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程C反應蛋白與血常規聯合檢測在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應用效果研究

2021-01-04 02:03陸瑤
中國藥學藥品知識倉庫 2021年13期
關鍵詞:血常規診斷價值

陸瑤

摘要:目的 分析對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兒應用全程C反應蛋白與血常規聯合檢測的價值。方法 選取100例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間我院收治的疑似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兒,分別應用C反應蛋白檢測、血常規檢測、C反應蛋白與血常規聯合檢測,利用胸部X線檢查判斷檢測結果。比較三種檢測方式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結果 經胸部X線檢查,100例疑似患兒中,有20例無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80例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全程C反應蛋白與血常規聯合檢測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較C反應蛋白檢測、血常規檢測高(P<0.05)。結論 對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應用全程C反應蛋白與血常規聯合檢測具有較高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

關鍵詞: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全程C反應蛋白;血常規;診斷價值

【中圖分類號】R97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3--01

前言

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由于鼻、咽受肺炎支原體、病毒、細菌等病原體感染導致,是好發于兒童的疾病。該病起病急、發展較快,為保證患兒生命安全,需給予有效的干預措施。目前臨床治療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根據病原體類型選擇相應的干預方案。血常規檢測能夠判斷病原體類型,但無法體現感染的程度。全程C反應蛋白作為急性時相蛋白,可隨急性感染的發生而上升,且能夠體現感染的程度。血常規與全程C反應蛋白聯合檢測可應用于評價病原體感染程度和病原體種類[1]。為進一步探討聯合檢測方案應用于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價值,本文選取我院疑似案例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100例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間我院收治的疑似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兒,其中男女分別有58、42例;年齡3個月至13歲,平均(5.27±2.23)歲;病程2~24h,平均(9.88±4.52)h。納入標準:病程<24h;年齡≤14歲;患兒及家屬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惡性腫瘤;肺結核。

1.2方法

所有患兒應用血常規檢測和全程C反應蛋白檢測:取2ml的空腹靜脈血,置入抗凝管中離心,離心時間為5min。轉速為3000r/min,采用熒光免疫定量分析儀測定超敏C-反應蛋白、C-反應蛋白;取患兒指端全血置入EDTA-K2抗凝管內,采用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檢測白細胞。

1.3觀察指標

統計患兒C-反應蛋白、超敏C-反應蛋白、白細胞水平。

依據胸部X線檢查判斷血常規檢測、全程C反應蛋白檢測、血常規與全程C反應蛋白檢測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靈敏度=真陽性/(假陰性+真陽性)×100%;特異度=真陰性/(假陽性+真陰性)×100%;準確度=(真陰性+真陽性)/總檢測例數×100%。

白細胞正常范圍為5×109/L~12×109/L;C-反應蛋白正常范圍<10mg/L;超敏C-反應蛋白正常范圍為0.5~10mg/L。

胸部X線檢查影像表現為肺部有片絮狀、點片狀病灶。

1.4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使用的統計學處理工具為SPSS23.0軟件,使用檢驗計數資料(%),若檢驗結果為P<0.05,則表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經胸部X線檢查,在100例疑似患者中,有20例無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80例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在全程C反應蛋白檢測中,有54例真陽性,26例假陰性,13例真陰性,7例假陽性。

在血常規檢測中,有48例真陽性,32例假陰性,14例真陰性,6例假陽性。

在全程C反應蛋白與血常規聯合檢測中,有75例真陽性,5例假陰性,19例真陰性,1例假陽性。

全程C反應蛋白與血常規聯合檢測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較C反應蛋白檢測、血常規檢測高(P<0.05),見表1:

3.討論

血常規檢查中白細胞檢測是臨床常用于篩查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方法,但白細胞常因極度恐懼、劇烈疼痛、劇烈運動等因素上升,難以準確辨別、判斷疾病。全程C反應蛋白檢測包括檢測超敏C反應蛋白、C反應蛋白,其中C反應蛋白屬于炎性標志物,可體現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兒炎癥程度;超敏C反應蛋白屬于全身性炎性標志物,通過超敏感檢測技術檢測得出,能夠準確提示機體炎癥程度[2]。本研究中,全程C反應蛋白與血常規聯合檢測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較C反應蛋白檢測、血常規檢測高(P<0.05),該結果表明,對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應用全程C反應蛋白與血常規聯合檢測具有較高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C反應蛋白與超敏C反應蛋白均可體現炎癥反應,能夠提示機體受到感染的程度,而超敏C反應蛋白較敏感,其水平在機體受病原體感染時上升速度較快[3]。白細胞水平高于正常范圍可提示機體存在病原體、支原體感染,與全程C反應蛋白聯合檢測能夠為臨床提供較全面的診斷依據,提高準確度。

綜上所述,對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應用全程C反應蛋白與血常規聯合檢測具有較高的靈敏度、特異度、準確度。

參考文獻:

[1]張猛.CRP與血常規聯合檢測在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醫藥指南,2021,19(10):109-110.

[2]趙園園.C反應蛋白與血常規檢測在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價值[J].當代醫學,2020,26(04):140-142.

[3]張堅銳.PCT、CRP聯合血常規在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診斷價值研究[J].中國醫藥科學,2021,11(05):158-161.

猜你喜歡
血常規診斷價值
血常規檢測結果對鑒別診斷缺鐵性貧血、地中海貧血價值觀察
血常規檢驗中常見誤差原因及解決策略
血常規檢驗科普小常識
血常規檢驗前的準備工作
如何在血常規檢查中發現危急重癥的征兆
血常規檢驗的六大誤區
磁共振擴散張量成像在輕型顱腦損傷患者中的診斷價值
腹部超聲對肝膽疾病的臨床診斷價值
腦CT對腦器質性精神病的診斷價值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