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論述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體現

2021-01-11 20:24林妹妹
青年文獻·理論研究 2021年5期
關鍵詞:文創產品

林妹妹

【摘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一種精神,一種信念,一種力量,是中華民族的血脈,是中華人民的精神家園。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每一步都離不開優秀傳統文化。作為培育祖國未來花朵的人民教師,更應該將優秀傳統文化弘揚好、傳播好!而最有力的方法莫過于將傳統文化融入課堂之中,在課堂上潛移默化,在與書本的結合之中塑造學生的文化自信,傳播中華傳統文化。

【關鍵詞】影音導入,文創產品,活動實踐

引用:習近平曾說“善于繼承才能善于創新?!比魏我环N文化,都要先繼承才能發展。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是從先輩們一代代交接與繼承走過了五千年的歲月長河,時代的火炬在交替,未來的擔子要落在這些孩子身上,而我們作為他們的引路人,應該擔當好這個“傳播者”的身份,積極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一、書本知識與影音導入相結合,體會傳統文化的優越性,增強文化自信。

優秀傳統文化不能泛泛空談。小學階段他們的接受能力有限,純理論事物接受起來難度很大,而且這個階段他們的好奇心優越感勝負欲是較強能被利用的一點。弘揚的最初步驟在于使其接受了解。小學時期,懵懂無知因此可塑性空間極大。年紀尚小容易被帶跑注意力,所以可以用影音等技術手段吸引注意力吸引其興趣,將中華優秀文化的優越感輸入。

例如,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的寫作《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簡單的PPT展示一晃而過,學生最多留下一個大概形象。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展示一些影音視頻給學生觀看中國世界文化遺產的一些具體東西,比如八達嶺長城等。影音可以直觀展示且帶來的體驗感是教師口頭表訴所不能達到的。為何八達嶺長城被稱為世界遺產,它又是怎樣產生的產生的目的在于什么,它有了多少年的歷史……教師通過講解關于八達嶺長城的方方面面,讓學生體驗到優秀傳統文化在世界上的特殊性。學生很容易會產生民族自豪感民族優越性,從而便達到了“增強文化自信”這一目的。

“引路人”就是把他們往正確道路上引。強拉過來或者硬生生往前推只能是短暫甚至萌生逆反心理。而利用互聯網先去讓學生產生興趣,有了學習興趣才能進一步。學生繼承優秀傳統文化應先產生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會把文化記在腦海中,當自信加固記憶,學生才能更主動的繼承優秀傳統文化。

二、引用文創產品,具體化傳播優秀傳統文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曾出現過短暫的“低入”時期,于是許多文創產品出現了:它們讓更多人去了解熟知傳統文化;將傳統與新時代相結合,迎合時代潮流,讓傳統與時俱進?!跋∑娴耐嬉狻笔亲钅芪龑W生的興趣,對于沒見過的東西總是保持一股高度熱情的好奇心。教師在講課之前,導入或者展示身邊的文創產品,既弘揚傳統文化又能更好的引入課堂。

例如,六年級《故宮博物院》這篇課文主要講解故宮的建筑和里面的裝飾。學生整體下來云里霧里,關于故宮的價值故宮里面有什么東西都是不清楚的。教師可以利用故宮文創產品展示故宮的美,讓學生體會故宮的“不一樣”。故宮博物院融入產品設計中所體現的精巧也是教師講解的一個重點:中華人民開拓進取的精神。

互聯網打破了資源的不公平。很多東西不再只是某個地方僅有。文創產品是一個新興行業,傳統沒有落后,教師也不能落后。展示文創,是在向學生展示傳統文化的魅力。通過物品的觀看具體化事物。傳統文化很多時候在他們腦海中只是一個片面化的東西,他們不了解也不知道,怎么去談繼承。打破這層隔閡,是推動學生往繼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助力器

三、舉行教學活動,在行動中實踐弘揚繼承優秀傳統文化。

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僅僅是精神上的熏陶,思想品格的升華,也貫穿于我們的日常生活。文化不是高高在上,須臾飄渺的意識化事物,相反,它在我們日常的行為舉止在我們每一天的生活中。除卻各大節假日的宣傳,教師應該結合書本內容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去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從實踐中體會優秀文化貫穿在生活中的方面,再從日常生活中每一次踐行去繼承。

例如,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京劇趣談》,在展開這篇課文的教學,教師向同學展示或者學生自愿購買京劇服飾。將古代服飾與現代服飾進行對比,找出相似和不同之處。如今多遠文化興起,很多學生忘記中華五千年來最原始的文化,甚至很多人認為漢服是其他國家的。因此,服飾的講解會灌輸或者板正思想:漢服來源中國。京劇作為國粹,小學生普遍只是有這個概念,并不具體清楚是什么,所以教師也可以開展“表演京劇”的活動。京劇的唱腔說話方式京劇表演的故事……這些在活動中讓學生體現。這是一個“大制作”,但“大制作”里能體現古代人們表演的方式是怎樣,去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與審美水平;他們表演時語調是怎么變化、我們在朗誦時是不是可以學習;表演故事傳遞的思想精神是什么、我們在平常生活中體現在實際活動之中……

優秀傳統文化不是望塵莫及,它與我們息息相關。文化是一個概括詞,它涉及很多方面,教師則需要一點點的去進行弘揚,具體在哪個方面哪些東西等等。在每一次行動中傳播優秀的傳統文化,讓學生在每一次行動中踐行優秀的傳統文化。教師有效率有針對性的結合書本內容進行安排,學生則能高效吸收。

總結:

文化自信是一種基本的深沉的持久的力量。小學教師弘揚文化的基礎是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很大程度是決定繼承優秀傳統文化效果率。當地的民風民俗本就從小渲染著學生,骨子里透露著是對當地的自豪感,但是這只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教師更重要的是將其擴展,鍛造民族自豪感。時代發展強大了文化的生命力,很多新鮮事物應用而生,小學生對其抵抗力是很弱的,文創不失為一大突破口。繼承講究的是運用,對于小學生而言,只有運用才能繼承。傳統文化不是實在口中,它在每一次課堂每一篇課文每一次活動之中。

參考文獻:

[1]孔文娟,孔偉.優秀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名著閱讀中的融合與應用研究[J].試題與研究,2021(28):97-98.

[2]劉菊梅.探究傳統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策略[J].學周刊,2021(29):73-74.

[3]蘇萬祥.傳統文化與小學語文課程有效融合策略之淺析[J].學周刊,2021(28):143-144.

本篇文章屬于2020年度福建省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課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要論述在小學語文教育中的策略研究》(編號:JSZJ20043)研究成果

猜你喜歡
文創產品
博物館文創開發淺談
武陵山片區民間手工藝在文創產品上的應用研究
江蘇省博物館文創產品的開發現狀思考
人類學視野下的博物館文創產品
高校文創產品策劃課程未來發展趨勢
文化文物單位開發文創產品意義重大
基于文化創意產業的傳承與創新
蘇州昆曲文創產品的再設計研究
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文創產品研究
民族元素在文創產品中運用的教學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