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創業管理課程思政建設路徑探究

2021-01-03 06:16趙鑫全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21年22期
關鍵詞:思政課程教育

趙鑫全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經濟管理系 北京 100048)

0 引言

隨著信息時代的不斷發展,思想教育越來越成為高校發展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強調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對國家、社會的重要性。而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并將其運用于教學實際,不僅能夠提高高校教學質量,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社會主義發展培養可靠的接班人。

1 高校創業管理課程思政建設的必要性

1.1 提高學生思政水平的必要性

當今世界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而高校正是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因而加強高校育人功能對國家發展至關重要。而隨著世界一體化進程加快,各種思潮不斷涌入我國,使得高校意識形態安全面臨嚴峻考驗,西方敵對勢力和不法分子意圖以各種形式對高校師生進行思想上的滲透,不利于我國社會主義接班人的培養。而加強課程思政,能夠構建全員、全程、全課育人的育人格局,在進行專業教育的同時加強學生的思想建設,牢筑高校思想根基,從而培養出一批批理想鑒定、胸懷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1.2 實現高校教學目標的必要性

高校肩負著為國家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的重任,因而其必須堅持我國社會主義的辦學要求和方向。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高校應當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把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書育人全過程”。因而,高校的教學目標不僅在于培養新時期專業性人才,更在于立德樹人,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而課程思政是高校實現教學目標的重要途徑,是體現高校正確的政治方向,加強高校課程思政同高校創業教育的有機融合,能夠加強高校意識形態的安全建設、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我國高校的指導地位,確保新時期人才培養目標的順利實現。

1.3 提高學生專業能力的必要性

“德育”是靈魂、是方向,在教學中只注重知識的教授,忽視“德育”的教育,就會導致知識教授、能力培養同價值引領之間的割裂甚至沖突,不利于人才的最終培養。而加強課程思政同高校創業教育的有機融合,踐行“同向同行,協同育人”的教學觀念,在講授專業知識的同時對學生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精神引領,能夠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專業認同感和社會責任感,發揮1+1>2的整體功效,真正實現高校教書、育人的教學目標,從而達到最終的教學目標。

2 當前高校創業管理課程思政建設中的不足

2.1 理念認識不足

首先,當前高校創業管理課程思政教學理念存在一定的滯后性。高校創業教育未同課程思政深度融合,僅僅是從功利性的角度注重對學生創業知識、技能的培養,而沒有充分發揮課程思政的積極作用,忽視了對學生社會責任感、職業道德等思想層面的教育。其次,學生對創業教育的認知存在偏差,大多數學生認為創業是部分學生無法找到合適工作的無奈之舉,因而從未考慮過自主創業,還有部分學生認為當前學生的任務就是學習,創業是進入社會后的事情,與當前任務無關,因而忽視了對創業知識點學習。此外,創業過程中的風險性也是學生不愿意自主創業的原因之一。當前學生大多在父母的呵護下長大,其社會實踐經驗不足,因而抗風險能力不足,缺乏吃苦耐勞、頑強拼搏的精神,在創業過程中一旦遭遇挫折,很容易失去繼續堅持的勇氣,導致創業的失敗。

2.2 師資力量薄弱

當前我國大多高校在教師數量、質量方面嚴重不足,缺乏一支兼具創業教育和思政教育專業技能的復合型師資隊伍。首先,高校創業教育的教師大多由經濟管理學院教師、學生輔導員和創業中心教師擔任,學生輔導員僅接受過短期的培訓,缺乏完備的創業知識理論和教學技巧,教學水平和專業素養難以滿足課程需要;經濟管理學院教師大多缺乏豐富的創業經驗,其在教學多基于教材內容,偏重于對創業的理論分析,這種“紙上談兵”式的教學不利于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提高。其次,大多數高校教師創業管理思政課程教學理念不足,因而無法在創業教學中引入思政元素,不能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思想引導,將學生的自我職業規劃同國家社會發展相結合。此外,部分高校還缺乏相應的教學監督制度,教師的教學沒有相關機制的約束,導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視政治教育,并未將德育深入專業教學,因而教學質量得不到有效保障。

