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溫護理在手術室患者術中應激及滿意度中的應用觀察

2020-12-30 07:11倪曉波李華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22期
關鍵詞:保溫體溫手術室

倪曉波 李華

【摘 要】 目的:觀察在手術室患者術中應用保溫護理對其應激反應與滿意度的影響。方法:將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在本醫院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納入到研究中,共50例,按照隨機抽簽結果將所有患者分成對照組(n=25,常規護理)和觀察組(n=25,保溫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應激情況與滿意度。結果: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的4項應激指標均更低,其護理滿意度更高,差異顯著(P<0.05)。隨著手術的開展推進,術中20min、術后體溫對照組顯著下降(P<0.05),觀察組在手術圍術期體溫均無太大波動(P>0.05)。結論:在手術室患者術中應用保溫護理具有理想效果,可改善患者的應激指標,使其應激反應降低,有利于手術的順利開展,且可提高患者的滿意度。

【關鍵詞】

手術室;應激反應;保溫護理;滿意度

手術室是醫院治療患者的重要場所,為了降低患者的應激反應,減少手術相關操作對患者造成的刺激,進而降低手術風險,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在手術期間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十分重要[1]。以往臨床主要應用常規護理,但效果并不理想,因此筆者認為可在其基礎上應用保溫護理,為分析具體效果而展開對比研究,現對研究詳情與結果做總結并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在本醫院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納入到研究中,共50例,按照隨機抽簽結果將所有患者分成對照組(n=25)和觀察組(n=25)。對照組:男性患者有16例,女性患者有9例;年齡為21~77歲,平均年齡為(50.07±6.54)歲。觀察組:男性患者有15例,女性患者有10例;年齡為22~76歲,平均年齡為(49.97±6.62)歲。將以上數據作相互比較,表明沒有顯著差異(P>0.05)。

納入:1)納入對象均為初次手術治療者;2)患者及家屬對本次研究均表示知曉并可配合完成;3)本院倫理委員會支持。

排除:1)心肝腎功能嚴重不健全者;2)認知、精神、意識障礙者;3)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者;4)惡性腫瘤疾病者;5)凝血機制異常者;6)嚴重感染疾病、免疫系統疾病者;7)臨床資料殘缺或中途脫離研究者。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護理,主要方式為:嚴密觀察病情變化,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出現異常及時告知醫生并處理;為患者建立靜脈通道;正確安全給藥,實施基礎護理和??谱o理等。

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應用保溫護理,具體護理措施為:1)首先術前選擇合適的衣物、被褥等,在患者轉送過程中,軀體減少暴露,盡量避免陰冷通道的路徑。2)在手術開始前半個小時進入手術室,調節手術室內的溫度,使其維持在23℃~25℃,濕度控制在55%;或通過水循環加溫、紅外線燈照射等方式,情況必要時可加濕處理氧氣。3)將恒溫毯鋪在手術床上,將其溫度調整為38℃;減少患者肢體暴露,將棉被鋪蓋在患者非手術區域。充分掌握麻醉技巧,縮短用時,增強患者的舒適度。4)手術中需要使用的液體要提前加熱,如消毒液要加熱到38℃、血液制品要放在37℃的電子恒溫箱中保存、沖洗液體要加熱到38℃等。手術中使用的紗布要浸泡在38℃的0.9%的氯化鈉溶液中,將血液循環加壓帶綁扎在患者的下肢,促進靜脈循環及發揮保暖作用;將濕熱交換器連接在氣管導管上,使患者呼吸道的溫度和濕度保持恒定。5)控制手術用時,手術用時越長,患者熱量喪失越多,盡量縮短手術時長,以上保溫方法應持續到術后24h,并結合患者實際情況予以適當調整,在手術暫停時切口部位應使用溫紗布予以覆蓋,針對失血性休克者在體溫<36℃時應進行復溫處理。在手術結束前半個小時通知病房準備好相關保暖措施。

1.3 評價標準

1)記錄兩組患者手術中的應激指標,包括C反應蛋白、心率、去甲腎上腺激素與腎上腺激素,統計平均值以對比。2)在手術結束后,以問卷形式[2]測評兩組患者對所接受護理措施的滿意程度,統計滿意度以相互比較。3)對比兩組體溫控制情況:分別測定患者日?;A體溫、麻醉后10min體溫、術中20min體溫、術后體溫。

