吸能效果;文獻[3]基于落錘壓潰對前縱梁的失效形式進行分析,對比不同失效形式的吸能比;文獻[4]基于軟件仿真對比不同材料厚度對前縱梁吸能的影響;文獻[5]基于模型分析運動速度對前縱梁吸能特性的影響,速度直接影響壓潰變形的長度。

針對前縱梁碰撞吸能過程進行分析,搭建有限元分析模型,對前縱梁的失效形式進行分析,折彎變形失效發生時,前縱梁失去承載吸能作用;臨界角是發生折彎變形的重要指標;分析影響前縱梁彎曲變形臨界角的影響因素,并獲得影響規律;根據分析獲得的影響規律,對某車型前縱梁進行優化設計,并采用試驗方法驗證優化設計和結果的準確性。

2 影響前縱梁變形因素分析

2.1 前縱梁分析模型

對汽車前縱梁進行簡化[6],如圖1 所示。所以直接在Hyper-Mesh 中的幾何面板中建立幾何圖形。

圖1 汽車縱梁簡化圖Fig.1 Simplified Diagram of the Car Longitudinal Beam

前縱梁落錘沖擊有限元分析技術路線圖和主要仿真系統,如圖2 所示。

圖2 前縱梁仿真技術路線Fig.2 Front Longitudinal Beam Simulation Technology Route

首先建立前縱梁、落錘和底座等有限元模型,同時輸入材料本構參數;在落錘和前縱梁之間以及前縱梁和底座之間設置面-面接觸,防止變形過程中兩部分穿透;為防止內外管壁自身穿透,設置來自接觸;進行網格劃分及位移和能量等各種場變量輸出;根據吸能效果的評價標準進行有限元仿真[7]。

2.2 前縱梁失效形式分析

前縱梁是汽車發生正面碰撞時,重要的承載結構單元,完全100%重疊的正面碰撞在實際中出現概率較低,偏置工況則發生的概率較高[8],如圖3(a)所示。當車輛發生偏置碰撞時,壁障側的前縱梁將發生軸向吸能,當承載力超過一定的限值時,將出現軸向壓潰吸能變形,實現前縱梁的承載能力特性[9],如圖3(b)所示。而另一側前縱梁由于承載力非完全軸向,將出現折彎,當前縱梁與保險杠角度超過一定的限值時,將出現完全折彎變形,前縱梁失去承載能力,如圖3(c)所示。

圖3 失效形式分析Fig.3 Failure Form Analysis

軸向壓潰變形和彎曲變形是前縱梁失效的兩種最重要形式,為了保證前縱梁在汽車發生碰撞時,更好的實現承載吸能作用,有必要對發生折彎的臨界角進行分析,通過優化設計其結構,實現更大角度的臨界角度[10],以保證前縱梁能在發生彎曲變形時能最大限度的發揮承載吸能作用,提升整車的碰撞安全性。

2.3 影響因素分析

汽車發生正面碰撞時,完全的正面碰撞是不存在的,以一定的速度與壁障發生碰撞,遠離壁障一側的前縱梁將發生折彎變形,如圖4 所示。前縱梁以一定的速度v 與壁障發生碰撞,二者之間的角度為θ。圖中:d—前縱梁截面寬度;l—前縱梁長度;t—材料厚度。由靜力學可知,當截面厚度遠小于截面寬度時,梁的抗彎剛度基本由截面寬度決定,這里主要考慮寬度對前縱梁吸能的影響[11-12]。

圖4 前縱梁折彎變形簡圖Fig.4 Schematic Diagram of Bending Deformation of Front Longitudinal Beam

所研究的前縱梁截面為(500×20×1.5)mm,長度為150mm 以50km/h 的速度發生碰撞時,當θ 超過19°時,前縱梁開始發生折彎變形,失去抵抗變形的能力。造成彎曲失效的因素包括:厚度t、d 與l 比值以及壁障的摩擦系數η 等。

2.3.1 d 與l 比值

改變d 與l 比值,其他參數不變的前提下,對前縱梁模型的臨界角進行分析,d 與l 比值與臨界角度之間的關系,如圖5 所示。根據圖5 分析結果可知,隨著d 與l 比值增加,臨界角度逐漸減小,在發生具有一定角度的碰撞時,梁抵抗變形的能力逐漸減弱,更容易發生折彎變形,發生彎曲潰縮,整個前縱梁失去承載變形的能力。

圖5 d 與l 比值與臨界角度之間關系Fig.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 and l Ratio and Critical Angle

2.3.2 厚度t

改變前縱梁所用材料的厚度t,分別取1.2mm、1.4mm、1.6mm、1.8mm,分析厚度對前縱梁臨界角度的影響,結果如圖6 所示。

圖6 厚度變化的影響Fig.6 Effect of Thickness Variation

由圖可知,隨著材料厚度的增加,前縱梁的承載能力逐漸增加,但厚度的變化對臨界角基本沒有影響,前縱梁的臨界角度依然保持在19°左右,由此表明,前縱梁發生折彎變形的臨界角對厚度變化不敏感。

