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針灸結合神經肌肉電刺激治療腦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礙的效果觀察

2021-01-04 23:27高雪佳
中國藥學藥品知識倉庫 2021年13期
關鍵詞:腦卒中針灸

高雪佳

摘要:目的:觀察針灸結合神經肌肉電刺激治療腦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礙的效果。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54例腦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為本次研究對象,按照是否開展針灸結合神經肌肉電刺激治療將患者分為對照組(27例:未開展針灸結合神經肌肉電刺激治療而行常規康復鍛煉)與實驗組(27例:針灸結合神經肌肉電刺激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結果:隨訪3個療程,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96.29%)明顯優于對照組總有效率(74.08%),數據差異明顯(P<0.05)。結論:腦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針灸結合神經肌肉電刺激治療效果顯著優于常規康復鍛煉。

關鍵詞:針灸;神經肌肉電刺激治療;腦卒中;吞咽功能障礙

【中圖分類號】S853.61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3--01

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約有百分之四十的腦卒中患者經臨床搶救脫離生命危險后伴吞咽功能障礙,腦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礙可影響患者正常進食,常規康復鍛煉起效緩慢,近些年,部分醫學研究者提出針灸結合神經肌肉電刺激治療以提升腦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預后效果[1]。本次研究為論證上述觀點,比較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54例分別行常規康復鍛煉以及針灸結合神經肌肉電刺激治療腦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預后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實驗組27例針灸結合神經肌肉電刺激治療的腦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中男(n=14)、女(n=13),年齡區間為:67歲~84歲、平均(72.42±1.52)歲。對照組27例未開展針灸結合神經肌肉電刺激治療而行常規康復鍛煉的腦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礙患者中男(n=15)、女(n=12),年齡區間為:65歲~82歲、平均(72.42±1.55)歲。兩組患者男女比例、平均年齡等基礎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1.2病例選擇標準

納入標準:(1)本次研究對象均既經顱腦CT以及MRI檢查確診腦卒中,入院系統治療后出現飲水嗆咳、吞咽困難等癥狀,洼田飲水試驗為5級。(2)本次研究對象均獲知本次研究目的后表示自愿參與本次研究。排除標準:(1)排除神志、意識異?;颊?。(2)排除聽覺理解功能異?;颊?。(3)排除合并口腔、咽喉器質性疾病致吞咽功能障礙患者。

1.3方法

1.3.1對照組行常規康復鍛煉,護理人員用棉簽蘸取冰水刺激患者舌體,以促使患者舌體應應激性前伸、收回、抵左右頰部,每個動作間隔3s,每日鍛煉3次,每次持續10min。此外,護理人員囑患者自行鼓腮,噘嘴行吸吮動作,每日鍛煉3次,每個動作持續反復做10次為一組,每次鍛煉做4-5組,,持續2周為一個療程。

1.3.2實驗組開展針灸聯合神經肌肉電刺激治療,針灸治療選取患者人迎、地倉以及舌三針,其中人迎穴位于結喉旁開1.5寸,頸總動脈搏動處,避開頸動脈后直刺0.3寸,地倉穴位于口角挖側0.4寸,平刺0.5寸,舌三針分別位于廉泉穴上1寸、廉泉穴左旁開0.8寸以及廉泉穴右旁開0.8寸,深刺1寸,每日針灸治療1次,每次置針20min,持續2周為一個療程。神經肌肉電刺激治療中應用吞咽神經肌肉電刺激儀,將配套電極按照說明書分別置于甲狀軟骨上切跡上方水平以及舌骨與甲狀上切跡,打開低頻刺激,刺激時間為1s,休息時間為3s,每日1次,每次持續刺激20min/次,持續2周為一個療程。

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3個療程。

1.4觀察指標

參考洼田飲水試驗結果評定患者治療效果,洼田飲水試驗共將吞咽功能分為5級,患者取端坐位時若能1次性將30mL溫水順利飲下為1級,若分2級以上能不嗆咳的情況下咽下為2級,若能1次咽下但是有嗆咳為3級,若分2次以上咽下且嗆咳為4級,若頻繁嗆咳,無法咽下為5級。若患者治療3個療程后洼田飲水試驗為1級為治愈,洼田飲水試驗為2級為有效,洼田飲水試驗≥3級為無效,總有效率等于治愈例數與顯效例數的和占總受檢例數百分率。

1.5統計學處理

SPSS21.0版本軟件處理結果中相關數據,“()”用“t”驗證,“(%)”用“X2”驗證,P<0.05表示數據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實驗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具體情況見表1。

3討論

腦卒中的發生可致使中樞神經損傷,若患者雙側皮質受損,可影響舌下神經、迷走神經,從而誘發吞咽功能障礙,腦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礙發生后常規康復鍛煉是通過刺激舌體,引導舌體活動以刺激舌下神經、迷走神經,基于中樞神經細胞的重建功能,使舌咽中樞受損一側功能由另一側代償,以改善患者吞咽功能,但是常規康復鍛煉起效緩慢[2]。中醫將腦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礙歸屬于“喉痹”范疇,認為本病的發生為經絡阻塞、氣血不通,針刺人迎穴、地倉穴以息風通絡,針刺舌三針穴以以通腦醒神、通利咽喉,此外,現代醫學研究顯示人迎穴處于迷走神經支配區域,舌三針處于舌下神經支配區域,因此刺激上述穴位可激活迷走神經以及舌下神經,進而促進吞咽反射弧的重建[3]。吞咽神經肌肉電刺激通過對咽喉部位肌群給予持續低頻電刺激以防止咽喉肌肉群發生廢用性萎縮,同時可改善吞咽肌群以及構音器官局部血液循環,從而促進患者吞咽反射皮質控制功能的提升[4]。

本次研究顯示實驗組患者治療3個療程后總有效率高,綜上所述,腦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礙 針灸聯合神經肌肉電刺激治療有較高的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周時偉,宋洋洋,閆素潔. 針灸聯合吞咽功能訓練、神經肌肉電刺激在腦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礙中的應用價值[J]. 山西衛生健康職業學院學報,2020,30(2):99-100.

[2] 俞雷. 針灸聯合神經肌肉電刺激治療腦卒中后吞咽困難的臨床療效觀察[J]. 健康必讀,2020,25(36):174.

[3] 趙鈺. 針灸及神經肌肉電刺激治療腦卒中后吞咽障礙[J]. 光明中醫,2017,32(12):1765-1767.

[4] 蔡琛,王衛麗,楊寧,等. 針灸配合電刺激治療腦卒中后咽期吞咽障礙療效觀察[J]. 內蒙古醫學雜志,2017,49(5):579-580.

猜你喜歡
腦卒中針灸
頸椎病采用針灸治療的效果分析
針灸在腦梗死康復治療中的應用
寧神湯結合針灸治療更年期失眠的效果探究
針灸
早期護理介入在腦卒中患者構音障礙訓練中的作用
早期康復護理在腦卒中偏癱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
腦卒中合并腦栓塞癥的預防及護理觀察
良肢位擺放結合中藥熏敷降低腦卒中患者肌張力的療效觀察
針灸圍刺治療帶狀皰疹56例
《中國針灸》雜志2000年總目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