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客戶財務困境對供應商資本結構的影響
——以紡織企業為例*

2021-01-06 01:54
化纖與紡織技術 2021年5期
關鍵詞:議價杠桿供應商

牛 昆

山西工商學院,山西 太原 030036

1 改善客戶財務困境的現實意義

由于勞動力成本的急劇增長,國家各項環保法規的頒布和實施,中國紡織工業雖然處于高速發展階段,但是正在慢慢失去所依賴的資源優勢,轉型升級和另謀出路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迫在眉睫?,F實中,絕大多數紡織企業在許多方面不斷創新發展,取得了一定效果。比如在產品、工藝和商業模式的綠色創新方面,但是企業自身的資源和能力效果總是有極限的,不能只是單單依靠這方面。這是因為紡織產業鏈上游是生產產品的關鍵,下游企業需要依賴供應商的配合才能購買到高質量的產品。事實上,我國紡織產業鏈中,上游企業占的比重比較大,數量龐大,而且中小型民營企業比較突出,因此加大了監管難度。尤其是當下游企業鼠目寸光,只顧追求短期的經濟效益時,如果上游供應商存在的問題不能有效解決而減輕負面效應時,紡織產業鏈上游的連鎖問題會更加突出,對整個產業的轉型升級都有嚴重影響。由此可見,如能完善中國紡織企業的資本結構,對我國紡織工業面向可持續發展的轉型升級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供應商和大客戶之間議價能力的不平衡會影響紡織企業供應商的公司政策,甚至助長濫用購買行為。向紡織企業供應商供貨是大客戶如何增加供應商財務不確定性和影響供應商的主要方式,如要求追溯付款、額外折扣、售后回扣、延遲付款或退回未售出的產品[1]。在2007—2009 年金融危機期間和之后,在紡織企業中,大客戶對其供應商的影響力變得更加重要,美國許多大公司都經歷了財務困境,開始采取更激進的現金管理措施。通過增加給供應商的支付時間對小而無力的供應商施加更大的壓力,是最重要的一種方式。作為這種實踐的一部分,有人提出了實用的解決方案?!度A爾街日報》指出:公司如果繼續持有現金,就會導致供應商出現赤字,供應商不得不尋求融資、提高價格或擠壓供應鏈上的其他公司。那些議價能力較弱、獲得信貸渠道能力較差的小公司,最終可能會面臨成本上升,從而擠占原本可以用于招聘或投資的資金。

文章研究了供應商平衡這種議價能力的機制之一。筆者研究了在紡織企業中,供應商如何通過戰略性地改變資本結構來提高他們的議價能力。對一個大客戶的風險變化作出反應,以預期客戶的困境。為此,筆者提供了新的見解,作為文獻的一部分,強調了供應商—客戶關系在決定供應商資本結構的重要性。研究資本結構政策決定因素的傳統方法是識別可以解釋觀察到的公司債務水平的公司和市場特征。這些因素與企業的競爭地位和在與非金融企業的關系中所采用的戰略的利益相關者有關,如員工、競爭對手、客戶和供應商。

2 客戶財務困境對供應商資本結構的影響

在紡織企業中,筆者假設供應商對客戶困境作出反應,通過增加其債務水平,以加強其談判地位。議價理論指出,當交易對手的議價能力增加時,為了減少談判中可用的剩余量,企業增加了其債務。企業在面對工會等強大的非金融利益相關者談判時,要提升債務水平。在如今的環境中,供應商主要關心的是,如果相信客戶有大量的恢復機會,會保持其戰略談判地位盡可能占優。供應商的議價能力尤其重要,因為陷入困境的客戶可能會向供應商施壓,要求其提供更好的貿易條件,如降低價格或延長信貸[2]。此外,筆者假設這一戰略談判行動是暫時的,當陷入困境的客戶重組后,供應商回到了先前的現狀。筆者分析了供應商在客戶財務困境期間的資本結構變化。研究證據表明,陷入財務困境的客戶的供應商使用增加債務作為一個戰略工具,以保持或提高他們的討價還價地位。筆者還發現了客戶重組后他們的債務水平下降的證據,這表明戰略談判的舉動是暫時的。

