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配富辨治內傷發熱驗案二則

2021-01-09 15:38唐曉慧
實用中醫藥雜志 2021年1期
關鍵詞:方用李老溫病

唐曉慧,程 俊

(重慶市中醫院腫瘤科,重慶 400021)

李配富主任醫師治療內傷發熱,辨病、辨證、辨體質相結合,常取得較好療效,介紹如下。

1 病案舉例

案1:李某,男,56歲,于2016年7月11日初診。4個月前出現間斷發熱,呈低熱,最高體溫38.3℃,無汗,口服退燒藥后汗出熱退,之后間斷體溫升高,無惡寒,伴有咽痛,口渴喜熱飲,身軟無力,曾經服用參蘇飲、桂枝湯、麻黃附子甘草湯、銀翹散、桑菊飲等,但仍間斷發熱。發熱無惡寒身痛,體溫38.3℃,同時有咽痛,口渴喜熱飲,平素怕冷,舌淡紅舌稍胖大邊有齒痕、苔薄黃,脈浮稍數重按無力、尺脈沉微細。辨證屬陽虛溫病發熱,方用銀翹散加附子加減。藥用連翹15g,金銀花15g,桔梗10g,竹葉10g,薄荷10g,荊芥10g,牛蒡子10g,附子9g(先煎)。2劑,日1劑,水煎分3次服用。2016年7月13日二診,未再發熱,咽痛、口渴減輕,平素怕冷,舌淡紅苔薄白,舌體胖大邊有齒痕,脈沉細無力,方用金匱腎氣丸合參苓白術散加減10劑。后未再發熱,咽痛、口渴逐漸緩解。

按:《傷寒論》第6條云“太陽病,發熱而渴,不惡寒,為溫病”,故證屬溫病,方選辛涼平劑銀翹散似為正治,但患者平素怕冷,結合舌苔脈象為陽虛之象,故宜溫補腎陽,妙用一味附子,此為“熱因熱用”。二診時熱已解、表已去,但病之根在于腎。用金匱腎氣丸治療,“桂、附與相火同氣,直入腎中,同氣相求,相火安得不引而歸原”。

案2:張某,女,50歲,于2016年5月28日首診。因過度勞累半月前自覺發熱但欲近衣,量體溫37.8℃左右,面色萎黃,氣短神疲乏力,納少,易感冒,長期服用六味地黃丸,然效果不明顯。舌淡紅苔薄,脈沉細無力。方用補中益氣湯加減。藥用黨參15g,黃芪15g,陳皮15g,當歸10g,雞內金15g,升麻10g,柴胡10g,白術15g,神曲30g,炒麥芽30g,炒山楂30g,木香10g,砂仁6g,炙甘草6g。3劑,日1劑,水煎分3次服用。二診時基本無自覺發熱,納食較前稍改善,前方繼服5劑痊愈。

按:患者因脾氣虛清陽下陷,升降失調,脾濕下流,抑遏源于下焦之相火,則能迫使其由原本能生氣之少火,變為耗損元氣的壯火。氣虛下陷、陽氣內郁,故自覺發熱,然熱象不顯。遵從李東垣甘溫除大熱,用補中益氣湯升舉下陷之陽,使清陽上升陽氣外達。加用焦三仙、雞內金健胃消食,木香、砂仁行氣化濕。李老認為氣虛者舌脈多為舌淡舌體偏胖邊有齒痕、苔薄白,脈細弱。

2 小 結

李老在臨床中除了運用望、聞、問、切四診合參,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外,還常結合體質辨證?!端貑枴つ嬲{論篇》載“是人者,素腎氣勝”?!端貑枴へ收撈份d“是人者,質壯,秋冬奪所用”等。后世醫家皆有對體質的論述,如張仲景《傷寒論》指出“病有發熱惡寒者,發于陽也,無熱惡寒者,發于陰也”。清代溫病大家葉天士、薛生白治療疾病時也常結合體質遣方用藥。李老善于將辨病、辨證、辨體質三者結合進行辨證施治,常取得較好療效。

猜你喜歡
方用李老溫病
傷寒、溫病與現代醫學疾病對應探賾
——兼與《論流行性感冒與傷寒、溫病的關系》一文作者商榷
三款藥膳,養血安神
三款藥膳,養血安神
基于復雜網絡社團分析開展葉天士溫病醫案癥藥規律的研究
探訪抗美援朝老戰士
中醫辨證治療慢性腹瀉
口中有異味 中醫巧辨治
我的高壽跟我從事的工作有關
做個“養心家”
珍品方足布“”入藏小記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