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性環保碳系導電油墨的制備及其印刷適性研究

2021-01-03 19:39李葉紅
科技信息·學術版 2021年35期
關鍵詞:石墨烯

摘要:傳統油性油墨污染大、易燃易爆,大大限制了其廣泛應用,隨著工業發展和社會進步,人們的環保意識逐漸增強,市場上迫切需要無公害、環保的涂裝技術,促進了水性油墨技術的發展。本文基于水性丙烯酸樹脂粘結劑,以水性石墨烯漿料為主要導電填充料,導電炭黑為第二導電劑,制備了一種新型水性導電油墨,對水性導電油墨導電性進行優化,并調整水性油墨的印刷適性,如油墨的黏度、流動性、干燥性及油墨附著力等,以滿足絲網印刷工藝條件,提高印刷質量。

關鍵詞:石墨烯、水性油墨、導電油墨、絲網印刷

1 水性導電油墨研究現狀

隨著工業的迅速發展,傳統顏料油墨已不能完全滿足應用需求,一些功能性油墨逐漸出現,尤其導電油墨應用領域廣泛,如導電、防靜電、電磁屏蔽、柔性傳感器及智能智造等領域[1,2]。水性導電油墨是將金屬粉末、碳黑、石墨、石墨烯、金屬氧化物等導電填充料,如圖1.1所示,均勻地分散于有機或無機成膜基料中形成的復合體。導電油墨在干燥固化之前,在樹脂基料和溶劑中的導電填料處于獨立狀態,不互相接觸,油墨處于絕緣狀態[3]。在成膜時,隨著溶劑揮發和樹脂收縮,墨層不斷干燥并接觸,形成導電網絡,從而使涂層導電。

2 水性碳系導電油墨的制備

2.1實驗儀器與材料

實驗材料:水性丙烯酸樹脂(30%),佛山市紅樹水性印涂材料有限公司;無水乙醇(95%),煙臺三和化學試劑有限公司;磷酸三丁酯,無錫市東湖化工廠;水性分散劑,潤安科技公司;碳黑,天津億博潤材料有限公司;其余實驗耗材均為市售產品。

實驗儀器及其廠家請見表2.1:

2.2水性碳系導電油墨制備工藝

按配比稱取實驗原材料,在混料瓶中先加入樹脂和溶劑,充分攪拌均勻,然后加入碳黑、石墨烯,充分研磨攪拌至無干燥的固體粉末為止,經三輥研磨機反復研磨,使得油墨的細度小于10微米,即得試樣,具體實驗流程如下圖所示:

2.3性能測試

使用涂布器制備水性導電油墨涂層,在80鼓風式干燥箱中烘干,使用四探針電阻率測試儀測試體積電阻率,使用絲網印刷機測試水性油墨印刷適性,使用TG/DSC評價油墨熱穩定性及其固含量。

3 水性碳系導電油墨印刷適性研究

3.1導電填充料含量對水性導電油墨電阻率的影響

以水性丙烯酸樹脂為粘結料,控制炭黑量不變,探討不同石墨烯含量對導電油墨電阻率的影響,石墨烯含量由0.5%~2.0%變化,隨著石墨烯含量的增加,樣品體積電阻率減小,當石墨烯質量分數大于1%后,體積電阻率下降趨勢減緩。

控制石墨烯的含量,隨著導電碳黑含量增加,水性導電油墨電阻率急劇下降,當質量分數達10%以后,下降趨勢減緩,當質量分數大于20%時,體積電阻率反而增大,如圖所示。這是由于隨著導電碳黑增加,水性導電油墨粘度增加,形成比較完整的導電網絡,電子通過隧道效應導電,涂層體積電阻率降低,當導電碳黑含量達到一定值后,體系粘度較大,導電碳黑分散性變差,不能將粒子充分粘接、接觸,導電網絡形成較差,體積電阻率較大。

3.2樹脂含量對油墨附著力的影響

樹脂作為粘結劑可以充分與填料分散均勻,包覆導電粒子,樹脂作為油墨的基體,包覆導電粒子,固化后,粘結劑可以使導電粒子相互接觸,形成良好的導電材料與粘結料網絡,成膜強度取決于樹脂粘結料連接與分散[6]。分別控制樹脂含量為5%、15%、25%、35%、50%,發現隨著樹脂含量的增加,水性導電油墨粘度逐漸增大,導電性降低,附著力提高,但當樹脂達到35%以上時,其附著力趨于穩定,均達5B,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

3.3水性導電油墨印刷適性調整

印刷適性是油墨最基本性能要求,使油墨可以滿足不同印刷方式,如絲網印刷、噴墨、柔性印刷、凹版印刷等不同印刷方式。本實驗中制備的水性導電油墨可用于絲網印刷,如下表2所示,能夠滿足印刷生產要求,可用于柔性電子電路的印制,有望用于智能穿戴傳感領域,如下圖3.3所示:

4 結論

本文通過實驗研究,制備了基于石墨烯、導電炭黑為導電劑的環保型水性導電油墨,對水性導電油墨導電性進行優化,并調整水性油墨的印刷適性,如油墨的黏度、流動性、干燥性及油墨附著力等,以滿足絲網印刷工藝條件,下一步將繼續研究石墨烯三維導電網絡的搭建對其導電性能的影響。

參考文獻

[1]王燦才.王所杰.水松紙抗菌水性油墨研究[J].包裝工程,2007,(3):7-9,12.

[2]高曉敏.劉際偉.劉永華.分散助劑對丙烯酸基電磁屏蔽導電涂料性能的影響[J].材料科學與工程,2002,(3):410-413.

[3]費華.張莉莎.周賽春.丙烯酸類樹脂為基料的水性油墨的研究[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3):319-321.

[4]楚高利.王琪.導電油墨印刷適性的探討[J].河南紡織高等??茖W校學報,2000,(1):28-31,41.

[5]吳松山.薄膜開關導電油墨及其應用[J].絲網印刷,1996,(2):18-27.

[6]吳松山.薄膜開關導電油墨及其應用(一)[J].絲網印刷,1996,(1):30-36.

作者簡介:李葉紅,女,漢族,廣東中山,1975年12月,本科,工程師,,研究方向(輕工包裝印刷),寫作方向:(水性環保碳系導電油墨的制備及其印刷適性研究)。

猜你喜歡
石墨烯
周期性結構的石墨烯對太赫茲波的吸收特性研究
氧化石墨烯在純棉織物上的抗菌應用
石墨烯負載納米銀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催化性能研究
功率芯片表面絕緣層厚度對石墨烯散熱效果的影響
海爾在石墨烯領域發展前景展望
綜合化學實驗設計:RGO/MnO復合材料的合成及其電化學性能考察
石墨烯納米結構中負微分電阻效應研究
石墨烯量子電容的理論研究
新型石墨烯—殼聚糖/二茂鐵衍生物/細胞色素c修飾電極的制備及其用于亞硝酸鈉的檢測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