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情境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2020-12-28 02:15王瓊予
考試周刊 2020年98期
關鍵詞:情境教學模式初中語文課堂教學

摘?要:初中階段是學生知識積累的黃金階段,而語文學科是工具學科,語文能力的培養對其他學科的學習有著重要意義。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若能營造輕松、愉悅、有趣的課堂氛圍,則能極大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從而推動學生積極思考、自主探究、主動學習,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教師所擁有的厚實的專業素養、幽默的講課風格和熟練運用情境教學的能力可以讓語文課堂充滿趣味。文章將探究情境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關鍵詞:情境教學模式;初中語文;課堂教學

一、 引言

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語文教學不僅要落實知識與能力目標,更要落實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以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引導學生更全面地發展,而課堂是實現這一目標的主陣地。這就需要語文教師在優化課堂教學、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上下功夫。初中生的學習體現出抽象思維迅速發展而形象思維仍占很大比重的特點,因此,情境教學模式運用到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當中,符合學生的思維規律,能讓學生在情境的體驗中輕松愉快地進行學習,從而在“樂之”的氛圍中發展自我。

二、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低效的原因分析

(一)師生之間的雙向互動較少

功利性教育的觀念對于一些教師影響至深,語文教學仍以應試為主要目的,語文課堂教學的重心也是訓練答題技能,致力于如何讓學生在考試中獲得高分,而恰恰是這種“為學生的將來著想”的理念成為了許多學生學習路上的絆腳石,毫無活力的課堂教學和老套的講課方式不利于學生思維與表達能力的培養,學生成為只會做題的機器,而不是具有創造性的主人翁,其知識運用與實踐的能力得不到提高,課堂失去了其建構語文能力體系的初衷,導致學生缺失在學習過程中探索、發現、創造、運用的體驗,一種原本充滿文學性的詩意學習變成了生硬的被動接受。這也就導致了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信息交流、情感交流的斷層。但是對于每一位老師來說,要想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就必須將教學活動、課件的設計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相吻合,并且在雙向互動中掌握學生的理解情況,根據學生的反應做出適時的調整,讓學生能夠盡可能深刻地掌握每一節課的知識,并得到思維與語言能力的訓練。課堂上,師生之間缺少互動也會造成學生的注意力無法集中;缺少表達交流,學生就不會對自身的學習進行及時反思,不知道自己究竟哪些部分的知識還沒有掌握,就會忽略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致使學習效率低下。

(二)課堂管理出現漏洞

很多初中教師認為處于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有足夠的自制力與自覺性,因此,教師因為盲目相信學生而疏于對學生進行嚴格的課堂管理,導致一些自制力較差的學生課堂學習狀態欠佳,甚至神游天外,學習效率低下,長此以往,漸漸落后于人,再無能力跟上大家的步伐,形成惡性循環。

其實,對于每一位學生來說,學習都是一個枯燥的過程,需要我們教師幫助學生自我管理,從而全身心地投入學習。而管理的最佳境界就是“潤物細無聲”。語文作為一門文學性課程、一門需要發散思維的開放性課程,沒有積極愉悅的課堂氛圍就很容易導致最后糟糕的結果,形成惡性循環,最終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

(三)學生的閱讀積累不足,教師的教學方法不當

高效的語文學習需要建立在廣博閱讀的基礎上,但是部分學生因為家庭不夠重視和自身缺乏閱讀習慣等導致閱讀數量不足,閱讀質量不高,因而直接影響課堂閱讀效果。如果是在比較寬松的管理氛圍下,學校、教師不會對學生的學習做強制要求,于是上課玩手機、睡覺甚至逃課等亂象頻發,使課堂中出現學習氛圍淡薄等問題,學生對課堂知識無法熟練掌握,語言與思維能力得不到鍛煉。

語文是一門語言性學科,語文課堂教學應該是具有詩情畫意的,教師好比能言善講的導游,學生好比快樂無比的游客,師生們共同徜徉于一篇篇美文、一首首好詩,流連忘返。因此,良好語境的營造對于語文學習至關重要,然而很多教師的做法卻與營造良好語境的目標背道而馳,文學課上成了解析課,語文課堂的整體美被分解得支離破碎,且脫離了與學生的成長體驗的聯系、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三、 初中語文課堂中運用情境教學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好的教學既要有講究藝術的教,也要有高效的學,傳統教學中,老師總是比較注重自身的教,而忽略了如何引導學生主動學習。老師在講臺上講得滔滔不絕,口干舌燥,學生們卻只能被動地接受灌輸式的教育,這種教學方式極為枯燥,學生聽得昏昏欲睡,弱水三千,卻取不了一瓢飲。而情境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真正參與到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當中,不僅耳聽手記,而且用心思考,積極表達,這就增強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角”,讓他們體會到參與之樂、自得之樂,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效率。

(二)提高知識向能力轉化的速度

語文的學習不同于其他學科,需要注重實踐與運用,及時地把所學到的知識轉化成學生的交際能力、口頭表達能力、書面寫作能力等語言綜合運用的能力。傳統的教學方式只注重知識的學習及應試技巧的訓練,其后果就是導致學生高分低能,成為只會答題的機器,成為名副其實的書呆子。而情境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下運用語言文字解決現實問題,并且利用自己已經掌握了的語文知識去更深入地挖掘知識,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這種自己發現的知識,更容易被學生牢記并運用到實際生活當中,從而提高語文學習的質量,拓寬語文學習的廣度與深度。

