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類風濕因子聯合抗環瓜氨酸肽抗體、抗角質蛋白抗體及抗RA33抗體診斷類風濕關節炎的臨床價值研究

2021-01-04 02:03孫夢瑗王艷艷
中國藥學藥品知識倉庫 2021年13期
關鍵詞:類風濕關節炎

孫夢瑗 王艷艷

摘要:目的:探究類風濕因子(rheumatoid factors,RF)聯合抗環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體、抗角質蛋白抗體(anti keratin antibody,AKA)或抗RA33抗體檢測對于類風濕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的診斷價值。方法:隨機抽取西部戰區總醫院2019年5月-2020年10月間收治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研究組)和同時期本院收治的患有其他類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對照組)各100人為研究對象,分析比較各免疫學指標的陽性率,比較RF聯合另外兩種或三種免疫學指標診斷RA的敏感度與特異度。結果:RF診斷RA的敏感性高(85.0%)但特異性較低(31.0%)。RF聯合任意兩種免疫學指標可獲得93.0%-95.0%的診斷特異度,同時敏感度也可達42.0%-50.0%。而RF結合三種免疫學指標診斷RA的特異度可高達99.0%。結論:RF聯合抗CCP抗體、AKA及抗RA33抗體檢測是提高RA診斷準確性較為可行的方案,值得推廣。

關鍵詞:類風濕關節炎;類風濕因子;抗環瓜氨酸肽抗體;抗角質蛋白抗體;抗RA33抗體

【中圖分類號】R593.22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3--02

類風濕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病理改變為炎性滑膜炎,該病癥主要累及手足小關節,多為多關節、對稱性發病?;颊咴缙诳杀憩F為關節晨僵、腫脹、疼痛等,后期可出現關節的僵硬與畸形,導致不同程度的關節功能障礙,并可伴發多種關節外各系統異常改變。RA目前病因未明,遺傳、感染及性激素等因素都被認為可能與RA的發病相關。[1-2]

RA起病較為隱匿,臨床表現多變而復雜,常無典型臨床表現,從而造成常出現RA的誤診與漏診。RA導致患者嚴重功能障礙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診斷與治療的不及時性,因此,在臨床工作中,提高RA診斷的準確性與及時性一直備受關注[3]。以抗原-抗體免疫學反應為基礎的免疫學指標檢測是很多疾病診斷的重要手段,類風濕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是最為常用的RA免疫學檢測指標,但其雖敏感性較高,卻常常表現為較低的特異性。因此,探索RF與其他免疫學指標的聯合檢測在RA診斷中的應用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4-6]。

在本研究中,筆者以西部戰區總醫院2019年5月-2020年10月間收治的100名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為研究組,以同時期本院收治的100名患有其他類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為對照組,分析比較RF聯合抗環瓜氨酸肽(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CCP)抗體、抗角質蛋白抗體(anti keratin antibody,AKA)或抗RA33抗體檢測對于RA的診斷價值。

一、資料與方法

(一)一般資料

本研究以西部戰區總醫院2019年5月-2020年10月間收治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研究組)和同時期本院收治的患有其他類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對照組)為研究對象,隨機抽取兩組患者各100名納入研究。納入標準如下:研究組納入標準:初診患者、滿足《類風濕關節炎診斷及治療指南》診斷標準、病程≤2年;對照組納入標準:非RA自身免疫性系統病患者,病程≤2年;研究組男性36例、女性64例,年齡32.3-68.5歲,平均(46.3+14.2)歲;對照組男性39例,女性61例,年齡34.2-68.9歲,平均(47.1+13.9)歲。對照組中,系統性紅斑狼瘡43例,自身免疫性溶血貧血23例,干燥綜合征13例,強直性脊柱炎8例,系統性硬化病7例,自身免疫性肝病3例,硬皮病3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基線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可比性。

(二)檢測方法

所有患者均予以RF、抗CCP抗體、AKA、抗RA33抗體免疫學檢測。采取5ml靜脈血,3000rpm離心后取得上清用于檢測。RF采用免疫比濁法以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濃度高于14 kU/L檢測結果呈陽性。AKA采用默沙克生物有限公司試劑盒間接免疫熒光法定性分析,角質層出現線狀、塊狀熒光沉積判定為陽性??笴CP抗體與抗RA33抗體采用Elabscience公司酶聯免疫吸附試劑盒檢測,抗CCP抗體>5 IU/mL判定為陽性,抗RA33抗體為定性檢測。

(三)研究方法

檢測完畢后,首先比較研究組和對照組中各種免疫學指標的陽性率,之后將RF分別與另外兩種或三種免疫學指標聯合,比較各種免疫學檢測指標組合診斷RA的敏感性與特異性,從而為臨床RA的免疫學檢驗聯合檢測提供依據。

(四)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進行統計學分析,統計學方法為X2檢驗,P<0.05被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一)各項指標的陽性率比較

如表1所示,研究組中RF、抗CCP抗體、AKA及抗RA33抗體的陽性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提示四項指標均對RA的診斷具有臨床價值。其中,后三者的差異性更為顯著(均為P<0.0001),提示其診斷RA的特異性較RF高。

(二)免疫學檢驗聯合檢測的敏感度與特異度

下表2示RF聯合兩種或三種免疫學檢驗指標診斷RA的敏感度及特異度。由表中數據可見,RF單獨診斷RA的敏感度雖較高,但特異度只有31.0%,而聯合檢測可以顯著提高診斷的特異度。其中RF結合另外兩種免疫學指標診斷RF的特異度可達到93.0%-95.0%,同時也具備較好的敏感度(42.0%-50.0%)。而當RF聯合三種免疫學檢測指標時,雖然診斷的敏感性稍降低(33.0%),但診斷的特異度高達99.0%。數據結果充分體現了免疫學檢驗聯合檢測對于RA診斷的優勢性。

