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校試點中教學提質項目的實踐理路

2021-01-02 05:55孫艷雷
關鍵詞:教育理論教學改進

孫艷雷

摘? ? 要:在杭州市公辦初中提質強校行動中,各學校以項目推進的方式,將課堂教學質量提高作為重點。按照邁克·富蘭提出的教育理論與變革理論的分析框架,教學改進的實踐理路可分為五種:從教案出發,提高教學設計預設水平;從技術出發,教學與課程智能升級;從興趣出發,堅持經典教學論;從認知出發,新興理論納入教學實踐;從全程出發,課堂教學全面漸進。這五種實踐理路提供了多樣的分析樣本,其試點經驗均能為今后公辦初中的教學改進提供借鑒。

關鍵詞:公辦初中;提質強校;教學改進;教育理論;變革理論

在杭州市公辦初中提質強校行動中,不少試點學校將行動的重心放在了課堂教學變革上。對各校提質教學的實踐理路進行歸納分析,可以清晰呈現試點學校的努力過程與成果,也可以供其他學校交流借鑒?!袄怼奔唇虒W改進中所遵循的教育、教學以及學習的理論,可以概括為教育理論;“路”即教學改進中所構建的行動路徑和推進機制,可以概括為變革理論。加拿大著名教育改革研究學者邁克·富蘭在《變革的力量——深度變革》一書中指出,除非有教育理論與變革理論的共同作用,不然教育的變革不可能真正走向深入。教育理論包括教育的內容和方法論,道德目標與知識;變革理論關注的是,未來實施這種教育理論應當采用什么樣的政策、戰略和機制。如果只有強的教育理論,教育變革就會淪為淺層變革,如果只有強的變革理論,教育變革就會為了變革而變革。因此,只有強的教育理論和強的變革理論共同作用,才會引發真正的深度變革。

概括而言,在提質強項行動中,各學校采取的教學的實踐目標與努力方向高度相似,但因為支持性的教育理論與變革理論有所不同,形成了五種實踐理路。這種實踐理路上的差異,既源于學校對辦學基礎的考量,也源于學校對教育理論與理念的選取,還體現了學校對初中教學挑戰的不同判斷與回應策略。

一、從教案出發,提高教學設計預設水平

教案是對教學的預設,反映了教師對教學過程的理解與設計。改進教案是新教學理念在學校課堂教學中落地生根的基礎。從教案出發來改進教學,是務實的實踐理路,往往能夠以較小的阻力穩步而又扎實地在教師群體中推進。

杭州市余杭區倉前中學在杭州師范大學專家的指導下,將課堂教學改革前移,以“學思案”為載體,推進學校集體備課,進而深化核心素養視野下的學校課堂教學改革。學校要求教師備課時圍繞“教學元問題”來深入思考,即:學什么?怎樣學?何謂學會?為什么學?這四個教學元問題,讓教師在反復思考、反復論證、反復推敲之中,逐漸厘清了“核心概念體系之問”“發展具體素養之問”“評價嵌入教學之問”以及“課題育人價值之問”。他們的備課從“學科核心素養”“各學科課程標準”“單元學習目標”以及“文本學習目標”中找到了應答證據。

杭州市臨平區喬司中學同樣開展了基于“學思案”的研究。在推進項目的過程中,學校采用了任課教師說課、同伴評課、專家指導點評等辦法。在專家的指導下,教師對學生“為何要學—學什么—怎么學—何謂學會”四大問題進行深入探討,收到了非常好的研究反思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專家親自擔任備課組長,示范如何開展備課研討,對所上的課進行指導優化。專家的充分參與構建了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之間的橋梁,幫助教師更具體地理解理論,從而生成了結合學校具體實際的行動方案,有力推進了“學思案”的落地生根。

近年來,“學歷案”“導學案”“學思案”等不同術語興起,均指向對傳統教案的改進。從實踐理路上來看,通過突出教案改進來改進教學,是教育變革的推進路線,屬于變革理論的典型。學思案能否在課堂教學的實踐中取得成功,推進學校教學改進的深度變革,下一步的突破難點在于教育理論的運用。

二、從技術出發,教學與課程智能升級

每當科學技術產生重大突破,依靠技術改進教學的呼聲就會此起彼伏。在智能時代來臨之際,基于大數據的教學變革成為教育研究的新熱點,也成為眾多學校爭相付諸實踐的熱土。

杭州市臨平第一中學是采用大數據改進教學的先行學校之一。在提質強校行動中,學校提出三個實踐目標:一是實現精準教學和個性化輔導,體現因材施教理念;二是實現智慧課堂教學的落地,提升學校教學質量;三是創新智慧課堂教學模式,轉變教學評價方式。桐廬實驗中學從兩個方面推進智能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一是開展基于平板電腦的精準教學的實踐;二是開展人工智能的創新課程建設。杭州市翠苑中學與杭州市錢塘景苑中學也在推進新技術的應用,并且在實踐中取得了進步。

