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讀,從詞語開始

2020-12-30 14:02潘永靚
小學生作文輔導·下旬刊 2020年10期
關鍵詞:含義小女孩詞語

潘永靚

【摘 要】 品讀是閱讀的一種形式,意在書中品出作者想要表達的最真實的感情。理解一本書的真實含義必須經過細細品讀,否則只能讀出表面含義,卻是浪費了一本好書。文學是多姿多彩富有生命力的,要想在作者豐富的想象中感受其魅力,必須學會對內容詞語的品讀。本文將簡述幾則品讀詞語的方式,期待對學生吸收書籍的文化有所幫助。

【關鍵詞】 品讀;詞語;小學語文

品讀要求人們在閱讀過程中,以審美的眼光來賞析文學作品,品味作者想要表現的真情實感。語言只是文章的外在表現,要想品出文章的情感、內涵,必須通過對詞語的細細品味、慢慢感知,進而達到理解的目的。小學生受年齡限制,文學底蘊還不豐富,不能憑著文學功底進行直接理解、不能透過語言深入理解作品精髓。學生對于文學中的表現手法了解較少。所以我們須要推敲字詞、吟味語句,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閱讀時感受作品內蘊,得到感情的升華。

一、理解文本字詞,打好品讀基礎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詞語的品讀是教學的基礎。通過閱讀文本,品讀文章富有內涵的詞語,更加深入地了解文本所要表達的情感,從而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感受能力,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樂趣。通常情況下,文章中的重點段落部分都具有用詞準確、明了、含義深刻的特點,體現著文章的中心思想。因此,引導學生理解這些詞語,輔助學生體會文章的中心思想是相當重要的。如,在教學《難忘的潑水節》這篇文章時,題目就值得學生深思,傣族每年都會過潑水節,為什么說這個潑水節是“難忘的”呢?通過閱讀文章可知,難忘其實有三個原因:第一,潑水節就是他們的新年,第二自然段中,潑水節前的準備場景讓人難忘;第二,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節的場景難忘;第三,總理的祝福令人難忘。通過抓住題目中“難忘”一詞,引導學生感受文章的中心思想。如此一來,在理解文本字詞的基礎上,學生逐漸學會理解內容分析文本,并打下良好的文學基礎。

二、沉潛詞語品味語意,挖掘言外之意

文章中的詞語包含了淺層和深層兩種含義,也就是我們在課程教學時經常說的“伏筆”。學生可以輕易地理解詞句所表達的淺層次意義,而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品讀文章深層的表達方向和映射意義。循序漸進地挖掘出詞語的各種含義,進而讀出文章深層內涵思想,這就是語文閱讀教學的目標。例如:在《她是我的朋友》一文中,對主人公阮恒抽血后的細節進行了如下描寫:“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地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痹诮虒W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找出表示“哭”的詞語:如啜泣、嗚咽、哭泣,通過對這三個詞淺層含義的理解,引導學生感受主人公的內心世界是多么的恐懼。另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找出阮恒哭泣時的動作:捂、掩蓋、咬,對這三個動詞進行具體分析,讓學生感同身受地理解主人公內心的恐懼,但是為了朋友又不得不付出的矛盾心理。這樣一來,通過對文章中不同類型詞語的歸納、總結、分析,可以使學生高效、快速地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深層含義,有利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高效展開。

三、品讀詩文詞語,積淀對詞語的感悟

中華民族幾千年流傳下來的優秀文學作品有很多,其中,古詩文及經典文學的誦讀是必不可少的。古詩詞的形式為文言文,對于學生來說并不是很容易理解,這時教師就需要合理選擇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品讀文中詞語時,做到理解文義,積淀自己的文學素養。

例如,語文基訓上有這樣一個詞“灰飛煙滅”。這本是一道看拼音、寫詞語的題目。一學生表示,他可以背誦《念奴嬌·赤壁懷古》的整篇文章,這時教師就可以讓他背誦,如此,既可以使他贏得大家羨慕的目光,鼓勵了先進,又可以使其他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引導后進。趁熱打鐵,把這首詞的大意說給學生聽,又一起背誦幾句名句,大家都熱情高漲。這樣一來,利用學生的熱情,將文章內容融入學生的知識體系中,更有利于學生對文章的整體理解與把控。

四、重點品讀,讀出語言之廣

對于小學生來說,理解詞語的深層含義有些困難,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品讀引導。只有品讀文章中關鍵句段、關鍵詞語,做到讀通、讀會、讀懂才能感受文章作者想要表達的深厚意蘊,理解語言文字的廣度與深度。

以《賣火柴的小女孩》為例,為了讓學生體會到小女孩生活的不易,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重點品讀“終于”一詞:“天越來越冷,‘小女孩終于抽出了一根”,“終于”一詞在這里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時教師可以繼續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學生可以很容易地讀出“這個詞語說明當時的天氣太冷了,她冷得渾身哆嗦,已經無法忍受了”這一層含義。教師可以緊接著追問:“小女孩為什么偏偏要在這么惡劣的天氣里出來賣火柴?”“你覺得小女孩有著怎樣的特點?”教學問題使學生認識到小女孩的可憐、懂事,為了家人的生活不得不出來賣火柴,而點燃了火柴就意味著收入減少。最終將這一片段圍繞“終于”展開,使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更深刻,提高了他們對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

五、細品文本細節,提升學生閱讀能力

對于閱讀能力尚且不足的小學生來說,教師在教學中就要讓學生把閱讀看成自己學習生活中的一部分,引導學生認真閱讀所學的文章,讓他們從文章的細節入手,品讀出文章的內在含義。日常教學中,教師自身也要加強學習,廣泛閱讀、重點品味,充分了解文章表達的情感。在課堂教學中師生進行深度討論,通過持續的引導,循序漸進地讓學生理解文章真正要表達的中心思想。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和文章作者產生共鳴,在細節上把握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促使學生體會到文章寫作的精妙之處。

細節之所以難以劃分是因為其難以把握,無法和普通知識一樣通過平常的學習就能熟練掌握。因此,老師要讓學生在課后對文章的細節詞語進行二次復習,讓學生進行反復理解,借助文章中精髓的詞語,領悟文中的思想和精華,加深學生的思維記憶,從而提升學生的品讀能力。就比如在學習《圓明園的毀滅》的時候,作者連續用了兩個“不可估量的損失”的目的是什么?在教學開始之前可以對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分析,明白作者想要突出的意思。最后結合上下文就可以讓學生明白,這篇課文講述了圓明園輝煌時候的景象和它毀滅的過程,表達作者對于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以及對于外來侵略者打砸搶掠行為的憤恨,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

想要讀懂文章,需要從品讀詞語開始。本文通過舉例,簡述了幾個品讀詞語的方式,希望對小學閱讀教學中的詞語品讀有所幫助??偠灾?,在語文品讀中,對詞語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對于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通過詞語細節思考文章大意即中心思想,讓學生讀出文章的靈魂,從而加強學生的品讀理解能力。

【參考文獻】

[1]高慧.深入品讀,將文本閱讀的效能最大化[J].教書育人,2018(19):19.

[2]張玉粉.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品讀能力[J].中國農村教育,2018(10):57-58.

猜你喜歡
含義小女孩詞語
大掃除
可愛的小女孩
找詞語
考考你:混水摸魚、一哄而散,這些詞語你能否讀對?
小女孩的三、六、九
每個袋子里總有壞土豆
穿格子裙的小女孩
詞語積累
鼴鼠牌游樂場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