2.3 教學內容不合理

首先,當前高校創業教育的教學內容設置不合理,過于注重對學生創業相關知識技能的重視,而對學生思想教育的嚴重不足,導致學生缺乏廣闊的視野和價值觀,其創業的動機還停留在解決就業問題、創造大量財富等原因上,未能夠將自我發展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結合起來。其次,盡管部分高校為了響應政府號召,加強了高校創業管理思政建設,但其僅僅是從形式上將思政教育元素簡單的植入于創業教育,并未真正將德育同創業教育深度融合,導致其思政教育呈現膚淺化、牽強化特征,不利于學生系統性價值觀念的形成。此外,在教學模式上,高校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重視教師的講解教學,而忽視學生的主觀學習力,導致學生在實際創業中僅僅以教師講解的知識為尊,缺乏創新能力;教學形式單一,相關理論知識僅由教師口授,使得學生課堂參與感大大降低,而長期單一的教學形式,導致學生學習單調乏味,不利于其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3 高校創業管理課程思政建設路徑研究

3.1 加強師資力量

為提高創業管理課程思政教學質量,高校應當加強本校教師專業能力,打造一支水平高、能力強的教師隊伍。首先,高校應當加強對教師的專業培訓力度,提高教師專業素質;定期開展教師教學技能評選活動,讓教師在相互評選中查找不足,提高自身教學水平;邀請相關專家學者進入高校,以保證創業管理課程思政落實的廣度和深度,確保課程思政建設有效推進。定期舉辦集中學習研討活動,形成研討—實踐—再研討—再實踐的研究型工作模式,使得教師不斷改進教學技能。其次,整合教師資源,建立一支專兼相結合的創業教師隊伍,實現優勢互補、同向同行、協同育人的效果。同時鼓勵教師親自參與社會實踐,熟悉社會創業流程,提高教師創業的實踐能力。此外,還可以構建合理的教師考核制度,根據教學原則和教學目標,采用量化的評級方法,從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果兩方面入手,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豐富評價主體,組建學生、教師、校領導三個層次的評價小組,使得考核結果更加科學、準確。

3.2 完善教學內容

首先,高校應當組建創業管理課程思政教學教材編寫團隊,編寫符合當前高校教學實際的校本教材;踐行“同向同行、協同育人”的教學理念,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并將其同創業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在教授學生專業知識的同時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職業觀、道德觀,讓學生將自身發展同社會建設更好地結合起來。其次,高校應當堅持創業理論同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在校內完善實踐基地,在校外積極同社會企業合作,共同建立校外實習基地,為學生提供大力時間的機會,滿足全體學生的實踐需求,幫助學生將理論知識成功應用于實際,提高其創新、實踐能力。此外,教師還應當改變原有的教學模式,將課堂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提高課堂參與感;不斷創新教學方式,著力探索出學生樂于接受且學習效果顯著的教學新模式,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從而提高其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能力。

3.3 提高師生認識

思想理念具有先導性,是高校開展教學的理論指導。因而,高校在創業教育課程思政建設中需要以全新的課程理念為指導。首先,應當加強高校教師的德育意識,讓教師充分認識到思想教育對學生發展的重要性,從而將高校創業管理課程思政教學理念貫穿于教學全過程。其次,創建良好的校園德育環境,加強校園文化的隱形教育功能。此外,還應當加強對學生的創業教育,讓學生正確認識創業,形成正確的創業觀,激發學生創業的積極性,同時引導學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自我職業發展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思政水平,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事業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3.4 健全體制機制

首先,組建創業管理課程思政領導小組,并邀請創業教師、思政教師共同擔任組員,構建系統、科學的課程體系,為創業管理課程思政教學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定期召開相關會議,不斷完善教學體系,保持創業管理課程思政體系的先進性。其次,教學質量監督體系是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監管的體系,能夠有效保障教學質量,因而高校應當完善監督機制。成立創業管理課程思政監督小組,邀請學生、教學教師、高校領導協同監督,對高校教學課程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監督;定期對教師的教學進行檢查,確保其授課的質量。此外,教學保障機制是在教學過程中提供物質、精神保障的機制,滿足了師生的教學需求,能夠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因而高校應當不斷完善教學保障機制,加大經費投入力度,完善配套教學設施,滿足師生需求。

4 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應當全面推進創業管理課程思政建設,將德育貫穿于創業教育全過程,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社會主義建設培養出可靠的接班人。

猜你喜歡
思政課程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無機化學》課程教學改革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數字圖像處理課程混合式教學改革與探索
軟件設計與開發實踐課程探索與實踐
為什么要學習HAA課程?
思政課“需求側”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