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學實驗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2021-01-07 17:52安徽省阜陽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樊曉云
天津教育 2021年11期
關鍵詞:生長素生物學教學法

■安徽省阜陽市教育科學研究所 樊曉云

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研究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實驗教學法是生物科學學習的重要手段,也是高中生物學教育必不可少的教學方法。為了提升實驗教學法的應用效率,教師需要認真分析當前的實驗教學策略,結合高中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針對性研究,探尋適合高中生物學課堂使用的實驗教學方法。同時,經過生物學文獻的研究和教學實踐的分析,總結出有效的生物學實驗教學技巧:在生物課堂的教育實踐中,教師可以憑借微課實驗的展示、演示實驗的開展、小組實驗的組織和自主實驗的踐行等形式實施教學,引領學生在生物學實驗的探究中實現知識的全面掌握及能力的提升。

一、生物學實驗教學法的應用價值

生物學實驗教學法的應用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生物學實驗教學法將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在實驗觀察和操作中投入到生物科學的探究過程中。實驗教學法將從講授式教學中脫穎而出,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生物學學習。其次,生物學實驗教學法將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方法往往無法使學生對于抽象化程度較高的生物學知識產生學習主動性,但是實驗教學法的存在就能夠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因此,教師使用實驗教學法將有助于提升生物課堂的教學效率。再次,生物學實驗教學法將幫助學生提升生物學知識的學習效果。僅僅憑借抽象化的知識學習可能無法達成良好的學習效果,如果在學習中引導學生動手實踐、積極探究,則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生物學知識學習和掌握效率,達成良好的知識學習效果。最后,生物學實驗教學法將完善學生的綜合素養。對于學生而言,借助生物學知識的研究、生物學實驗的探究、生物學實驗分析等學習步驟進行知識研究,將助力其實現學習能力的提升和學科素養的逐步健全。

二、生物學實驗教學法的有效應用

下面結合生物學實驗教學法的有效應用措施進行詳細分析。

(一)微課實驗的觀察

在生物學實驗的應用中,教師可以以微課的形式展示實驗——這些實驗可以是在課堂上不便于操作的實驗,也可以是操作過程持續時間較長的實驗內容。使用微課展示實驗將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興趣。

例如,在學習《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的時候,教師可以借助微課實驗的形式實施教學引導。在課堂上,學生將在導入環節看到生物學微課實驗:觀察多種多樣的細胞,且能夠借助微課中高倍顯微鏡下的鏡頭內容對細胞之間的異同點產生初步認知和了解。在微課中,學生緊緊跟隨其中的內容進行觀察,看到了多個細胞在結構上的異同點,也在微課解說的聆聽中了解了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區別與聯系。經過微課實驗觀察的實施,學生建立了強烈的細胞知識探尋積極性,且主動借助課本與微課互相關聯、嘗試從課本上找到微課中解說的相關知識。

(二)演示實驗的實施

在生物學實驗的應用中,教師可以借助生物學演示實驗對學生進行教學引導。教師可以將生物學實驗器材拿到課堂上,使學生認真觀察教師的操作步驟、了解實驗活動的實施進程。

例如,在學習《細胞膜——系統的邊界》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將在課堂上熟練借助哺乳動物的紅細胞制備細胞膜,嘗試在演示中幫助學生了解臨時裝片的制作步驟,且將臨時裝片放置在顯微鏡上,請學生依次觀看制作好的、使用顯微鏡展示的臨時裝片,觀察哺乳動物紅細胞的細胞形態變化。最終,經過課堂上的積極學習和參與,學生不僅從實驗觀察中了解了細胞膜的形態,還在課堂上的知識探究中構建了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細胞膜具有流動性”等重要概念。

(三)小組實驗的開展

當學生對于生物學實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之后,教師就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實驗的開展引領學生參與。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實施小組安排,保證每一個小組當中都擁有至少一位“生物學探究小能手”。

例如,在學習《植物的激素調節》這部分知識時,學生需要借助植物向性運動實驗的安排引領學生參與合作,鼓勵學生借助明確的分工完成生物學實驗的共同實踐。每一個小組中共有六位學生,其中有兩名學生負責從家中各自帶來一盆綠葉植物,另外兩名學生負責將教師發放的玉米種子放置在培養皿中進行萌發,最后兩位學生負責針對不同實驗過程進行現象記錄。經過一周時間的合作參與,小組中的每一位學生都積極承擔其自己的生物學實驗責任,能夠借助植物的觀察,了解植物生長的特性,還能夠借助實驗觀察了解植物根部的生長特點。最終,學生憑借小組中的合作參與對植物向光性進行了分析、了解了植物根部的向重力性——學生在合作實驗中借助階段性的觀察、現象記錄和討論,完成了向光性的發現,并積極探究向光性產生的原因,實現了對激素調節相關知識的認知和理解。

(四)自主實驗的探究

教師還可以借助自主實驗的實施,請學生自己在生物學實驗過程中進行操作。在自主操作中,學生將針對生物學實驗步驟進行認真分析,借助實驗器材,合理安排實驗步驟,小心操作,完成實驗。

例如,在學習《生長素的生理作用》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可以借助“探索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實驗請學生自主探究。學生可以選擇在生物學實驗室、教室或家中進行,可自己結合手邊的材料用具進行實驗操作,選擇并配備不同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對于插條生根的作用進行研究,記錄數據并對比分析。最終,學生根據實驗數據及分析完成了生長素促進生根最適濃度的探究,且在實驗過程中構建了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具有“兩重性”概念,即生長素的濃度并不是越高越好,如果超過植物生長所需濃度,則會造成抑制作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生物科學的教育實踐中,教師要積極踐行使用實驗教學法,借助不同的實驗手段引領學生體驗豐富、有趣的生物學研究過程。經過實驗教學法的多元化參與,學生將高效完成生物學知識的認知、實現生物科學探究能力的強化。最終,教師將憑借實驗教學法提升生物學的教學效率、學生將在實驗教學法的應用中實現學科素養的發展。

猜你喜歡
生長素生物學教學法
谷稗的生物學特性和栽培技術
基于科學思維培養的“生長素的調節作用”復習課教學設計
批注式閱讀教學法探究
探究生長素對植物生長的兩重性作用
實施“六步教學法”構建高中政治高效課堂
初中生物學糾錯本的建立與使用
生長素的生理作用研究
初中生物學糾錯本的建立與使用
淺談生長素對植物的作用
PEDF抗腫瘤的生物學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