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術與高中化學教學深度融合的教學實踐

2021-01-11 01:01鄒明浩
青年文獻·理論研究 2021年5期
關鍵詞:高中化學信息技術教學

鄒明浩

【摘要】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持續深化的背景下,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結合也愈加受到重視,教育信息化也是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因此,高中化學教師應該順應素質教育的要求,重視自身教學手段的革新,重視對學生綜合能力與學科素養的培育,科學引進信息科學技術,改進化學課堂教學,提升學生學習熱情,實現學生全面發展。本文將分析信息技術與高中化學課堂深度融合的措施,希望可以為高中化學教師提供一定的教學建議與教學新思路。

【關鍵詞】信息技術;高中化學;教學

一、信息技術與化學教學深度融合的優勢

信息技術可以高效地將化學教學主要內容與相應的課程資料進行有機結合,完備充實化學科目知識,同時將課程理念以嶄新的形式表現出來,并使學生的學習模式、教師的教學手段、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產生相應的變化。信息科學技術與化學教學的深度融合,可以有效提升教學成效,同時信息技術與教學資源的深度融合,也有益于化學教師發揮自身所具備的引領作用,實時把握教學進度,高效進行課堂教學組織?;瘜W課堂教學中的一部分提問以及交流討論環節可以與信息科學技術相融合,為學生構建一個信息化的學習環境,從而為課堂知識性的教學增加趣味性,讓學生在學習進程中自主應用信息技術進行知識的學習、實踐與反思。長期以來我國教育教學改革受到各界的高度重視,改革的步伐也正在不斷加快,教師應加快引進和利用現代信息科學技術,革新化學教學構造,補足教學中的不足,促使化學課堂教學成效得到進一步提升。

二、信息技術與教學融合的措施

首先,教師要創設合理高效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熱情。創設構建合理高效的教學情境,讓學生處于真實的自然環境,或者是社會環境之中,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應用現代科學信息技術構建與學習內容相關聯的情境,先將所有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引導到學習的中心環節上,再通過提出相應的問題,引領學生進行深刻有效的思考,幫助學生明確知識內容的來源與框架,并能夠更加全面有效地汲取新的知識內容。例如,化學教師在向學生講授高中化學乙烯的相關知識時,如若教師直接將教材之中的內容向學生進行理論性和抽象的講授,學生會感到十分乏味單一,因此,教師可以先使用多媒體大屏幕向學生展示各式各樣的水果照片,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在學生觀看各種水果的同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請問同學們,如若你在商場買回來的水果還沒有完全成熟,那么有沒有什么辦法讓水果快速成熟?”“請同學們再思考一下,如果把成熟的蘋果與一個還沒有成熟的香蕉放在一起,同時用密封塑料袋進行密封,那么可不可以提高香蕉的成熟速度和成熟度?”經由這些問題的引導和解答,可以有效激起學生的探索心理與學習欲望,之后教師就可以引出本節課將要學習的內容——乙烯。通過這種教學模式,不單單可以讓學生的學習熱情更加高漲,同時還可以將化學知識變得貼近實際生活,讓學生在真實生活的情境中更好地融入知識的海洋。

其次,教師可以用交互教學的方式引領學生自主學習。教師作為化學課堂教學的引領人與創設人,學生的幫助者與推進者,可以進行課堂教學的加工與再造,同時還可以自主進行知識框架的構建,以更好地把控教與學的進度,幫助學生的理解和掌握。教師應以學生為情感體悟以及教學的中心,應用交互式教學的方式引領學生自主學習,最大程度發揮出信息技術在實際教學進程中的作用。例如,教師在向學生講授高中化學水的凈化與污水處理時,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劃分成為小組形式,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研究性探索實驗,同時以教師自主制作的FLASH動畫為引導,讓各小組進行討論分析,并依據動畫視頻內容自主設計最為合理的濾水裝置。學生在進行討論的進程中會持續不斷地發現相應的問題,在教師幫助下摸索出合理的處理方式后,可以最大程度體悟探究性學習的樂趣,以及合作學習的積極作用。

又例如,教師在教授關于有機物的相關知識時,就可以引領學生應用信息科學技術手段中的畫圖工具繪制比例模型等。有機物的同分異構體書寫是化學課堂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以往的教學方式多為教師授課后學生進行練習,如若教師可以革新教學方式,一邊講解一邊讓學生應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模型的繪制,會有效加深學生的記憶,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有序思維與化學素養。

再次,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展示化學實驗過程。在化學教學實踐中,教師合理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讓學生更明確清晰地觀察和掌握變化多樣的化學反應過程,學生通過多媒體技術觀看這些實驗操作,可以更牢固地掌握化學知識點。在以往的化學課堂中,教師為了可以讓學生更好掌握知識內容,會在講臺上親自進行實驗演示,但是受限于教室的空間環境,部分學生可能無法非常清晰地觀察實驗過程中的化學變化與結果。

最后,教師還可以將微課作為輔助手段進行教學。在化學教學中,教師也要重視應用更先進的手段輔助教學,充實化學課堂。在實際教學中,化學教師可以在課堂開始前,利用搜集的相關微課資源,在課程導入階段給學生播放微課視頻,帶領學生對已學知識進行預習?;瘜W教師還可以將原本要在課堂中講解的部分知識轉移到微課中,并適當進行知識的拓展,讓學生通過觀看微課,進行自主研究思考。教師也可以額外加入一些問題來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并鼓勵學生在觀看完微課視頻后,進行互動交流討論,在交流中激發和形成新的思路,實現互相促進的效果。

綜上所述,信息科學技術的大范圍推廣和應用,對于教學的改革與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進作用,信息科學技術與化學教學課堂的深度結合,是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將信息技術與高中化學教學的深度結合,最大程度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是一項需要長期探索與研究的任務,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一工作也一定會促進高中化學教學成果與質量的持續提升,更進一步發揮信息化對于教育教學革新的推進作用。

參考文獻

[1]石愛香.信息技術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學評”一體化實驗案例設計研究[J].高中數理化,2020(S1):82-83.

[2]余英秀.試論高中化學中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的實踐[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下旬刊),2020(11):173-174.

[3]沈國強.信息技術環境下高中化學教學效率提升策略[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中教研究),2020(Z5):43-45.

猜你喜歡
高中化學信息技術教學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巧學信息技術課程
淺談初中信息技術項目式學習教改實踐
高中化學解題技巧分析
巧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基于“336”模式構建高中化學智慧課堂的實踐研究
高中化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初探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計算教學要做到“五個重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