對于所觀察到的供應商杠桿率增加的另一種可能的解釋是,供應商充當其重要客戶陷入困境時的流動性提供者。根據這一解釋,供應商借款是為了向無法靠自己獲得融資的陷入困境的客戶提供額外的貿易信貸。如果這種貿易信貸是基礎機制,由于供應商流動負債的增加,供應商的總債務也會暫時性增加。筆者通過檢驗短期和長期債務比率的行為來區分貿易信用和議價能力假設。根據議價能力的解釋,供應商有興趣在重新談判期間辯稱,自己沒有提供更好價格的靈活性,信貸擴展能力有限,因為其必須履行自己的債務義務。因此,這些供應商不僅增加了其短期債務,還增加了其長期債務義務,以在與陷入困境的客戶就其杠桿導致的約束進行談判時獲得更多的信譽。相比之下,與此推理一致,筆者首先證明了供應商的短期負債率與其應收賬款比率正相關,而長期負債率與其提供給客戶的貿易信貸無關。因此,雖然貿易信貸的增加可以潛在地解釋短期負債率的增加,但它不能解釋長期負債率的變化。

結果表明,在客戶陷入財務困境時,供應商的短期和長期債務比率顯著增加的。雖然長期負債率的增加支持了議價能力假設,但短期負債率的增加是由貿易信用機制還是議價能力的考慮驅動,兩者都不清楚,以下筆者用兩種方式探討這個問題。

首先,筆者研究了當一個重要的客戶陷入財務困境時,供應商的應收賬款比率是否有不尋常的增加。在先前的貿易信用實證研究中確定了控制變量,筆者發現當客戶處于財務困境時,供應商的貿易信用沒有異常增長。這一結果提出了關于基于貿易信用的解釋,在客戶破產之前觀察到了杠桿增加。

其次,筆者使用兩階段模型進行了更詳細的檢查,以明確控制應收賬款比率異常變化對各種杠桿措施的影響。在第一階段,筆者估計了應收賬款比率的異常水平后,控制了除杠桿以外的決定因素,已在之前的文獻中確定的貿易信貸;在第二階段,筆者將異常應收賬款的測量作為一個額外的控制變量,在筆者的分析財務杠桿期間的客戶財務困境。分析顯示,即使在控制供應商貿易信貸變化的影響后,一個重要客戶在財務困難期間的短期和長期財務杠桿顯著增加。當將異常應收賬款比率作為解釋變量時,客戶財務困境期間短期負債率的增長并沒有減少;然而,與短期杠桿相比,長期杠桿增加的統計顯著性要強得多。

此外,筆者認為,供應商在決定適當的資本結構反應時,會評估與陷入困境的客戶繼續業務關系的事前可能性。如果客戶可能被清算,供應商就不會費心去增加財務杠桿。與此推理一致的是,在申請破產保護后被清算的客戶的案例中,筆者沒有發現供應商債務水平發生變化的證據。

3 結束語

在紡織企業中,一個陷入財務困境的大客戶可能會對其多元化不足的供應商施加壓力。例如,提供更大的折扣或接受延期付款,尤其是當客戶認為供應商有資源閑置時。預見到這種行為,供應商可能會采取措施,以增強其議價能力。文章研究了大客戶的經濟或財務困境如何影響供應商的資本結構戰略選擇。

看看那些重組后從破產中恢復過來的客戶公司,筆者發現他們的供應商在申請日期前幾年增加了杠桿率。這一變化具有顯著的經濟意義,與Bronars 和Deere(1991)提出的議價理論一致,即債務的增加減少了可用于與非金融利益相關者談判的盈余,從而增加了企業的議價能力。在研究中,供應商增加其債務時,其對手的議價能力增加[3]。供應商主要關心的是,如果它認為其客戶有很大的恢復機會,會盡可能保持其戰略談判地位。供應商的議價能力尤其重要,這是因為陷入困境的客戶可能會向供應商施壓,要求他們提供更好的貿易條件,比如降低價格或延長信貸。筆者還發現,在客戶申請破產保護之前的幾年里,當客戶被清算或供應商不再將陷入困境的公司報告為重要客戶時,供應商沒有增加杠桿。如果供應商認為客戶將清算或在相對銷售額方面變得無足輕重,那么供應商就沒有必要加強其議價能力。此外,筆者還表明,與不那么集中的行業相比,在高集中的行業中使用債務來提高議價能力的供應商較少。

猜你喜歡
議價杠桿供應商
中國鑄造供應商產品目錄
中國鑄造供應商產品目錄
問評作杠桿 督改常態化
陜西 牽頭打造藥械帶量采購省際聯盟
淺議營改增對工程造價與議價的影響及應對
海德威,最佳壓載水處理解決方案供應商
判斷杠桿哪端下沉的方法和技巧
完美的咬合——變形杠桿之齒輪
Does a Junk Food Diet Make You Lazy?
推薦供應商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