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時超聲彈性成像診斷慢性乙肝并肝纖維化程度的價值研究

2021-01-10 06:24劉娟
醫學食療與健康 2021年15期
關鍵詞:分期肝纖維化診斷

劉娟

【摘要】目的:研究實時超聲彈性成像在診斷慢性乙肝并肝纖維化程度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符合本研納入標準的50例慢性乙肝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治療前予以實時超聲彈性成像診斷,結合檢查結果分析50例患者肝纖維化的具體情況。結果:最終確診肝纖維化陽性47例、陰性3例;通過實時超聲彈性成像檢查,共檢出肝纖維化陽性46例、陰性4例,與最終診斷結果相比,共誤診1例,漏診2例,組間差異(P1=0.0786)無統計學意義,實時超聲彈性成像的診斷準確度為94.00、靈敏度為95.74%、特異度為66.67%;實際確診S0期3例,S1期12例,S2期10例,S3期9例,S4期16例,數據顯示其對應的實時超聲彈性成像評分呈明顯的上升趨勢,P2=0.0216,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實時超聲彈性成像檢查結果與最終診斷結果間的差異較小,用于鑒別診斷慢性乙肝并肝纖維化程度的可行性及準確性均較高。

【關鍵詞】實時超聲彈性成像;慢性乙肝;肝纖維化;診斷;分期

[中圖分類號]R512.62:8575.2;84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5249(2021)09-0189-02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臟病變為主的一種傳染性疾病;該病的典型臨床表現為惡心、食欲下降、肝區疼痛、全身乏力等,部分患者可伴有黃疸發熱及肝功能損害,有些患者則表現為慢性化(持續感染6個月以上),甚至發展成肝硬化,少數可發展為肝癌[1]。慢性乙肝可導致患者肝臟出現不同程度的炎癥壞死或肝纖維化,發展到后期易出現肝硬化、腹水、門靜脈高壓、上消化道靜脈曲張等嚴重病癥[2],甚至導致大量嘔血,因此必須準確把握患者病情進展、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從而盡可能避免不可逆的不良后果產生。肝纖維化是肝臟應對各種原因引起的慢性損傷,表現出的一種病理性修復反應,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進展的關鍵步驟,亦為及時阻滯或逆轉肝硬化進展進程的重要環節[3],本次研究正是針對50例研究對象肝纖維化程度的診斷進行的,以期通過對比分析,驗證實時超聲彈性成像的診斷準確性,從而在保障診斷準確性的前提下,提高診斷效率,使慢性乙肝患者盡早接受預防及治療干預,現將具體驗證過程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符合本研納入標準的50例慢性乙肝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由本院負責診治,就診時間在2015年1月-2019年12月范圍內,治療前予以實時超聲彈性成像診斷,結合檢查結果分析50例患者肝纖維化的具體情況。納入標準:①乙肝病史或檢出乙肝表面抗體陽性超過1年;②病情較為穩定,可順利配合本次研究中涉及的檢查項目;③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合并其他肝纖維化相關或高風險疾病,包括各種肝病、糖尿病、腎衰竭等;②病情較重,難以全程配合本次研究?;厩闆r:男女比例為26:24,年齡最小36歲,最大65歲,平均(48.15±5.06)歲;50例研究對象及其家屬均在享有知情權的前提下自愿簽署同意書,無中途退出者。

1.2 方法

1.2.1 實時超聲彈性成像檢查①確認相關儀器可以正常使用;選擇探頭并設置掃描參數(3.0-7.0MHz);②患者取平臥位,或根據需要取左右側臥位、坐位,右臂上舉拉伸肋骨間隙,平靜均勻呼吸;③先行常規超聲檢查,再啟動彈性成像功能,掃描范圍包括腋前線至腋中線間第5-8肋骨,掃描深度約為5cm,取樣大小約為6cm2;在測量肝肋下斜徑、左葉長度及厚度時需患者配合深呼吸后屏氣;凍結所需圖像,標記相關數據;④完成至少2次掃描后,綜合分析檢查結果,進而判斷患者肝纖維程度。