從技術出發改進教學,雖然各界呼聲高,但在實踐中遇到的困難也最大。它不僅涉及教育理論的高強度改進,也關系到變革理論的全面優化,是具有較高難度的實踐理路。

現代教育技術廣泛應用的基礎是教學設施設備的更新換代,大量的經費投入,需要爭取家長的支持。此外,過多地使用電子屏幕,引起了家長對學生視力的擔憂。實踐工作的難點接二連三,時刻考驗著學校推進變革的決心與智慧。

技術改進教學的核心是數據驅動教學。技術可以輕松收集數據、匯總數據,但是,問題的核心是怎樣驅動,即在數據與教學之間需要做一個鏈接,需要一套算法,把有價值的數據在最合適的時間推送給最需要的人。建立教學過程的數據支撐系統,需要完整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與教師的教學過程,從目前的教育理論準備來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如果教學是預設后嚴格執行的工程,教學過程的生成性價值有限,那么依靠大量數據優化教學預設具有重要的價值?,F代課堂教學更加強調生成,這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展現個人的教學智慧,敏捷地發現學生的想法,并根據實際情況改變原有的教學預設,引導學生共同創生新的課堂體驗。因而,課堂教學決策密度極高,在短暫的45分鐘的課堂上,教師可能需要作出十幾個甚至幾十個教學決策。決策密度高就會更加依賴教師的直覺與判斷,技術系統提供的數據往往滯后而又缺乏靈活性,很難真正在課堂中幫得上教師。510968BB-7427-4ABA-8C84-47F880F1B998

三、從興趣出發,堅持經典教育教學論

在經典的教學理論中,興趣是重要概念,甚至有人認為:“無論是在心理學還是在教育學中,幾乎沒有比興趣更重要的問題了?!焙諣柊吞卦凇镀胀ń逃龑W》一書中,系統討論了興趣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當今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研究,更傾向于采用非智力因素的概念,甚至直接使用學習動機等外延更小的心理學術語。

桐廬縣分水初中教育集團是一所農村中學,其生源來自分水地區周邊鄉鎮的8所小學,學生基礎知識掌握一般,學習習慣較差,學習興趣較弱。為了應對這一學情,學校將教學改進放在了學生興趣激發上。2019學年,學校在課堂教學改革中構建了以學習單為載體的“三有課堂”模式,推進生本課堂?!叭小敝浮坝信d趣、有參與感、有成就感”。興趣、參與感和成就感都可以看作是課堂教學中的非智力因素,如何高效調動這些積極因素來改進課堂教學,是學界長久以來一直有所討論的話題。

聚焦于“三有課堂”的實踐理路,選擇了教育理論中的經典部分,也是很有挑戰性的部分。在實踐中,如何推陳出新,明晰“三有課堂”的核心標準或規范,使之成為一套清晰的課堂范式,還需要有完善的變革理論作為支持。

非智力因素比智力因素更加復雜,心理學對情緒、動機、潛意識、隱性知識等領域的研究同樣進展緩慢,關于如何有效利用非智力因素改進教學的理論研究成果并不豐富,可供教師參考借鑒的現成做法較少,從興趣出發改進教學的實踐理路需要更多地依靠教師的直覺、同行分享的成功案例以及學校教學過程中緩慢累積的實踐經驗。

四、從認知出發,新興理論納入教學實踐

20世紀,教育心理學最大的進展幾乎都集中在認知領域。認知科學的興起為教師改進教學提供了豐富而又深刻的視角,幫助教師更加全面地理解學生的學習過程。

杭州市富陽區富春中學著力推進“理解性學習”課堂,突出“理解”指向的教學目標設計。理解性學習,就是促進學生充分理解知識,避免對知識的死記硬背和簡單套用。要學生充分理解知識,就需要教師在教材分析、學情分析的基礎上,設置一系列的“學習活動”,保證學生擁有能夠充分理解的學習時間,并通過及時評估,確保學生是否理解,做到教、學、評一致。理解性學習要建立在心理學基礎上,要求教師能夠正確掌握新的教學術語,調整原有的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方法,將新理念具體運用到教學環節。理解教學在理論上已有眾多成果,典型代表人物有結構主義教學論的代表羅杰姆·布魯納、羅伯特·馬扎諾和格蘭特·威金斯等眾多學者。認知科學的進步,拓展了評價的空間,提升了學生評價的技術水平。學校借助更新學生評價方法,能夠得到更為豐富、準確和及時的學生進步數據,為教學改進提供數據支撐。杭州市富陽區富春三中立足于學生評價,為實現以評促教、以評促學,引進增量評價工具,研究校本作業和錯題變式個性化手冊,努力實現教、學、評一致。