2.3.3 壁障的摩擦系數η

前縱梁的尺寸保持不變,碰撞速度也保持恒定,調整壁障的摩擦系數η 從(0~1)之間變化,分析前縱梁發生彎曲變形時臨界角度的變化,如圖7 所示。

圖7 摩擦系數的影響Fig.7 Effect of Friction Coefficient

由圖可知,隨著壁障摩擦系數的增加,前縱梁發生折彎變形的臨界角度逐漸增加。臨界角度的增加可有效提升前縱梁抵抗斜向載荷的能力,使前縱梁更好的發揮承載作用。

由以上分析可知,前縱梁的長寬比和壁障摩擦系數對前縱梁折彎變形具有較大影響,較小的長寬比有利于提升前縱梁抵抗折彎變形的能力,在前縱梁與保險杠接觸的部位增大摩擦系數,有利于提升前縱梁抵抗彎曲變形的能力。

在結構優化設計中,對前縱梁的抗彎設計,以折彎角度作為優化目標,厚度t、d 與l 比值以及壁障的摩擦系數η 等作為參數,進行優化設計;結果可知,應采用具有較小長度/截面寬度比的薄壁梁結構,并盡可能提高梁端面的運動約束強度。一般情況下,汽車前縱梁的長度是確定的,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設計較大的梁截面或采用截面逐漸增大的前縱梁結構;并且在車輛結構的前端面(例如保險杠前端)布置一些摩擦系數較大的材料,可有效提高前縱梁的抗彎曲變形能力。

3 某車輛前縱梁優化設計

某車輛前縱梁采用DP780 材料,截面寬度為80mm、前縱梁的長度為480mm、材料厚度為1.5mm,長寬比為6,測得與其接觸的前防撞梁的最大靜摩擦系數為0.26,動摩擦系數為0.12。根據前文分析,對該前縱梁進行優化設計,截面寬度保持不變,梁長度優化為400mm,長寬比變化為5,最大靜摩擦系數優化為0.46,最大動摩擦系數優化為0.46,材料依然為DP780,厚度保持不變為1.5mm。根據以上參數分別制作前縱梁。

通過落錘試驗,對上述兩種提高薄壁梁抗彎能力的方法進行試驗驗證。采用落錘壓潰試驗設備,落錘重量為290kg,最大提升高度為6mm,試驗設備及各部分名稱,如圖8(a)所示。在試驗臺基座上設計了可調節角度的剛性平面,可以改變縱梁角度的調節裝置,試驗中設置為19°。試驗過程中,落錘提升一定高度,自由落下,達到設定的沖擊速度,攜帶薄壁梁撞擊傾斜的剛性平面,通過高速攝像系統記錄梁的變形情況。通過高速攝像和力傳感器,記錄整個過程相關參數的變化,試驗后,如圖8(b)所示。經測試,試驗過程中沖擊速度均為5.8m/s,結構優化調整后,前縱梁端的約束增強,在19°的傾角時,優化后在相同的沖擊速度下,梁體依然保持了較高的穩定性,軸向依然呈現出褶皺變形,具有較強的承載能力,表明優化是可靠的;梁的截面積未發生變化,而長度減小1/6,材料不變的情況下,輕量化16.7%。

圖8 試驗驗證分析Fig.8 Test Verification

4 結論

針對前縱梁失效進行分析,對影響前縱梁承載的彎曲失效因素進行分析,基于分析結果對某前縱梁進行優化設計,并采用試驗進行驗證,結果可知:

(1)前縱梁發生彎曲變形時存在臨界角度,當小于臨界角度時,軸向承載能力可以充分發揮;當大于臨界角度時,失去軸向承載能力,整個梁體也失去承載吸能作用;

(2)前縱梁的長寬比、壁障接觸面摩擦系數是影響臨界角度的重要因素;材料厚度影響較??;較小的長寬比有利于提升前縱梁抵抗折彎變形的能力,在前縱梁與保險杠接觸的部位增大摩擦系數,有利于提升前縱梁抵抗彎曲變形的能力;

(3)某前縱梁的長寬比由6 變為5,增大摩擦系數,在相同的傾角下,前縱梁依然可以保持軸向褶皺變形吸能,提高彎曲承載變形能力,同時整個梁體輕量化16.7%;

(4)試驗驗證表明分析結果和優化設計的準確性,為同類設計提供參考。

猜你喜歡
壁障落錘縱梁
地埋垃圾站縱梁彎曲變形分析
重型汽車縱梁翻轉工裝的設計
MPDB 及ODB 壁障動靜態力學響應對比分析
運用三維離散元技術模擬落錘撞擊下奧克托今顆粒的點火燃燒過程
落錘試樣裂紋源焊道焊接工藝試驗研究
基于MPDB 工況的碰撞相容性研究
基于Dynaform地板縱梁回彈解決方案
基于超聲波傳感器的無人機避障技術研究
基于單片機的自動航材運輸機器人方案設計
手持式落錘彎沉儀在公路路基彎沉檢測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