三、討論

RA是最為常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據報道我國RA的發病率約為0.36%。RA的發病機制較為復雜,至今尚未明確,同時其起病常常較為隱匿且癥狀常常欠缺典型表現,這給RA的及時診斷帶來了困難[1-3,7]。同時,RA的及時診斷與治療是對于最大程度減小RA患者功能損害至關重要,因此探索優化的RA診斷方案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免疫學指標的檢測因其較好的敏感性與特異性,在RA的診斷中占有重要地位。RF是類風濕關節炎相關自身抗體之一,通常在RA患者中具有較高的陽性率,但同時其還可出現于多種其他疾病及少數正常人體內,尤其是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及老年人群體。因此,RF診斷RA的特異性常常偏低,容易造成誤診,結合其他免疫學指標就顯得尤為重要??笴CP抗體、AKA及抗RA33抗體是較為常見的三種與RA相關的抗體,且其特異性一般較高,能夠很大程度上彌補RF診斷RA的缺陷??笴CP抗體是RA早期診斷的一個高度特異指標(可達約96%),同時它還是鑒別侵襲性與非侵襲性RA的重要指標,其陽性患者易發展更嚴重的骨關節破壞[7-8]。1979年,有學者發現RA患者血清中有一種能與鼠食管角質層反應的抗體,并且對于RA具有較高的特異性,命名為AKA。AKA可在RA患者發病多年之前即被檢測出陽性,是RA診斷的早期診斷指標,對RA具有重要的補充診斷意義,特異性可達95%~99%。AKA的陽性也被認為與疾病的嚴重性相關,因此AKA陽性常常提示患者預后較差??筊A33抗體的抗原為一種異質性核糖核蛋白(hnRNP)的核心蛋白A2,能夠參與核蛋白剪接體的形成。在RA病程開始的早期,自身抗體的限制性較強,只針對hnRNP產生反應,診斷特異性可達90%以上,因此,AKA也對RA的早期診斷具有重要意義。以上三種指標雖然對于RA診斷的特異性較好,但常常表現出偏低的敏感性,而這一性質恰好與RF形成互補,這些免疫學檢驗指標的聯合檢測很好地平衡了診斷中的敏感度與特異度。本研究的結果也印證了上述診斷方法的優勢,當RF結合另外三種免疫學指標時,診斷的特異度可以高達99.0%,而這種高特異性同時伴隨著33.0%的稍偏低的敏感性??紤]到提高診斷敏感性,可以將RF與其中兩種免疫學指標聯合診斷,這在保證診斷的高特異性的同時,也具備了較好的診斷敏感性。而RF聯合任意兩種免疫學指標所表現出相關數據結果差異較小,都不失為較好的聯合診斷方案。

四、結論

綜上所述,RF聯合抗CCP抗體、AKA及抗RA33抗體檢測是提高RA診斷準確性較為可行的方案,RF聯合三種免疫學指標可獲得很高的診斷特異性,RF聯合任意兩種免疫學指標時,可在獲得較高的診斷特異性的同時具備較好的診斷敏感性。本文研究結果為RA臨床診治提供了科學指導依據,免疫學檢驗聯合檢測診斷類風濕關節炎值得在臨床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韓宇飛,高明利,劉東武.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病機制研究進展綜述[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21,12(01):162-165.

[2]李子璇,歐珠羅布,陳國維.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病機制研究[J].西藏醫藥,2021,42(02):148-151.

[3]蔣禮.類風濕性關節炎臨床關注熱點研究[J].中國社區醫師,2020,36(26):11-12.

[4]向子葉.免疫學檢驗聯合檢測對診斷類風濕關節炎的臨床價值[J].中外醫療,2020,39(31):193-195.

[5]李海棠,韓日成,卓少賢,盧粵,張家明.免疫學檢驗聯合檢測在類風濕關節炎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臨床醫藥實踐,2021,30(02):113-115.

[6] Wu CY, Yang HY, Luo SF, Lai JH. From rheumatoid factor to anti-citrullinated protein antibodies and anti-carbamylated protein antibodies for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prediction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Int J Mol Sci. 2021 Jan 12;22(2):686.

[7] Pisetsky DS. Advances in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costs and challenges. N C Med J. 2017 Sep-Oct;78(5):337-340.

[8]王利民,鞏瑞,吳俊琪.4種自身抗體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診斷價值比較[J].浙江醫學,2021,43(07):740-743.

基金項目:全軍醫學科技青年培育計劃孵化項目(項目編號:16QNP051)

作者簡介:孫夢瑗(1988年一)女,漢族,四川成都人,本科,技師,研究方向:免疫學檢驗

猜你喜歡
類風濕關節炎
藏藥內服外浴配合甲氨蝶呤治療類風濕關節炎80例臨床觀察
藏藥五味甘露湯聯合小葉毛球蕕藥浴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療效觀察
類風濕關節炎蒙醫藥治療現狀與展望
類風濕關節炎的診斷及其藥物治療研究進展
中西醫結合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臨床療效觀察
益賽普治療類風濕關節炎25例療效觀察
益賽普聯合甲氨蝶呤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臨床效果觀察
探究類風濕關節炎相關實驗室指標的診斷性能評價
英夫利西單抗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的療效初步評定及護理
糖尿病合并類風濕關節炎臨床特點探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