認知科學和新興教學理論,幫助教師更加深入地了解學生,換一個角度來理解教和學。兩所學校,一所從教學目標設計著手,一所從學生評價切入。從中可以看出,在相似的教育理論下,教學可以按照不同的變革理論來實施。一種新興理論應用于學校的教學實踐,究竟應當從哪個環節著手,是一個值得深入思考和反復驗證的命題。當然,先行改變一個環節后逐步向其他環節延伸是一種選擇,所有環節同步改變,全面漸進也是一種模式。

五、從全程出發,課堂教學全面漸進

教學從來不是簡單的事件,而是嵌入在學校管理、家校關系、教師發展和學生成長等復雜關系中的系統。教學改進的真正成功,必然是教學所有環節均達到了預期的目標。重點突破與全面改進可以看作是兩種相對的策略選擇。在教學改進方案中涵蓋更多的教學環節,是眾多學校的穩妥選擇,構成了獨特的全面漸進的實踐理路。

杭州市下沙中學把教學過程進行拆解優化,提出了一環六步的實踐模型:精確學情—精巧設計—精致施教—精準評價—精選作業—精細輔導。每個步驟逐漸改進,實現了學教方式的轉變,提升了教育教學質量,達成了提質強校的目標。杭州市紫金港中學力圖在“精準課堂、分層教學設計、精準命題研究、精準分層輔導、精準分層作業設計、精準數據反哺教學”等不同維度上均有突破,實現教學質量的提高。具體實踐如下:通過教師全員參與考試,開展分層和精準教學主題教研,分層培養教師,以“四輪備課”“跟蹤式教研”提升教師命題能力,改進“教”;通過學生學習習慣養成、提供學法指導、培養學生自主提問和糾錯意識、提高學生思維整合能力、根據學生的數據反饋進行“查漏補缺”,優化“學”。

全面漸進的實踐理路優點自不待言。它能夠全面顧及教學過程中的方方面面,隨著教師培訓的加強、常規管理的重視、同行全方位的溝通交流,教學質量能夠取得較為明顯的進步。然而,其缺乏足夠的變革深度這一缺點也顯而易見。因為學校引進教育理論要在所有教學環節均有體現,在短期內教師會對引進的新理論新方法理解不夠深刻,難以轉化為真實的教學行為,容易導致在所有教學環節中都沒有引發深度改變。

試點學校的努力與探索提供了可供分析的五種教學改進的實踐理路,目前,還無法確知哪種實踐理路能夠更有效地改進公辦學校的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滿足學生發展需求。不過,正是這種多樣化的實踐理路為提質強校的項目試點提供了更大的可能空間,也為其他學校改進教學提供了更多的參考??偨Y目前的實踐過程,可以得出如下經驗和建議:

第一,要平衡好教學改進的范圍與績效之間的關系。項目管理專家詹姆斯·劉易斯在《項目計劃、進度與控制》中指出,在項目的四個約束條件中,可以決定任意三個,但必須允許第四個處于變動之中。這四個約束因素分別是質量、時間、成本和范圍。教學改進項目的質量不容妥協,不能讓學生因為教學改進而影響學習效果。學校能夠投入的成本,教師和學生能夠投入的時間有限,因此,教學改進只能在范圍上有所取舍。

第二,教學改進需要調動全員參與,在學校內形成多級領導者。無論從哪種實踐理路來看,要改變教師的課堂教學行為都極為復雜,依靠一位魅力型領導者不足以長久而又深入地推進改革。要真正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需要從校長到中層,從教研組、備課組到學科教師都形成變革的領導者,他們熟知學校所堅持的教育理論,能夠將變革理論堅持到底。

第三,教學改進需要拒絕簡單的誘惑,選擇真正恰切的理論。教學理論研究的成果猶如一個龐大的工具箱,似乎可以提供學校改進教學的完整解決方案,要真正推進教學改進,學校需要拒絕這樣簡單的誘惑。在學校中,學生與教師構成了一套復雜的實踐關系,要改變這種關系,需要的理論必須建立在這套關系之上,教學理論必須與學校實際形成恰切的關系,要能夠為教師所理解、接受并付諸行動。510968BB-7427-4ABA-8C84-47F880F1B998

猜你喜歡
教育理論教學改進
小習題大命題
MOOC參與的安全實驗課程教學改進研究
何謂教育理論聯系實踐
淺談幼兒教師的教學策略
《微電子工藝原理》課程的教學改進
淺論初中英語詞匯教學
陶行知教育理論與當今教育體系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