(三)拉近師生距離

老師在學生的心目中往往都是嚴肅、刻板的形象,不容易親近。一直以來,教師也總是保持著自己知識權威的身份,端起架子,高高在上,生怕學生挑戰自己的師道尊嚴,破壞了在學生心中的形象。漸漸地,老師和學生的距離越來越遠,學生害怕老師,有想法不敢表達,進而影響學習效率。而在情境教學模式中,老師可以改變以往的角色,成為情境的設置者或者情境中的角色,和學生一起融入學習過程中,一同體驗,表達交流,師生關系融洽和諧。這種良好的課堂氛圍更有利于實現以一顆靈魂搖動另一顆靈魂的教育目標,提高教學效率。

四、 情境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一)結合課本內容創設情境

情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很適合語文教學,教師可以利用這種情境教學來創設愉悅、民主、富有生活氣息的課堂情境,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喜歡上學習語文。課堂教學情境可以分為真實情境、虛擬情境、模擬情境等。多媒體、音樂、PPT、課堂表演等都是創設情境的媒介和手段,教師可以根據所學內容設立合適的教學情境,讓學生積極愉快地參與到學習之中,全身心地投入,五官開放,最大程度地和文本對話,和作者對話,和老師對話,和自己對話。

情境教學法的實質就是喚醒學生的內在情感。例如:北方的孩子很少有見過橋的,在學習《中國石拱橋》這篇說明文時,老師可以搜集各種現實中的橋、名畫中的橋的圖片,做成課件呈現給學生,讓學生直觀感受橋的外形美,并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述,激發起對橋的親近之感以及進一步了解的愿望,然后帶著強烈的求知欲去閱讀課文,進而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取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分析理解了課文內容之后,在進行拓展訓練時,仍然可以利用情境教學法,比如呈現港珠澳大橋等現代橋梁的圖像、視頻資料,讓學生了解橋梁技術的發展現狀及趨勢,鼓勵學生為將來投身祖國建設而發奮學習。

(二)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情境

情境的創設能夠打通課堂與生活的聯系,反之,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教學情境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師可以用學生熟悉的歌曲、背誦過的古詩詞、讀過的名著、喜歡的故事、參加過的活動、崇拜的英雄人物等引入新課的學習,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營造融洽的課堂學習氛圍。例如,學習蘇軾的《水調歌頭》時恰逢中秋將至,班里的學生又大多與父母長期分離,筆者就以“怎樣向親人表達思念之情”以及“如何化解自己的情愫”為話題展開交流,學生紛紛打開話匣子,訴說、談論,熱烈真誠;在誦讀品味詞作之后,又帶領學生聆聽、吟唱王菲的歌曲《水調歌頭》,寄情于詩歌,與古人共品思念之悠長。

又如:在學習朱自清的《背影》時,筆者先讓學生講講自己的父母,小組內交流最能打動自己的關于父母之愛的事情,再去閱讀朱自清的文章,在對細節的賞析品味中讓學生明白,父母之愛總是那么樸實無華,甚至如同周圍的空氣,平常感覺不到卻須臾未曾遠離。在最后的練筆環節,布置學生仿寫“望父買橘”一段,描寫父愛細節,再次創設了聯系生活的情境,實現了由課內向課外的延伸。

(三)巧用課堂表演創設情境

初中生喜歡表演,渴望展示,課堂上可通過設計分角色朗讀、情景劇表演等活動來活躍氣氛,促進學生通過親身體驗真正走進文本,走進作者的思想,產生情感共鳴。比如,筆者在教學《木蘭詩》時,讓學生將詩歌改寫成課本劇進行表演,在表演的過程中體會木蘭為父解憂、沙場征戰、凱旋辭官時的種種心理,感知其孝敬父母、深明大義、愛國愛家的高尚品格與深沉情懷。學生通過對作品的深入解讀與真情演繹,體會到了詩歌的無窮魅力。再如學習《黃河頌》時,安排有合誦、有領誦的表演誦讀,并配樂配畫,在由多媒體和朗讀共同營造的濃郁氣氛中,學生感知了黃河磅礴的氣勢,體會到了中華民族堅強不屈的偉大精神。

五、 結束語

語文是一門最具藝術性與魅力的學科,要想在語文教學中讓學生充分感知文本的文學之美、作者的思想之美、情感之美,教師的講課方式和教學理念都是至關重要的,一堂幽默風趣的課堂教學,一場學生參與的表演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學習語文的效率。而語文和生活的聯系又極為緊密,因此,在情境教學模式的運用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如果教師樂于、善于運用情境教學模式來優化課堂教學,學生也就會盡情釋放自己的天性,展示自己的才能,其語文素養也會在實踐中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陳菲婭.情境教學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19(7).

[2]裴克堅.情境教學在初中語文高效課堂中的運用[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9(18).

作者簡介:王瓊予,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會寧縣思源實驗學校。

猜你喜歡
情境教學模式初中語文課堂教學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例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微寫作”
初中語文閱讀理解解題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幾點做法
市場營銷策劃課程情境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
且行且思,讓批注式閱讀融入課堂教學
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導入法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