1.2.2 肝纖維化病理分期診斷標準(國內52000標準)S0期:無纖維化;S1期:匯管區纖維化擴大,限局竇周及小葉內纖維化;S2期:匯管區周圍纖維化,纖維間隔已形成,仍保留小葉結構;S3期:出現小葉結構紊亂,但未形成肝硬化;S4期:表現為早期肝硬化。

1.3 觀察指標 ①與最終診斷結果進行比較,分析實時超聲彈性成像診斷結果的準確度、靈敏度、特異度;②肝纖維化程度,病理檢查分為4期(根據國內S2000標準),實時超聲彈性成像分為4級(0-4分)。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1.0軟件分析數據,計數型數據以(n%)表示,計量型數據以(x±s)表示,行x2檢驗差異,行Pearsonn檢驗相關系數,若P<0.05,則統計學意義成立。

2 結果

2.1 診斷結果 如表1所示:最終確診肝纖維化陽性47例、陰性3例,實時超聲彈性成像檢查檢出肝纖維化陽性46例、陰性4例,共誤診1例,漏診2例,組間差異(P1=0.0786)無統計學意義,實時超聲彈性成像診斷的準確度為94.00%、靈敏度為95.74%、特異度為66.67%。

2.2 肝纖維化程度分析 如表2所示:最終診斷肝纖維化SO期3例,S1期12例,S2期10例,S3期9例,S4期16例,數據顯示其對應的實時超聲彈性成像評分呈明顯的上升趨勢,P2=0.0216,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相關調查顯示[4],我國2017年乙型肝炎發病數量已經超過100萬,2018年則有所減少,但2019年再次出現增長趨勢,發病數量達到了1002292例。作為一種具有傳染性的疾病,慢性乙肝的傳播途徑是特定的,包括血液、母嬰,以及性生活;高危人群包括注射吸毒者、血液透析者、獻血者、未接種乙肝疫苗的糖尿病患者、艾滋病毒感染者、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陽性者密切接觸者、公共衛生安全相關工作人員等[5]。慢性乙肝的直接病因是人體免疫系統為了消滅乙型肝炎病毒而發生的免疫反應[6],進而導致肝細胞受損,其病程表現為波動性或持續進行性,如不進行適當的治療,部分患者可進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癌。診斷慢性乙肝的標準主要包括:①肝臟炎癥損傷;②檢測乙肝病毒感染呈陽性;本研所選50例研究對象均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而病理檢測是診斷慢性乙肝患者是否出現肝纖維化的金標準,其具體方法為:①術前進行凝血功能檢測及生命體征檢測;②患者取仰臥位,右臂上抬置枕后;嚴格執行消毒、麻醉;利用超聲儀器選擇穿刺點,注意避開膽囊、大血管,以及肝臟上下緣;若肝臟已經明顯腫大,可在肋緣下、選擇腫大或有結節的部位穿刺;③取樣長度至少達到1.5cm,且包含完整的至少6個匯管區結構,石蠟包埋后進行切片分析;④術后安排患者充分休息(12h),禁食3h或補充少量流質,監測患者心率、血壓,必要時可適當予以止痛藥物。相對來說,病理穿刺檢查的準確性更高,但考慮到該方法會對患者造成一定創傷,很多患者不愿接受,也無法反復進行檢查,因此不能作為常規檢查項目。

