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膝關節退化有先兆做好預防是上策

2021-01-07 08:58鴻鈞
青春期健康 2020年24期
關鍵詞:髕骨小腿膝蓋

文/鴻鈞

日常生活中,人們能享受運動的樂趣、周游世界,都是因為有兩條可靠的腿,一旦腿腳出現疼痛,就很難再自由活動了。其中,膝關節是腿部的樞紐,支撐著人體大半個身子(除了小腿和腳)的重量,是人體重要的承重關節。

在白天,除了睡覺、靜坐等,膝關節大多處于高壓的工作狀態,承受的重力可不小。比如,一個60 公斤重的人,當站著時,膝蓋的負重是60 公斤左右;當走路時,膝蓋的負重約是體重的2 倍,也就是120 公斤左右;而當爬山或爬樓梯時,膝蓋的負重增加到體重的3 ~4 倍,也就是180 ~240 公斤,相當于各扛了一架鋼琴。原來,人們每天輕松自如地行走、上樓梯,膝關節卻一直默默承受如此大的壓力。

膝關節早期退化時,通常不紅也不腫,平時走路也不痛不癢。不過,人們仍然可以留心膝關節發出的兩種求救信號,早些發現膝關節早期退化。

信號一:不明原因的上樓痛或下樓痛。為何膝關節在早期退化時,走路時不痛,只有上下樓梯時才能感覺到隱隱作痛?這是由膝關節的解剖結構決定的。膝關節由3 塊骨頭組成,連著上面大腿的是股骨,連著下面小腿的是脛骨,中間則是髕骨。走平路時,身體的負重主要從股骨下傳到脛骨,中間的髕骨彎曲度小,負重比較輕,所以并無痛感。而上下樓梯時,膝關節要克服身體重力和運動沖擊力,再加上關節活動角度大,反復地彎曲、伸直,髕骨負重明顯增加,并且磨損也加重。本來我們的關節面有光滑的軟骨保護著,還有一些起潤滑作用的關節液,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軟骨逐漸變得毛糙且關節液減少,這時如果關節負重大,摩擦頻繁,刺激到軟骨下的神經末梢,自然就會感覺到疼痛了。

信號二:平時不按不痛,一按就痛。這種表現同樣說明軟骨表層已經發生退化,受到按壓后緩沖作用減小,對髕骨的保護作用下降,也是膝關節的求救信號。

除了上面講到的兩個信號,大家還可以通過單腿下蹲,來判斷膝關節的好壞。具體方法是:在沒有任何負重也不借助外力的情況下,一只腿站立,膝蓋稍微彎曲,另一只腿彎曲,腳尖翹起略離開地面,保持這一姿勢,然后整個身體盡量往下蹲,過程中緩慢進行,盡可能保持身體平衡。幾秒鐘后,再站立,回到初始姿勢。部分人因為身體平衡性不佳,導致整個動作無法連貫完成,這是正常的。也有些人因為平日針對肌肉力量的鍛煉不夠,下蹲中加壓過度,短時不耐受,出現酸脹現象,也很常見。關鍵是注意在下蹲的過程中,膝關節有無感到痛,只有痛才意味著不正常,需要盡早到醫院就診。預防膝關節的退化,下面的方法值得借鑒:

1.常變換體位和姿勢。注意變換體位和姿勢,避免長時間久坐或久站。若是從事坐姿或下蹲的工作時,隔一段時間應站起來走動走動,多按摩膝關節,使膝關節不至于長時間固定在同一位置。這樣不僅有助于膝關節的血液循環,還可以減少關節內外組織的粘連。

2.加強下肢活動鍛煉。取仰臥位,在膝部后面置一高約10cm 的小枕頭,讓小腿交替上抬至膝關節完全伸直,然后再放下,每組做20 ~30次。這樣可以讓膝關節得到充分的伸展、旋轉,防止關節僵硬、強直。

3.重視準備活動。在進行體育鍛煉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一般來說,膝關節功能不太好的人應避免關節負重鍛煉,如長跑、登山等。

4.重視防寒防濕。由于膝關節是“皮包骨頭”,缺少肌肉及脂肪的保護,得不到充足的熱量供應,因而溫度比身體其他部位低,做好防寒保暖很重要,特別是有慢性滑膜炎的患者。

另外,還有一種運動不管現在有沒有出現膝蓋不舒服的情況,都可以做,因為它不需要外出、不需要器械、不損傷膝蓋,還能鍛煉到膝蓋。步驟是:找一把有靠背的椅子,臀部往后坐,靠著椅背,雙手放在椅子背后,背部墊靠墊;在大腿下墊一條浴巾,也可以將幾條毛巾捆綁在一起,只要夠厚、捆得扎實就可以,目的是將膝蓋墊高;保持坐姿端正,腰背挺直,兩腳垂放,一前一后地自然晃動,不需太大幅度擺動即可。而膝蓋有舊傷或腳痛的人,可以用健康的腳帶動痛的那只腳,健康的腳托著痛的腳同時前后來回自然晃動,這么做相當于復健,可以讓膝蓋漸漸恢復健康。

猜你喜歡
髕骨小腿膝蓋
尋找最“長壽”的膝蓋
帶線錨釘縫合固定治療髕骨軟骨骨折的療效
上了年紀總是膝蓋痛 怎么辦
走路膝關節總是發軟當心髕骨脫位
膝蓋夾硬幣
二分髕骨患者合并髕骨骨折診斷治療1例
按壓穴位自己治病
小腿抽筋不簡單
我的朋友
一條毛巾護膝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