1.4 統計學方法

采取SPSS 18.0版本統計學軟件測量兩組患者的對比數據。計數資料使用χ2檢驗,形式為[n(%)]。定量資料使用t檢驗,形式為(±s)。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統計兩組患者的應激指標并相互比較

表1提示詳細數據,與對照組對比,觀察組患者的C反應蛋白、心率、去甲腎上腺激素與腎上腺激素均更低,且差異顯著(P<0.05)。

2.2 統計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情況并對比

表2為具體數據與比較結果,相比于對照組(76.00%),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96.00%)更高,差異明顯(P<0.05)。

2.3 對比兩組體溫控制情況

表3為不同時間段體溫控制情況與比較結果,基礎體溫、麻醉后10min體溫兩組對比差異不大(P>0.05),隨著手術的開展推進,術中20min、術后體溫對照組顯著下降(P<0.05),觀察組在手術圍術期體溫均無太大波動(P>0.05)。

3 討論

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手術技術更加成熟,被廣泛應用于各種疾病的治療中,具有理想效果,但手術過程中由于失血、輸液、機體暴露、麻醉藥物等因素,患者的體溫會降低,這種情況會增加患者的應激反應,不僅會影響手術效果,同時還會增加手術風險。研究顯示[3],體溫會直接影響患者凝血功能指標,使細胞介導的免疫功能下降,進而機體抗感染能力降低,大大增加了切口感染的風險,不利于患者術后康復,因此在手術圍術期如何有效控制患者體溫波動是臨床研究的重點內容。

為了減少上述情況的發生,在手術期間應用有效的護理干預十分重要,以往臨床主要應用常規護理,但其效果并不理想,因此筆者認為可應用保溫護理,該護理模式更加先進,更加符合患者的實際情況與需求[4]。在手術中對患者的體溫進行監測,同時配合有效的保暖措施,如棉被、恒溫毯等,使患者的熱量散失減少;另外通過提前調節手術室溫度、提前加熱血液制品、沖洗液與輸注液體等方式均可以進一步減少患者的熱量喪失,避免患者術中出現低體溫情況,可改善患者的應激指標,降低患者出現應激反應的幾率,進而保證手術的安全性與效果[5]。為分析在手術室患者中應用保溫護理的具體效果,筆者以50例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為觀察對象,將其分成兩組后分別給予常規護理與保溫護理,其結果提示: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患者的4項應激指標均更低,該結果與彭珊等人[6]的研究結果類似,提示應用保溫護理可改善患者的應激指標,進而降低術中出現應激反應的幾率;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更高,該結果與梁麗琴等[7]研究結果相同,說明患者對保溫護理更為滿意,可提高其配合程度,使手術順利進行;以上對比均差異顯著(P<0.05);隨著麻醉時間的推進,患者體溫有所波動,兩組術中20min、術后體溫存在明顯的差異,與學者胡丹[8]研究結果相一致,證明實施手術室保溫護理對患者體溫維持具有顯著的作用。

綜上所述,在手術室患者術中應用保溫護理具有理想效果,可改善患者的應激指標,使其應激反應降低,有利于手術順利開展,且可提高患者的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王永紅.術中保溫護理措施預防婦科腹腔鏡手術患者低體溫的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73):319-320.

[2] 周小莉,賀玉蘭,張艷,等.對接受全麻下腰椎內固定術的患者進行手術室綜合保溫護理的效果探究[J].當代醫藥論叢,2019,17(17):194-195.

[3] 崔瑩瑩.保溫護理對手術室患者術中應激及滿意度的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6(19):95-96.

[4] 趙艷青.保溫護理對手術室患者術中應激及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36):275-276.

[5] 朱麗花.手術室保溫護理對顱腦手術患者術中應激反應及滿意度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9,22(04):443-448.

[6] 彭珊,程小敏.手術室術中保溫對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出血量、體溫及術后凝血功能的影響[J].血栓與止血學,2019,25(01):145-147.

[7] 梁麗琴,徐琳珊.預見性綜合保溫護理干預在手術室開腹手術患者中實施效果[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8,31(18):2815-2816.

[8] 胡丹.保溫護理對手術室患者術中應激的影響[J].中國當代醫藥,2016,23(33):192-194.

猜你喜歡
保溫體溫手術室
手術室細節護理在提高手術室護理安全性中的應用效果
手術器械預處理在手術室的應用
手術室優質護理實踐分析
哪些因素影響體溫
體溫值為何有時會忽然升高?
我的好奇心
保溫
老年人的體溫相對較低
一種充電保溫鞋
為什么熱水瓶可以保溫?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