實際上肝纖維化的發生機制有很多,慢性乙肝患者出現肝纖維化的主要原因是:反復、持續的炎癥反應使肝細胞遭到破壞,而人體的修復機制自動開啟后,受損的肝細胞通過纖維疤痕的沉積不停進行修復,造成纖維化沉積越來越多,直至破壞本身基本的小葉結構,形成“假小葉”,最終導致肝硬化,甚至死亡。一般情況下,持續有效的治療是可以實現肝纖維化和肝硬化逆轉的,纖維化程度越輕微,逆轉的可能性越大,因此改善預后的關鍵在于是否能夠及時把握治療時機。鑒別診斷肝纖維化需要借助于影像學技術,如本研所選的實時超聲彈性成像檢查,該技術起源于1991年,經10余年發展,從超聲彈性成像進化為實時超聲彈性成像[7],是一種相對較新的超聲診斷技術,可以通過對人體組織的不同硬度屬性標示不同顏色來表現其特征,以不同評分反應組織彈性,彈性系數從小到大,代表硬度由軟到硬,即評分越高,患者惡性病變程度越高。在本次研究中,實時超聲彈性成像檢查的診斷符合率達到了94.00%,與最終診斷結果間的差異(P1=0.0786)無統計學意義,同時靈敏度和特異度分別達到了95.74%、66.67%。另一方面,數據顯示,實時超聲彈性成像評分會隨著肝纖維化病理分期的增加逐漸升高(P2=0.0216),從而較為準確的體現慢性乙肝患者肝纖維化程度。此外,段海珊等人的研究提供了不同病理分期肝纖維化實時組織彈性成像參數[8],可作為參考依據;陳巖等人的研究方向與本研相同,且樣本數量更豐富(共980例),所得結論亦與本研一致[9],可進一步證明實時超聲彈性成像診斷慢性乙肝患者肝纖維化程度的可行性。

綜上所述,慢性乙肝患者接受實時超聲彈性成像檢查,可以利用其實時組織彈性成像參數與肝纖維病理分期間的相關性,較為準確的診斷肝纖維化程度,有利于及時開展相應的治療措施,可作為無創診斷肝纖維化程度的首選影像學檢查手段。

參考文獻

[1]翟哲,張超學.實時與瞬時彈性成像在肝纖維化評價中的應用[J].安徽醫科大學學報,2019,54(05):817-820.

[2]葉細容,呂志紅,江峰,等.兩種超聲彈性成像技術診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纖維化價值比較[J].實用肝臟病雜志,2020,23(01):24-27.

[3]岳馨,文榆林,李平昊.實時超聲彈性成像在肝纖維化診斷中的臨床價值研究[J].醫學食療與健康,2018,(04):145-146.

[4]折文利,李新,劉芳,等.彈性成像超聲,APR]指數和HA診斷慢性乙肝患者肝纖維化程度的價值[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20,025(003):395-399.

[5]李穎,黃巖花,陳方紅.超聲彈性成像聯合血清標志物評估慢性乙肝肝纖維化的價值研究[J].中國現代醫生,2018,56(01):123-126.

[6]李霞,陳群,楊柳.實時超聲彈性成像技術評估肝纖維化程度的研究[J].中西醫結合肝病雜志,2018,28(01):46-47.

[7]蘇美琴.淺談超聲彈性成像技術用于肝纖維化診斷的研究進展[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38):151-152.

[8]段海珊,蔣黎,劉慧敏,等.實時超聲彈性成像在診斷慢性乙肝肝纖維化程度中的應用價值[J].西部醫學,2019,31(11):1757-1761.

[9]陳巖,關賀勛.實時超聲彈性成像診斷慢性乙肝并肝纖維化程度的價值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95):4-5.

猜你喜歡
分期肝纖維化診斷
淺析中國近代史的分期問題
NF—κB信號通路抗肝纖維化的研究進展
紅外線測溫儀在汽車診斷中的應用
窄帶成像聯合放大內鏡在胃黏膜早期病變診斷中的應用
扶正化瘀制劑抗肝纖維化和治療慢性肝病的臨床療效
扶正化瘀方抗肝纖維化的主要作用機制與效應物質
中西醫結合抗肝纖維化的研究思路與方法
中小學微課發展中的問題與對策分析
骨病活動型脊柱結核合并截癱的分期及臨床意義
84例非小細胞肺癌外科手術治療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